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财政预算公开?

发布日期:2013-08-29    浏览次数:3760

  

    简单地说,财政是政府对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它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还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稳定。正因为财政问题如此重大,它日益成为中国公众热议的话题。财政透明是近两年来的热词,它不仅是我国政府不断改进工作,力图真正做到一个为人民服务、负责任的政府的表现,更是我国人民纳税人意识、公民权利意识开始变强的表现。公款消费之所以难以遏制,重要原因是公共财政支出缺乏透明,实行财政预算公开制度,把公款消费暴露在阳光下,是有效贯彻“八项规定”的重要保证那么对于财政预算公开你有什么看法?

相关热词搜索:财政预算 透明政府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106)  |  中立(0)  |  反对(2)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静思2020-09-30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自2020年10月1日起施行。 《条例》规定一般性转移支付向社会公开应当细化到地区,专项转移支付应当细化到地区和项目。政府债务、机关运行经费、政府采购、财政专户资金等情况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开。部门预算、决算应当公开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条例》明确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实行限额管理,各省级政府债务限额在全国人大或者其常委会批准的总限额内由国务院批准。财政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对债务高风险地区提出预警,并监督化解债务风险。

(0)

UYUYY2020-07-29

我个人比较支持目前中央政府做的政策选择。一方面适度宽松,对需求通过新基建,适度放松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提高财政赤字,发行特别国债等措施来实现;另一方面,为今后政策空间留有余地,或者储备一定政策工具,如果疫情继续反复,或者我们要与疫情常态化共存的话,后续还需要更多工具来对冲疫情影响,现在看中国政策空间确实还是比较大、比较多的。像美国、日本、欧洲这些国家已经没有什么政策工具了,只能持续不断向金融系统注入流动性,所谓的大放水。问题在于,如果靠印钱解决问题的话,世界上早就没有经济问题了。而且欧洲、美国的金融结构和中国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简单照抄欧美在宽松宏观上的作业,我认为目前中央政府做的可圈可点,是对的。总理讲,留得青山,赢得未来,在2月疫情爆发之初我就在讲,现在大灾大疫之年,老祖宗教给我们一些智慧,在这样的情景下,要学会修养生息,与民休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0)

hahocb2019-09-26

财政预算公开是政府管理的内在要求。新财政管理倡导建立以公众为中心的政府的管理理念。以公众为中心意味着财政预算决策要为公众提供更大的透明度,更全面的信息和更多的参与渠道。只有坚持公众对预算决策的最终评判权,公开财政预算信息,寻求潜在使用者参与预算决策,这些预算才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0)

箐鹫2019-08-27

在现代国家,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各国一向都很重视税收的征管。我国在税收征管中遇到的难题之一就是纳税人逃税,可以说逃税问题是我国税收征管中的疾,我国每年查处的大量涉税案件基本上都涉及逃税。这固然与我国税收监管不力有关,也与我国公民的纳税意识淡薄有关。在我国,由于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历来很少有公民对国家的征税权提出质疑,反抗过于沉重税负的方式,就是采取各种方法逃税。公民纳税意识不强,只是把纳税当作是对国家的义务负担,与公民不了解税收用途,缺乏对税收的知情权与监督权有很大关系。

(0)

