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北冰洋、南极洲如何共享共治?

发布日期:2015-02-10    浏览次数:2321

北冰洋

南极洲

   北冰洋、南极洲地处地球两个极端,被冰雪覆盖,曾一度成为被遗忘的角落。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国资源竞争加剧,它们却成为争夺的对象。


         “正对大熊星座的海洋”北冰洋,人烟稀少,土著人因纽特人是这里的唯一居民。而有“白色荒漠之称”的南极洲,酷寒、烈风和干燥,全洲无定居居民。但是这两个极点地区石油、天然气、金、银、镍、钼、锰、铀等矿物资源丰富,还是世界上淡水的重要储备地,堪称待开发的资源宝库。世界各国为占据先机,纷纷行动,单在南极洲已建有60多个观测站和100多个考察基地,领土要求也成为多种矛盾的焦点。北冰洋和南极洲是全人类的共同遗产,要一起保护,共享共治。您说是吗?

相关热词搜索:北冰洋 南极洲 共享 共治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100)  |  中立(1)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UHBFT2020-04-16

北极甲烷爆发,当然这个事件可以说一直在持续之中,因为气候变化导致北极气温上升,那必然会导致甲烷不断的释放。而早在2006年的时候,《自然》杂志就发表警告称,随着西伯利亚永久冻结带的融化,甲烷释放量的增长可能会加速气候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全球的气温确实也在不断的上升之中,那么甲烷的爆发必然就存在了,所以这是一个事实存在,并且如果持续下去,甲烷的释放可能也会继续,直到整个甲烷释放完了才会结束。

(0)

金鱼缸2019-04-15

中国长期以来都在力图确保获得自然资源与能源,寻求拥有并更好地控制全球运输要道。北极就是其中不大但却日渐重要的一部分。对中国来说,北极代表着一个稳定的地区,那里没有冲突,没有明显的譬如美国的霸权影响,它可以在那里拓展自己的经济疆界。为此,中国支持北极地区现有的安全框架,这一框架使得中国可以把北极融入自己的议程,如"一带一路"倡议,而且基本上不会遭到反对。 中国对北极的兴趣是双重的。一是获得该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二是利用北极航道,即所谓的"北海航线"(NSR)和"西北航道"(NWP)进口上述资源,同时出口中国的产品。北极地区的资源和航道尤其为中国能源进口的多样化提供了机会,并且使中国国际贸易的覆盖面更广。

(0)

飞得高2019-04-13

中国近年来把参与南北两极的管理纳入发展战略。中国国家海洋局2017年5月发表南极政策白皮书,南极洲孤悬公海,可由联合国订定《南极条约》规范各国和平利用;但北冰洋与周边几个国家接壤,北极开发比南极更具战略价值,各大国竞争态势也更加激烈。北极目前的权力机构是「北极理事会」,包括6个接壤国家,及另13个非北极国家为观察员。中国申请入会遭拒3次,搬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才在2013年获准成为观察员。 中共前总书记胡锦涛2012年在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宣示投入北极事务,继任总书记习近平以行动落实「发展海洋强国」,把经营北极列入「一带一路」蓝图,北极航道被喻为「冰上丝绸之路」,短短几年,投入北极科考经费已近千亿美元。

(0)

谢一一2018-08-06

保护地球的最后一片净土,是我们作为人类的责任。

(0)

yting2017-08-16

今天的我们依然需要一次启蒙运动,以提醒我们人类与其他生物栖息在共同的生物系统中,所以人类必须学会节制,懂得遵循法则,明白在何处应该缓行。而洛佩兹的《北极梦》其实正是这次启蒙运动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一部为北极代言的作品,同时也包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告诉我们如何做人,如何与大自然亲密相处,如何明智地生活在大地上。

(0)

王亚非2016-02-25

北极海水的升温会改变北极的气候类型,还会影响急流。急流是环绕地球流动的持续气流,能对冬季暴风雪和极地冷气团产生强烈影响。研究显示,北极风模式变化产生的低压槽可能会让北极大气向南流动。

(0)

亨利·米勒2015-03-14

北冰洋和南极洲是地球的南北两端,实际上它与我们整个地球和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循环往复,左右着我们人类的生活和命运,因此,我们人类如何保护和爱护它,共有的人类家园,确实值得我们去认真反思和思考。我觉得《共绘网》提出的话题应该引起各国政府和民众的重视和对待,其就像一个宝库,一个个有关社会进步的倡议被编织进那让人兴奋的梦,深邃地凝视着世界的奥妙。它充满科学理性,搭建的是思维大厦精准得就像堆积木一样。而这一切是属于人类的。因此,也就提供了一种未来的可能性。感谢并赞赏《共绘网》改变人们生活思维的每一份创造。

(0)
1 7条信息

孙洁2016-02-17

中国在南极科考探明地表最大峡谷,存在于东南极冰盖伊丽莎白公主地的冰盖底部,其规模大大超过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成为地球表面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峡谷。科考队领队认为,这次“中彩”其中一个因素是地利。举例说,南极中山站是距离伊丽莎白公主地最近的常年考察站,这为开展科学调查活动提供了保障条件。中山站1989年2月建成开站,这是我国第二个南极科考站。事实上,我国的南极科考起步较晚,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但进展迅速,目前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正计划建设第五个站点。有美国媒体针对此次新闻评论说,“各国在南极竞争,中国动作最快”。其实,早在一个世纪前,南极已不再是一块与文明隔绝的大陆。它不仅吸引了

(0)

