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香港难保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发布日期:2015-10-30    浏览次数:2069

 香港政府奉行自由市场政策,使证券市场迅速发展。证券业是金融服务的重要范畴,而金融服务业则是香港主要经济支柱之一。故香港一直非常重视金融业,并不断致力推动金融市场发展,以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自从中国国务院批准上海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中国经济实力与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以来,被视为香港最强劲的竞争对手。今日之香港虽然在金融领域尚可领先上海,但这种优势格局可能在瞬间被打破,危及他们作为中国大门守护者的地位虽然香港证券市场规模雄厚、有专业机构和人才的支持、接受异地企业发行,并有严格的市场监管体系,筹资时间较短、国际资金参与、二级市场活跃、发行方式灵活等特点,但也并非无坚不摧香港若不扩大证券市场规模,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难保?对此,您怎么看?



相关热词搜索:香港 证券 金融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52)  |  中立(3)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tgfgft2021-02-06

在香港,应该从高层到底层逐一清查摸底,只要有一丁点儿崇外劣迹,就毫不犹豫追究责任,不得任用任何大小政职!尤其域外籍的,任何人都不得录用任何政职!只有这样才能保香港平安,稳定!

(0)

土豆马铃薯2019-08-06

当前,全球金融业竞争激烈。在西方,有着纽约、伦敦、法兰克福等国际金融中心;在亚太,也有着东京和新加坡两大国际金融交易市场。面对竞争,香港大力发展离岸借贷业务,主要辐射东亚市场;其主要竞争对手之一的新加坡有着较为成功的商品期货市场,东南亚是其重要市场。香港在国际金融中心建立过程中注重扬长、避开竞争,寻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金融业务类型和市场,增强了自身的核心竞争方。与纽约、伦敦等依赖于当地强大经济实力的国际金融中心相比,香港的经济规模相对较小,自身对金融业的需求有限。而中国内地经济发展增加了对香港金融业融资、结算和财富管理等方面的需求,成为香港金融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支撑。香港通过跨国银行与国际金融机构为内地提供各种离岸金融服务,并提供在香港股票市结算和财富管理等方面的需求,成为香港金融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支撑。烂船都有三分钉,更何况繁荣已久的香港,香港可以继续保持它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前提是他能扬长避短,继续发挥它的各项长处。

(0)

BYDHNDY2019-07-25

香港要靠一国两制的两制,保住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其中一个关键是要政治稳定,但如今有人终日撕裂社会:「如果你成日撩交拗,令到香港好沸腾,立法会里面又撕裂,立法会外面又撕裂,国际评级机构都会睇到(香港)唔掂喎。」正如上面的分析,特区政府肯定有不少需要提高的地方,这里既有特区政府的问题也有北京的问题?如果不尊重一国的前提下如何有两制?但北京作为香港管治的重要利益相关者,也有它的独特诉求需要香港人响应。如果没有记错,在中英签订了香港回归协定以后小平说过:「英国人能够管好香港,中国人也能做得到。」客观的说,现在离这个目标有一定的差距。香港对于北京来说除了有无可替代的经济价值,还有面子问题,北京没有理由不想香港好。现在看来香港问题的症结是政制。北京也应该逐步处理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支持特区政府更好应对港人的合理诉求,并在如何选定特区政府行政长官的方法与港人达成共识,完成邓小平的承诺;最终还是要以理服人,重建港人对香港的信心,也给世界一次机会看到中国软实力的建立。

(0)

健康同一2019-07-23

港人治港有个界线和标准,就是必须由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来治理香港。未来香港特区政府的主要成分是爱国者,当然也要容纳别的人,还可以聘请外国人当顾问。什么叫爱国者?爱国者的标准是,尊重自己民族,诚心诚意拥护祖国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不损害香港的繁荣和稳定。 但切不要以为没有破坏力量。这种破坏力量可能来自这个方面,也可能来自那个方面。如果发生动乱,中央政府就要加以干预。由乱变治,这样的干预应该欢迎还是应该拒绝?应该欢迎。所以事物都要加以具体分析。一个是怕变,一个是怕干预,还怕什么?有人说怕乱。乱就得干预,不只中央政府要干预,香港人也要干预。总会有人捣乱的,但决不要使他们成气候。

(0)