健康同一2019-07-23

从统计数据看,经济发展愈是落后,财政供养的“公仆”越多。在山西省32个几乎发不出工资的贫困县,其中居然有8个县的官民之比在1比20左右,内中有个大宁县,曾有报道说县里的官民之比达到破天荒的1比13。另一个数字又破了这个纪录,媒体曾经披露在陕西省的黄龙县,竟然已是9个农民供养一个“吃财政饭的”,你说可怕不可怕,已达西汉初期的900倍之多! 中国的公务员到底有多少? 据人社部5月30日发布的《2015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下称公报)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公务员716.7万人。 单看716.7万这个数字,与我国13亿人口和接近8亿劳动人口来说,比例确实不算高,但是,由于716.7万仅指国家机关的公务员人数,如果算上全部公共财政供养人员,这个数字就高了。 那么,我国究竟有多少人在“吃财政饭”? 我国财政供养人员约5000万人 财政供养人员,是指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公职人员,涉及范围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财政供养人员:仅指政府机关人员,又称国家公务员,在国外称政府机关雇员或文官; 广义的财政供养人员:又称公职人员,在国外称政府雇员,不仅包括政府机关人员,还包括由财政供养的公共机构人员,如公立机构的教师、医生、环境卫生人员、图书馆管理人员等,相当于我国的事业单位人员。 按照权威的统计方法,我国财政供养人员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政府机关人员,包括国家机关人员、政党机关人员和社会团体机关人员;二是事业单位人员,包括教育、医疗卫生、科研、文化等公立部门人员。 从这个定位看,显然,目前公布的716.7万公务员是指狭义的财政供养人员。 我国广义的财政供养人员到底是多少?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数据,2008年政府机关人员1328万,事业单位人员2618万,财政供养人员合计为3946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97%,比值为1:34。据记者了解,目前我国财政供养人员约5000万人。 公务员结构出现怪现状 “官与兵”比例失调 相比公务员人数的多寡,公务员队伍中“官与兵”比例失调是个大问题。有媒体记者从某省直机关了解到了一些人事信息。如该省科技厅,按编制数,正厅级1人,副厅级8人,县处级44人,科级8人,科级以下21人。也就是说,全单位82人,科级以上61人,没有职务的普通公务员只有21人。 此例,绝非偶然。 记者查看湖南省政府各厅的人事信息。该省商务厅领导人一栏显示,正厅级1人,副厅级10人;该省教育厅领导人一栏显示,正厅级1人,副厅级12人。 “什么叫官多兵少?这就是典型。”在中国的省直机关,一般一个厅局下设十几个处室,每个处室配置一个处长,一两个副处长,一两个具体做事的科长或者普通公务员。处室里的具体业务,基本都落在办事员身上。 “我们城市中的市级领导配置一般也有五六个甚至七八个副职,有的市级干部副职可能更多。一个领导干部,有办公、车补以及其他乱七八糟的待遇,加起来可能比五六个公务员的个人成本还要高。”

(0)

杜卫2015-12-02

 要提高人大预算支出联网监督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完善预算支出联网监督系统的内容和功能,做到与人代会批准的政府预算项目完全对接,全面完整反映预算执行情况;进一步细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保基金预算执行情况以及新预算法和监督法要求重点审查的如地方政府性债务情况、预算结余结转情况、预算周转金和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情况等内容,完善系统的分析功能和预警功能,提高联网监督系统的利用率;进一步发挥审计部门的作用,加强与审计部门在联网系统查询分析成果运用的沟通合作,整合审计联网监督和人大联网监督,借助并发挥审计力量,形成监督合力;进一步推动各地加强联网监督平台建设的全面推开,完善监督机制,切实发挥财政预算支出联网监督平台的作用。

(0)

陈艺文2015-05-25

我很赞同财政公开的做法。古语有云:物必先腐而后虫生。纵观历史,有不少的国家和政权因为腐败而倒下。对金钱使用得当,能促进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而使用不当,金钱就往往会变成腐败的导火索。一直以来,我国的公款消费问题一直受社会关注,某些部门与干部中之所以存在公款消费等恶劣现象,究其原因正式国家政策对财政支出的公开力度不够,公共财政支出缺乏透明。国家财政对国民收入富人分配与再分配作用对国家的长远发展影响深远,实施财政预算公开制度,把公款消费暴露于阳光之下,是国家“八项规定”的要求,也无疑维持国家与社会稳定发展的有效举措。然而在“八项规定”的约束下,尽管公款消费问题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解决,情况还不能得到有效遏制,明知故犯、以身试法的依然大有人在。我认为,在”八项规定“的约束之下,还应该继续完善公款管理,加强监管与披露,对于一些变相进行的公款消费和地方“小金库”要尤其注意和打击。同时,在提出预算草案方面,在公开至于还应由多方审核与批准后方可执行。其次,对于大规模的公费支出要尤其加大审计力度,并作详细的公开披露。最后,还应适当加强法制制度,严惩违反者,从法制上加大对企图违反者的威慑作用,更有力地预防与杜绝公款消费现象。

