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幼儿园教育课程设计科学吗?

发布日期:2015-10-21    浏览次数:4198

  

近年来,我国幼儿教育课程的设计令人眼花缭乱,有分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核心课程等,造成了多种课程模式并存的新鲜却格外复杂的局面。在这种课程下,幼儿园似乎能够对孩子从科学、社会、健康、语言、艺术领域等方面对孩子进行全面的培养。然而这种看似格局多元、课种丰富的设计是否真的适合孩子?这种名目繁多的课程设计是否是当今幼教学费居高不下的“元凶”?


相关热词搜索:幼教 课程 科学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50)  |  中立(2)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郑程2021-09-26

哎,我们也是被迫跟着补课的娃,但是现在双减之后娃在学校快9点才回来,早上6点多就起来了,娃说更累了!晚辅就是做作业,前两天还回来说作业完成了百无聊赖趴着睡了一觉

(0)

李高来2021-08-13

这里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刚才讲到的,培训下沉到了幼儿园这种事情。在世界各国,很多国家都是通过立法,来保障学前教育不得进行学科性的教学。而我们这两年随处可以看到的广告,大街小巷,什么“××思维”等,2-8岁,就要搞思维训练,就要搞培训。一个两三岁的儿童,究竟应该干什么?是不是应该学习吃饭睡觉、拉屎拉尿?学什么××思维?这完全是违反人道的,向那么小的孩子下手。现在对儿童下手太狠了。前两年奥数泛滥的时候,有一个机构也办了“奥托班”,在幼儿园大班就进行奥数训练。这种事情,很严重的。(作者:杨东平,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导)

(0)

dj很好听2020-06-15

小丹:在芬兰,有一种独特的教学方式,被称为“现象教学”:基于生活真实话题,融合各学科知识,培养孩子融会贯通的思考能力。通过这门课程,孩子们不仅能学会实用的知识,例如怎么计算时间等,更重要的是,他们开始尝试哲学性地思考:什么是时间? 我和时间是什么关系? 为什么人会老去? 我和他人又是什么关系?......在开放的学习和自由的讨论中,孩子们掌握了更全面的知识,锻炼了自己的思辨能力,看待事物的格局也更宽广。 这样更侧重思辨性能力的课程,如果放到中国的教育环境下,有没有可能呢? 很多家长听到孩子的“灵魂发问”时,常常不知道如何应对。还有些家长对此视而不见,觉得"孩子还小,说多了也听不懂”,或者认为“知道这些乱七八糟的有什么用,又不能提高成绩。”正因没有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缺少把哲学贯通进教育理念的意识,导致中国的孩子虽然很聪明,成绩也很优秀,但思辨能力却普遍不如欧美国家的孩子们。 中国人所认为虚无缥缈又“无用"的哲学课,恰恰是被欧美国家视为儿童学习的重要课程。 在许多欧美国家,“儿童哲学”都被当作重要的课程,对儿童进行哲学教育,能激活儿童心灵中的思索潜能。 在法国,很多家长会带孩子参加“儿童哲学工作坊”。他们的平均年龄在十岁以内,有的孩子甚至在三岁左右就已经开始学习了。学习过程中,老师会充分鼓励孩子自由发表意见,勇敢发问,从不轻易评论其回答得好不好、对不对。等上了中学,哲学更是高中毕业会考的必考科目。2019年,法国高考的哲学考题就有:“人是否可能摆脱时间?” “文化多元是否是人类团结的障碍?” “道德是政治的最佳境界吗?” “承认义务是否是放弃自由?”……这些题目对于很多成年人来说,都有很大难度,而法国人在读高中时,就已经在思考这么有深度的哲学问题了。 由芬兰和法国的教育经验来看,从小接受哲学训练的孩子,具备更优秀的逻辑思维能力,更善于独立思考,眼界更加开阔,对抽象命题有自己的看法。这些素质不仅能迁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上,也让一个人进入社会更加顺利。

(0)

