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房价低和土地成本便宜是一国或地区腾飞的压舱石?

发布日期:2017-05-02    浏览次数:4687

            最近,网上流行这样一句话“既然清华北大的都买不起房子,那还买学区房干嘛。”北上广过高的房价已经吓跑了一批又一批高材生。

          不仅是在一二线大城市,就连一些四五线城市的房价都高得吓人,买房似乎成为现在年轻人一生中的梦想,买了房的摇身一变成为房奴,生活品质下降不说,平时开销也变得谨小慎微。“房价降低”成为大部分人寻求安稳生活的期盼。相比较而言,西方国度的人们生活幸福感爆棚,因为房价较低和土地成本便宜,他们不用终日为高涨的房价惆怅,不用为节省开销忧心,他们将大部分精力花费在工作上,直接推动了国家经济的稳固发展。此外,过高的房价容易引起各种社会问题。因此,从宏观来看,房价低和土地成本便宜是一国或地区腾飞的压舱石。你买房了吗?你对高企的房价有什么看法?


相关热词搜索:房价低 土地成本 便宜 腾飞 压舱石
赞同(38)  |  中立(1)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溪流2023-10-01

闲置土地实际上是有自我增值的作用。由于大量闲置土地的存在,在建住房就会存在供不应求,从而不断拉高房价。当房价推高后,地产商将闲置土地转换为在建土地,就会获得超额利润。 地产商勾结地方政府对土地进行囤积居奇的做法,和建国初期不法商人囤积粮食、布匹和煤炭是完全一样的手法。但是政府无法通过即时大量供应土地,使这些地产商破产,就像解放初期陈云和陈毅在上海做的那样。 一个原因是房地产具有财富效应,政府不敢通过这种手段使大量购房的人财富缩水。一个是土地是极稀缺资源,政府也不可能短时间内调集土地。一个是土地还有保证粮食供应的功能,政府不敢牺牲粮食投入土地。最后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商是利益共同体,他们和解放初期的政府已经完全不一样了,他们即使有能力做,也不会愿意做。 更重要的是这种土地政策对于中国农民来说是一种双重掠夺。政府通过低价从农民手中取得土地,赚取一道土地出让金后,将其转让给地产商。地产商通过囤积土地获得超额利润,然后将其卖给城市居民以及刚刚失去了土地,不得不进入城市的农民。 这种通过掠夺土地获得原始资本积累的路径,和英国的圈地运动,美国的掠夺原住民,没有本质区别,全世界的资本主义和工业化都是这么来的。如果有人说,剥夺是工业化的必经之路,我虽然同意,但我能举出一个相反的例子,就是新加坡。 新加坡土地资源稀缺程度远过于中国大陆,但政府把土地资源紧紧握在手里,大部分用于低价住房建设,解决了绝大部分居民的居住和基本生活问题。极少部分土地用于商业开发,实际上是用土地对富人又征了一道税。新加坡的土地政策实现了公平和效率的兼得。原因就在于新加坡有一个高度廉洁和自主判断力的政府。(于中宁 赵瑜)

(0)

取舍之间2023-02-16

1998年的房地产市场化推升了房价,也带动了城市建设用地价格的飞涨,导致房地产市场“地王” 频现。2016年,上海静安(原闸北)中兴社区10.98万平方米出让面积的土地拍出了成交总价高达110.1 亿的天价。相比之下,农用地产出价值有限,而且不能随意买卖,一旦转为非农用地价格一般会比原来高出十几倍甚至几十倍,但分给农民的比例却很低。按照以往的补偿标准,最高补偿也只有土地产值的25倍,据此推算,如果种植粮食,即使两季,每亩地的补偿款也只有不足3万元(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2019年粮食产量数据的公告》,全国粮食单季亩产381公斤)。曾有专家测算,农民的补偿金额仅占土地收益的5%-10%,村级集体占25%- 30%,政府占60%-70%。于2020年1 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有了较大突破, 在征地补偿方面,改变了以前以土地年产值为标准进行补偿,实行按照区片综合地价(新的土地管理法要求制定区片综合地价应当综合考虑土地原用途、土地资源条件、土地产值、土地区位、土地供求关系、人口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进行补偿,并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至少每三年调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但是,新的土地管理法并未对各地的地价给出明确的参考标准。(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刘奇)

(0)

闲云哈弗2023-01-22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我爱这土地》

(1)

