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省会城市千篇一律,应差异化发展?

发布日期:2016-04-17    浏览次数:297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城市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其竞争焦点表现在各个方面。许多后崛起的城市盲目照搬发达城市的构建模式,大有“克隆”城市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外国观光者在走遍中国许多地区后,很难清晰地区分每一个城市,因为大都太相像了。

       国内城市中,处处设置栅栏的街道、横跨马路的过街天桥、刺眼眩目的玻璃幕墙……“复制”使一座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失去了其自有的人文色彩。很多历史上知名的文化名城已经失去了特色,很多城市看着都是一样的,其实这真的是无可挽回的巨大损失。每个城市的建设不仅应注重保留文化特色,把历史和老祖宗留下的印迹多保留一些,还应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独特道路。省会城市要走的是差异化发展道路,真的不应千篇一律。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共绘网》希望得到你的真知灼见。

相关热词搜索:城市化 克隆城市 差异化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75)  |  中立(1)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Tiger2017-09-20

大都市面积庞大人口骤增,但与之匹配的医疗、教育、商业网点、物流配送等城市功能却是靠长期积累才能相对完善。北上广深和中国大部分城市都是在近二十年左右快速扩张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相对于城市的扩张速度,城市功能的配套速度和质量远远不足,而且在现有模式下中短期内无法有相对完善的成果。这样的城市发展模式需要调整,这些功能性的不足和缺陷需要被修补。

(0)

Pen2017-09-18

人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个良好的城市文化生态系统,应为市民提供良好的工作、居住、消费环境,并有助于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城市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特征看,我国多数城市是典型的核心城市,以“城”为核心,外围是副食品供应基地、粮食供应基地,最外围的山林、河流、湖泊沼泽带是基础能源供应基地。从城市与周边环境的关系特征看,历史上的核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文化生态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和带动作用。

(0)

莎郎2017-09-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镇化进程,城市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与此同时,我国城市建设也出现了目标趋同、功能重复、产业同构、形象单一的城市特色危机。同世界名牌城市相比,我国的城市还欠缺如“音乐之都”维也纳、“时装之都”巴黎、“建筑之都”罗马等在全球范围内有较高辨识度和知名度的特色文化标签,“千城一面”现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反思。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要实现城市现代化的“各具特色”,最终形成“中国特色”,进而提升城市影响力和竞争力,一条重要路径是挖掘城市特质资源,加强城市主题文化建设。

(0)

孙安2017-08-30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建设从属于经济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这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有其必要性,但在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对美好生活有更多期盼的新发展阶段,则应从城市规划环节开始就牢牢坚持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效益并重,特别是处理好城市建设与自然、经济、历史传承之间的关系,让城市有活力、有文化、有魅力。从城市与自然的关系来看,出现生态问题的症结在于城市没有实现绿色发展,也就谈不上美好生活。从城市与经济的关系来看,城市是区域经济的龙头,应着力提升竞争力,实现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良性互动。从城市与历史文化的关系来看,城市应成为文化传承发展的平台和人们有归属感、自豪感的栖息地,尊重历史传承,促进社会进步,让城市魅力不断增值。

(0)

易慧珍2016-07-29

城市的发展应体现多样化,若千篇一律就失去了太多的人文色彩,也没有太多的活力。城市若都是一个样子就失去固有的自然色彩,没有太多的欣赏价值,因为在那里看城市都是一样的,就失去了一个城市应有的活力,没什么特色的话对大家的吸引力也就没那么大,也会导致人们对这座城市探求的欲望降低,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该地旅游业的发展。比如云南,西藏,四川等地都是千篇一律的高楼林立,那么也不会有旅游旺季了。若其结合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地发展才更符合发展规律。总之,城市化应该因地制宜,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和发展特色来开发,而非千篇一律的发展。

(0)

孙焕泉2016-07-05

城市建设多些自然美,留住乡愁和历史记忆,增强宜居性,才能让城市生活更美好。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新型城镇化,应进一步尊重自然、保护文化,让绿色成为城市的底色,把绿色发展贯穿于城市建设管理全过程。

(0)

筱理2016-06-28

“城市必须不再像墨迹、油渍那样蔓延,一旦发展,他们要像花儿那样呈星状开放,在金色的光芒间交替着绿叶。”城市,并非越大越好、越气派越好,它需要历史的延续、文化的滋养。有人感慨,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让人看到了欣欣向荣的同时,也感受到“硬化”的人居环境下文化韵味的不足。说到底,这种韵味不是几个书店、一些开放场地就能承载,它离不开历史沉淀。城市的真正活力在于不放弃传统,不抛弃文化。抓住文化特色,从旅游到就业、创业,以“文”的元素“化”发展新路。当然,只传承而不创新,要么过早老化,要么失去活力。当漫步小镇、品品茯茶、听听秦腔、看看商帮,这样“融”起来的文化旅游,才能成为一种创新的方式。哲人说,田野与树木没有给我一点教益,而城市的人们却赐给我颇多的教益。把城市的文脉留住、守好,城市创新发展才能更加深厚、更有味道。)

