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人类是群居社会,因而需要真民主?

发布日期:2015-10-28    浏览次数:4895

  

       一段时间以来,民主问题为人们所关注,民主研究成为一个学界热点,理论学术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观点,正误交织,仿佛民主就是解决社会问题、推进经济发展的灵丹妙药。

       人类具有群居性,而每个人都有自由意志和独立能力,民主诉求也因此产生。追根溯源,“民主”一词是由希腊语的“人民”和“统治或权威”等词演变而来,最初的意思是“人民的统治”。雅典的民主是一种公民自治的体制,公民大会拥有无上权力,权力范围包括城邦的所有公共事务,全体公民直接参与立法与司法活动,官员通过直接选举、抽签和轮流等多种方法产生,官员与普通公民一样不享有任何特权等而今天,民主(实质民主)在于类似的方式发挥着作用。它是人类众多制度中的一种,保证人们的基本人权,给人们提供平等的机会,它本身就是人类的基本价值现代社会如何在一个群体中体现民主(实质民主)对此您有何高见?

相关热词搜索:人类 群居 民主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40)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月光照曜2024-03-07

群居,是人类从古至今的生存方式,所有的人都依赖群居而生存。这就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最基本的历史真相。显然,有益群居就有益人类生存。群居是史实,百人百样的认知和实践也是史实。其中,有益于群居的认知和实践才会发展光大。例如: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袁隆平的水稻种植,有益于群居的独立自由追求和发明创造……

(0)

摩羯座2022-08-18

拜读了且转发[强][强]

(0)

周和泰2022-01-14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 (《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两次谈话》,1953年10月、11月,引自第120页)

(0)

张雷2021-12-23

民主峰会,现在美国总是搞些虚的、没有用的东西,并且还是搞有破坏性、增加对抗和战乱的东西,让社会倒退和阻碍社会发展的东西 ,黔驴技穷的漂亮国唯剩自欺欺人

(0)

秦晓庆2021-10-11

中国共产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建党原则。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进行集中,是党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形成的政治优势和宝贵经验。

(1)

蒂安娜2020-06-06

勿以真言而加害,莫为无言而忽之,才是光明社会。

(0)

光明之声2019-08-10

民主的逻辑前提是:社会性的劳动和生存状态中,每一个劳动者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与共同对象即社会的物和与物相关的事之间的关系各要素的存在。这种关系所有要素的存在,就是民主的逻辑前提。例如,在动物社会中,没有社会性劳动生存的主体即劳动人民这一要素的存在,就不会有民主产生;没有社会性的劳动和生存方式,每个个体都是在自然状态下的生存活动,就不会有民主产生;没有确定的社会分工条件,所有个体都重复做同一种性质的采食或猎食活动,也不会有民主产生;社会成员没有所面对的共同对象即社会共同的物和与物相关的事情,同样也不会有民主产生。逻辑前提中所有要素都是同时相关联的,在同一时空范围不可或缺的。

(1)

土豆马铃薯2019-08-06

从现代中国政治发展的逻辑看,民主在中国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一是促使传统国家向现代国家转型,并保证中国在现代国家框架下保持内在一体性,实现构成国家的各民族、各阶层、各团体的共存与共生;二是发展人民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的主人,共同掌握、行使国家权力。这两个基本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我国民主的两个方面。没有各民族、各阶层、各团体的共存与共生,人民就不可能联合成为有机整体,从而保障人民以整体的力量掌握国家权力;反过来,没有人民当家作主,各民族、各阶层、各团体的联合就不可能得到根本保障。可见,从民主运行的内在逻辑看,协商实际上是民主原初的存在与运行形式;只有在协商出现困难的时候,人们才会用票决制。从这个角度讲,中国共产党在坚持和发展选举和投票民主形式基础上,全面发展协商民主形式,完全符合现代民主精神。

(0)

JUIUFFRE2019-08-01

2008年3月18日胡锦涛同志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式上发表再次当选国家主席就职宣言,讲了四条,第一条是“坚持民主法治”。五年前的同一天,2003年3月18日,他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式上发表当选国家主席的就职宣言,也讲了四条,第一条也是“发扬民主,依法办事”。两次就职宣言,都将民主法治放在首位,使我们感到欢欣和兴奋,表明了民主法治在最高领导人心中的分量和坚定不移,坚持不懈的决心,也表明真正实现民主法治的道路漫长而不平坦。   

