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人口膨胀能有效减缓全球森林资源流失吗?

发布日期:2016-01-28    浏览次数:2507

    

         据调查显示,世界人口增长率的急剧上升和人口基数呈指数增长的现状。人口翻番的时间越来越短,世界人口从5亿增到10亿用了200余年;从10亿增至20亿用了100多年,从20亿到40亿不到70年。而本世纪人口在每10年间的增长数也在上升。

  

         随着人口的膨胀,各种各样的问题接踵而至。第一,因为人口的增多,粮食需要增多,相应的种植面积会增大,土地资源会受到威胁,环境自然会受到人类的破坏加重。第二,随着人口数上涨,住房需求变大,导致住房面积增大,开发商会大量开发土地。显而易见,“人口膨胀能有效减缓全球森林资源流失”吗?您怎么认为?


相关热词搜索:人口 资源 环保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9)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俏妃张帆2023-06-22

重点生态工程的实施为我国荒漠化防治筑牢了坚实根基。 过去10年来,“三北”工程累计营造林保存面积达4.76亿亩,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5.05%提高到13.84%,森林蓄积量由7.2亿立方米增加到33.3亿立方米;治理沙化土地33.6万平方公里,年均沙尘暴日数从6.8天下降到2.4天。 过去20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累计完成营造林945.9万公顷,工程固沙6.6万公顷,草地治理979.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10.59%增加到18.67%,林草综合植被盖度由39.8%提高到45.5%。 此外,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等国家重点项目先后实施,荒漠生态系统呈现“功能增强、稳中向好”态势。(人民日报记者董丝雨)

(1)

郭涛涛2023-04-18

2018年5月18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坦露心迹: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 “我对生态环境工作历来看得很重。在正定、厦门、宁德、福建、浙江、上海等地工作期间,都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重大工作来抓。”福建长汀,濯濯童山如今满目青绿。历经二十三度春秋的那棵香樟树,根深叶茂。2000年,长汀建设河田世纪生态园。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捎来1000元钱,捐种一棵香樟,翌年10月到长汀,又为香樟挥锹培土。五赴长汀调研,多次指示批示,水土流失治理久久为功。 福建福州,满城榕树造福有福之州。“要多种榕树,体现榕城风貌和历史名城特点”,习近平同志大力推进“绿化福州”工作,带头植榕播绿。到2010年,全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1990年的3.7平方米增加到11.15平方米。 从小村庄到中南海,从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党的总书记,始终心系人民,扎根人民,永远和人民心贴心。 2015年春,植树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示: “是领导到群众中去,一起参加劳动,不是群众陪领导。”“地面不要刻意平整、修饰,坑坑洼洼、杂草丛生也不要紧,铁锹和水桶都用现成的。”“树种要根据规划和地块的实际需要选择,不要名贵苗木。”…… “一下车就拿把铁锹扛在肩头,谈笑风生地朝我们走来。”“总书记用铁锹的姿势特别娴熟。”“总书记一看就是干农活的老把式。”“总书记穿的衣裳领子都磨毛发白了。”“平易近人,问的聊的,都是咱们老百姓最关心的事。”一起植树的群众记忆犹新。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我们的根扎在劳动人民之中。”习近平总书记说。(记者刘毅 顾仲阳 董丝雨 贺勇;记者寇江泽参与采写)

(1)

姜小君2020-12-30

地球母亲:由于大量饲养,你们消耗多少无意义的开发和农作物,释放多少二氧化碳?而为了满足你们人类的私欲,你们不断建筑,不断砍伐,并大量释放有害毒气。 而你们砍的都是我的细胞,我的器官啊!原本我的身体是完美无缺的,有大量清洁的水源海域,大量的树木森林,保护我自己不会过度升温。 但,你们就这样无知的蓄意破坏,砍了我的神经,你们可知道?树木就是我的神经系统啊!我的所有讯息,都是靠树木的根来传达的,树根就是我的整个神经系统,透过树根的传达,我才能有效维持整个球体完整和运作。 智慧解读:走在森林中,看到大自然充满生命力,一棵树的存在价值不输一个人。因为他们都在守护这个地球,保护这个地球,为地球这个大家庭加分。

(1)

greghg2020-03-28

这么精彩的文章,怎么点赞的这么少,是不是都没念完呢

(0)

钟山醒2020-01-27

《雨林》 朗诵者:葛优。 我是雨林, 我曾看着人类在我的怀抱中成长, 后来他们离开了我, 但他们还会回来, 是的, 他们不断地回来。 为了获取我的树木作为木材, 为了采集我的植物充当药材, 我的美景是他们的世外桃源, 我有求必应, 我慷慨大方, 甚至可以付出全部, 现在这一切一去不返。 人类啊! 他们很聪明, 真的很聪明, 智慧的大脑, 灵巧的双手, 他们善于创造, 了不起的创造。 那他们还需要我做什么呢? 是需要我的丛林, 还是树木, 到底为什么呢? 嗯,我想想, 对了,他们总得呼吸吧。

(0)

TBDG2019-04-09

森林就是一个单独的生物有机体,各种真菌也加入进来。把他们自己连接到这个基于根的社交网中与树木进行沟通。“人工栽培的植物在配种繁殖的过程中,大多已经失去这种在地面或地下进行沟通的能力,它们几乎是又聋又哑,也因此特别容易成为昆虫的猎物。而这自然也是现代农业为什么必须使用这么多农药的原因之一。”绝大多数生态农田明显与森林差太远。森林不是专为人类而存在的“资源”,而是自然智慧的宝库,是生命的家园。如果将地球看做一个巨大的超生物体,或许森林不只是地球的肺,也同时是她的神经系统。探索未知的路是无尽的,但首先要做的,是保护。这并不是环保工作者的专门领域,而是从每个人有意识的消费选择、生活方式选择而开始的。借用《阿凡达》中的一句话,“这个世界的财富并不是埋在地下的矿藏,而是遍布我们周遭的一切。”

