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人的欲望有正负之分,其实质是每个个体有否违背人类共同的价值观?

发布日期:2017-07-07    浏览次数:4910

  

  

 欲望是生命固有的属性,人的欲望就是人心理到身体的渴望、需求和满足,是生命的动力,是生命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延续,更好的适应主客观条件逐渐形成的。

 我们知道,人的欲望是多种多样的,由生存的需要、享受的需要、发展的需要构成的复杂的需要结构,并随着人们生活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变化而变化。人的欲望是双刃剑,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也会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因此可以说,人的欲望有正负之分。而人类的欲望也是无限的,若一个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而违背人类共同的价值观,那么我们就可以说他的欲望是负的。这样的观点,您是否同意呢?


相关热词搜索:欲望 正负 违背 价值观
赞同(27)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萌萌小可爱2023-12-27

现在最不缺的个体,就是结构中那些自命不凡的低适配个体,但是他们却从来没有思考如何去解构这个结构,从而让自己变得高度适配。

(1)

风景好2020-03-30

社会秩序来源于人类个体间的绝对差异之中。现代经济学对这种差异提供的社会构成功能的理解,就是简单的分工与合作。 差异化的世界存在要素间的组织化,就构成了秩序与存在。差异化的存在要素间的冲突与对立,就构成了广义的竞争。竞争与统合是世界存在的状态,消灭了竞争与统合就是消灭了世界的存在本身,消灭了社会竞争与社会统合就是消灭了人类本身。基本粒子间的竞争与统合,形成了从量子涨落到星云运动的物理活动。人类个体间的竞争与统合,则构成了社会生态的光怪陆离与社会演化的生生不息。

(1)

UIYIJDA2019-12-04

2018年1月,一批刚从军校毕业的兵哥哥,背着行囊坐上了高铁。 没想到,一群没有买到坐票的乘客开始怨声载道: “当兵的为什么不给别人让个座?” 身边还有人附和着:“你以为当兵的会像电视剧中演的那样给你让座啊?好人没那么多!” 5分钟后,当高铁开始平稳运行,兵哥哥说:“我们都站起来,给没有座位的人让个座。” 于是,明明买了坐票的兵哥哥们,背着行囊站在高铁车厢里,给几位中国式巨婴让了座。2018年1月,一名带着孩子的罗女士用身体强行挡住高铁车门,阻碍发车。 她声称要“等老公来”,让全车人等她们一家人。 在被工作人员阻拦、拒绝后,她像个三岁孩子一样无理取闹,使出了撒泼打滚的绝活。巨婴们,你们真的以为普天之下皆你妈,谁都得惯着你啊? 这个奇葩的群体,自私到了极致,不尊重规则,漠视他人的感受。 当这个社会被遍地的巨婴包围,想想该有多可怕? 每一个中国式巨婴的背后,都有一对过度溺爱的父母。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 “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了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了。” 在娇惯、宠爱、百依百顺中长大的孩子,习惯了享受和依赖,没有独立成长的能力。 他们不会对父母的付出有丝毫的感激,反而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应当。 他们会认为自己半世的不如意,都是别人造成的。 物质上啃老、精神上未断奶,都是不独立的表现。 父母能做的,就是放手,让孩子独自承担他的人生。 那些事事代劳、从不教孩子独立的父母,才是最无知最残忍的。 网上看过这样一句话: 8岁时你没教他系鞋带,20岁时他的确学会了。 但20岁明明已经应该打工赚钱养自己了,他却只学会了系鞋带。 中国式巨婴,父母尚可容忍,而社会却没有那么仁慈。 中国式父母们,是时候放手了。 否则你替孩子走的路,最后都会成为他的坑。

(0)

聚光科技2019-10-27

平等是文明尺度。在封建社会,有的起义首领把平等作为手段,凝集人心,争权夺利。有统治者拿平等画饼充饥,稳定自身地位。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平等。 真正的平等是和谐。一个人可以富有,可以得到权力、地位、身份,可以功成名就。但是,他不可以歧视他人,不能伤害无辜,不能改变公平原则,不能侵吞国家和个人财产。人人守规则、人人有尊严、人人享幸福。

(0)

wdsfff2019-10-01

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认为:“人生如同上好弦的钟,盲目地走一切只听命于生存意志的摆布,追求人生目的和价值是毫无意义的”。他认为因为人有意志,所以就会有欲求和渴望。而欲望只会带来痛苦。因为如果人有欲望而得不到满足,这是痛苦的。要实现任何一种欲望的过程,都要遇到无数的麻烦和困难,这也是痛苦的。 就算欲望最后实现了满足,也只是暂时摆脱痛苦,随之而来的就是无聊和空虚。何况人并不只有一个或少数的几个欲望,满足了一些,其他的也满足不了。旧的欲望刚刚实现,新的欲望又产生了。因此叔本华认为:“人的生存就是一场痛苦的斗争,生命的每一秒钟都在为抵抗死亡而斗争,而这是一场注定要失败的斗争。”

(0)

