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没有现场直播的听证会难公平?

发布日期:2014-12-09    浏览次数:2331

  

选举官员和听证会进行现场直播在欧美等国家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而在中国就能上新闻头版头条,真是“物以稀为贵”。照理说,不管是官员任命还是听证会,都是为了更好地构建服务型的政府,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但在大多情况下,这只是民众心中的美好愿景。

一些地方买卖官员、带病提拔的问题时有发生,这似乎与法治社会渐行渐远,如此更导致“上梁不正下梁歪”的现象增多。南京、长沙等地曾通过现场直播竞选官员,候选人必须对任职后要如何改善民生、发展经济等进行一番思考并做出承诺,选民进行投票的方式和发表意见,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权利意识,对官员本身也起到监督和鼓舞的作用。对于各类听证会直播活动亦是如此,开通互动平台,让人民献策献计,还能提升各项工作的宣传效果。只有让阳光洒进每个角落,发挥每个人的力量,公正、透明、高效的法治型和服务型政府才能真正构建起来,您同意吗?

相关热词搜索:选举 听证会 现场直播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113)  |  中立(2)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无花果2019-08-10

听证会存在的意义,就是政府和百姓对于涨价一事的探讨,政府在会上应当充分说明涨价的迫切性和合理性,百姓也应当提出难处和不理解之处,然后双方通过沟通协商定下一个折中的方案,这才应该是听证会的作用。而参加听证会的百姓,面应该广,应该大,应该覆盖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涨价时全社会的事情,不是一个两个人的事情,把听证会公开,即便不是人人都拥有言语权,但让广大市民拥有对听证会的旁听权,也应该是合理正当的。如果老是出现言论统一化,像排练过一样的听证会,让会上的“百姓代表”讲一通违背百姓初衷的话,那还不如不搞。

(1)

岳飞2015-03-12

我同意,政府各项便于对公开的公共事务、公共议题会议和各项评选活动以及有必要确实需要公众参与共同讨论的各种事务,都应该采取现场直播的方式,让人民行动可以及时了解、参与、评判和定夺、打分,使各项问题更加公开、公平、公正、客观,少走弯路,逐步使政府各项决策更加民主和科学化。另外,我觉得《共绘网》剖析了中国乃至世界各种重大问题,试图唤起各方对社会热点问题和公共问题的重视和行动,无疑会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自己所处的命运共同体。我被《共绘网》击中,看得振奋并激动不语,《共绘网》不愧为有良心和责任感的网站。

(0)

Katherine2015-01-19

前段时间引发全国关注的呼吉格勒冤案终于沉冤得雪相关负责人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然而这平反来得太迟,再严厉的处罚也换不回一条活生生的生命,也弥补不了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心欲绝。在这个悲剧的背后,人们不禁反思为何判错案抓错人的人能够屡屡得到升迁,还能评为先进个人,甚至还能干预司法审判?这不禁让人怀疑司法的公正。实际上,呼吉格勒的悲剧正是反映了我国司法的不足。要解决这方面的不足,首先就应该将权力置于阳光下,接受民众的监督,接受人们的检验,这样才能真正建立一个法治型和服务型政府,政府也才能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而不是单纯一句口号。

(0)

苏士澍2015-01-13

我同意共绘网的观点,高清视频会议是新兴的信息化集成技术,做到了更真、更清、更快。 更真,是近乎面对面的交流效果;更清,是将原生态音像传递到每一个分会场;更快,则是声音与图像、主流与辅流同步实时传输,层级会议之间瞬间实时切换。 高清视频会议赋予每位与会者一双“千里眼”、一对“顺风耳”,将高清视频会议的更真、更清、更快推送到每个分会场,使场外观众、听众更感受到会议的真实情况,起到了监督、公正、公平的效果。

(0)
1 4条信息

杨崇勇2015-08-28

 说到依法治国,很多人说现在法治的主动权在政府手里,政府与民众之间存在着法治方面的信息和地位不对等问题。在我看来,依法治国在推开以后能否具有普遍约束力,关键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应对这种不对等。   依法治国的基层环境或者说民间基础如何呢?我本人长期从事基层和地方工作,可以肯定地讲,基层百姓对法治的呼唤比政府还要强。很多人通过勤劳致富和合法途径先富起来了,现在他们强烈要求在法治保障下的安全。   要想满足基层民众的这种需求,使政府真正依法执政,基层人大的监督作用极为重要。基层人大无立法权,其最大功能就是对政府的监督。   但怎么监督呢?作为国家根本政治制度,人大制度很好,但在基层人大如何运行方

(0)

戴洪生2015-08-12

据媒体报道,广东省人大常委会2011年首次开展对政府部门的专题询问,至今已专题询问了5次;每次专题询问都有网络直播,但除了第一次专题询问有7条网络留言外,连续4次专题询问的网络留言数均为零。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这5次专题询问的主题——食品安全工作、保障性住房建设、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改造和村庄搬迁、农村垃圾管理、社会保险工作——每一个都是社会关注的民生大事;而网络留言的表现与这些问题的社会关注程度显然是不相匹配的。当然,这其中可能有许多原因,例如网民未必能准确地代表所有相关的公众、可能涉及到互联网管理制度等等;但是人大监督工作中社会公众参与的乏力,显然是值得重视的。   长期以来,在公共事