巨大化2019-07-04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香港人参与非法游行示威? 固然有境外势力的怂恿、鼓动和收买,但是根本原因只有一个:香港人觉得自己的生活质量不如以前好了,在内陆人面前没有以前的那种优越感了,所以他们认为是由于香港回归导致的。 由于心生怨恨,所以一有“风吹草动”,都会成为他们发泄“不满”的借口,这才是香港这次事件规模如此大的根本原因。否则,仅仅凭借那几个小丑是煽动不了香港人的! 那么香港的衰弱真的是内陆的错? 我们来看一个图:1997年香港回归之前,年均GDP增长率达到12.4%,回归后年均GDP仅有3.1%。这里就出现一个重要的问题:香港回归前GDP增长率非常高,为什么回归后GDP增长就那么慢了? 很多人香港人将其归结于:英国统治香港的时候管理的比较好。 于是,很多香港人就对现在的状况非常的不满,甚至怀念做“奴才”的日子了。 香港回归前香港经济发展那么好是香港人的功劳吗? 错! 香港回归之前经济发展那么好根本就不是香港人的功劳,而是中国内陆!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什么没有收复香港和澳门? 是那个时候的实力不够吗? 当然不是! 1949年10月14日,解放军解放广州,兵锋直指香港,第4野战军15兵团甚至已经集结在了香港的边界。 当时,英国在香港不过一万人的部队,而当时林彪元帅的四野战斗力极强、求战欲望极盛,只要一个冲锋,就能将英军击垮。 当时,英国的港督葛量洪认为香港肯定要被解放了,他甚至认为,解放军不用派兵,只要断水跟断食品,香港几个星期就完蛋了。 然而,出乎英国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解放军在行至罗湖时就再也没有再向前踏进一步! 不光没有任何的军事行动,周总理甚至还特意指示要保障香港的饮用水供应。毛主席为什么停止收复香港和澳门? 原因是:廖承志和潘汉年两人向中央进言,认为我们的军队不宜进驻香港。 他们的理由是:当时美国正在执行杜勒斯的封锁政策,上海、天津、青岛等港口城市与国外的贸易几近断绝,如再收回香港,那么唯一通向国际社会的贸易渠道也将会被封闭,共和国初建,急需的军事物资以及唯一的外汇收入渠道也必然断绝。 对于中国来说,香港就是一个“死港”,想什么时候收回就什么时候收回,暂时留着它作为中西方的“窗口”未必是一件坏事。 于是,毛主席采纳了他们的意见,香港仍维持原状,但对英国提出了三个要求: 第一,香港不能用作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军事基地; 第二,不许进行旨在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威信的活动; 第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港人员必须得到保护。 当时,英国人也非常高兴,因为本来以为要被灰溜溜的打跑,结果解放军非但没有打他们,而且还把香港当成“窗口”,那等于大量的钱啊! 于是,在1950年的时候,英国就宣布承认了新中国。 至于何时回归,当时毛主席没有说。 不过,在1898年的时候,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条例》,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地区及附近262个岛屿,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 。 就这样,香港成了中国和西方之间的“中间人”,做起了转口贸易。 什么叫做“转口贸易”? 所谓的转口贸易就是指中转贸易,进出口货品的生意不是在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直接进行,而是通过第三国易手进行的买卖。 简单的说就是:中国和西方国家把商品运到香港或卖给香港人,然后在香港进行贸易,避开封锁。 一个小小的香港承载着中国和西方的贸易,香港焉能不繁荣? 数量巨大的转口贸易让香港一举成为亚洲地区首屈一指的交通枢纽和贸易中心,随之建立起来的还有金融中心——就像现在的新加坡一样。 也就是说,香港在回归前繁荣的主要原因还是内陆——数量庞大的中转贸易,就算只是收个服务费也是巨额的收入。 何况香港人还没有那么傻,很多人做起了“中间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买办”。 说香港人聪明,其实非常的笨,因为香港人并没有依靠自己的优势发展工业,错过了一个最大的机会。 香港人过度依靠“买办”的角色,没有农业、没有工业,完全的依靠的服务业,这将是对香港一个致命的打击——因为中国是一个大国,西方不可能永远封锁中国,中国也终究要融入世界! 1978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香港逐渐的不再是中国对外的唯一“窗口”,到1990的时候,香港就已经开始出现颓势。 试想,如果香港能够借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东风,那么现在或许就没有深圳什么事了! 然而,香港错过了! 1997年香港回归,1998年发生东南亚经济危机,香港经济遭受重大打击。2001年中国加入WTO,融入了世界,东部沿海地区各个港口快速的发展——香港不再是中国对外出口的唯一港口。 2018年世界十大港口,中国占了7个,其中香港排名第七。其实,香港人也不动脑子想想,香港没有工业,也没有农业,它哪里来的那么多货运量? 还不是中国内陆的恩赐? 香港的旁边就是深圳港,我们的货物有必要非要到香港那走趟让你捞点好处吗?

(0)