(0)
1 7条信息

剑气琴心2023-04-11

很多城市又开始创建文明卫生城了。这种形式主义更损害形象,毕竟老百姓生活都挺困难,还要搞这些事情装点门面,老百姓心里腻歪得不行。

(0)

陈小娅2016-08-15

给改地名算账,乍一听只和钱有关。重新刻章、换牌匾、换身份证……从表面看,支出和收益成了具体的数字,地名仿佛也被量化了。其实,算账的实质是讨论改地名的性价比。   关于收益,是对更名后的知名度、经济收入等方面提升的预期,而在成本端,要考虑的除了行政支出等看得见的成本,还有一些看不见的成本:给当地群众带来的不便利、地名背后的文化意涵等等。   不便利很好理解:日常生活中要改称呼、换证件,当地公司对外推广业务也得重费口舌……文化意蕴和成本又有什么关系?中华民族历史悠久,许多地名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人文典故,成为地方无形的资产,也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与时光长河中的某个节点有了联系。跟风改掉老地

(0)

尼玛泽仁2016-08-05

2011年,知名作家冯骥才撰文《老街的意义》,从天津估衣街的由来及演化切入,讲述老街对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意义。去年,他又写了一篇《仿古街,请三思而后行》,直指一些地方盲目兴建“仿古街”。两篇文章一正一反,关注的是时下城市化进程中颇为流行的“造街热”。饶是冯骥才先生知名度颇高,但从现实来看,其一而再、再而三的呼吁似乎并未让一些地方的决策者冷静下来,且这种“造街热”大有从城市向一些古村落蔓延之势。最近有报道提到,近年来一些地方为了发展旅游,几乎每县每镇都在投资建设一条街,结果陷入同质化、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怪圈”。   从地标热、剧院热到创意园区热,如今“仿古街”也越来越成为“标配”,似乎没有个外

(0)

卓志强2016-08-02

记:“城市病”并非新鲜概念,但“小城市病”是一个比较新的提法。是什么契机促使您关注并研究“小城市病”?   胡:按照最新的划分标准,我国有1800多个城市属于小城市,小城市数量占中国县城以上规模城市总量比例超过了85%。中国整体上还处于一个小城市占绝对多数的城镇化分布形态。可以说,小城市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发展质量高低,是决定中国城镇化发展顺利与否的根本性问题。   记:在您看来,“小城市病”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病”?   胡:“小城市病”这个概念很早就存在了,但一直没有人系统地研究、定义过。我是研究城市发展的,觉得有义务也有兴趣把“小城市病”这个概念作深度拓展。“小城市病”主要指城区常

(0)

刘悦伦2016-08-02

去年,北京市要把通州区建成副行政中心的消息发布后,住在那儿的父亲满怀憧憬:公共服务肯定上台阶,听说迁过来不少好医院、好学校呢,家里老的、小的都受益!   可最近,提起新城建设,老人抱怨连连:建筑工地大半夜施工,吵得人睡不着;盖的净是办公楼、商业中心,现在老人越来越多,咋不建几所养老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原来出家门三五分钟就有菜摊,新鲜又便宜,现在得走二三十分钟才有卖菜的超市,菜又蔫又贵……“照这个架势,城市整得再漂亮,我们都不稀罕!”   政府搬迁有时间安排,办公楼、商场总得盖,工期不能拖,居民日常生活被打扰难以避免。不过,在建新城的同时,应该尽可能兼顾百姓利益,避免患上“为城而城”,不顾居

(0)

张正武2016-07-07

第一,佛罗伦萨的城市“有机性”非常好,各种建筑之间的关系非常协调。比如说,它有百花大教堂(The Duomo)和市政厅这样大型的公共建筑,但走不了几步就可以通过小的街道进入居民区了,不像现代社会如伦敦的金融区,一到晚上就成了死城,只是灯亮着,但没有生命了。我们的现代城市特别强调功能区分,这里是购物区,那里是生活区,而在佛罗伦萨没有这些截然划分,它的城市富含有机性,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找到生活的迹象。 我们今天的城市应该让它各个地方都具有很好的有机性。我校有一位建筑学教授,她有句很有名的话——“长出来的城市都是好的,设计出来的城市都是糟糕的”,我想这话的意思不是说不要设计,而是说今天过度和同质

(0)

张群英2016-07-05

特色和个性是建筑品位、建筑水平的重要体现。不同风格的建筑形成城市的特色,代表城市的品质与形象。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国城市建筑得到长足发展,但也存在一些认识与实践误区,“千城一面”就是一个突出问题。“千城一面”使城市建筑丧失了特色和个性,与城市建筑现代化的价值取向不相吻合,是亟待改变的城市景象。   一、“千城一面”的主要表现与成因。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一些地方不重视城市建筑特色风貌塑造,存在盲目“筑城”“造景”的偏向,结果造成了“千城一面”、特色缺失的突出问题。“千城一面”的具体表现有:城市空间布局与建筑形式趋同、缺乏个性,建筑形态雷同、环境景观雷同,甚至连楼盘的名称也雷同,火柴盒式

