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配合和利用地球自转和公转原理,人类也许能发明永动机?

发布日期:2017-05-02    浏览次数:3537

         永动机(Perpetual motion)指的是一类所谓不需外界输入能源、能量或在仅有一个热源的条件下便能够不断运动并且对外做功的机械。

         我们知道,不消耗能量而能永远对外做功的机器,它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故称为“第一类永动机”。在没有温度差的情况下,从自然界中的海水或空气中不断吸取热量而使之连续地转变为机械能的机器,它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故称为“第二类永动机”。虽说这两类永动机是违反当前客观科学规律的概念,是不能够被制造出来的。但您想想地球能一直自转与公转,是否能配合和利用这其中的原理,来发明永动机呢?
相关热词搜索:地球自转 公转 原理 人类 发明 永动机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2)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赛外风云2023-10-18

从根本上讲,可能的和必要的事物也许都会成真。在未来,只要有客观需求的存在,而且不违背物理定律,一切想象就都有可能实现。 物理定律是极为慷慨大方的,例如,物理学中的绝对速度极限是光速,以这一速度运动的物体大约可以在一秒钟之内绕行地球7圈。因此,创新所蕴含的巨大力量可以说是没有藩篱的,在未来,一切都可以实现。

(1)

KFGHD2019-11-01

经济增长源自新产品、新技术、新产业的不断出现。传统的社会只有农业、冶金、陶瓷、手工艺等几个行业,其中农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现在我们有多少个行业?按照国际多层分类标准,仅出口产品,两位数编码的行业有97个,4位数编码的行业有1222个,6位数编码的行业有5053个,而且还在不断增加。这些新的行业全是过去300年里创造的,每一件新产品都可以追溯到它的起源。在这些众多的新产业和新产品中,没有一个新行业或重要产品是中国人发明的! 以汽车产业为例。汽车产业是1880年代中期由德国人卡尔·本茨、戴姆勒和迈巴赫等人创造的,之后经历一系列的技术进步,仅从1900到1981年间,就有600多项重要创新(Albernathy, Clark and kantrow (1984))。中国现在是第一汽车生产大国,但如果你写一部汽车产业的技术进步史,榜上有名有姓的发明家数以千计,里边有德国人、法国人、英国人、意大利人、美国人、比利时人,瑞典人、瑞士人、日本人,但不会有中国人! 即使像冶金、陶瓷、纺织等这些在17世纪之前中国曾经领先的传统行业,过去三百年里的重大发明创造,没有一项是我们中国人做出的。

(0)

bijhg2019-09-24

历史上有不少人有过这样美好的愿望:制造一种不需要动力的机器,它可以源源不断的对外界做功,这样可以无中生有的创造出巨大的财富来,在科学历史上从没有过永动机成功过,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任何机器,只能转变能量存在的形式,并不能制造能量。因此根本不能制造永动机。它违背热力学第一定律:物体内能的增加等于物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与物体对外界所做功的总和。

(0)

江南烟雨2019-08-12

永动机是一类所谓不需外界输入能源、能量或在仅有一个热源的条件下便能够不断运动并且对外做功的机械。不消耗能量而能永远对外做功的机器,它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故称为“第一类永动机”。在没有温度差的情况下,从自然界中的海水或空气中不断吸取热量而使之连续地转变为机械能的机器,它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故称为“第二类永动机”。这两类永动机是违反当前客观科学规律的概念,是不能够被制造出来的。

(1)

GRV2019-01-03

2018年11月12日,中科院传出重磅消息:中国核聚变装置首次达到1亿°运行! 人这一生,围绕着资源生存;国家这一生,围绕着资源斗争。千百年来,人类活动的主题曲只有一个:如何获得资源? 农耕时代,大家抢土地、抢水源;工业时代,大家抢石油,抢能源。 所有战争的成因,都是为了争夺生存资源。要想消除战争的隐患,就必须有一种可无限使用的能源——核聚变装置,正是这种能源!核聚变装置,又称现代文明的“永动机”,它能提供无限的动力,使人类彻底摆脱对生产原材料的依赖。 但是,核聚变装置仍有两个世界性难题。第一是持续性点火,目前时间最长的是中国,5000万°高温下点火时间102秒,而商业需求的点火时间,至少要半个小时才能满足放电所需,前路仍漫长。 第二是1亿°高温燃烧,因为产生聚变反应的两个元素氘和氚,只有在1亿°高温时才能进行原子能碰撞,进而产生核聚变反应,中国是全球唯一能做到的国家。 道路虽长,但并不遥远。中国人造太阳,将超越人类最狂野的能源梦想!

(0)

盈园2017-08-28

法国杰出数学家、菲尔兹奖获得者赛德里克•维拉尼在日前的一场演讲中分享了自己的科研感悟,其中谈到了对灵感的理解。演讲中,他提到著名科学家亨利•庞加莱的一个故事:庞加莱曾对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一次冲浪回来准备洗澡时,一只脚迈入浴缸的刹那,灵感突现,难题由此解开。维拉尼坦言,和庞加莱一样,自己很多研究想法是在攀岩或休息时产生的。这类在办公室、实验室之外的灵感似乎是许多科学家的心灵秘密。以论证数学界难题“孪生素数猜想”知名的数学家张益唐也曾有相似的体验,他正是在朋友家后院散步时,想到了论证“孪生素数猜想”的关键点。面对未知的探索,有时需要科学家的灵感闪现。这些令人称奇的瞬间,经过口口相传和想象,往往被赋予了神秘的色彩。人们将它归结为偶然性,好像在闲聊、散步、洗澡中,科学家受到了老天的眷顾,全然是不自觉的事件。诚然,这一理解照顾了科研探索与场景、环境的微妙关联,但若归因于不可知、不可解的神秘力量,却掩盖了灵感的主体——科学家的努力。

(0)
1 6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