(0)

TOMTOM2014-09-17

日前,全国将首次针对土地出让金展开大范围审计的消息引发关注。在过去的13年间,土地出让年收入增长超30倍,总额累计近20万亿元。部分地区土地出让金占据地方财政“半壁江山”。去年,有些省份土地出让收入总额甚至超过税收收入。 记者采访发现,分散在国土、土地储备、财政等部门的土地出让金收支管理,除接受一些审计外,大多“封闭运行”,导致违规不断、腐败滋生。 一、巨额出让金将被“翻老底” 正在各地铺开的土地出让金审计,被寄予“摸清家底”的众望。国土资源部数据显示,全国土地出让价款从2001年的1296亿元,到去年首次超过4万亿元,13年间增长超30倍,总额累计达19.4万多亿元。 长期以来,各地土地出让金因收支明细处于公众监管视野之外、去向不明而饱受诟病。曾有北京市民向审计部门申请公开北京市土地出让金违规使用情况,却被以“公开可能对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影响”为由遭拒。 记者梳理自2009年至2013年财政部公布数据发现,最近5年间,国有土地出让金支出总额达13.49万亿元,其中征地和拆迁补偿、土地开发、城市建设三项占比超过八成。 财政部公布的数据只能看出全国土地出让金开支大体走向,在基层实际情况中,违规使用并不少见。审计署曾在2008年和2010年先后公布对部分地区土地出让金的审计调查结果。2008年公告显示,11个城市违规使用出让金83.7亿元,其中挪用于建楼堂馆所和弥补经费等52.3亿元,出借和对外投资等31.4亿元;2010年公告显示,抽查的13个市有7个市支出2.1亿元,用于弥补国土、城建等部门工作经费不足;有4个市违规支出2.38亿元,用于建设、购置办公楼、商务楼等。此后,审计署再未公开涉及土地出让金方面的审计信息。 二、侵占挪用“体外循环” 巨额的土地出让金,除偶尔接受审计调查外,通常情况下处于地方“自己管自己”状态,这令“土地账”难免成为一本“糊涂账”,由此滋生四大乱象: 做高成本。土地出让金收益部分需按比例提取用于教育、农田水利支出,还需与上级财政分成。因此,一些地方为减少收益部分固定支出,拼命做高土地出让中的征地拆迁、土地开发成本,极端情况甚至能将土地出让做成“负收益”。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说,地方政府做高土地出让成本,最常用的手法是将出让地块周边绿化、道路建设,打包塞进土地开发支出。 体外循环。审计署2010年的审计公告却显示,11个市的674.8亿元土地出让收入,未按规定纳入基金预算管理,占征收总额的20.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乔新生说,很多土地招拍挂后,出让收入却被瞒天过海,在过渡账户内长期“体外循环”,甚至成为地方政府或部门机构的“小金库”。 侵占挪用。有的地方土地出让金账户长期脱离监管,直接成为少数主要领导的“私房钱”,随意侵占挪用。长春市委原副书记田忠,就曾将无偿征用的土地转让变现,侵吞土地出让金1018万元。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双开”的武汉市新洲区原区委书记王世益,被查出从土地出让金账户中,支借1亿多元资金给4家民营企业使用,建立“官商联盟”谋取私利。 减免寻租。一些土地招拍挂出让后,开发商只缴纳保证金就开始用地,余款长期拖欠不缴,或能协商减免。贵州省一位基层干部表示,减免土地出让金一方面是为吸引客商投资,另一方面怎么缴、减免多少都是主要领导一句话,里面存在巨大的寻租空间,“使土地出让成为贪腐重灾区”。 (据新华社《近20万亿元土地出让金去哪儿了》)