rgdbdfyhd2019-04-17

改革开放40年,特别是回归20年来,不少人觉得香港对国家的重要性越来越小。单说经济方面,香港从90年代中期经办全国外贸近半,下跌到近年13%的比例。港资在全国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比例也从1987年近70%的水平,减少到2005年的30%(但近年又回升到75%)。香港旅客占全国到访客源的比例也从1980年近70%的高峰减到2016年的54%。 反之,香港对国家的依赖却与日俱增。外贸方面内地占香港进出口的比例,从1980年不足13%上升到2017年的50%。来自内地的直接投资(不包括以其他地方名义如开曼群岛、百慕达等的转投资),从80年代近乎零的水平,上升到2016年底占香港全部外来投资的26%。而访港内地旅客的比例,也从40年前近乎零,跃升到2017年的76%。 以上的数据清楚表明,香港在全国某些经济领域的地位在过去数十年有所改变,却不能说明香港对国家经济发展总体的重要性在下降。因为内地和香港的经济关系在不断演进,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香港在传统领域的重要性下降的同时,在不少新经济领域的地位却不断上升。譬如金融,随着国家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引进外资的渠道也从银行贷款和直接投资扩展到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自1992年红筹、国企在香港股市上市开始,内地企业在香港股市通过公开和私人发售合共融资5,600亿美元,虽然仍逊于同期香港对内地直接投资累积总数的9,000亿美元,但个别年份已超出直接投资之数。以直接投资和股票融资合算,香港占内地的海外融资比例从90年代至今大部分时间在50%以上,近年个别年份更高达80%。不单没有减少,实际上还在增加。 同样,在贸易方面,香港与内地的关系也在不断演变。从简单的海关统计看,香港与内地有关的贸易占全国外贸的比例自1992年的49%高峰一直下降到近年的13%。但由于产业转移,香港不少产品从生产到付运都已转到内地,其贸易统计也归入国家海关范围。如果把这些香港企业在内地生产和付运的「离岸贸易」也纳入经香港(企业)处理的外贸货值,那香港占全国外贸比重的高峰期将从1992年的49%推延至2000年的67%,而近年的水平也从13%倍升到27%。 以上两例,说明内地和香港经济关系的发展,需要有机和全面的了解,不能以简单机械的方法分析。当然,随着内地和香港经济的发展,两地经济的对比依存关系也在不断变化。当中有些地方香港的重要性在缩小,对国家的依赖在增加,特别是在传统经济部门如外贸、旅游等。但也有些地方只是因为经济型态和统计方法的改变做成错觉,正如上述的离岸贸易与直接融资等。更有一些部门香港对国家的贡献和重要性都在增加,例如对外投资、人民币国际化和技术引进等新经济发展领域。 在对外投资方面,香港一直高踞各投资目的地榜首,占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60%以上。而且从简单的直营代理形式不断深化,发展成集团控股、并购和专业营运等不同型态。人民币国际化也从简单的银行零售业务向资本市场和保险、理财、外汇等专业金融领域扩展。并且在各主要领域均占据压倒性的市场份额,包括离岸人民币存款、贷款、贸易结算、汇兑等。 由于是新的发展领域,统计上不一定能适时反映到它们的重要性和发展情况。也由于不少是颇为专业的领域,一般大众较难掌握和理解,故此在认知上会有一定差距。但只要细心观察,深入了解,香港与国家相互依存支持的经济关系不难掌握。特别是在当前国家经济进入新时期的发展阶段,需要深入市场化改革,促进产业升级转型,对外全方位开放,与全球经济更紧密结合,积极参与和引领世界经济的复苏和重组,香港作为国家最市场化、最国际化和最开放的城市,不论在国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方面都有着独特的地位和角色。

(0)

艰苦2019-01-08

香港资本的自由流动,既是其优势,也是其劣势,就像当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一样,香港能避免灾难性的溃败,如其说是大陆死保香港、不断输血的结果,还不如说得益于当初大陆和香港金融体系的防火墙,不至于火烧连营。在次基础之上大陆、香港的同气连枝。如今20年过去,大陆和香港资本紧密度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内地的金融资本、影子银行等理财、信托资金,早已成为香港楼市、股市、债市等资产价格的托盘。一旦香港被做空香港发烧,大陆至少会感冒。

(0)

易小准2016-08-03

当前,“一带一路”建设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和响应。作为“一带一路”重镇,香港想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加强和内地的交流融合。一方面,香港具有人才充足、对沿线国家的税务政策及市场状况了解等优势;另一方面,内地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时间不长,经验方面还有所欠缺。内地香港企业充分合作的话,既可让内地企业少走弯路,又让香港企业找到商机,实现双赢。为实现香港、内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合作共赢,两地可先在金融机构融合上下功夫。目前,人民币国际化依旧在路上,香港要继续发挥固有优势,加强和内地金融机构的融合,将来人民币国际化以后,才有可能继续将这些合作业务扩大、保持,也才有可能巩固自己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0)

丁玉华2016-02-25

香港拥有独特的“一国两制”优势、法治优势、地理优势、国际联系优势等多个方面,用好这些优势,香港就可以担当内地与世界经济互联互动的“超级联系人”。具体到“一带一路”,香港作为与中国大陆的超级连接器,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有良好的资本市场、有专业的法律人才、有独立的司法体系、有得天独厚的贸易优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补性强, 发展协同效应的潜力很大, 香港最具国际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如金融、贸易物流、高端服务业和旅游等,都可以配合国家“走出去”和“引进来”的策略,成为支持“一带一路”战略的“全能枢纽”。

(0)

马忠源2015-11-17

我认为世界各国应当摒弃冷战思维,通力合作,共同促进国际关系更加平等,特别是加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金融领域的话语权,建立更加多元和平衡的国际经济金融秩序。同时,香港应该积极主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推出更多优惠措施,确保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0)
1 10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