(0)

tyhfhdbd2019-02-27

我们生活的世界,首先是“他人”的世界。“他人的世界”这话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这个世界是“人的世界”,我们所谓的“世界”是包括了“(他)人”的世界,而不仅是自然界,二是“我”的一切“知识”,我对我生活的世界的“知识”,是“他人”“教”给我的。 “世界”像个大舞台,而不像一幅风景画。“我”自出生以来,就“参与”了这个世界的活动,与“他人”打各种交道。“我在世界中”根本上说就是“我在他人之中”;我跟世界的关系,就是我跟他人的关系。 我们说,“世界”、“天地”养育了我们,但主要是通过“他人”养育了我们。“他人”授我以生活的知识(科学)和技能,以及那相对独立的生活的能力,在这同时,也授我以人伦的观念,以协调“我”与“他人”的关系。“他人”使我成为“社会性的存在”。我的一切“尺度”,都以“他人”为基础,“人是万物的尺度”,首先是“他人是万物的尺度”。 同时,“他人”亦授“我”以“人”自身的尺度,“他人”使“我”成为“人”,使“我”与“人”“认同”。生活在“他人”之中,“我”才是“人”。“他人”塑造了“我”。“他人”是“我”的“创造者”,并施“恩泽”于“我”。 然而,“他人”却始终不可能是“我”,“他人”永远在“我”之外。“他人”在“我”“对面”,而且永远在“我”对面,但“他人”又不可能成为我的“概念”的“对象”,“他人”不是“我”用科学研究的办法所能完全掌握、完全理解的,要理解“他人”,必须和“他人”在实际生活中“打交道”,但即使是这种“交往”,也不可能使“他人”的“自在性”完全变为“为我性”的。“他人”对“我”永远为一个“谜”,“我”对“他人”的“理解”永远带有“猜测性”。“他人”这种不可归结为“我”的特点,使“我”不可能成为一个纯知识的主体,而必须保持着活生生的人的基本性质,“他人”时刻在提醒着“我”作为基本生活世界的一分子。世上最伟大的科学家——包括社会科学家,政治家等等,都同时是有七情六欲的基本(普通)的生活中的“人”,而不可能成为“纯知者”。 “他人”不是“另一个自我”,“世界”不是由一个个“自我”组成,而是由“非自我”的“他人”组成,“自我”只有在“他人”中才能存在,“他人”掌握着“自我”的“命运”;“自我”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存在,“社会”决定着个人的“命运”。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竟然可以说,“自我”只是“另一个他人”,“自我”、“个体的我”会不断地“异化”为“他人”,“我”经常处于“非我”的境遇中,因此,“自我”既非“纯知识”主体,倒也不可能是“纯意志”主体,“自我”不可能“为所欲为”。于是,“自我”会有“不愉快”、“烦恼”,因“他人”掌握着“我”之命运,而且并不总是“施恩”于“我”,“他人”也可以“加害”于“我”。“社会”总是会有“斗争”。社会上一切矛盾斗争,包括天灾人祸,都提示着一个基本的生活世界的存在,提示着“我”作为这个世界成员的身份。 “他人”授人以“知识”(包括关于“自然”和关于“社会”的),但却“隐匿”着自己,“他人”永不能“概念化”、“知识化”,甚至关于“社会”的一切“知识”也不能让“他人”真正“透明”。“我”清楚地意识到,无论“他人”在社会的舞台上表演得如何淋漓尽致,但却仍然“隐匿”着,永远保守着“自己”的“秘密”。 “他人”唯一不能保守的“秘密”是他的“生”和“死”。“生”为“秘密”之开始,“死”为“秘密”之结束。“生”、“死”本身并无“秘密”可言。“他人”只有在面对生死关头时,才“吐露”一些他的“秘密”,但最终还是把他的“秘密”带走。这样,生、老、病、死常是诗的主题,“病中吟”常可透露一些人生的意义。诗人、艺术家不是把生、老、病、死当作一种“自然现象”来观察,也不是当作一种“社会现象”来研究,而是当作那基本生活经验的一种“提示”来体验,来吟诵,在这里,“生”、“死”都有一种“活”的“临界点”的意味。“大限”是说“活”的限度,这个限度因“活”而“设”,因此艺术中的“死”,是活人对死人的“悼亡(念)”。 从这个意义说,生活中的“人”,是以生、死为“始”、“终”的活生生的人,是有限的理智的存在者。活生生的人是有七情六欲、有理智、有感情、有喜怒哀乐的人,不是纯理智性的,也不是非理智性的。在基本的生活经验世界里,“人”就是完整的“人”,而不是“科学家”。他的所思、所想,不是纯概念的,而是“诗意的”,他的所作所为不是纯功利的,而是“艺术的”。所以海德格尔说“人诗意地存在着”。真正生活里的人,就是哲学意义上的诗人、艺术家。 “诗人”、“艺术家”并不比别人多出什么“感官”,或有什么特别的功能,不需要“特异功能”。在这个意义上,对基本的生活经验有所体会的,都可以是“诗人”、“艺术家”。“诗人”、“艺术家”之所以为“诗人”、“艺术家”,不是因为他们有什么“特别之处”,而正是因为他们没有(或“取掉”)什么“特别之处”;“人”本来就是“诗意地存在着”,只是因为人事纷繁,一般人常“忘了”这个“本来”之处,而“记得”这“本”的,反倒显得“特别”起来。

