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人口流动才能工业化和城市化?

发布日期:2016-03-03    浏览次数:2769

  

        如今的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而城市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而流动人口不仅仅提供了城市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所需的劳动力资源,还通过参与城市的就业竞争促使劳动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这样在促进城市劳动者素质提高的同时,也降低了劳动力成本,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素质和劳动力成本两个方面的竞争优势并且流动人口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城市消费,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需求动力的同时,为城市带来了不同的思想观念,与当地人口相互交流和沟通,丰富了城市的文化内涵,有助于建立开放的城市文化。除此之外,流动人口还可以促进城市的辐射力、影响力的提升,从而有效地提高城市的竞争力。那么能否这样说:人口流动才能工业化和城市化呢?请各抒己见吧!

  

相关热词搜索:工业化 城市化 人口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39)  |  中立(1)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XCDFBGH2020-05-24

过去我们的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化和解决“三农”问题最大的制度障碍是城乡分隔的土地制度、城市用地指标的严格管控、户籍制度等因素,严重限制了土地和人力的跨区域流动,也制约了城市聚焦效应的发挥。《意见》提出的一系列改革意见,例如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以及入市增值收益分配制度;城镇的教育、医疗、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与户籍脱钩,而与常住人口挂钩;建设用地指标使用权下放省级政府;探索建立全国性的建设用地、补充耕地指标跨区域交易机制(以前建设用地和补充耕地指标的交易主要集中在省内范围);为海外科学家和外籍高层次人才来华工作和创业提供便利。所有这些改革举措结合起来将极大地促进劳动力和土地等要素跨地区流动,尤其有助于扭转长期以来农村要素向城市单向流动的被动局面,而变成优质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真正实现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

(0)

江宗国2020-04-08

简单举例说明对内开放的重要性。在传统计划体制下,1978年中国的市场主体仅49万户,2019年底则是1.2亿户。在传统人口管理体制下,1978年东莞户籍人口111万,外来人口几乎没有,2018年东莞户籍人口211万,和40年前比增加了100万,而非户籍的外来人口则高达623万。有的镇,外来人口甚至是本地人口的十倍以上。这种发生在水平意义上的、分布式的巨大流动,改善了资源配置,放射出万千活力。

(0)

曾小贤2019-10-21

流动人口,如农民工,一般从事的都是技术性较低的工作,对于城市的相似劳动者来说,流动人口增加了竞争压力,导致工资率下降,城市这一部分人的生活状况变差;但是对于雇用体力劳动者的雇主来说,流动人口较低了劳动成本,对他们是有利的;而对于技术性的劳动力来说,流动人口跟他们存在有互补效应,因而他们的状况也会变好;同时,由于生产的成本降低,物品的价格也会得到相应下降,对于城市居民来说是好的;另外,流动人口也增加了物品的需求量,带动城市经济发展。

(0)

RVBDFGRT2019-03-22

在经济活动意义上,集聚是客观趋势,但是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讲,中国的劳动力、人口、土地等资源配置其实没有跟上城市经济规模差距扩大的进程。 中国今天还没有想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越加快城市化进程越是有利于保护农业用地。加快城市化进程,只要能够同步增加工作岗位,一旦农民有更好的就业而进到城市并且住下来,就可以把农村宅基地腾出来复耕。城市里的容积率高,人口的人均占地越少。所以,越要保护耕地,越要通过城市化和工业化创造就业岗位,把人从农村迁出来,这才是未来中国保护耕地的根本出路。

(0)

hhcr5hrd2019-01-19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为农民入城创造了机会。从区域来看,沿海工业化促进这些地区发展的乡镇企业集群扩展为城镇,有些城镇又逐步壮大为大中小型城市,本地农村劳动力实现就地城市化。与此对照,内地则经历了工业化衰败和小城镇萎缩,中西部地区的农民通过跨区域流动“撞城”进入并不接纳他们的城市,参与沿海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农民在将坚固的城门撞开以后,相关政策也做出因应性改变:一是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务工经商,发展农村第三产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为农民创造更多就业就会。二是鼓励并支持小城镇建设。“六五”计划明确提出加快小城镇发展;“七五”、“八五”计划提出“控制大城市的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搞好小城镇规划建设”;1998年《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九五”计划将发展小城镇作为推进我国城市化的重要途径。这些政策一方面促进了沿海地区快速工业化下的城镇化进程,另一方面开辟了中西部地区农民工跨区域的就业。1982年全国流动人口数量为657万人,到2000年流动人口数量超过1亿人。东部地区成为农民工主要流入地,东部地区流动人口占全国比例从1982年的38.42%上升到2005年的64.6%。

(0)

秦俊浩2017-08-31

城镇化水平应与工业化进程相适应,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匹配。如果超出了这个能力,很可能会出现就业不足、贫困人口增多、两极分化严重等问题。如果不顾实际,盲目追求城镇化率,用政府意愿替代农民意愿,就会出现农民“被上楼”“被城镇化”现象,让进城农民面临“回不去农村、融不进城市”的尴尬。城镇化没有捷径,“农转非”背后的这些现实难题,是今后城镇化政策必须考虑的问题。既让进城农民真正在城里“扎根”,也让留村农民生活更幸福、更有尊严。这样的城镇化,才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才是可持续的城镇化。

(0)

孙安2017-08-30

国际上可持续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大中小城市基本呈正态分布,而且分工明确:超大规模城市集聚国际高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和商品交换;一般大型城市和中等城市集聚区域生产要素,在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和商品交换;小城市则集聚周边农村生产要素,成为农民、农业的服务基地。城市的规模不同,功能定位就不同。完善城市功能,既要找准城市各自发展定位,又要提升协同发展能力。不应把城市建设片面理解为城市规模扩大,而应通过建设宜居宜业条件更好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来疏解超大城市的人口与功能,缓解城市病。城市发展方向应由做大转向做精、由扩容转向提质,持续提升城市宜居品质、服务功能和综合竞争力。

(0)

王挺革2016-04-11

目前正方兴未艾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环境下,全球分工格局继续深化,研发、生产、销售各领域都可以成为全产业链整合的端口,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要求研发与生产在地理上尽量靠近,个性化、定制化要求生产尽量贴近目标市场,某一种行业、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将在空间上被拉近,从而在全球形成各国(地区)各自具有相对完整的优势行业,各行业利用互联网平台在全球进行整合和传导递进的波浪分工格局。这要求我们要重新审视传统制造业的生产优势,慎言退出,而应该加快升级步伐,变包袱为优势,在新的分工格局中确立新的地位。

(0)

林宽海2016-03-25

自1978年以来,中国不断推进改革,开放性发展了经济,极大提高了生产率。在此基础上,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十三五”规划将为实现这个改革目标,建立必要的机制。能够推动生产率提高和创新的,正是那些有利于促进竞争、改善国有企业管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加快劳动力流动的改革。

(0)

吴野松2016-03-19

城市化,归根到底是人的城市化。让随迁老人在城里安度晚年,是城市化进程的应有之义。在城市化步伐加快推进的同时,我们应当回过头来,客观评估其中的缺失。现代城市不仅是高楼耸起、道路延展,更要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让来自不同地方的进城人口,都享受到完善的社会服务和养老保障。这样的城市化,才是完整的城市化。

(0)
1 10条信息

Angela2018-08-16

人口流动并不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必要条件,只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表现形式而已。

(0)
1 1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