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美国大片的“科幻”精神值得推崇?

发布日期:2015-11-10    浏览次数:17159

  

大家都喜欢看科幻电影,不仅仅是剧情吸引人,还给我们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科幻片能挖掘心底里无限的幻想,并把它们在电影中兑换。每一个不可思议都变得可行,应证了每个人的期待,使人们不自觉地被吸引,在编剧的幻想之中延续自己的幻想。


有人说,科幻电影能唤起对生命和世界的思考,像一次思想的旅行;也有人说,抛弃现实的限制,肆无忌惮地前往未知世界,窥探人类想象力和面对世界能力的极限,着实过瘾希望,未来加无限可能。既然科幻电影能引人入胜,那么科幻精神是不是值得推崇呢?所谓的科幻精神就是科学精神和幻想精神,它里面包含了人类对未来科学技术的想象,对灾难的预见,若能将科幻精神推广,人们是不是就能很好地利用它,促进未来的生活更美好,尽量避免科技发展给我们带来的灾难呢?美国大片的“科幻”精神值得推崇?你说呢!

相关热词搜索:美国 科幻 电影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40)  |  中立(1)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姜太公2019-08-17

未来有无限可能,我们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上升还有很大空间。

(0)

欧凯2019-02-18

争论,说明在意,说明无法忽视;无言,才是彻底的灰心和放弃。《共绘网》----它时隔多年,重新唤起了我们对科幻的热情。好的科幻,能开启孩子们的想象力与求知欲。或许在未来,我们不仅能带着孩子在《共绘网》 看属于我们自己的、更出色的科幻。还能有更多孩子,因为优秀的科幻作品,心中种下了科学的种子,爱上了科学的世界。

(0)

殷永祥2016-08-03

目前,我国科普作者大多只具有自然科学教育背景,即使是知名专家、院士的一些科普作品,也缺乏人文精神的感召力,这样的作品自然难以打动读者心灵。因此,要着力培育一批兼具科学、人文教育背景的科普作家,打通科学和人文的教育壁垒。

(0)

刘伟2016-07-28

应该承认,当代普通中国人关注当下的生活较多,对人类的未来和地球、宇宙的未来关注思索较少,知识界也少有科学幻想的传统。这与我们近代以来经济社会发展落后有一定关系,大家在吃饱穿暖问题都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不可能去想那些大问题。今天,我们作家可以在写现实主义作品时,借助已有的科学知识,立足现实的生活,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力,既观照到当下人们的生活处境,又联想到人类的未来,联想到地球和宇宙的未来,使自己的作品具有一种未来眼光,带有一点科幻味道。

(0)

王鹏杰2016-07-28

当下正在深入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既需要科技创新的引领,也需要万众创新的支持。与此不相适应的是,国民科学素养不高,青少年对科技的热情正被消解。虽然政府加大了科普投入,相关部门也试图通过各种渠道加大科普力度,但成效难如人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高水平的科学传播人才。一方面,媒体从业人员缺少科学技术知识;另一方面,科学家队伍普遍看轻科学传播工作,大多数人写不出优秀的科普作品。

(0)

王儒林2016-03-19

尽管目前存在着科普文章良莠不齐、生涩难懂、错误百出等现象,但晦涩的是科学术语而不是科学,科学本身“平易近人”,它渗透于日常生活点滴,难懂与否取决于传播者的表达方式。在互联网上,优秀的科普文章往往能轻易地脱颖而出。说明一方面科学传播需要保持定力,严谨客观地陈述科学事实,不被浮躁喧嚣的网络速食文化“牵着鼻子走”,不单纯为迎合受众走向“娱乐至死”,另一方面也要顺应开放、共享的互联网潮流,吸收新媒体特质,从而更接地气。

(0)

孙耀志2016-02-25

我们的科幻从业者远没有美国那样的规模;我国科幻的产业化程度也远没有达到美国那样的水平。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已成为国家整体崛起的当务之急。然而,文化影响力的提升是一项复杂工程,客观来讲,过去我们一直重视政府投入,却对市场杠杆的作用有所忽视。

(0)

高宏彬2016-02-03

用“博弈”来形容现成的知识与指向未知的想象力之间的关系,或许有些夸张。但人们对于青少年的课外阅读超乎日常的期待——保留青少年天然的好奇心、想象力,涵养这种想象力,使之成为未来创造力不竭的源泉,却是实打实的。

(0)

杜鹰2016-01-29

中国科幻与西方的差距主要在于内容的严谨性,这当然是对的。不过西方科幻也分硬科幻和软科幻。比方说阿瑟•克拉克的科幻作品就有严格的科学基础,几乎没有漏洞,除了有些地方有点放任自己的想象力,不过很少,为了留下一些脑洞吧。而像罗杰•泽拉兹尼的《光明王》,罗伯特•J•索耶的《计算中的上帝》,就不那么硬,可读性非常高,想象力很好。不过从小说艺术的角度讲,最大的差距主要还体现在故事性上。我倒不是说科学上硬或不硬。我翻过一些国内的科幻小说,除了大刘和少数几个人做得不错,很多科幻小说的故事根本没法读。

(0)