(0)

徐筱芗2016-06-29

我家楼下不远,有一条非常热闹的街。街道两旁开了大概有200家店铺,修车的、卖菜的、复印的、卖衣服的……突然有一天,所有店铺的招牌都被拆了。过了几天,所有店铺都换上了大小一样、颜色一样、字体一样的新招牌。因为招牌高度相似,很容易进错门。   我问了几个店铺老板才知道,本地正在创文明城市,为避免店铺招牌参差不齐,影响市容市貌,地方政府发了文件,要求统一弄成一种样子。换新招牌,每家店铺需出资400元。   经过这么多年的建设,中国很多城市的差别已经很小。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大马路尽头是大广场,随处可见全国连锁的超市,到处都是正在施工的塔吊……城市面孔已经非常雷同。尽管如此,一些城市管理者还嫌不够“

(0)

杨泽柱2016-06-24

如何以对待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态度,做好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让北京这座伟大而古老的城市更为美丽,正显得日益重要。   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厘清城市设计的实质。作为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的核心抓手,城市设计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得以明确定义:“城市设计是落实城市规划、指导建筑设计、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的有效手段。鼓励开展城市设计工作,通过城市设计,从整体平面和立体空间上统筹城市建筑布局,协调城市景观风貌,体现城市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   现代城市设计的几种说法,折射出从物质设计到人文营建的演变。例如,城市设计是关于城市而非建筑的三维设计;城市设计弥

(0)
1 9条信息

江泽慧2016-08-18

在上海,街道社区建立协商治理制度;在湖北武汉,工地模拟法庭请律师为农民工讨薪;在广东佛山,社区成立公共决策咨询机构……观察各地的城市治理创新,自下而上的参与越来越多,政府与社会的合作越来越多。也就是说,城市治理正从行政主导向着多元主体的治理结构转变。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提高各方推动城市发展的积极性”。可以说,针对城市发展遇到的新问题新矛盾,中央不仅指明了方向,而且也明确了创新路径,接下来,要考验的就是地方城市政府改革创新的决心、智慧尤其是胸怀,调动各方面参与城市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总之,城市治理既要“市长”也

(0)

贾德昌2016-08-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从文化视角看,也存在追求浮华、模仿西方、刻意标新等误区,需要加以改进和规避,进一步提升我国城市建设的文化品位。   纠正追求浮华的偏向。一些城市建设盲目追求“世界第一”“亚洲之最”,这种追求浮华的做法是错误的。表面华丽气派但缺乏人文含量的城市,显露出来的往往是单调、浅薄与浮躁。相反,像伦敦街头随处可见新旧砖块拼接而成的路面,却丝毫没有影响其作为国际知名都市的地位和形象。因此,城市建设除了要在城市功能完善和优化上下足功夫,还要在挖掘城市文化底蕴、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上做文章。应坚持精约简省原则,在就地取材上多动脑筋,在因势利导上多想办法,学会“花小钱办

(0)

林峰海2016-07-05

“你说哪条路我知道,但‘挪威森林’小区我可没听说过。”乘客张璇说完目的地,出租车司机就一通抱怨:“你说好好的小区,干吗非得起个洋名?怪里怪气,找起来也麻烦,根本不知道在哪儿!”   来回绕了两圈,没找到小区大门。张璇看附近楼房比较眼熟,就赶紧下了车,却发现是其他小区。“建筑风格差不多,又是洋名字,傻傻分不清。”   好不容易找到一位正在执勤的小区保安,在保安的指引下,总算找到了目的地。“本地人也不知道在哪儿,问起路来太费劲!”张璇抱怨。   张璇所在的西南某省会城市,不管是商业小区还是购物中心,“洋名”占的比例可不低。部分公交车站也以附近小区或者商场命名,从而出现被“洋地名”的现象。

(0)

凌解放2016-06-29

我家住在江苏苏北的一个县城。8年前,县主要领导不顾当地干部和群众的强烈反对,强行把我们县城的路名全换了。“人民路”改成了“深圳路”,“西关路”改成了“北京路”,“城南路”变成了“上海路”,“河南路”成了“南京路”……城区数十条主干道,全都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珠海、苏州、无锡、济南等大城市的名字,就连背街小巷也不放过。那些充满风土人情、历史掌故的小胡同,被改成了韶关路、东莞路、青岛路、大连路……   这些被改后的路名,全是发达地方的城市名称,却鲜有新疆、西藏、内蒙古、宁夏、甘肃等地的路名。   那位县主要领导来自外乡。他在全县干部大会上说:“大城市的名字响亮,发达地区是我们的榜样,把路

(0)
1 4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