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让绿色经济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发布日期:2016-11-13    浏览次数:5493

  

         随着环境问题、经济危机的频繁出现,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理念已经被时代所抛弃,绿色经济才是全世界需要关注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将推动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复苏,将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何为绿色经济?顾名思义,绿色经济就是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环境从而谋求人类自身的长远发展。一方面,我们不仅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的绿色产业,还要加大对传统产业的绿色化、生态化进行合理改造。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加大绿色投资的力度,既包括传统的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方面的投资,也包括一切有利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投资行为。生存与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绿色经济便是顺应时代的产物,只有牢牢遵循自然法则,我们的经济才会实现长足的发展,因此,必须让绿色经济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对此,您有什么不同的看法?请您发表真知灼见。
相关热词搜索:绿色经济 可持续发展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17)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龙腾霄汉2021-08-17

虽然我国绿色债券市场近几年实现了快速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国内外绿色债券标准仍存差异。《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实现了国内绿色债券市场在支持项目和领域上的统一,有利于推动我国绿色债券标准统一并逐步与国际接轨。但由于各国国情及政策重点的不同,中外绿色分类标准仍存在不少差异。如在募集资金投向方面,国际绿色债券募集资金投向一般公司用途的标准至多为5%,而目前国内相关标准仍然较高,比如,绿色企业债和绿色公司债用于一般用途的资金占比分别高达50%、30%。国内外标准的差异不仅导致国内外绿色债券的相互认定存在难度,也加大了绿色债券的跨境投资和交易成本。 (二)绿色债券监管机制尚待完善。一是第三方评估认证机构行为有待规范。虽然2017年央行、证监会已发布《绿色债券评估认证行为指引(暂行)》,但是并未明确具体操作细则,导致第三方评估认证业务没有统一的标准,并且各个机构的质量参差不齐,亟须规范第三方评估机构的认证流程和认证标准,以提高认证机构公信力。二是信息披露机制尚不完备。目前,我国绿色金融债、绿色债务融资工具分别按照季、半年披露募集资金使用情况,且仅有绿色金融债的存续期信息披露模板,其他绿色债券品种信息披露尚需进一步明确。不同品种的绿色债券在存续期内的信息披露的频率和内容存在差异,增加了投资者获取债券相关信息的难度,不利于吸引投资者。 (三)绿色债券发行端面临诸多挑战。一是绿色债券发行成本不具明显优势。正如前述,我国绿色债券的发行利率虽然略低于普通债券,但加上绿色债券评估认证等要求,会加大绿色债券的发行成本,降低绿色债券的发行意愿。二是绿色债券期限错配。由于许多绿色产业和项目具有回报率偏低、投资期限长等特征,决定了绿色债券的发行期限偏向于中长期。但是从当前的实际来看,我国绿色债券的平均发行期限仍然较短,以5年期以下绿色债券为主,国际市场发行的则多集中在5至10年期。三是绿色债券发行多样化有待提高。比如,绿色债券发行主体以高等级国有企业为主,民营企业发行规模较少;我国目前已经有绿色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但发行数量和规模仍较少;绿色国债尚未发行,能够服务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相关绿色债券产品仍较为有限。 (四)绿色债券投资端的市场需求还未得到释放。一是绿色投资理念尚需加强。目前我国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已位于全球第二,但我国尚未建立起社会责任投资者的制度,境内投资者对绿色投资的了解仍较为有限,导致机构投资者参与绿色债券的热情并不高。二是免税、减税等政策支持力度尚需加大。为了吸引投资者投资绿色债券,在境外发行的绿色债券大都有免税政策,而我国尚未出台针对绿色债券投资者的免税及减税政策。三是境外资本对我国绿色债券持有量较低。当前,境外投资者已 通过多渠道购买持有我国债券,但其购买的品种主要集中在国债、政策性银行债,其所持我国绿色债券的比例仍然较低,绿色债券的投资者类型仍有待进一步丰富。(作者刘康为中国工商银行金融市场部副研究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韩梦彬为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研究员)

(0)

毛华玉2021-06-29

继欧盟之后,日本和中国先后释放出迈向“碳中和”的清晰政策信号。尽管绿色发展是自带包容性的国际议题,成为全球化逆流中为数不多能够凝聚国际共识和开展技术合作的领域之一,近期中美应对气候变化声明的发布更是令国际社会对低碳合作在缓和两个大国之间激烈博弈之中所扮演的积极角色产生了期待。然而,建立一个净零排放的社会经济体系无疑需要更加专注、有效的国际行动,同时也有可能进一步加剧全球竞争,引发相关领域发展水平和政策立场的分化。毕竟现阶段明确“碳中和”时间表和技术路径的只有少数国家和地区,在“碳中和”倒逼实体部门低碳转型的现实压力下,世界范围内绿色竞争不再局限于自然资源和能源矿产领域,围绕绿色产品、低碳技术、生态系统、排放标准、环境规制、消费方式的竞争全面铺开。在已确立“碳中和”目标的国家和地区之间整合低碳发展资源,进而形成统一的碳市场和交易机制,会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产业链的区域化倾向,并引发绿色标准体系主导权之争。在产业层面,不断细化的减排目标将拉大不同行业价值链的“绿色级差”。汽车等行业的制造范式和产品结构将发生颠覆性转型,化工、建材等传统高碳部门在世界范围内寻求“排放洼地”的动机增强。以往被迫充当“污染天堂”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有可能被进一步锁定在GVC的“黑色或褐色”的环节,不利于全球气候治理和产业链绿色化的均衡发展。(作者:杨丹辉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0)

