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普及加强国民科学素质科普比宗教更能促一国强大?

发布日期:2016-05-15    浏览次数:6334

        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我们知道,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社会上存在着许多公民科学素质不高,在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等方面更为欠缺,这已成为制约一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之一相较于宗教活动而言,加强国民科学素质比参加宗教活动更能促一国强大。您同意这个观点吗?

相关热词搜索:科普 宗教 国民素质
赞同(72)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edfff2021-09-01

美国人的宗教信仰反智......中国广大民众是尊重科学的,是实事求是的!

(0)

李冉2021-04-04

远古时期,人类刚刚拥有了思想,就憬然感受到了大自然那如寒冬般凌厉的威严,他们感到自己的渺小犹如浩瀚星辰中的一粒尘埃,随风飘荡,又朝不保夕,如此又怎能安身立命? 巫术便是在这种绝境之中应运而生的,它为早期的人类提供了安身立命之所,是啊,我们解决不了的事情,那就交给巫术吧。等到后来,随着人类知识渐渐积累,理解渐渐深刻,思想渐渐成熟,巫术便顺理成章的诞下了三个儿子:宗教、哲学、科学,其中宗教靠信仰,哲学靠思辨,科学靠实践。他们三兄弟既各具特色,又相互交融,一起齐心协力,建筑了保护人类身体和心灵的一堵坚不可摧的墙,同时这堵墙,又是一个永远也无法理顺的密不透风的网。(枯藤老树文明史)

(0)

余生逆风2021-03-16

曈小曈:这些张口闭口科学、理性的人,人文常识如此贫乏,连科学的基本概念都没有搞清。下面有四个问题:1、世界从哪里来? 能否证实或证伪?2、众所周知,圆周率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那么请问:π为什么是这个数?3、相对论中,光速是299792458m/s。那么请问:光速为什么是这个速度?4、有人喜欢说黎曼猜想,那么请问,就算你证明了黎曼猜想,那么请问:世界上为什么存在黎曼猜想?

(0)

贤哥2021-02-17

支持!我觉得中国应恢复1975年宪法中的"公民有不信仰宗教和宣传无神论的自由"。

(0)

高虎ft2020-10-12

当然,抛开利益来谈科学精神、科学价值是不现实的,不能让每个人说为这个东西去殉道。也许一开始要老师教我应该怎么样怎么样,比如坚持做学科的难点、甘坐十年板凳冷,等等;但当我在坐十年板凳冷的时候,其他同志该拿到的全都拿到了、该当研究员的全都当研究员了,我还在辛辛苦苦当助研——你说那谁坐得住啊!当然坐不住——我也不傻啊,你那样糊弄事我也会干啊! 所以,整个就把方向搞偏了。后果之一就是:与我们国家支持基础研究的最终价值南辕北辙。换句话说,就是把一个民族的科学素质——敢于用别人不同的眼光、不同的思路理解问题的气质,彻底消解了。

(0)

FDFD2020-09-27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吴国盛教授:第一,科学家必须要主动说话,有意识地出来讨论观点。如果科学家都不说话,一些人闷声发大财,一些人愤世嫉俗,这样肯定不好,很多事情没有现成的方案,只有让科学家多发言才会形成比较平衡的态势,要鼓励科学家讲话。 第二,教育上要放开,国家应容许私立教育的大力发展。谈到科学文化时,我始终在强调教育的重要性,教育的影响是长远的,在孩子脑神经发育的关键时期,约束他们的创造力,杀死潜在的可能性,十年二十年之后,很可能会造成整个民族智商和创造力的退化。 目前来看,我们的公立教育机构比较庞大、惯性很大,也难以轻易转向,这是一个较大的问题。我们可以把公立教育放在基本部分,让大家都能够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然后大力发展私立教育,以此来推动教育思想的转变,如果教育不放开,我们长远的科学创新文化将会受到巨大的伤害。 第三,无论你的社会身份是什么,身为一个中国人,必须要充分理解现代竞争的实质是什么,究竟又意味着什么。有一个事实需要讲清楚,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被迫的,不是我们自身文化发展的结果,而是被西方文明裹挟进来的,所以有些事情会让我们感觉很别扭。 但我们要理解这个别扭,清醒地认识到这个别扭里有哪些东西是我们能够接受的,哪些东西虽然是我们内心不愿意接受却不得不接受的,哪些东西是我们不能接受的,或者是应该加以避免的,这个事情是很重要的。在这样一个大转折时期,如果没有一个对世界大局、人类文明大局以及中西文化大局的清醒思考和正确认知,就很可能迷失在剧烈转型和变革之中。 我想,这也是我们今天谈论科学文化的意义所在。

