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追述:中国交通工具60年变迁史。

发布日期:2016-02-02    浏览次数:317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这次我们来看看在交通工具上发生了哪些变化。

        历史篇:在1980—2000年,中国是自行车王国。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自行车是最紧俏的工业品。当时自行车也是结婚物资之一,流行的“三转一响”当中的“一转”就有自行车,并且还是凭票购买,没有票有钱是买不到的。自行车曾是中国过去的生动写照,不仅在于每3名居民中就有1人有自行车,也在于这曾经是中国制造的象征,以及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

  

        现实篇:而在2001—2020年,中国正走在汽车大国的道路上。2009年10月20日上午,隆重举行了2009年中国第1000万辆汽车下线庆典,这就标志着中国进入世界汽车生产大国行列,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10年前的2005年,中国汽车销量只有区区575万台,到了2010年汽车销量已经暴涨至1826万台,2014年的销量则高达2349万台。即便这两年汽车销量增速稍有放缓,但是考虑到中国汽车普及率只有10%,广大四五线城市和更广大的乡村普及率更低,还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可以发掘,2020年实现产销突破3000万台应该是大概率事件。

  

        未来篇: 当今中国高铁发展势头正旺,因为中国高铁仅用5年时间就走完了日本走了半个世纪、德国走了20年的路程,实现了从无到有,从“赶超”到“领跑”,从高铁技术输入国到输出国到高铁技术标准制定国的完美转身,演绎出了自主创新快速超越的“中国路径”。因此,我们坚信在2021—2040年里,中国将会变身为高速铁路强国。元芳,你认为呢?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 历史 交通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33)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火炬2020-03-25

写的賊好了,能看懂时代发展变迁的人都是有大智慧的人,分析的也很到位而且通俗易懂,让人一看就明白,一百万个赞点给你!!

(0)

RHRE2019-11-11

1919年的时候,孙中山先生也发表了演讲,谈中国实业如何发展。他强调钢铁交通基础设施非常重要,说得非常对,然而想到却做不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民国工业的短暂的黄金时代就此落幕。 企业家有心杀敌,无力回天,比如我说的朱志尧,他想去办钢铁,结果被投资给拖累,最后不得已把他的求新机器厂卖给了法国人。 在这之后中国工业继续忍辱负重地发展,那时候对中国工业可能威胁最大的就是日本人的企业了。你会注意到电视剧里就有,我小时候看霍元甲里面都有日本企业怎么压制中国的纱厂。

(0)

UIMGJ2019-02-20

在“春运”一词登上《人民日报》的1981年,中国的交通网络在春运期间运输了1.21亿人次。而到了2014年,春运全国旅客发送量已经达到了36.14亿人次,33年期间快速增长了近30倍,这放在哪个国家都是一场不可思议的大规模人类迁徙活动。 相信很多中国人是打心底里感激高铁的。它在发达地区和边远地区架起了一条条流动的静脉,改变了无数人、无数贫困县的命运,它让我们的春运告别了耻辱、沉重的历史,让越来越多的人在自由移动的同时能更加体面。

(0)

凯芙2018-08-01

交通工具是现代人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周围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多,给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的方便。陆地上的汽车,海洋里的轮船,天空中的飞机,大大缩短了人们交往的距离;火箭和宇宙飞船的发明,使人类探索另一个星球的理想成为了现实。也许不远的将来,我们可以到太空中去旅行观光,我们的孩子可以到另一个星球去观察学习。

(0)

王洛可2017-09-01

工业总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但不变的是工业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例如,未来人们还会驾车出行吗?当然。只不过,人们对交通工具的要求更多元了,要有更优质的材料,更优越的性能,更清洁的能源……

(0)

唐茹2017-09-01

大时代总会产生巨人。19世纪中叶,英国的大炮,以中国人发明的火药,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帝国的命运走到了悬崖的边缘,中国的现代化在屈辱中蹒跚起步。这个从黄河流域繁衍起来的民族,终要告别哑默,在流血的痛楚中觉醒、爆发。1881年,全长9.7公里的中国第一条自办铁路“唐胥铁路”建造完毕。人头攒动中,“龙号机车”一声长鸣,宣告了中国第一个火车头的诞生。

(0)