(0)
1 2 17条信息

无名2015-12-23

人类社会需要真正的民主,个人认为民主的表现为:公平、公开、公正。在现代主义社会中现也只是做到了表面上的民主。公民参与立法的人数也是只占了立法会的一小部份。

(0)

廖文彬2015-12-15

 随着市场经济生长发育,社会分工体系日益复杂,社会利益和思想文化多元分化,社会公众参与公共生活的愿望被极大地激活,公民政治正在不可阻挡地萌芽生长。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如何推进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建设?如何面对变化了的社会?这是无法回避的一个重大课题。谈国家现代治理体系建设,不能不谈社会。究其本意,治理是国家与社会的合作。之能够达成社会和政府的合作,基础性条件在于拥有丰厚的社会资本。中国共产党能否在未来的政治进程中获得新的政治空间,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对公民社会的成长有个清醒正确的认识,能否积极主动地培育社会资本。一、推进中国政治发展的和平转型需要培育社会资本。在我国,社会资本是一个相对新鲜的

(0)

王执礼2015-12-02

在《盛世危言》中,郑观应论述了在中国设“议院”的具体主张。他认为议院是一种君、民间的沟通机制,通过“每有举措,询谋佥同”促成“民以为不便者不必行,民以为不可者不得强”的议事状态,从而产生举国上下“众志成城”的精神力量。这种主张源于他看到西人“折冲御侮”的强大军事后受到的刺激。这种刺激促使他探寻西方富强背后的精神力量。而最后他将精神力量的产生简单地归功于代议制度,认为简单地通过一种机制使君与民的意见达成一致,便可以产生使全国大团结的力量。可以说这种思维是一种制度层面上的“拿来主义”,他忽略了议院制度背后的民权思想,单纯地把议院制度当作实现国家富强的“器”来进行使用。在各国代议制度中,郑观应对英、

(0)

刘惠好2015-12-01

有道德规范,才能激发内在的自律;有党纪约束,才能明确行为的边界。紧扣“廉洁自律”这个主题,围绕“党纪监督”这个核心,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既明确崇德向善的高标准,又划出不可触碰的底线;既赓续“思想建党”的传统,又确立“制度治党”的规矩,他律与自律互补、守底线与高标准兼顾、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结合,体现了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认识,更对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提出了新标准、新要求。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民族历来强调德法相依、德治礼序,管党治党同样要激发精神信仰的力量。我们党从创立起,就高度重视以德治党,以共同的理想信念激励党员、团结队伍,凝聚起改天换

(0)

李秀林2015-11-25

 前段时间,表姐所在小区召开业主大会,投票决定更换新的物业公司。由于原物业公司坚决不撤出小区,甚至还威胁停水停电,双方僵持不下,闹到法院,最后业主方胜诉。一个原本可以依法协商解决的问题,只能公堂相见,尽管耗费了司法资源,给社会增添了不和谐的音符,但也提醒人们,民主权利的维护和行使,需要在法治框架内进行。   其实,物权法里关于业主可以共同决定相关重大事项的规定,正是民主原则在基层自治中的体现。然而,一个群体内部的民主决议,并不意味着它对外也拥有优先权。业主的权利于法有据,物业的利益也受法律保障,双方的争端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但不能用单方多数原则来解决。从这个意义上讲,通过司法途径解决争议,反而

(0)

李留法2015-10-30

中国的民主发展正行进在正确的道路上,但关于如何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仍然有这样一种声音:西式民主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成熟稳定的制度模式和“近乎完美”的实现形式,可以速成,可以复制,可以推广,我们无需以“民族性”为借口另搞一套。这与福山曾经的逻辑不谋而合。福山认为,西式自由民主已经发展到了顶峰,是“人类意识形态进步的终点与人类统治的最后形态”,人类走向民主的步伐将终结于西式自由民主,历史的演进过程已走向完成,中国等非西方国家终将走上西方的民主发展道路。这些论调我们姑且称之为“民主终结论”或“民主顶峰论”。然而,世界历史发展真的会止步于西方民主吗?西方民主模式真的是民主发展的顶峰吗?答案无疑是否定

(0)
1 6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