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请别将纳税人的钱浪费在懒政庸政上?

发布日期:2015-09-23    浏览次数:4352

         我国近几十年来经济发展迅速,财政收入连年增加,政府手里的钱多了起来,国计民生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把有限的财政资金花到该花的地方,产生最大的效益。然而,除了行贿受贿,还有懒政庸政等,都在浪费纳税人的钱。
        党的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自当在其位谋其政,既廉又勤,但有的却“为官不为”。当下,我们相当一部分党员干部在其位,不谋其政;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用材料应付检查,群众的事不闻不问,甚至玩失踪关门谢客等等。长期如此,必然会消弭执政之基、损害干群关系、阻碍改革发展,这种腐败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损害一点不亚于其他腐败。

         这到底是信仰的缺失、才能的缺失、责任的缺失,还是制度缺失,又该如何除掉此顽疾呢?对此您有什么高见?

                                                                                                                                                                                                                                                      

相关热词搜索:纳税 懒政 庸政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66)  |  中立(1)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CGTFS2023-03-08

相当一部分“精英”拿着国家发的工资,干着毁灭祖国未来的工作!如果还在学校赚学生的钱(有些地方清汤寡水的学生食堂、巧立名目的各项收费)就是毁灭祖国的未来,中华民族的每次屈辱历史都是从内部的价值观分裂开始!

(0)

翩翩天地间2022-10-08

应该用法律来制裁这些人,永远不得翻身!

(0)

长风万里2022-07-23

纳税人的钱如何使用,是否有一个科学的预算审查制度,考验着全过程民主的落实情况,是形成全过程人民民主完整链条重要环节。因而,包括全国人大在内的各级人大,能否把纳税人钱的使用,都纳入了预算审查范围,是全过程民主完整链条是否得到充分实现的关键。以全国人大预算审查为例,让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尽可能参与到预算监督的方方面面,人大预算监督的全过程不仅需要完整的制度程序,包括完善监督的主体、程序、内容和途径,还需要完整参与实践。(陈剑观察)

(1)

jhdf2021-03-10

政府官员花纳税人的1万美元,肯定比纳税人花自己的1万美元更缺乏效率。因为纳税人自己辛苦赚1万美元,肯定要更有效率的使用资金。但是,政府官员花纳税人的1万美元,不需要自己去赚钱,缺乏对资金的爱惜。

(0)

张力刚2020-07-18

口号治理,嘴皮腐败。是为欺骗民众,掩盖政府的懒政和不作为

(0)

明史2020-03-01

按照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政府必然被要求向纳税户提供相应的服务,于是,“为纳税人服务”越来越经常地出现在政府话语中,大有取代共产党“为人民服务”这个传统口号的势头。说到底,正是由于私有化的发展,使新兴资本家阶级变成了所谓纳税大户,给了他们要求共产党政府为自己服务的权利。不仅政府税收要依靠资本家,而且地方经济发展也要依靠资本家,资本家阶级从而获得了要求政府为自己服务的双重资格。越来越依靠资本家阶级的共产党政府,不能不与广大劳动人民形成对立,这在发生劳资冲突的时候尤其明显。这时,本应代表工人阶级的一些共产党基层政府,出于自身生存和地方经济的考虑,生怕伤害了资本的利益,因此常常不惜牺牲劳动者利益来“维护良好的投资环境”,为资本家利润积累创造条件。的确,假如各级政府自己不掌握生产资料,如果不依靠有产者投资和组织生产,又能依靠什么来“繁荣”当地经济呢。这种利益关系大大损害了共产党的组织和行动能力,尤其在地方,私有化迫使共产党政府越来越依靠私人资本,结果,一些地方政府不再完全服从中央,在发生矛盾或冲突的时候,其决策和行为越来越摇摆于两端之间:是不折不扣地执行中央指示,还是满足当地“纳税大户”的需要?是服从全国大局,还是地方利益为先?衡量的天平越来越向地方资本势力倾斜,导致中央政令不通,上传下达渠道阻塞,共产党令行禁止的非凡行动能力遭到严重削弱,中央管不了地方的现象愈演愈烈。共产党越来越说到做不到,即使有心杀敌,也难免无力回天。(来源:昆仑策网)

(0)