(0)

靳灵展2015-08-11

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依法治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很深刻的命题,就是怎么样依照法律的精神和法治的思想来治国,不仅仅是靠制度。法律既有制度,也有理念,又有方法,又是文化。    如何处理好维稳和维权之间的关系,是治国理念的一个重大问题,过去常谈"维稳压倒一切",最近不怎么谈了。"维稳压倒一切"有片面性,也有危害性。应当提"法治压倒一切"。因为依法治国,当然法治压倒一切。    我觉得,法治包含了怎样处理维稳和维权的关系。这应该在法治里面解决。维稳与维权,不是谁压倒谁的问题,而是怎么处理好两者关系的问题。我们现在涉及维稳与维权的关系,当然不是杀人放火这些刑事犯罪的处理问题。比如说强制拆迁,这

(0)

黄刚2015-04-22

这样的激辩,少见。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时,就其中关于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常态化的条文,几位委员当场“拍砖”,指出限行是对公民财产权的侵犯。这场争议被报道之后,迅速在网上吸引海量点击和跟帖。不得不说,像这样的人大激辩,真该多一点,让群众好好听明白。人大科学立法、为民立法,是法治中国的重要支撑点。在社会利益多元化的当下,每一部法律的废立都关系利益格局的调整,所以,在立法中有争辩才正常。特别是,在公权与私权、公益与私利的调整中,往往都是社会的敏感点、痛点,关系到民心向背、可持续发展等关键性问题。就在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接受审议同期,本届人大常委会还审议了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其中

(0)

周桐宇2015-02-10

美国密苏里州大陪审团当地时间24日晚做出投票,决定不起诉枪杀黑人青年的白人警察威尔逊。消息传出后,全美各地从洛杉矶到纽约爆发规模不等的抗议,而密苏里的弗格森镇迅速被骚乱吞没,其中至少一条街道成为火海,商店、加油站遭到洗劫。   美国司法机构经常做出与部分公众意见严重对立的裁决,因此导致的严重骚乱不时发生。最新争议案件的受害者是名18岁黑人青年,未带武器的他显然与威尔逊警官发生了肢体冲突,后者用枪将他击毙。密苏里州大陪审团看来更看重“袭警”须遭惩罚的传统法律信条,对警官是否做出过当或非法反应未及深究。在美国的法律体系内,大陪审团的投票通常就是对威尔逊行为性质的最终裁定。   每一次白人警察击

(0)

徐良2015-02-02

现在一提及社会舆论,很多人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互联网舆论。这种将网上舆论等同为社会舆论的倾向极为片面,遮蔽了人们对社会舆论的全面理解。   不可否认,互联网让社会舆论更加容易被“看见”或“听见”。但社会舆论部分移师网络空间,并不意味着它就完全从现实社会中抽空了。中国有13亿多人,而网民只有6亿多。即便这些网民再有舆论能量,也不能说他们的声音就等于当下中国的社会舆论。那些“网外之民”的态度和意见,也是社会舆论不该遗忘的一部分。   更何况,网上舆论并不是社会舆论的简单复制,它与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舆论存在差异。其原因有三:   一是网民结构与社会结构存在差异。网民与“网外之民”在年龄、学历和收入

(0)

戴秀英2014-12-29

在距2015年已不足50天的时候,11月13日,江苏省扬州市政协迎来这一年委员履职的又一个高潮。在扬州电视台演播大厅,以“如何打造‘三宜’城市”为主题的扬州政协论坛开场了。2014年,紧扣全市中心任务,扬州市政协围绕“宜居宜游宜创、产业就业置业”城市建设,开了一年的会,办了一年的活动,说了一年的话。 一、在“宜”与“不宜”上充分协商 从会议室转到演播厅;从领导坐一排委员坐一排,变为领导和委员同坐一排;从发言人逐个上场念文章,变为主持人发问,委员和部门各抒己见……今年扬州政协论坛一系列的变化,让与会者眼前一亮。 已经13岁的扬州政协论坛,为何华丽转身?扬州市政协主席洪锦华揭开谜底:“从会议

(0)

马培华2014-12-18

在近年来为媒体所聚焦的冤假错案中,苦主曾遭刑讯几成此类案件的“标配”。“三木之下,何求而不得”,刑讯之恶流毒久矣。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得直面刑讯这一司法沉疴,并将之遏制在最低限度。 严禁刑讯并不缺规范文本。即便在“83严打”那个特殊年代,刑讯逼供同样被严厉禁止。但“严禁”的背后,积淀下来的仍是由来已久的破案之需、素质之忧、财政之困、体制之弊、制约之失等等。与屡禁不止的暴力逼供相比,疲劳审讯还算是相对“客气”一点的了。 随着2010年“中国特色式”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落地,再加上公民参与司法日渐强化,社会监督能力不断提升,可以预料暴力逼供将越来越少,而各类“变相刑讯”将越来

(0)
1 8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