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每年举办一次世界教育观摩交流大会?

发布日期:2015-11-30    浏览次数:3851

  

        在当今国际化的模式下,教育也要面向世界,而高等教育中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尤为重要。

  

       目前,中国教育中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主要包括师生互换、学分互认、学者互访、合作办学、合作研究、学术会议等。随着对中小学和高等教育国际化需求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强调学生、培养方案和教育者的跨国流动,而且新型的教育者使用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在本国接受国外教育的计划,并且不同国家的教育者之间还积极开展联合培养或双学位教育,采取建立分校,独立机构、教学和考试中心等方式。在此,《共绘网》提议,世界每年举办一次世界教育观摩交流大会,不仅能促进各国间的教育交流,而且在参与国际合作等方面也起到了积极作用。您说呢?

相关热词搜索:世界 教育 交流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84)  |  中立(1)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邂逅2020-07-16

共绘网:用简单、通俗的语言给年轻人科普经济、金融知识。在纷繁复杂的经济金融世界里,读懂真相、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最终实现自我成长、财富自由。

(0)

李霞2019-10-18

随着对中小学和高等教育国际化需求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强调学生、培养方案和教育者的跨国活动,而且新型的教育者使用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在本国接受国外教育的计划。如果世界每年举办一次世界教育观摩交流大会,不仅能促进各国之间的教育交流,还能积极推动国际合作。

(0)

拓跋发发2019-05-31

杨振宁、李政道在西南联大读本科,在美国读研究生和从事研究,得诺贝尔奖主要归功于在美国受的教育。同样在西南联大打好了基础,留在国内读研究生并继续从事研究的人为什么得不了诺贝尔奖,而且到现在还没有突破呢?这也要问大学吗?我不是为大学推卸责任,但说明这绝对不是简单的大学里的问题。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所谓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不是问大学,而是问社会,我想钱学森本人心里也很明白。 钱学森是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的,但他公开发表的言论中并没有什么具体地肯定他在交大受的教育与他所取得成就的关系。他很幸运,当初中美关系非常好,所以他可以进入美国最尖端的军用部门。不管他是否加入了或者加入过美国国籍,却享受着美国的国民待遇。如果是在1950年代的麦卡锡时代或者中美对抗的时代,他能有这样的机会吗?根本不可能。 钱学森回国之后,国家也为他创造了最好的条件。三年“自然灾害”“十年浩劫”期间,他的工作和生活条件都得到了保证。与钱学森差不多同时回国的科学家中,有的同样为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是“两弹一箭功臣”。但也有人受到迫害打击。还有像邓稼先,才华不在杨振宁、李政道之下,起点也不低,为国家的贡献足以与钱学森相提并论,却因保密需要长期不为外界所知,又没有能像钱学森那样安享天年。 可见,教育再好,还需要社会提供发展的空间。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更多是要问社会,而不要仅仅问大学。

(0)

托尼贾2019-04-08

教育是一个等待的缓慢过程,这条路,我们走得太急。 我们到底在急什么? 明知道优秀的人,并不一定从小学就成绩好;高考的那些知识,不一定要付出12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含辛茹苦、两耳不闻窗外事。 我们是为未来的不确定性而焦虑着急。 只有孩子每次考试全班第一,才能放心他的人生是盖章优秀的。 然而任何一个成年人都知道,未来之所以成为未来,因为它的永恒不确定性。 当我们的孩子眼里只有分数和成绩,所谓未来的确定性,也不过是家长的自欺欺人。一个人能走多远,不取决于他是不是从小成绩优秀,而是他是否在某一天,忽然明白了学习的意义,开始对知识充满好奇心。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自主性,开阔一个人的视野,让他见识更多人生的可能性,然后心甘情愿地选择某一种生活,过好它。

(0)

欧凯2019-02-18

南洋中学的一位理科教师平时出卷难度高,每每把学生考得灰头灰脑。1939年,王培孙写信劝告该老师:“南洋中学不是交通大学的预备学校,不宜对数理考试偏严,应该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皆可成为社会有用之才。”王培孙认为,每个人来受教育是为了成才,而不是一心盯住考名校。王培孙的信,让人不由联想起苏霍姆林斯基的话:“并非所有的学生将来都会成为工程师、医生、科学家和艺术家,可是所有的人都要成为父亲和母亲、丈夫和妻子。因此,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培养丈夫、妻子、母亲、父亲,而放在第二位的,才是培养未来的工程师或医生。”培养“人”,培养一个个普通国民,这就是苏霍姆林斯基心中的学校教育。他笔下那位曾经人见人厌的双差生米哈伊尔,最后成为一位优秀而懂事的维修工人,便是从另一个侧面诠释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这一基本理念。我们一些中小学校长一定或多或少心存“考名校情结”,虽然这是大环境所造就的,但看了王培孙给教师的信,心情难免“戚戚焉”。一所学校,校长的办学理念起着标杆性的引领作用,有什么样的校长——尤其在同一所学校任职多年的校长,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学校风貌和教师群体。正是因为诞生了一大批教育思想先进的校长,即便近现代社会大环境动荡不休,教育却始终能在一个相对稳定健康的状态前行,教师在校园里也多些从容,把注意力放在“人”的成长上,而不是一味追着学生要分数,背离了教育的真正目的。