宋丽萍2016-01-19

共绘网分析得很对,人类应具有科幻和创意精神,从而为人类服务。今日之电影,以视听艺术和高科技为媒介,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电影正在重新塑造我们的视觉思维和听觉类型,定位我们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甚至整合我们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电影产业不仅是文化创造与消费,也是文化建设、民心工程;电影的市场份额,表面看是经济指标,实质上是争夺文化主权与文化尊严的前沿阵地。中国电影所面对的,不啻是一场母语与英语的较量,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较量,工业文明与民族文化的较量,更是一场抢占未来和机遇的较量。

(0)
1 2 14条信息

王阶2016-01-26

艺术从何而来?这是一个问题吗?这不是一个问题吗?众所周知,所有的艺术都来自心灵——诚挚的心灵。然后,在某个被阅读、聆听、观看的瞬间抵达另一个心灵,进而获得生命。毫无疑问,艺术是从人的感性而来的,也就是说她来自我们的感官,可看、可听、可闻、可触……一切发自我们内心的真切感受都是艺术创作的宝贵资源。主宰这些的是我们的右脑,艺术家通常都是右脑更发达的人。如此说来,理性在艺术中就不重要吗?也不全是。知识就是理性的、抽象的,它来自我们的左脑,掌管逻辑。作为概念性的东西,它可以用来支持和指导艺术中的技术部分。同时,艺术作品的思想性也来自理性。人们必须明确,抽象概念的最大优势,就是易于被传达和保存。所谓抽

(0)

李小勇2016-01-19

内容,始终是决定电影生命力的根本。无论120年前,在法国一家咖啡馆放映《火车进站》的卢米埃尔兄弟,还是110年前,用胶片复制京剧《定军山》的任景丰,他们不会想到,电影会有今天这般多彩的模样。电影120年的历程告诉我们,不论电影语言、传播介质如何变幻,电影的本质不会变,电影始终是人们观察世界、感受世界、表达世界的方式,始终汇聚着当代人最热切的目光和心跳。未来五年,电影技术的更新将进一步提升中国电影的生产力,甚至开拓新的“蓝海”,但是再先进的技术、再精准的计算,都不可能准确阐释人生的诗意和心灵的默契。只有技术与内容相辅相成,方能推动中国电影抵达文化的高地。观众,永远是中国电影不能背弃的生命线。从面

(0)

杨晶2015-12-14

近期上映的《火星救援》,作为一部“硬科幻”风格的电影,让不少中国影迷感受到了什么叫质感。硬科幻风格的电影,重视情节的科学性和细节的准确性,甚至会尽量让故事与上映时的科技进展保持基本同步。从呈现效果看,它追求一种纯粹的科学感。硬科幻电影让人着迷,是因为它把真实感奉为最高法则。《火星救援》中的前沿科技,大多基于现有技术设计思路,并未刻意去营造未来感。最先进的科技,都是踮起脚尖就能实现的。由于这种对科学的严谨态度,硬科幻电影中展示的科学观念,就有了某种超出电影以外的意义,甚至可以成为观察和培养公众科学素养的窗口。比如,火星种土豆,只是用到了氢气燃烧产生水以及借助粪便创造生长环境的简单原理和古老技术。

(0)

王家娟2015-11-25

 中国形象在美国影视剧中的变化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在即将于国内上映的美国科幻片《火星救援》中,落难火星的美国宇航员最终在中美两国宇航部门的通力合作下重返地球。类似情节在《地心引力》中也曾出现,美国宇航员借助中国的“天宫”太空站和“神舟”飞船才回到地球。而此前美国灾难片《2012》里,拯救人类及重要物种的方舟是在中国建造的。至于美国影片中植入的中国产品就更多了,从电视机、冰箱、银行卡到牛奶,不一而足。   这的确是一个惊人的变化。毕竟一个通常被认为只能生产低端产品如衬衫、鞋子和玩具的发展中国家,在影片中变成了肩负拯救世界重任的高科技强国。如果再往前追溯,早期美国影片中的中国人不是吸大烟

(0)
1 4条信息

相里斌2016-03-19

前不久,微软邀请了9位世界科幻小说家参观了微软在全球各地的研究院。这些小说家就量子计算、预测分析、机器学习、人工智能、虚拟传送以及情感计算等与研究人员面对面交流,并由此启发共同创作了一本长达239页的科幻小说集。 人们大都认同,“科幻作品与科学技术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拥有强有力的技术后盾和背景能让科幻作品‘硬派’而精彩,而科幻作品能为技术研发提供无尽的灵感。”科学背景是科幻作品存在的前提,也是其合理想象能够吸引人的基础。最近《火星救援》和《星际穿越》两部火爆的电影上映,《火星救援》除了场景是在人类还没到达过的火星上,片中展现的大都是现有成熟技术和可预见的硬科技,极具真实感。而人类首次探测到引

(0)

严诚忠2015-12-28

 近日,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走上了诺贝尔奖的领奖台。这是中国科学界迄今所获的最高奖项,国人为之欢呼雀跃,科学也再次受到异乎寻常的瞩目。 素来关注科学与科学精神发展的北京大学生物系教授饶毅,曾著有《饶议科学》一书,但他对科学远不止于“议”,还直接参与了多项科技体制改革。这个过程让饶毅深有感触:当前,更为紧迫和重要的任务是科学精神要在文化上深入人心。 一、“中国古代科学先进”的说法,并不符合历史实情。问:您有一个观点,相比科学,中国古代的技术稍好些,但总体上也是落后于西方的。但在生活中,人们常常将科学和技术视为一体。饶毅:科学是人类探索、研究、感悟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知

(0)
1 2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