向前gh2020-11-19

其实我们仔细来看一看全球著名的品牌,无论是任天堂、微软、尼康、奔驰,丰田,麦当劳……他们似乎都永远只专注于某一个领域,始终在他们的行业里面越做越深,越做越有乐趣,越做越大。 而我们的企业,包括海尔、联想在内的中国品牌,本行都没有完全成功,也开始搞投资,做房地产,甚至做保健品,忙着赚钱而严重忽视本行,典型不务正业。这恐怕就是我们中国的品牌和日本品牌之间的差距所在。 记得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报道过浙江某个地区,这个地区可以迅速拥有某个产品全球前几名的加工生产能力,但同时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又放弃了原来的行业进入另外一个行业,然后又迅速成为另一个行业里的前三名。但是无论做什么行业,厂房永远是那么破旧,设备永远是那么简陋。 所以,他们经不起任何的风吹雨打,他们确实是赚了一些钱,但是这种财富的积累是不可持续的,他们也没有获得同行的尊敬。

(0)

kkfhtssy2019-12-14

目前,国内绿色农产品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人们对绿色农产品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晰,对市场上出售的绿色农产品缺乏信任。 然而,绿色农业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内容。 从学科上来讲,我们一般将 “三品”,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合称为绿色农业。“三品”是绿色农业的三个层次,从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逐次提升,标准越来越高。 国家相关政策指出:要借鉴国际经验,完善农业支持政策,加大对原产地、品牌标识等保护力度,促进我国绿色优质农产品发展。 专家也纷纷表示:发展绿色农业才是未来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增加劳动收入的根本途径,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 可以预见,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生物农药、有机肥等等环保型产品都会成为创业的方向与机会。

(0)

奈奈酱2019-09-12

突出自主创新,强化科技支撑。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和能力建设,突破核心关键技术瓶颈,保护知识产权。在提高能效、煤炭清洁利用、污染综合治理、新能源、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等领域,攻克一批关键和共性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示范,加大先进成果和技术的推广应用。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 加大资金投入,实施重点工程。加大各级财政对绿色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十大节能工程"、资源循环利用工程、大规模环保治理工程建设,支持水电、核能、风能、太阳能等加快发展,大力推广高效节能环保产品,推行清洁生产和技术改造,积极构建绿色建筑、绿色交通体系,形成对绿色经济最直接、最有效的需求拉动。

(0)

dbdgfd2019-04-08

大自然赋予我们现在这样美丽的生存环境,而我们更应该去感恩去回报大自然。树立环保的意识,时刻做环保之举,共创我们的美好家园。 而环保之举,却是可以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我们每一个人的行为做起! 日常生活中我是这样做的: 不随地乱吐痰,不随地扔垃圾,家庭生活当中不铺张和浪费,节约粮食,一水多用,节约用水和用电,出门多使用公共交通,家庭垃圾进行合理分类收集等等。 不仅自己做到环保的意识,从身边的小事开始环保,也要把这样的意识和举措传达给家人给朋友,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从小培养和树立他们环保的意识和教育环保的举措,让他们也从小从身边的小事开始环保。如果整个民族、整个国家、整个人类都可以这样去做的话,环保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的时候,我们的生存环境将会越来越好,留给下一代的将会是一个更加美丽、美好的地球!

(0)

Tory2018-08-31

明天是“雾霾灰”还是“天空蓝”?眼下,PM2.5的数值时时牵动着人们的目光。高楼多了、钱包鼓了,清澈的河水、洁净的空气却成了奢侈品,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不是我们追求的现代化。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民众对绿色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只有绿色发展,才是永续发展。

(0)

Tory2018-08-31

新常态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达到或接近上限。绿色发展,注重的就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

(0)

金喜善2018-08-31

在陕西延安,种树能手张莲莲带动全村植树造林,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旅游,让村子由绿变美、群众因树而富;在浙江丽水,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实现了生态环境质量、发展进程指数、农民收入增幅多年居全省第一。

(0)

林玉森2018-08-30

从长远看,绿色、环保、智能是大势所趋,伴随着快递外卖行业的迅猛发展,在环保、企业社会责任方面正面临更多的要求。与此同时,原纸价格上涨、舆论压力等均倒逼快递企业采用更为绿色可循环的物流方式,最终形成一个多赢的局面。

(0)
1 2 3 24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