十三啾啾2019-10-21

“懒政怠政”是一种行政综合症,需要综合治理,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内塑动力和外施压力相协调,短期行动与长期治理相统一。

(0)

十三啾啾2019-10-21

“懒政怠政”存在和蔓延的原因是复杂多面的,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有内生的也有外部的,在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下,宗旨意识淡化而人的惰性泛滥,激励驱动不足而问责压力缺位等,是懒政成因的主要方面。

(0)

光明之声2019-08-10

在公务员和干部队伍中,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人思想境界不高、精神萎靡不振、心态安于现状、工作乐于守成,出现了如下不正之风、不良表现、不好影响。“没好处不办事”。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和深入反腐倡廉建设以来,一些公务员和干部感到现在当官一点好处都没有了,每个月的工资就那么点,开始懒政怠政庸政,循规蹈矩不作为,按部就班无创意,安分守己混日子。过去政府机关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在则是“门好进、脸好看、事不办”,得过且过,敷衍塞责,苟且偷安。拖着磨着放着,天天“老故事”,事事“马拉松”,件件“软着落”。

(1)

佳期2017-08-28

等出来的事故,背后是一些人责任心的缺失,不想做事,不愿担责,整天无精打采,敷衍了事,眼睁睁地看着甚至坐等出事,干事创业的责任心连“炸雷都打不醒”。究其原因,大凡有几种心态:一是明哲保身,狭窄地理解职责边界,认为只要不是自己分管的事情,就一毛钱关系也没有,出了事也追责不到自己头上;二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认为管事越多出事越多、风险越多,弄不好还会被人误解为出风头、抢地盘、捞资本,不做事对自己才是最大的安全;三是不贪就是好官,把守规矩和干事创业对立起来,干脆“不吃、不拿,也不干了”,至于干与不干,干多干少,是无关紧要的。

(0)
1 2 17条信息

李祖伟2016-07-01

近几年,有些进了乡镇机关工作的基层公务员、大学生村官,工作责任感、工作态度实在不敢恭维,偷懒现象十分突出。   一天上午8点多钟,一个农民来到乡政府某部门咨询一件事。他在离该部门不远处找到了办这事的青年干部,想问一下就回家。不料那个干部却对问事的农民说:“现在我不能回答你,9点钟上班以后你再来问。”有说这话的工夫,这个干部就可以把该回答的问题说清楚了,为何非要人家等上几十分钟?况且8点钟也该上班了。   还有一个年轻干部,在办公室负责分发报纸杂志。这本是件很简单的工作,每天分100来份报纸,最多个把小时工夫就能完成。然而,这个年轻人却将每天的报纸几乎原封不动地搬进垃圾间,有时一些夹在报纸杂

(0)

王正伟2016-06-22

“泥菩萨”有大有小,但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不干事”。他们每日端坐在各个不同的“衙门”里,主要任务就是喝茶看报,议论时事,要不就开开会,讲一些无关痛痒的话。 一些着急的事情要处理,到了他那儿全都要“等一等”。企业要盖厂房扩大一下生产,急着审批手续,他说“需要请示,等一等”。一两年过去了,厂房还是停留在图纸上,款白贷了,市场也时过境迁了,企业濒临倒闭。农村老百姓行走在危桥上,城市老百姓住在危楼里,急需重建,他说“政府花钱的地方有很多,再等一等”。这一等就可能是危桥危楼坍塌,老百姓遭殃。   一些重要的机遇要抓住,到了他那儿全都要“看一看”。面对区域协同发展、“一带一路”等千载难逢的大好机

(0)

刘锦兰2016-04-07

为官不为,就是占着官位、握着公权力,却不干应该干的公事,无所作为。这是当前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大问题,也是党和政府正在着力解决的大问题。对于不作为的官员来说,有必要尽早确立一个基本理念:为官不为耻为官。 如今的为官不为,心态和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担心多做多错多担责、干事得罪人惹麻烦,就尽量避事;有的违规谋利成为习惯,如今礼不敢收了、饭不能吃了,特权取消了、额外的好处没有了,就认为“干也是白干”,进而“能不干就不干”;有的因年龄偏大或政绩平平升职无望了,就提前进入“颐养天年”的状态;有的“一家两制”,整天想的是如何捞钱让已在国(境)外的配偶、子女过好日子,无暇顾及本职工作;有的自身不干净,整天