土豆马铃薯2019-08-06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这句话让家长趋之若鹜地将孩子送去各种培训中心,舞蹈,跆拳道,钢琴,吉他,语数英.....凡是能学的都被搬到教育机构,倘若孩子只是专注一两个项目学习,压力自然没有那么大,但是某些家长打着为孩子全面发展的旗号,要求孩子学习四五项项目,孩子的课余时间全部都在学习上,压着孩子使其喘不过气,而且一个项目的学习费用就高达几千上万元,动不动就上万元收入使得培训中心越开越多,被洗脑孩子要全面发展的家长也逐渐增加。对于孩子来说,适当的学习加更多时间的玩乐才是有利于孩子更好的发展。

(0)

TRBF2019-04-12

人类在学习上已经被迫“早熟”了。学习的沉重压力已无情地向低幼化逼来。升学的角逐早已由大学入学考试转向重点高中的竞争。有的地方已转为报考重点初中之争。人生的命运大搏击已压在13、14岁的学童身上。尤其可怕的是这种趋势正向幼儿与胎儿逼来。许多家长都在抓紧幼儿的早期教育。当一个3岁的女童向人们展示四个斗大的正楷书法时,这究竟是标志着人类的进步呢,还是人类绝早歧化的悲哀?现在教育又向胎儿压来。让一个也许只有几克重的“小肉团”在母腹中就已开始接受“胎教”了。可怕的教育现在连人的睡眠都不放过。有一种新的外语教学法就是让你睡眠中还必须听外语录音。据说这种让“暂时植物人”学习英语的方法还很有效。如果人类的学习连幼儿、胎儿和睡眠都不放过,这是不是表明人的学习“潜力”快要掘光了,人类已在逼近自己学习的“极限”了呢? 当然,人类平均寿命延长可能会进一步拓展人类文明。如果人类平均寿命是当今的10倍,人人都能达到彭祖800寿的水平,就一定是好事吗?两百年前德国浪漫诗人诺瓦利斯就说过:“如果没有死亡,最大的幸福就会属于极端疯狂者。”

(0)

JTXW2019-01-03

在中国普遍认知里, 小孩子学习玩耍的环境, 应该是花花绿绿, 多姿多彩的, 日本的很多幼儿园, 却是设计简洁的, 内部设施也尽可能简单。而这也正是, 日本教育者的英明之处: 孩子们的想象力是无限的, 成年人不该将他们的思维限制住, 天必须是蓝的吗? 草必须是绿的吗? 为他们提供一个空旷简洁的环境, 让他们想象无所拘束, 能激发他们更多的潜能与创造力。

(0)

mnfhsggssff5552018-12-26

求知欲和上进心,就是对知识的学习具有一种内在的渴望,按照我们的话说,就是“爱学”,孩子只有“爱学”,对获得丰富的知识和好的成绩具有一种内在的持续的追求愿望,才可能“学好”,并持续地保持好成绩。 作为父母亲,在孩子成长的幼儿阶段,注重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如果过度教育,会使孩子长生厌学情绪,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规律,比如3岁是直觉思维期,五岁才有形象思维,大班的孩子才开始出现逻辑思维的萌芽,8-12岁是记忆力最好的时期。 “让充满想象力,充满创造力的孩子去记忆汉字,背出一百以内的加法,他虽然不理解,但也能做到,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呢,想象力的空间被固化的知识填满了。” 让孩子提前学习,避免“输在起跑线上”,但是违背规律的学习,最后带来的不仅仅竞争中快和慢的问题,而是跑偏方向或者跑反了的问题。

(0)

幻拉拉2018-08-08

幼儿园课程设计理念应以幼儿的年龄和生理特点为基础,孩子注意力时间段,好动,对事物以感知为主。课程设计要以孩子便于接受为目标,感性、直观,课程宜短,最好生情并茂,课程内容要考虑适合孩子的年龄阶段。

(0)

王翡翡2018-08-07

孩子的生活是一个整体。他会很快从一个主题跳到另一个主题,他并不能意识到这之间的停顿或片刻休息。当前幼儿园的课程或主题都是分类的。然而孩子的经验并不是分类的,孩子们所喜欢和擅长的东西也不应当是归为某一类的。因而,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不应当对孩子的接纳的事物进行严格的分类,或规定幼儿在某个时间段做什么事情,教学活动应当灵活地进行,视幼儿的喜好开展。

