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高唱理论,不如解决实际问题?

发布日期:2016-07-19    浏览次数:4299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组织领导全国民众开始恢复、发展社会经济,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辉煌成绩同时,政府管理中的一些弊端也逐步凸显。

       除了腐败滋生最为人们诟病之外,地方政府高唱理论的形象深入人心。在面对群众的质问时,在面对突发事件、舆论时,政府总是先树立起理论的挡箭牌,没有能真正去解决实际问题。近些年来,房价高企、医闹频繁、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城市病,环境问题等等,政府面临的是一个又一个关乎人切身利益的大事,唯有抛弃传统陈旧的理论讲述,将理论用于实践,真正去解决实际问题,才是以人为本,为人们造福。高唱理论,不如解决实际问题?您有什么看法吗?请您参政议政、出谋划策。

相关热词搜索:理论 实践 政治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60)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金豆2022-07-19

总而言之,我们一定要做到虚实并举。当然,这里也有分工,搞理论工作的人务虚的时间要多一点,搞实际工作的人务实的时间要多一点。但是,搞理论工作的人也要务实,不能一年四季坐在书房里,不能脱离现实的需要和实际材料而抽象地进行研究,而必须经常向实际去做调查。搞实际工作的人也要务虚,不能不抽出一些时间来学习政策和理论,来研究问题、总结经验,就是在日常的实际工作中,也都要随时摸索工作的规律,积累经验。务虚不务实,会成为空头政治家或教条主义的理论家;务实不务虚,会成为迷失方向的实际家或盲目的事务主义者。虚实结合,就实论虚,以虚率实,这才是正确的原则。 ——抄录自《浅谈“两点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64年12月第二版)

(0)

暖心春风2022-01-14

真正的理论在世界上只有一种,就是从客观实际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理论,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可以称得起我们所讲的理论。 斯大林曾经说过,脱离实际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空洞的理论是没有用的,不正确的,应该抛弃的。对于好谈这种空洞理论的人,应该伸出一个指头向他刮脸皮。 (《整顿党的作风》,1942年2月1日,引自第817页)

(0)

大雄2021-07-18

Become a problem solver. 学会解决问题。 Happy people are problem solvers. When they encounter a challenge in life, they don’t beat themselves up and fall into a depressive state. 快乐的人是解决问题的人。当他们在生活中遇到挑战时,他们不会自虐,然后陷入消沉。 Instead, they face up to the challenge and channel their energies toward finding creative a solution. 相反,他们会直面挑战,调动全身力量寻找解决办法。 By becoming a problem solver, you’ll build up your self-confidence and your ability to accomplish whatever it is you set your mind to – and whatever challenges life throws your way. 通过变成一个解决问题的人,你会建立自己的自信心和下决心要解决的事情和直面挑战的能力。

(0)

BJIHGR2020-07-19

好,作者讲出事实而已。总有一些叫兽为了对口型,政冶正确,违心违实大放厥词,其实广大民众都心知肚明。事实就是事实,为此涂脂抹粉,都是徒劳之举。

(0)

张力刚2020-07-18

不管是大学生就业难,还是失业率居高不下,抑或是贫富差距不断加大,都是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需要的是正视问题,并采取实实在在的措施去解决问题,而非换个说法、创造个新词儿就万事大吉了。

(0)

一位巾帼2020-07-08

任何理论,它如果把中国推向经济停滞、社会动荡、国土分裂、国家衰败,那么,不论其自我表述多么动听,也不论他在局部多么合理,都是不仁不义。看中国站在哪里看,这是出发点问题,更是利益问题。不同的出发点和利益立场会有完全不同的结论。 对我而言,出发点不是任何经典理论,或普世价值,而只能是中华民族和十四亿中国人生存和发展的现实。 生存和发展是最原初的普世价值。 在这个世界上不存在超越生存发展的普世价值预设。 在这里有两个基本点: 第一,国家强盛,这是中国人生存发展的大根本,舍此一切无从谈起。 第二,十四亿中国人的现实生活幸福。这是最高的普世价值,也是衡量是非的基本标准。 古人云:“利者,义之和也。”就是说,有了道义才会有利益。 我把这句话调整为:义者,利之和也。就是说,道义是从整体利益中派生出来的,而不是从预设观念,或者局部利益中派生出来。 什么是今日中国的整体利益? 那就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宁,国土保全,国家强盛,人民幸福。 有益于这个目标就是道义,有违于这个目标,就是不义。 义与不义,只能从事情的结果来推断。

(0)