(0)

尹彦利2016-03-19

当前,反腐败斗争持续向纵深推进。随着制度“笼子”不断扎紧、“打虎”“拍蝇”力度不断加大、正风肃纪刚性运行,一些领域腐败易发多发态势得到有效遏制,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逐步恢复与形成。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从理论上说,政治生态海晏河清之际,也是为官从政可以大有作为之时。然而,当前人们却不无尴尬地发现:党员领导干部队伍中“为官不为”现象依然存在,有的地方和领域情况还比较严重。这与反腐败斗争的喜人局面形成了强烈反差,成为干部队伍建设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当前存在的“为官不为”现象,背后的动机与成因大概有三种:一是能力不足而“不能为”,二是动力不足而“不想为”,三是担当不足而“不敢为”。第一种

(0)

李相国2015-12-16

作风建设的弦越绷越紧,饭局应酬少了,跑官要官之风刹了,追名逐利之心淡了。领导干部心情放轻松下来之后,加强学习,修身养性,健体强身,当然是有益的事。可有些干部却是抱着“富贵不可求,则从吾所好”的心态,把应做的工作放在一边,沉湎于自己的一些“雅好”难以自拔,实则可能“以才害政”。从现在一些干部的“从吾所好”看,大有归隐放舟、懒政怠政的架势,试图以此来蒙混度日,乃是为官不为的新变种,实质上是作风建设从严要求下的一种“软抵抗”。譬如,那些原本靠吃喝跑项目的干部拿起了摄像机,凌晨两点去爬山,支起架子等半天,拍到美图在朋友圈里晒得欢,却在上班时间没了劲头,哈欠连连;那些原本花公款公私两便的干部开始寄情书

(0)

邓优优2015-11-17

真心希望各级政府官员都能把纳税人的钱用到实处。而现在社会却屡屡出现行贿受贿、懒政的现象,这并不是信仰、才能、责任和制度的缺失,归根结底就是社会风气在作怪,有些官员或许从来就没想过要去受贿,但身边诱惑太多,而风气又是如此,不知不觉就踏入了腐败行列。要除掉此顽疾,必须对行贿受贿、不作为的各级官员严惩不怠,还需长期有效的狠抓贪污受贿、懒政庸政不作为的官员,还有社会上不是要然杀一敬百,杀鸡敬猴,要的是长期打击不法现象,让所有官员都廉洁秉公办事。

(0)

塔里哈提•吾逊2015-11-16

 一直把“惯例”当成中性词,近来却觉得有几分扎眼。一位刚入职场的年轻人抱怨道,对单位里的一些风气看不惯,时常提几句意见,结果总被人呛回去,借口千奇百怪,当实在拿不出规矩、讲不出道理时,就干脆给他摆上了“惯例”二字。他愤然问,此种“惯例”,能惯着吗?字面上理解,所谓“惯例”,意指“一贯的做法”,就是一直以来的态度、行为。从工作角度看,那些良好的习惯、宝贵的经验,的确需要传承。党在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的红线、底线、高压线,必须严格遵循。然而,“惯例”不是挡箭牌,怕就怕打着“惯例”的旗号,固步自封、逡巡不前,名为公家的“例”,实则是私心的“欲”,阻碍着改革与创新。不能惯着的“惯例”,大抵分为三类。一

(0)

自贵菊2015-10-26

记者近日在河北省采访,听到一些地方的工作人员反映,他们单位的某些领导自认为在一个岗位上干了多年,也有一定成绩,但没能得到调动升迁,为此显出“任职疲劳”,没心思带领大家好好工作,这种状态让不少同志颇有看法。   “为官避事平生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是领导干部履职尽责的基本要求。既然身在工作岗位,就要保持服务为民的干劲热情,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不能自认为任职时间久了,没有新鲜感了,或是所谓的“看不到上升空间”就得过且过。这种“任职疲劳”,一定程度上正是责任担当意识弱化、工作作风轻浮的表现。   如果把从政为官也当作一种职业,那么谁能在这场职业大赛中胜出,根本上还是看谁能更好地履行党对

(0)
1 8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