(0)

zs2018-07-23

幼儿园作为孩子学习的第一个阶段,应该要解放孩子的天性,更多的关注孩子的兴趣和培养他们的兴趣。适当性的开设,能够丰富孩子的生活,这是无可厚非的;但过多的开设这些课程设计,给孩子增添了许多压力,这是不利于孩子的发展的。

(0)
1 2 13条信息

无名2015-12-23

现今的幼儿教育在每个地区都是不同的,也就没有课程设计这一说法。在小城市的幼儿教育还是在于全托(帮忙带小孩),没有针对于教育这一块做出一定的调节。我个人对于幼儿教育这一块是不发表意见。

(0)

陈杰2015-12-02

临近“万圣节”,一些幼儿园开始提早筹备,布置家庭作业。据报道,辽宁大连一家长为帮3岁女儿制作南瓜灯,不小心刺破指动脉而被送往医院。有网友感慨,如今子女就学不仅比拼财力,还需比拼家长的智力和时间。端午香包、汽车模型、南瓜灯……幼儿园布置的种种“另类作业”层出不穷,让家长们叫苦不迭。为帮助孩子完成家庭作业,不少家长不得不投入大量精力,产生了“作业到底是留给孩子还是留给父母”的困惑。这类家庭作业本来有着好的初衷,旨在提高孩子的创造力、动手能力,增进亲子互动。可一旦作业超越了儿童的理解力、接受力,只能由家长来代劳,甚至变身社会表现与竞争的工具,就会走向反面。 法国思想家卢梭说,“在人生的秩序里,

(0)

刘春良2015-10-30

近段时间,BBC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够强吗?》引起了中英两国民众对教育的广泛讨论,相互之间各有所得。几天前,连习近平主席也专门谈论起这奇妙的“化学反应”:英国民众认识到严师出高徒的积极效果,中国民众认识到张弛有度在子女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习近平主席还特别加了一句:中国孩子玩得太少了,要让他们多玩一玩。 是啊,玩,本来就是孩子的天性,是生物进化的礼物。人类学家梅尔文•康纳指出,玩耗费大量能量,经常陷人于危险之地,似乎也没有任何明显的重点、目的或功能,但智商最高的动物——包括灵长类、大象以及头型巨大的鸟类却都是最爱玩的。人类能成为万物之灵,跟乐于参与跟生存无关的玩大有关系。玩让孩子学会了如何解决争

(0)

谭旭光2015-10-22

爱对于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无数教育家都以各自的角度解剖过、分析过、描述过。 夏丏尊先生形容教育里的爱,就像池塘里的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列夫•托尔斯泰也说:“如果老师只爱事业,那他会成为一个好教师。如果教师只像父母那样爱学生,那他会比那种通晓课本,但既不爱事业,又不爱学生的教师好。如果教师既爱事业,又爱学生,那他是一个完美的教师。”无论爱事业、爱学生、还是既爱事业又爱学生,对于教育来说,爱就是火焰。缺少爱的教育,有再多的知识,也只像星光一样璀璨却遥远,无法像火焰一样温暖人。 所以,我一直认为,爱的教育,是一种特别的爱—— 这种爱,以理解为核心。无论对于人还是事,只有深刻而真诚的理解,才能产

(0)
1 4条信息

何炅炅2018-08-07

幼儿园的孩子同场只有三四岁,他们那么小的年纪不应该承受那么多的压力,上这么多的课程,他们就应该好好享受童年,做一个天真单纯的孩子。

(0)

vic2015-12-17

我无法肯定有几个家长支付一笔昂贵的幼教费,让孩子接受这么多课程,真的只是想让他们的孩子享受丰富的活动,遵循兴趣发展。我认为这样更多的会演变成孩子被家长逼迫着学习、“学会”很多内容。我所知道的小孩子就应该没心没肺的玩耍,无忧无虑。开心的时候能大声笑,委屈的时候大声哭,我实在无法想象他们在年纪轻轻就板着一张张稚嫩的面孔在课堂上正襟危坐的样子,这令我深深的不敢苟同。家长都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我希望至少不是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套上压力的枷锁。另外的,我认为名目繁多的课程设计并不是造成幼教学费的关键原因,而是一种风潮,一种“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造成很多家长对这种教育设计趋之若鹜。丰富的课

(0)
1 2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