薪木子彧2022-05-18

代表作就是房地产,中国的房子,一草一木一块砖头都是人民币计价的,我们完全自己说了算。 你拿一台国产手机出来,70%的家伙事都是别人的,你能说自己有定价权? 所以从2016年以后,央行就大量在减少人民币占款,取而代之的是房地产为锚的各种抵押债券。 人民币老外印不出来,对国内的资产就无从抄底收割,可怜很多愤青和杠精不明白的是,你的财富,是和全民的房地产价格密切绑定的,因为你的一块钱里面,4毛钱是地产抵押物。 这几年老百姓为什么不愿意花钱,不是房价太高,而是房价跌掉了。 假设你的房贷200万,房子总价500万,而你的手里有30万块的现金, 请问,你是房子在价值800万时,愿意花钱呢,还是跌成300万时,愿意花钱呢? 2014年之前,房地产具备金融属性,它为中国工业化筹集资金, 2014年以后,房地产是资产和居住属性,它是人民币的锚定物。 一个锚在不动产上,一个锚在美元上,你说哪个更安全? 像中国的立讯、歌尔、TCL、鲁泰等企业为何敢大肆去越南缅甸建厂投资? 他不怕后方的大本营被别人抄掉,他在国内的资产是“砖本位”的,房地产这东西,美联储印不出来。 后方稳住了,他就可以出去外卷。除了美帝,还有人能玩美元潮汐吗?(作者:南苑大王)

(0)

YHGGD2020-03-06

企业面临的劳动力、环境、土地要素成本持续上升,进一步抵消了减税降费对企业减负的效果。我国企业面临着行业垄断、服务业开放度较低导致的高昂的土地、电力、天然气、石油、物流、融资等基础性经营成本,在国际竞争中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将伴随人口红利的消失而衰减。我国汽油、柴油、天然气、电力、土地价格分别为美国的1.6、1.3、4.5、1.3和2.6倍。

(0)

RHRE2019-11-11

香港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就不赘述了。香港不是没有土地,而是政府手里的地太少;其他大面积的土地呢?早早就被李先生这种既有钱又有“长远投资眼光”的大佬买下啦。 虽然为了解决土地问题,香港历届政府都做过不小的努力,比如香港第一任特首董建华在上任之初就出台《八万五计划》,提出每年兴建公屋和私营住房不少于八万五千套,10年内让香港七成家庭能自购住房。 梁振英在执政时期,也将解决市民住房问题当作首要任务,提出要加速修建公屋。 林郑月娥上台后,更是提出填海造岛的“明日大屿”计划,要通过填海来扩大香港土地面积。但只要人家李先生不同意,你们几个特首算老几?李先生为国为民付出了这么多,现在我们却还要“曲解”他、“指责”他、“不理解他”,我觉得,是不是有点过分了?我劝大家都好好反思反思吧!

(0)

体验如同电影2019-10-15

房子是用来住,不是用来炒的,中国楼市正在尝试向“香港模式”说拜拜!要知道,中国内地房地产长期研究借鉴的老师,就是香港和新加坡。香港和新加坡同为亚洲四小龙,在房地产问题上,却走了一条迥乎不同的路:前者搞预售制、限制住宅用地供应等,后者则搞“居者有其屋”、“有恒产者有恒心”。新加坡往左,香港往右,最后的结果很明显:新加坡房地产业的起点,其实远不如香港,香港的面积比新加坡大出将近4倍。但是现在香港的人均居住面积是15平方米,新加坡的人均居住面积为30平方米,大两倍! 如今的新加坡,年轻人没有住房之忧,也没有贫民窟,更没有鸽子笼、发水屋、?房。 从经济发展看,2018年香港人均GDP4.89万,而新加坡人均则高达GDP6.43万。

(0)

ujbreaf2019-10-12

中国房地产行业进入市场化发展 20 多年,经历了多少次调控,根本数不清。 为什么人们还是抱怨房价高?因为大大小小的调控策略和方法,实际上在相互影响,上一次调控的效果也许很快就被下一次的调控抵消了。 全世界的房地产发展模式总共可归纳为三种:美国式、新加坡式、德国式。 美国楼市100% 靠市场去推动、调节,政府极少主动干预; 新加坡楼市的发展,20%靠市场调节,80%靠政府调控; 德国楼市的60%是福利住房,留出40%的市场空间,大部分人都去租房,在房子上赚钱的概率大大降低。 美国模式的核心是市场解决一切。新加坡模式把两条路分开,该政府保障的归保障,市场的归市场。德国模式类似于我们现在熟知的“房住不炒”。 绝大多数国家的楼市发展或者说调控都可以归到这三种模式上。这三种模式也造成很有意思的现象。德国由政府福利制度主导,所以一个拥有8 000多万人口的国家却没有什么大型房地产企业。 中国香港虽然只有 700 多万人口,但它采用美国模式,所以拥有众多大型房地产企业;即便按照新加坡模式(只给20%的市场空间)的比例计算,香港的开发商数量也比德国多。 中国楼市调控政策在不同模式间转换,尚不稳定。开发商什么时候开盘,到底要不要拿地,拿多少地,为谁拿地,这些方面应该由谁决定,政府还是开发商,这个问题需要回答清楚。 中国楼市调控的初衷是好的,但房地产经济这样的微观行为很难把控。如果政府在微观细节上管得太多,一来,开发商没了积极性,二来,买房者也蒙了。想兼顾每次楼市调控的目标和原则,是不可能的。 如果方向定了,无论采用哪一种调控模式都是可以的。就怕无规律调控把一个好好的楼市,搞得“内分泌失调”,房价反而越调越高了。调控次数过多,系统就紊乱了,这就是后遗症。归根结底,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太需要回归健康的状态了。