程恩富2015-11-11

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已保持30多年,这在世界经济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但与此同时,我国资源、环境与生态保护也面临重大挑战。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我们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实现这个目标,迫切需要推进国家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走绿色发展道路提供有力保障。 近20年来,我国生态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日益完善,政府在生态管理包括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和生物多样性维护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很多地方仍然没有完全走出“边治理边破坏”的粗放发展模式。究其原因,主要同我们没有严格区分国家治理和政府管理有关:一方面,政府承担了过重的责任;另一方面,各治理主体没有很好发挥作用,没有实现协同共治

(0)

董林2015-09-02

关于北极主权的争夺,从加拿大到挪威,从丹麦到俄罗斯,这似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当然一般报道也倾向将之形容为战争。但是实际调查显示,抛去夸张和想象,北极战争其实并不存在。 随着北冰洋融化,关于北极地区各种各样的想法也源源冒出来。取决于你是谁、你的立场如何,北冰洋或许是被冰封的巨大空虚、或许是这个地球上仅存的未曾被触碰的原始自然、或许是亟待保护的资源前线、或许是最新的大国角力的角斗场、或许是俄罗斯和西方之间下一个策略标的。 从某个角度说,北冰洋属于以上全部。 但随着全球变暖将北极地区向商业开发开放,“角力”一词遮盖了其他所有说法、成为媒体和评论最常用的描述,而这种描述对北极地区其实是有

(0)

王青海2015-08-21

摊开世界地图,蓝色漾满眼底。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海洋史如地图展示一般平静无波,不同地域的文明通过陆路缓慢而坎坷地交流,对于大洋彼岸的新大陆更是一无所知。这种状况在15世纪之后被迅速改变。 韩国学者朱京哲,现任首尔大学西洋史专业教授,曾以《大航海时代》名闻遐迩,该书的后续《深蓝帝国——海洋争霸的时代1400-1900》近期引入我国,让记忆之舟再次远航,返回海洋蓝色面纱掩盖之下,那段诡谲风云、残酷悲怆的过往。 梁启超曾感叹:哥伦布之后,有无数哥伦布;郑和下西洋之后,竟无第二个郑和。亚洲人最关心亚洲的命运,本书首章是“亚洲的海洋”,朱京哲抱着和梁启超一样的疑问,着重分析了郑和下西洋的性质。远

(0)

李凤彪2015-08-14

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3月17日报道,俄罗斯军事-工业委员会3月10日建议开发无人飞艇平台,由国有公司多尔戈普鲁德内自动化设计局(DKBA)制造,用于监视北极圈内的防务设施和军事活动。 而在同时,美国防卫网说,五角大楼成立了专门的间谍部门,密切关注北极圈局势,着重关注其交通路线和能源储备。 北极和南极是地球上最后两块尚未开发的处女地。北极圈内涉及俄罗斯、美国、加拿大、瑞典、芬兰、冰岛、丹麦和挪威等8个国家。 在“冷战”期间,北极就是美苏争霸的一个“热点”。随着“地球温室效应”导致北极冰层融化加剧,北极更加成为今后国际社会尤其是沿岸国家极力争夺的“热点”区域之一。 美国和俄罗斯作为北极圈

(0)

朱小丹2015-08-10

 8月4日,俄羅斯向聯合國遞交了擴大北極大陸架的申請,要求將包括北極點在內的120萬平方公里的大陸架劃入俄。據俄自然資源部估計,這片海域蘊含著總量達50億噸的油氣資源。這也是時隔14年之後俄再次向聯合國機構遞交此類申請。2001年,俄的首次申請曾被聯合國以「證據不足」的理由駁回了。但俄專家這次聲稱,現在俄已對這片海域進行了數十次科學考察,掌握了必要的數據,相信申請會獲批準。   一、北極熊對北極的胃口很大   在北極問題上,俄近年來可謂動作頻頻。除了在此地區舉行軍事演習外,2007年俄還特地在4000多米深的北冰洋底部,插上了一面鈦合金國旗。由於此舉具有強烈的主權宣示意味,結果引起

(0)

唐双宁2015-05-19

整整六百年前的1405年(明永乐三年),是郑和奉旨“七下西洋”的首航之年。其后,这支大明帝国的庞大舰队平均每四年远航一次,大体两年在海外巡航,两年在国内紧张休整,准备新的远航。这七次(一说八次)距离、规模、耗资三空前的远航,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航海史上一件大事。中国和世界都有理由纪念这个属于人类创纪录壮举之一的事件。   但是,在进入全球化时代的今天,在各国,特别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大国纷纷强调“海权”和“海洋战略”的今天,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和以什么心态纪念中国人做出的这一壮举?它仅仅是一件值得为我们华夏先人自豪的往事吗? 一、是“创举”,还是“绝唱”   “海洋权利”、“海洋战略”,

(0)

相里斌2015-04-22

海上通道是世界各濒海国家对外联系的重要渠道,对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地理大发现以来,世界大国兴衰、成败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部海上通道变迁史。中国在东北、东、东南和西南方向共有4条海上通道,分别通向北极、太平洋、东南亚至大洋洲以及印度洋。这些通道既是保障中国经济健康运行的“动脉”,也对维护中国领土和主权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90%均依赖海上运输,海上通道安全直接关乎中国重大经济利益和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利用海上通道运输的安全情况总体良好,未发生重大受阻等情况,但也要客观地看到,中国海上通道安全现状面临多种挑战和潜在威胁。目前,每天通过马六甲海峡的

(0)
1 8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