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中国小农经济远远满足不了粮食需求?

发布日期:2016-05-14    浏览次数:3340

        小农经济经营规模狭小,生产条件简单,在比较贫瘠的自然条件下也可以存在和再生产;又由于它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单位,容易通过勤劳节俭实现生产和消费的平衡,所以小农经济具有稳固性的一面。

       而在小农经济下,农民掌握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生产积极性提高。农民经营规模很小。农民在自己有限的土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术,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经营规模狭小,小农经济十分脆弱,缺乏积累和储备的能力,经不起风吹浪打。每遇灾荒瘟疫,多数农民家庭就会陷于贫困,失去土地或破产流亡。所以有人说“中国小农经济远远满足不了粮食需求”,您觉得是这样吗?您有何妙招?帮农民脱贫解困。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 农业 小农经济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90)  |  中立(2)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取舍之间2023-02-16

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加速发展阶段,但粮食主产区由于承担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经济开放有限,人均GDP与工业发达的省份差距越来越大,陷入“产粮越多财政负担越重”“贡献越大义务越多”的不利境地,“粮食大省”往往变成“财政穷省”。统计显示,2018年,13个粮食主产区有9个省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利益和政绩驱使下,许多产粮大省对粮食生产的重视程度越来越低,粮食净调出省越来越少。2003年,净调出率在5%以上的省份有10个,到2010年减少到8个, 目前只剩下河南、内蒙古、黑龙江、安徽、吉林5个,更令人担忧的是11个粮食产销平衡省区的粮食自给率也在下滑,产生的缺口需要这5个省补给。长此以往,粮食发展的区域矛盾会更加激化,谁来种粮的问题也会更为凸显。(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刘奇)

(0)

柴嘉纬2023-01-17

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2023年将采取哪些措施做好粮食生产? 答:去年我国粮食生产克服了新冠疫情多点散发、破纪录北方秋汛、南方极端高温干旱、农资价格高位运行等困难,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3731亿斤,增产74亿斤,同时大豆油料扩种成效也超出预期,大豆自给率提升了3个百分点,为稳预期、稳物价、稳经济大盘提供了基础支撑。 今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我们将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以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为抓手,全力保持粮食稳产增产好势头。 在目标任务上,重点是“两稳两扩两提”。稳面积稳产量,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17.7亿亩以上、力争有增加,确保粮食产量继续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力争多增产;扩大豆、扩油料,今年再扩种1000万亩以上,确保大豆油料面积稳定在3.5亿亩以上、力争再扩大;提单产、提自给率,力争玉米示范田亩产提高100公斤以上、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提高1个以上百分点。 在工作举措上,要行政推动和政策扶持两手抓,千方百计稳住面积;农田硬件和科技软件两手抓,把单产提上来;防灾减损和机收减损两手抓,把损失降下去。 经国务院同意后,我们将继续向各省份下达粮食、大豆和油料生产目标,在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中,加大面积产量和种植结构权重。今年小麦最低收购价继续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和稻谷补贴将保持稳定,还要逐步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完全成本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强化政策支持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今年要继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建4500万亩、改造提升3500万亩。以玉米为重点启动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提升工程,示范推广一批高产优质耐密品种,集成运用精量播种、侧深施肥、种肥同播等技术,开展粮油作物整县整建制高产创建。同时,落实好小麦“一喷三防”、秋粮“一喷多促”等稳产增产关键措施,坚持不懈抓好防灾减灾和机收减损。 保障粮食安全关键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抓紧启动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这件事不是能不能、行不行的问题,而是必须要、必须干的问题。一定要调动一切资源,想尽一切办法,努力推动粮食产能早日迈上新台阶。要从“地、技、利、义”全面发力,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既抓物质基础,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持续抓好种业振兴,加快推进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又抓机制保障,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主产区、产销平衡区、主销区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记者于文静)

(1)

飛翔2022-06-01

我有一点犯困,即为什么不能以种植野麦,燕麦为青贮饲料呢?或是以其它绿植替代青麦,因为我国在种植方面的科学技术已经很成熟了!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农民,你会选择现在卖价格更合适的青贮还是等几个月后风险更大收益更少的成品粮食?别指责别人,道德是用来约束自己的,而不是绑架别人的。农民的庄稼,他有权处置,不明白这有什么好讨论的

(0)

黄正锴2022-04-21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具体,我们是如何做到的?? 1,咱们的谷物自给率达到了95%;人均一年的粮食供应量470公斤,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用有限的种地面积,优先种植大量的水稻,小麦;保证人人有饭吃,这是第一个方法!! 2,种地面积只有这么多,大部分都种了谷物,我们又用了第二个方法;大量进口“ 杂粮 ”! 用杂粮来榨油,以及生产饲料。上图数据显示,我国近几年每年基本都要从国外进口约1亿顿的大豆!! 这些大豆一部分用来榨油,更多的其实是用来制作饲料,我们平时天天吃的鸡蛋,鸭蛋,猪肉,等等改善生活的肉类,都是靠进口的这些粮食,孵化转化的。。大豆只是我们进口的粮食中的一个例子,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种。。