(0)

王颖绘2020-07-11

要去树立名师、知名教育家的典型,一个典型带动一大片! 同时,要在各个学校做科技节活动,鼓励专利申请,鼓励孩子的发明创造! 提升教师待遇,要让老师的工资和整体待遇,超越公务员,让老师在财务和待遇上被尊重,这样才会有更多的精英进入教育届;

(0)

FFCSD2020-07-09

清华教授吴国盛:我们的文化中,缺少对科学、真理和创造的支持。 整个近代史和现代化转型中,我们所强调的科学,很少单纯地是为了追求真理、展现个人创造力、好奇宇宙的奥秘,大部分强调的是为了救国救民、为了振兴中华、为了一些文化诉求。 这就导致我们更多的会从一种功利角度、实用角度来看待科学。 在一些人看来,你搞科学,要么像陈景润一样为国争光,要么像钱学森一样保家卫国,要么像袁隆平一样解决吃饭,什么效果都没有,那还能叫科学? 所以,我们的科技创新,从骨子里就包含着“应用性目的”。 这几年科技领域的创新,尤其如此:像国家看准的,以国家财力为支撑的,集中力量办起来的工程,它们的发展都是比较明显的,比如我们的高铁、航空航天。 但如果缺少了基础研究的部分,我们更多的还是偏向于一些追赶型的科技创新,也就是在别人已有的技术基础之上做一些局部突破,反正目标在那,不惜代价,举国之力,大概怎么都能取得一些成绩。 可真正的原始创新是需要想象力的,基础研究薄弱,我们的原创能力就始终上不来,就好比别人是从头做起,而你只能拿过来做一些局部上的改进,但这是暂时的、是不可持续的。 当然,在国家一开始的阶段,我们需要这种模仿、这种迭代,需要这种“从1到100”的创新。 但是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国,我们更需要的是“从0到1”的原始创新。这才是决定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根本。 所以,我认为我们与美国的科技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唯有从根本上扭转我们对科学、对基础研究、对创造性文化的看法,才能真正缩小二者之间的科技差距。 当然,这个路途很可能道阻且长。

(0)

顾远2020-03-16

在一个变动的时代里,读书仍是最好的投资。一本好书,一套好科普,会影响人的一生。最近《共绘网》超火,为什么火?有人说它刷新三观,颠覆想象!自上线以来全球粉丝超过100万!有心人对此可能表示质疑! 用共绘网人的话来说:来看看就知道了,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毫不夸张地说,《共绘网》几乎是目前能找到的,适合全年龄段读者的,最新、最全、最大、最权威的博物学全“书”了。相信每一个喜欢阅读、热爱科普的人,读过后,都会对它赞不绝口,收获满满。

(0)

曼哈顿2020-03-02

我们传统在科学方面不如西方,但我们并非愚蠢的民族,而可能是因为我们的智力主要没用于自然科学。我们的人文,例如中文的诗歌,可能有些人会认为是比英文的诗歌要美很多,包括结构上的巧妙。在两千多年前、甚至一千年前,很难看出选择科学、还是人文一定会有很大的后果。最近几百年,人类才有共识——自然科学传统的巨大意义。

(0)
1 2 3 21条信息

阿滨2023-03-31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去寺庙祈福,因为在现实社会中已经看不到希望了, 阿密托佛!

(0)

吕薇2016-07-19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这进一步明确了科技创新对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大意义。如何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让创新这个“第一动力”真正强起来?这是我们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当前,尤其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积极探索科技创新的新型举国体制与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在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之后,科技创新的举国体制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话题。应该说,屠呦呦的科研成果产生于一个特殊时代,那个时代行政计划性质极强的举国体制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科研发展的要求,但不能因此就否定举国体制。当今时代,科技进步与创新耗

(0)

方才臣2016-07-05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发展动力转换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机制,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塑造引领型发展,对于我国来说,重中之重是在创新方面实现从跟随者向引领者转变,引领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潮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制造业大国,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但也要看到,我国在世界科技和经济领域主要是以跟随者身份出现的,创新能力不足、原创技术和产品缺乏的短板十分突出。随着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外部需求减弱和国内各种要素成本持续上升,我国传统比较优势正在弱化。同

(0)
1 3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