(0)

TBTSFER2019-10-02

已经91岁的李嘉诚足以完美度过笑傲人生! 为什么说李嘉诚是香港的公敌? 不管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日本房地产泡沫对经济和社会造成的危害,还是2008年美国因为房地产泡沫造成的金融风暴,这些都是高房价带来的恶果。 最有代表性的是香港的李嘉诚,问题是李嘉诚想尽所有的办法炒房炒地获得暴利后,对香港经济和社会没有任何意义,只不过是所有的香港人为李嘉诚发大财而买单。 李嘉诚在香港炒房炒地发了大财后,全家都移民,并把所有的财产从香港转移到国外,而留给香港人民的只有高房价带来的生活压力和痛苦。 最后的结果是因为高房价让香港所有的产业失去了竞争力,让香港所有的年轻人失去了创业的机会,让香港所有的年轻为了生活奔波,再也没有创新的动力,再也没有了创业的激情。 请问李嘉诚一家在香港炒房炒地对香港经济发展有任何意义吗?只留了一个高房价的香港,让几代香港人为李嘉诚一家人发大财而买单。 “李嘉诚们”是毁掉香港发展的罪人吗? “李嘉诚,名副其实,香港就是李家的城。 香港阿公阿婆们早上起床买菜煮饭,去的是家门口附近的百佳超市;年轻人买个护肤用品,去的是公司楼下的屈臣氏。 而很多的香港人,要将收入的一大半偿还长江房产的房贷。 港人看电视和听电台,又是李嘉诚小儿子李泽楷的电信盈科的;家中安装的电话网络,则是和讯黄埔的。 企业家宗庆后曾这样评价李嘉诚。“李嘉诚旗下没有一个畅销世界的产品,做的都是投机的生意。”新加坡之父李光耀曾这样讽刺过李嘉诚。 2013年4月,李嘉诚控制的核心企业和记黄埔旗下的港口管理公司发生了要求改善待遇等的罢工,持续了约40天时间,成为二战后香港时间最长的罢工。该罢工的领头者何伟航表示,他只是善于赚钱,显示出对李嘉诚的厌恶感。 李嘉诚只是个“一心谋利”的加拿大籍商人,随之陪葬的却是香港年轻人的前途。 全世界都知道李嘉诚戴西铁城手表,或者某富豪飞机只坐经济舱,等等。但同样是这些节俭的富豪,却拥有众多的豪宅、劳斯莱斯和女人。 李嘉诚家族把控的长江集团产业遍布全港。 “李嘉诚的行为实际上是垄断,这造成了香港人的生活成本居高不下。”企业家宗庆后曾这样评价李嘉诚。 在香港经济腾飞的那些年,这群人凭借着才智和勤奋一路扶摇直上,收割了这片土地上绝大多数的财富,把持着绝大多数的资源,在经济上“统治”着香港。 久而久之,香港财富的聚集程度令人咋舌。一份数据显示,2017年香港资产排名前十的富豪的资产总和约1445亿美元,相当于香港GDP总值的42.5%。 他们中几乎清一色来自房地产行业和金融行业。这两个行业自带的泡沫属性,使得富豪们的资产快速膨胀,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也就是说,绝大多数香港人一直生活在“李嘉诚们”的“地产霸权”和“金融霸权”之下。 积怨太久,也不是没有反抗。2013年,多个社会团体公开抗议,要求香港政府创设“李嘉诚税”(即资产增值税、股息税和累进利得税),通过财富再分配解决香港贫富悬殊的问题。 李嘉诚对此一笑置之,并发表了这样的言论:树大招风,引起社会仇富很正常,这正是他多年来加大海外投资的原因。

(0)

YUTYTHFBSD2019-09-04

西班牙的《世界报》这样回答,说中国的高房价,毁灭了年轻人的爱情,也毁灭了年轻人的想像力。一位美国教授考察中国后感叹说中国年轻人活得太累,他们的人生只有两个字:房子。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成功和拼搏的最大压力与最大动力都是:高房价。 吕宁思感叹,中国人都不会享受生活,也不知道要享受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很多人被房子压死了。 房价就是一把达摩利斯之剑,越涨越危险,稍不留神就一剑砍下来,如果长期得不到妥善的解决之法,势必催发种种的社会问题和矛盾。 中国的楼市如何走向,中国的房价何去何从?

(0)
1 2 20条信息

王颖绘2020-07-11

眼前的苟且生活(高房价)已经让这届年轻人精疲力尽,谁还有闲心去追逐诗和远方(搞科学)?

(0)
1 1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