(0)

hnhfjfjdmdgjd2018-12-11

我们每个人都期待着别人的赏识,期待着社会的肯定,期待着自我价值的确认,这是一种积极的动力,不管是批评还是表扬,都应该有明确的针对性,要就事而论,不能大而化之,不能空洞。教育人或者管理人都要以理服人,以智慧来感化,以智慧育人,坚持中庸之道,利用因势利导的方法教导人,从而赢得人们的信任与尊重。

(0)

胡强2016-02-25

我赞同共绘网的倡议,一方面,要正视当前,互联网已经深深改变了文化的传播形态,思想与文化的传播越来越不受国别、地域的限制,看到个中挑战;另一方面,要尽快提升我国大学人文社科讲座的水平,并通过录制高水准、受到学生喜爱的高水平视频公开课,满足国内大学生的需求,同时吸引更多国外的大学生点击和收看中国大学的讲座与视频公开课。

(0)

任武贤2016-02-17

在大学文化建设中还应突出科学精神。在思维方式上把中华文化整体性的哲学思维和西方文化讲求逻辑推理、实证分析结合起来,把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结合起来,培养大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思辨能力。钱学森曾经说过,连思维都不科学,哪里还有什么科学?但直到今天,一些大学的教育教学对严谨的形式逻辑和实验实证分析还是重视不够。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不论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缺乏形式逻辑、辩证逻辑的推理训练,缺乏基于大量实践之上的科学分析方法。

(0)

郑建闽2016-01-22

文化发展固然会受到国家实力、政策方针以及理论设计的影响,但文化影响力的核心要素是生成真正具有世界先进性的文化产品,尤其是具有面对海外国家的影响力。文化交流虽然有其外在的影响因素,但本质上是一个自由流通和自愿选择的过程,是一种内心的认同与接受。就一般规律而言,优秀的文化必然会形成更强势的渗透能力,权力等外在因素只能起到暂时或局部的影响,我们的注意力应该集中到生产自己的优秀文化产品上来。强学力行、实事求是,方能积跬步之微、成江海之业,集合众人之力,振兴中华民族。

(0)

李海欣2016-01-20

我认为共绘网的这个提议真挺好,如果每年一次世界教育观摩交流大会对促进国际上的教育交流非常有作用。为此,本人激动不已,特作诗一首《指路明灯》表达对共绘网的崇敬之情:“共绘网”的学术透亮,震撼/像阳光那样/照亮大多数人的生活/共绘网人一直孜孜以求/用独特的视角来观察世界/他们坚信和坚持教育的力量/理论的力量/智慧的力量/啊!“共绘网”你是思想的巨匠/你是世界的泰斗/望明亮之路照你前行/愿“共绘网”一路走好/思想之灯塔永远不会熄灭。

(0)
1 2 11条信息

于国安2015-12-28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不仅是物的交流之路,也是人的交往之路、文化的互动之路;不仅传播了物质文明,也使精神文化得到了广泛传播。今天的“一带一路”建设,其意义更是远远超过经济领域。这就需要我们深谙文化交流之道,尤其要克服狭隘文化心理,通过向世界学习、与世界对话,使中华文化创新发展获得前所未有的新视野、新资源。中华文化所具有的包容品格是在数千年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中造就的。在多民族共存与融合的漫长历史中,中华文化融合了诸多民族的智慧。柔韧丰灵的中华文化在传播到域外之后,就地生根、借枝著花,显示出极强的适应、再生、再创造能力。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更多域外文化遗产将成为中华文化可资借鉴和吸收的财

(0)

刘汉如2015-12-17

小学阶段尤其低年级,实际上是幼儿教育的延伸。有鉴于此,美国的小学教育特别强调寓教于乐,而不是一味地进行语言的灌输和知识的背诵。这种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可概括为“三导”:引导学生观察、感受和热爱自然;指导学生查阅、收集和分析材料;诱导学生了解、关心和融入社会。轻松有趣的课堂学习,加上丰富的课外活动,使得美国小学生“欢度节日”成为常态。科学课实际上是动物学、植物学、天文学和地理学的综合。美国小学的授课理念是实现课本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观察、感受和热爱自然。 首先把广阔的天地引进空间有限的教室。学生需要结合教材内容动手做各种试验与手工,如在透明的杯子内种植豆子,以观察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

(0)
1 2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