(0)

谭君铁2016-06-27

据史料记载,现在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渭河流域、太行山脉也曾是森林遍布、山清水秀,地宜耕植、水草便畜。由于毁林开荒、滥砍乱伐,这些地方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蔓延,湮没了盛极一时的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沙漠的扩展,毁坏了敦煌古城。科尔沁、毛乌素沙地和乌兰布和沙漠的蚕食,侵占了富饶美丽的蒙古草原。楼兰古城因屯垦开荒、盲目灌溉,导致孔雀河改道而衰落。河北北部的围场,早年树海茫茫、水草丰美,但从同治年间开围放垦,致使千里松林几乎荡然无存,出现了几十万亩的荒山秃岭。这些深刻教训,我们一定要认真吸取。

(1)

李春明2016-06-24

荒漠化防治最大的力量在于人民群众的创造和奉献,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坚持走“建设人人参与,成果人人共享”的中国特色防治荒漠化道路,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要积极搭建平台、提供服务,探索深入开展群众性防治荒漠化的新机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荒漠化治理。林业部门要主动作为、主动担当,发挥好防治荒漠化协调小组牵头作用,加强部门协调,发挥部门作用,形成推进防治荒漠化工作的强大合力。

(1)

张艳2016-04-07

生态保护是不是一定要牺牲经济发展?将眼光放长远,绿色产业大有潜能。以林业发展为例,以前砍了木头去卖钱,现在保护起来发展旅游业。从砍树变成看树,不仅保护了环境,也发展了经济。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就要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

(1)

金会庆2016-02-25

事实上,人类正处于极端天气的适应期,酷暑、飓风、严寒等极端天气事件近乎成了“常客”。世界气象组织的报告认为,极端天气事件是对人类社会的“拷问”,其影响的严重性不仅取决于极端事件本身,还取决于承载体的暴露度和脆弱性。因此,管理灾害风险和适应气候变化主要是,减少暴露度和脆弱性并提高对各种潜在极端天气不利影响的应变能力。

(1)
1 10条信息

宗成乐2016-07-05

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不过我觉得,人肯定是亏欠着树的。 在人落地生根之前,树的根就在大地上。村庄还没有形成之前,树就在村庄里。 春天,树使劲地绿,宽大的叶子舒展开来,让沉重的黄土有了生动的气息;夏天,树让自己繁荣起来,将毒辣辣的阳光挡在外面,人到田地里劳作的时候,树荫是最好的休憩场地;秋天,树自知抵不过季节的变换,在枯萎之前,给人一树的黄;冬天的时候,树被风脱光了衣服,但是它将树叶归拢到一处,树知道,干枯的树叶能让人在冬天睡一个温暖的觉。 人们开始凿土挖洞、种植庄稼。很快,土崖上一个个窑洞像一双双睁开的眼睛,注视着村庄;依照季节种植的稻黍,将荒芜的土地打扮得五颜六色。窑洞简陋的入口

(0)

宣晓泉2016-04-07

最近,为保护处于当地修路规划范围的两棵500年古树,陕西某地村民自发购买监控设备,备受关注。   数百年树龄的古树,对研究当地气候、物种演化有科研价值,还寄托着当地居民的情感和乡愁。古人云,“名园易得,古树难求”。古树是记录地球生态变迁的活文物,保存了弥足珍贵的物种资源,记录了大自然的历史变迁,构筑了绝美的生态奇观。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对于保护自然与社会发展历史、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一些地方,古树名木受人为活动的影响越来越严重。由于古树名木的珍稀性,名木制作的工艺品价格接连走高。一些地方盲目推动“大树进城”,导致古树名木被擅自移植、盗伐盗卖的现象时有发生。

(0)

艾斯海提•克里木拜2016-02-16

当前,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带来的突出问题,全面提高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是实现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治本之策。对此,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可提供有益借鉴。在儒家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里,蕴涵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在自然观上,儒家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天人是相通的,提倡“天人合一”“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注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这些思想与西方文化强调征服自然、人与自然对立二分的观念形成鲜明对照。儒家历来反对滥用资源。孔子明确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荀子把对山林川泽的管理、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作为“圣王之制”的内容,要求砍伐

(0)
1 3条信息

于学军2016-02-16

一、 “生态文明不能说起来干脆,做起来犹豫”。林场变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财政每年多支出1400余万元。回想起2012年沙坝林场的日子,张仁斌觉得心酸:林场每月10日发工资,场长5日就去林业局守着——好“逮”领导要钱;因为退休职工是按企业标准发工资,林场补不起与事业单位退休金的差额,退休职工“炸了锅”;来买木材的客商先垫钱维持林场运转,砍起价来占尽优势……沙坝林场1959年建立,最风光的时候是上世纪90年代,因为林场砍树卖钱效益好,便将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改成定额拨款事业单位。后来可砍伐的林木资源越来越少,尽管林业局给补贴,仍陷入亏损。腾冲五大国有林场,境遇都差不多,“差钱—砍树—再差钱—再砍树”

(0)
1 1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