(0)

JOE2014-09-17

专家认为,根治违规使用三公经费的现象,仍需继续提高使用透明度,避免“雾里看花”。   东部省份一位基层财政局负责人告诉记者,三公经费实行严格管控和公开制度后,“钱袋子紧了,一些单位就将手伸向下级单位或者企业,或是变换名目在会议费里面支出”。   对于“向上难伸手,向下招招手”等现象,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治国情调查研究室副主任吕艳滨说,三公经费转嫁给企业和下属单位也反映出部分地方“政企不分”现象突出,政府部门利用权力将协会、企业等变成“摇钱树”,企业、协会和政府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理顺。   除了避免“向下招招手”,一些专家认为,应严格违规问责。此外,一些专家认为,公共财政预算特别是三公经费相关预算内容细化至关重要。竹立家说,仅到“类”“款”“项”不够,必须细化到“目”。不到“目”就难以鉴别合理还是不合理。(摘自:席敏、袁军宝《细化预算内容想玩猫腻就不易》)

(0)

浅意如斯2014-06-10

根据法律规定,总统提交的预算草案应在每年1月的第一个星期一至至2月的第一个星期一之间,提交给国会审议。国会有权批准、修改或否决总统提交的预算草案。审议过程一般是先由国会预算办公室根据自己对有关经济和技术因素做出的假设,对总统提交的预算草案进行分析、修改,提出修正后的预算方案,交两院拨款委员会审查。 拨款委员会审查时,先由各小组委员会听取各预算单位的解释说明。拨款委员会审议后,提出建议,再由众议院、参议院大会进行最后的辩论,分别经参众两院表决。再由两院举行联席会议,通过后形成拨款法案,并向两院预算委员会提出预算法案及综合分析报告,由预算委员会复审。参众两院预算委员会及拨款委员会可以举行听证会,传唤总统、OMB负责人、财政部部长及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等相关官员,到国会出席听证会,对预算作详细说明,解释预算编列原则、编制基础。从3月到9月,国会依次通过初步的预算建议和有约束力的预算决议。最后,由国会将审议通过的预算法案交给总统,由总统决定是否签署。(转载:美国预算编制注重成本信息分析)

(0)
1 2 14条信息

张明敏2015-08-24

当下,正是地方人大开会审议的“预算季”,经过人大审批的预算和部门预算向社会公开成为常态。回看预算公开的历程,博弈、交锋,直至凝聚共识,颇不平静。   一、预算公开走了近六十年   财政预算从国家秘密到公之于众,大体上走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人大代表审预算报告而不知“细账”。1951年颁布的《保守国家机密暂行条例》规定,“国家财政计划,国家概算、预算、决算及各种财务机密事项”属于保密内容,是国家机密。尽管1982年宪法赋予人大有权审查、批准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1994年预算法也明确了人大审批预算的职能,但其中并无预算公开的规定。因此,人大代表几乎是就着预算报告来审查预算,对预

(0)

朱妍(2015-02-10

美国公共预算学家科伊指出,公共预算的核心命题是:如何决定给A而不是B项目X美元?在这短短的一个句子中,至少蕴含了两层意思,一是公共资金到底给A还是B?这是从政治层面看预算;二是给多少?这是从技术层面看预算。在我看来,这是迄今为止对于预算最精辟的概括。所有时代和所有形式的预算,无不在回答这个问题。 从理论以及发达国家公共预算的实践上讲,预算主要有三大功能,一是控制,即通过控制资金的使用方向保证公共资金不被浪费,这是公共预算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功能;二是管理,即通过改善资金使用方式,提高政府运行的整体绩效;三是计划,即公共资金的使用必须服务于中长期政策目标的实现,当然同时政策目标也不可脱离预算资

(0)
1 2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