艳婷2017-08-25

耗时半个世纪,日本新干线铺设了2325公里;历经二十载,德国城际高铁贯通了1560公里;金秋9月,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2万公里,超过世界其他国家高铁里程之和,历时14年。高铁更长了,中国更小了。从上世纪末的六次大提速,到本世纪初的“四纵四横”路网规划亮相,再到今年的版图再扩容……中国高铁跨越塞北风区,蜿蜒岭南山川,驰骋东北雪海,穿梭江南水乡,路网越织越大,车次越开越密,“和谐号”正让中国越变越小,让“说走就走的旅行”越来越多。高铁更成熟了,旅客更踏实了。从2007年首列国产化时速300公里动车组下线,到2010年京沪高铁创下时速486.1公里的世界纪录,再到今夏中国标准动车组以420公里时速实现交会……高铁走出影视作品,走下教科书,从陌生概念变为大众出行优选,累计安全运送旅客突破50亿人次。中国已不仅是世界上高铁里程最长的国家,也是高铁安全运输规模最大的国家。一座座新城因高铁拔地而起,一家家企业因高铁实现弯道超车,一条条旅游线路因高铁由冷转热……就连那些曾经怀疑、嘲讽中国高铁战略的海外媒体,如今也不得不承认,“高铁成为中国崛起为世界超级大国的最新象征。”“当你坐上‘面向未来’的高铁,就感觉到中国完全有理由为它而骄傲。

(0)

刘巍2016-08-04

无需多言中国的地位多么举足轻重,变化多么日新月异。如果一些西方媒体的视角和想法,依然活在几十年前,苛责和偏见压过贡献与合作,这一缕审视中国的目光,一定是不合时宜。中国社会,一个发展变化飞速、社会治理有序、民众友善热情的“正常国家”。尽管听起来不可思议,但对很多英国人来说,确实是他们头一次知道,中国居然有远远超过英国的先进高速铁路——尽管后者是火车诞生的地方。9年前,日本NHK电视台推出了纪录片《中国铁道大纪行》,演员关口知宏乘坐一趟趟列车,与中国普通百姓交谈、吃饭、干活。毫无计划的行程、简单至极的情节,却在日本乃至西方引发收视热潮。日本观众为中国的壮丽山河所吸引,为中国百姓的热情质朴所感动,也为对中国的误解与现实的差异而惊讶。看中国,不用带太多的“目的性”,但一定要看得全面、看得深入,甚至不妨看得轻松。一海之隔的邻居尚且如此,遑论万里之外?虽然互联网资讯已经多到令人目不暇接,但地球村东头和西头之间,依然还有不少隔阂。同一个地方,你来不来,它都在那里,可一旦亲身体验过之后,往往会有不一样的目光。

(0)

许世辉2016-07-22

2015年12月23日,匈牙利至塞尔维亚铁路塞尔维亚段正式启动,这一铁路项目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成的中国企业联合体承建,中国铁路走出去取得又一重大成果。就在这一年,中泰铁路、雅万高铁等全部采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中国装备的境外铁路项目纷纷启动,中国对外开放竞争的新优势正在生成。我国打造对外开放新格局将为世界发展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也意味着中国的影响力和软实力越来越强,从而推动世界进入共赢时代。

(0)

杨洪波2016-07-18

长久以来,火车是中国人最重要的出行方式之一。尤其是在上世纪经济条件不富裕的情况下,较之昂贵的飞机,老百姓更愿意付出时间的代价选择价格低廉的火车出行。这种交通工具的盛况在每年一次的春运时达到极致。短短几十年,整个时代都变了,上世纪末,车厢里人满为患,连过道夹缝里都塞满了人,空气不流通,烟味、方便面味、鞋臭味交融在一起,一连坐十几个小时的火车是一种活受罪。而如今高铁出现了,速度快了,座椅也宽敞了,乘客以各种舒适的坐姿看电影、敷面膜,火车出行已经成为享受。

(0)
1 2 13条信息

唐英年2016-08-19

在四轮取代两轮之前,中国曾一度被誉为“自行车王国”。现在,一位居住在北京胡同的美国小伙利用竹子和他精巧的手工技艺来重唤自行车昔日的地位。   两年前,David Wang在北京郎家胡同开了一家名为“北京竹子自行车”的工作坊,每个周末,他都会带领前来报名的学员,手工制作几辆主车架完全由竹子制成的竹子自行车:他们先将挑选好的几根竹子裁剪,塑造成三角形车架,然后用麻制纤维和树脂胶水将几根竹子固定;最后再为制作好的车架配上个性化的车轮、车闸和车把。   竹子自行车并不出售,只有参与手工制作的人才能拥有。29岁的David希望手工制作的竹子自行车,能够重新点燃京城百姓对骑行的热爱。   “期待这些

(0)

朱国萍2016-03-25

俄媒称,中国正在实施的铁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其规模堪比当年修筑万里长城。北京为打造纵横全国的高铁网络,过去五年投入了超过3000亿美元。如今,中国的高铁运营总里程相当于日本及欧洲的总和。   据俄罗斯连塔网3月2日报道,2004年前后,中国启动了雄心勃勃的高铁建设计划。10多年来,中国的高铁建设如火如荼,现有运营总里程达1.9万公里,高居全球榜首。最初,中国人也是借鉴的外国技术,但中国人对外国技术进行了创造性的消化与创新,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不仅达到了与外国高铁巨头旗鼓相当的技术水平,还成为全球翘楚。如今,中国高铁在印度、巴西、墨西哥等极具前景的市场上相当有竞争力。   报道称,无论是投

(0)
1 2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