好感和认同2019-08-04

我们所处的世界,生活越来越难,矛盾越来越多。 压力有时会大到让人喘不过气来。 所以我们需要消遣,需要娱乐,这无可厚非。 但娱乐时代的弊端在于,总有人利用人性的七宗罪: 淫欲、懒惰、贪婪、饕餮、傲慢、暴怒、妒忌。 进行疯狂牟利。 让人误以为,纵欲是顺应天性,是解放自由的象征。 李诞在《奇葩说》里说过: “人类的进步史,就是一部克制欲望史。” 在原始社会,以采集为生的人,每天采果子吃,只看到眼前的及时满足,丝毫没有抵抗风险的能力。 而农耕文明的人,会延迟满足,他们耕种,畜牧,春播秋收,储存粮食,能抵抗天灾带来的损失。 后来,第一种人被淘汰,第二种人活了下来。史铁生也提到类似的观点: “人就是欲望本身。” 有了欲望,人类才能生存、发展。 但无限的欲望,却会让人毁灭。 就像我们都有食欲,但不能不加节制,想怎么吃就怎么吃,这样会损害健康。 长远来说,有节制地吃是为了能吃更多。 同样的,在社会中,我们有索取的欲望,但不能为满足欲望伤害别人,不能为个人私利损害集体利益。 这不是品格高尚,而是为了每一个人共同的、长远的利益着想。 所以,我们要适当克制欲望,不让欲望泛滥。 学会延迟满足,着眼未来。

(0)

ynyudgdyy2019-07-13

消费主义加剧金融风险蔓延。消费主义影响下,个人借贷需求急剧膨胀,过度消费引发的多头借贷、冒名顶替、骗贷转贷情况层出不穷。鱼龙混杂的P2P平台、网贷平台和小贷公司以高利率覆盖、低准入标准和高风险承担成为各类不良客户的“收纳桶”。消费主义造成了金融风险的集聚和蔓延,严重威胁到我国金融稳定。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针对各类金融乱象,监管部门全面部署深化整治,各类“现金贷”平台的清理整顿进一步遏制了消费信贷需求,可以让消费主义缺少信贷支持。 消费主义造成资源严重浪费。资源浪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活资料层面的浪费。消费主义下的消费需求并非使用价值上的真实需求,而是属于盲目攀比跟风的“伪需求”。二是生产资料层面的浪费。在生产商和经销商营销策略的刺激下,消费者陷入购物狂热,这种猛烈的消费需求又引导厂商将生产资源集中到相关领域,形成恶性融资和恶性竞争,资源无法得到优化配置,这将导致生产资料的过剩和资金流动性的枯竭。 消费主义过度透支消费需求。消费主义模式引发的消费增长是非理性的消费需求,是不可持续的消费增长,会严重损害产业结构,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共享单车为例,在有限资源下的残酷市场,当“一窝蜂”式的生产经营透支了真实的消费需求,结果只能是淘汰和出局。消费主义模式下,生产商和经销商往往是消费者背后的“一双手”,潜移默化地刺激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当经济基础难以支撑消费支出时,生产者也将受到影响,对消费需求的透支无疑是一种饮鸩止渴的非理性的经济行为。

(0)

荣辱观2019-06-24

有人断言说: “未来社会,90%的人,由于过度放纵欲望,可能会像蛆一样地活着,他们没有能力改变自己,约束自己,而是沉醉在短暂的快感中,直至丧失自己。” 这句听起来毛骨悚然的话,却是现实的真实写照。 当人们面对各种诱惑,控制不住自己的时候;当大家面对万花筒一样的世界,放纵欲望的时候,我们还能好吗? 看过一则短片,讲的是一个整容女郎的故事:短片的开头,姑娘在路上看见一个漂亮的女郎,便梦想成为她的样子。 于是,她去整容医院整了眼睛,垫了鼻子,削了下巴。 整完后的姑娘在路上又遇见了一个更漂亮的姑娘,于是她又动了整容的念头……周而复始,她迷恋上了整容。 只要看到时尚画报里的美人稍有变化,她便立刻去整容成画报里的样子。 最后,她在自己的身上再也看不到自己的影子,镜子里的人也不再是自己。还有各种整容后遗症…… 对于姑娘来说,毁掉她的,是整容吗? 显然不是的,毁掉她的,是她放纵后无法控制的欲望,蚕食了她所有的理智。

(0)

RTBVCVU2019-03-29

价值观,其实就是我们内心的一套信念拼图,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看待周围事物和为人处事的方式。 我们在这个思维层次上的思考往往是: 为什么做(或者不做)这件事情? 这件事情重要还是不重要? 这件事原本应该是怎样的?......

(0)

bdhhfxhfh19572018-12-06

了解自己的真实欲望,不受外在潮流的影响,不盲从,不跟风。 把自己的精力全部放在正确的、有效的欲望上,比如健康养生、照顾家庭、关心朋友、追求美食等。了解、选择、专注于1-3项自己真正想从事的精神活动,比如画画、书法、钓鱼、跳舞等。 然后充分学习、提高技能,不盲目浪费自己的时间与精力。

(0)
1 2 17条信息

庄晓吟2018-07-17

每一个人在社会上都会有不同的需求,因时而异,不尽相同。我们不能因为他人的行为意识或者举止与自己不同就凭此否认他人。在不违背社会伦理道德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客观看待他人的所需所求,很多情况下,理性分析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是一切判断的前提。

(0)
1 1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