集结好2020-04-17

咨询专家或具有专家思维的管理者完全相信战略规划,如同一个写作的人完全相信“作文指南”和写作提纲。 这种“指南”和提纲如果真“有用”——让文章按照这个规划写出来,那它就是毫无用处的,因为一篇按指南和提纲写出的文章严格地说算不上文章。一篇好的文字作品一定不是规划出来的,其精彩处常常是出乎作者意料的“神来之笔”。 中国古代诗人陆游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就是这个道理。 所谓“神来之笔”,就是人的某种处于蛰伏状态的、在长期的摸索中暗中形成的能力和资源,由于某种偶然的刺激和触动而骤然爆发和呈现。 这其实是人自己难以觉察,无法用明确的语言进行编码、存贮和表达的隐性知识在发挥作用。 与隐性知识相对的是显性知识,即人意识到自己知道、可以用语言明确表达的知识(如前面所说的作文指南、写作提纲和战略规划),是一种单薄的、有效性很低、尤其是对实际的操作很难产生真正效力的知识,这样的知识一般都是以书本、课件、报告的形式进行传播和传授。

(0)

布鲁默2020-03-13

分析透彻,句句在理!

(0)

顾明远2020-03-04

2020年的两院院士评选,我国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教授再次落选。 评选委员会给出了她落选的理由: 1、没有留洋背景,2、没有博士学位,3、没有足够的论文。 三条理由,尤其是第三条,令人大跌眼镜。 而与此同时,国外媒体对屠呦呦教授的评价是,她是能与爱因斯坦、居里夫人和图灵并列的巨人(有点过了,但赞美溢于言表)! 这样看来,屠呦呦教授的再次落选,到底是一种“长脸”,还是“打脸”呢?与她有相似经历的,还有中国“水稻之父”袁隆平,袁隆平曾经三次落选院士评选,不过,他终于在第四次评选中成功入选!屠呦呦作为中国第一个,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她的贡献与成就有目共睹!

(0)

邓涛2020-02-17

陆大道,中国科学院院士,经济地理学家:脱离实际,离开国家需求。 为国家服务的宗旨被许多人基本上抛弃了,通过艰苦的科学实践、寻求理论上的发展和科学上的突破的理念也大大减弱了。过去一些较大和较综合的工作,需要较长的外业调查、试验站观测等工作过程,现在很少有人愿意在外业调查、到实践中去验证,到试验站做实验等等方面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改在网络及新技术下功夫。 不少单位只是表面繁荣。一些国家发展急需的课题,被一些人认为没有理论,不能发表论文,或该领域的问题不是“国际前沿”等,得不到重视,进展很困难而缓慢。学者们热衷于各种各样机理的揭示,喜欢在微观世界里孤芳自赏。他们写了大量的科学论文,最后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甚少。

(0)
1 2 20条信息

种衍民2016-07-28

“中国经济的发展是实干出来的,面对困难,勇往直前、拼搏奋进无疑是最好的答案。”两会上一位政协委员的观点,引起大家共鸣。   改革发展闯关攻坚,企业转型涅槃再生,固然都要依循客观规律,但主观上的判断和决心,同样具有关乎全局的影响。毛泽东同志曾精辟指出:“往往在敌人十分起劲自己十分困难的时候,正是敌人开始不利,自己开始有利的时候。往往有这种情形,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从不利到有利,主观上的坚忍勇毅至关重要。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辉煌成就,就是广大干部群众干出来的。”辉煌是从实干中创造出来的,实干也是面向未来的最好态度。审视中国经济,虽有乱云飞渡的风险

(0)

安进2016-07-22

 一位走上领导岗位的年轻干部,看望已退下来的老上级,请教从政经验。老上级送给他3句话:“工作像蜜蜂、生活学喜鹊、作风如啄木鸟”。这话简单通俗,却寓意深刻。   唐代诗人罗隐诗云:“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一只蜜蜂要酿造一公斤蜂蜜,须在一百万朵花上采集原料,得飞上几十万公里,其可贵之处正在于勤勉、博采、奉献。现在,有些干部虽然遵纪守法,不搞邪门歪道,却不愿深入群众一线,对基层情况若明若暗,对矛盾问题心中无数,懒于思考和研究问题。还有的干部有想干事的热情与冲劲,但干起来不得其门径,胡乱折腾,可谓“心中一团火,脑中一团麻,办事一团糟”。以蜜蜂作喻,领导干部

(0)

来提•扎克尔2016-07-21

近日,《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正式颁布,引起党内外高度关注。翻开仅1700余字的《条例》,问责之箭指向一个清晰的靶心——担当。《条例》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杀手锏,将激发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担当精神,提升凝聚力和战斗力。 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是当前考察干部合格与否的一个标准,这三者本是有机整体,缺一不可。有行动的担当是忠诚的最好诠释。在政治生活中,大多数党员能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可有些党员干部,硬把这道必答题做成了选择题:担当先放一边,“忠诚”一定要表现出来。 在一些地区和部门,这种干部并不鲜见:抓经济没思路,管班子没魄力,带队伍没章法;处置矛盾不敢迎难而上,遇到危险不敢挺身而出;

(0)
1 3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