(0)

彭歌2021-11-03

袁隆平让国人吃饱饭,中国的粮食不受制于人

(0)

舒醒尔尔2021-07-26

舒尔茨的主要研究集中在农业经济领域和人力资本领域。在农业经济方面,舒尔茨与一般发展经济学家的观点不同,认为农业可作为经济发展策略的重点,尽管传统农业对经济发展促进作用有限,但现代农业能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他将农业分为传统农业、过渡农业和现代农业,并认为传统农业是一种长期停滞的小农经济,其利润相对较低、生产相对落后。传统农业要获得发展,其出路在于引进新的生产要素并转化为收益率较高的现代农业。这要求这些新的生产要素不仅包括物质上的要素,还包括引进和培养具有现代科学知识、能运用新的生产要素的人力资本。

(0)

林伟2021-02-14

徐冠华院士:粮食问题是中国几千年来最重要的问题,饥饿的农民为土地和粮食的斗争贯穿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更不能忘却的是,我国最近发生的一次饥荒距今只有60 年。历史不能重演,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我国已经逐步改变了粮食产量落后、供应不稳等问题。从2015 年开始,全国粮食年产量稳定为6.5 亿吨左右,加上进口的1.2 亿吨大豆和玉米,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但这是否说明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已经完全解决了?我认为并没有。 因为我国仍然需要大量进口粮食,年均进口的1.2 亿吨大豆和玉米若以亩产量计算,约等同于6 亿亩耕地的产出,再加上糖、棉花、水果等, 总计换算还需要增加约7 亿亩耕地。如以18 亿亩耕地红线来计算,我国耕地的对外依存度为38%。 但我国几乎不可能再开辟新的耕地,目前的耕地面积只占国土面积14%,人均耕地仅有0.1 公顷,只是世界平均人均水平的30%,而现有的可耕种土地能够维持18 亿亩的面积已经是极限。 为了确保粮食产量,我国已经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全球31% 的化肥被用在中国的耕地上,农药使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 倍。我国淡水资源只占全球的6%,但是农业灌溉消耗了全国60% 的可利用水资源。 有人认为,中国进口的1.2 亿吨大豆、玉米等主要用于饲料粮,与口粮无关。这种说法并不全面,事实上,进口的大量肉、奶、蛋降低了对人们日常对主粮的需求。如今国外“脱钩论”甚嚣尘上,可一旦我国粮食包括饲料粮无力自给时, 粮食就有可能被作为武器——缺乏粮食和种子, 远比缺乏芯片的后果更严重。 实现粮食安全唯一的解决办法只有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向“科技要粮”。发展至今超过60 年的杂交育种技术,已经成为目前对粮食生产贡献最大的育种技术。

(0)

卫鹏飞2021-01-27

冗长的农业产业链条,贯穿了中国农业文明史,也隐喻了当下的中国农业产业结构。希冀破题,势必要从链条各个环节入手。第一步,摸准关键词——小农经济。 不仅中国,整个东亚、东南亚都是小农经济,与北美大规模农场、欧洲小而美的农庄,并称为全球三大农业模式。 小农经济的问题是低小散,这个工业术语亦是小农的写照。生产高度分散,不利于提高效率,也不利于降低成本,同时让农户无力抵御市场风险。 更深层的影响在于供给端分散传导到需求端,会限制了市场需求,进而阻碍大市场的形成,制约农业发展的潜力。庆幸的是,互联网的出现,以其连接属性让规模优势成为可能。(作者 | 道二)

(0)

格兰特·纽瑟2020-08-14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等机构近期发布的报告称,世界76.33亿人口中至少还有8.2亿面临饥饿,相当于世界上每9人中就有1人挨饿。今年全球在旱灾、水灾、蝗灾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世界范围内的粮食安全问题值得注意。 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中国始终把解决人民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首要任务。十八大以来,中国树立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就是要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0)

hf通过2020-05-20

建国以来,中国前后经历过三次土改。第一次是把土地从地主手里分给了农民。第二次,又从家庭里面把土地拿走,集中到了集体里面成立农村人民公社。第三次,解散了人民公社,又把土地以家庭为单位分给了农民。这就是现行的小岗村模式,家庭联产承包制。小岗模式,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却无法解决农业现代化的问题,因为这个模式,是小农经济,是原始农业的生产组织方式。三农问题,从其本质来看,就是中国经济基本完成了现代化,但是农业却仍处于前现代化的水平。正是因为农业的塌陷,才导致了三农问题。而不是三农问题,导致了农业现代化的滞后。 现在,农村土地已经开始出现了经营权流转和规模农业。这是生产力自下而上的倒逼出来的农业现代化尝试。现在的土地制度,已经无法满足现实的生产力发展,更无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历史使命。第四次土地改革,呼之欲出。

(0)
1 2 3 23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