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股市有“进”有“退”才活,否则死水一潭?

发布日期:2017-11-04    浏览次数:3836

  

        目前,中国的股票市场已初具规模,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初步形成,市场规范化程度逐步提高,它已经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些年来,炒股热的炽热不仅在个体中显而易见,在更多上市公司中也逐步成为一种发展手段。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入股市发行股票最大的作用就是能够帮助企业融资经营多方面的业务,既完美规避了固定的利息负担、到期日,又能提高公司的信誉和筹资能力。然而,股市的巨大风险是无法完美规避的,尽管发行股票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好处多多,但是经营不善连年亏损的上市公司不在少数。而当发展潜力、无竞争力的上市公司不善于经营遭到严重亏损时,就应当及时“退市”摘牌,不要一意孤行在股市中横冲直撞,最后食得后果,这也是激活股票市场,焕发活力的另一种方式。股市有“进”有“退”才活,否则死水一潭?您是如何认为的呢?

相关热词搜索:股市 进 退 才活
赞同(11)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渝琳2023-11-12

股票即投机,非投资,明白没? 根本原因,都是因为滥发新股,过度扩容,使供求关系失衡的必然结果。港股近十年也是大扩容,不垮才怪!

(0)

马晓霖2022-02-11

织密退市“监管网”。在市场人士看来,2022年是践行常态化退市机制的关键之年,在从严监管的明确信号下,上市公司通过种种手段规避退市的操作,将是一场“无用功”。截至2021年底,退市新规发布近一年来,共有27家A股上市公司退市,其中强制退市17家。目前,近百家公司被交易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资本市场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生态系统正逐渐形成,为建立起常态化退市机制,监管部门制定了明确的工作目标。”有市场人士对记者说。 记者注意到,为确保“应退尽退”,除了下发关注函或问询函外,监管部门还辅以现场检查来落实“零容忍”。比如,向*ST环球、*ST海创两家公司出具的问询函中,上交所明确表示,若公司涉嫌未按规定对营业收入予以扣除,规避终止上市情形,将在公司2021年年报披露后,及时提请启动现场检查等监管措施,并对公司及有关责任人予以纪律处分。“如根据最终现场检查结果,公司扣除相关影响后,触及终止上市情形,本所将依法依规对公司作出终止上市的决定。” 为压实审计机构的“看门人”责任,退市新规还明确了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机构需对上市公司营业收入扣除是否恰当发表专项核查意见。从上交所2020年度退市监管情况看,审计机构出具的审计核查意见已成为财务类退市监管工作的重要抓手。 各地证监局也加强了年报披露前对上市公司和审计机构的督促提醒。1月26日,上海证监局在对辖区2021年年报审计进行执业提示时提出,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年报审计时,应密切关注上市公司是否通过重大非常规交易规避退市,包括通过突击确认资产交易、政府补助等方式增加利润;突击达成明显缺乏商业合理性、可能附有前提条件的债务豁免协议或资产捐赠,实现净资产精准转正。1月25日,北京证监局召开“辖区上市公司2021年年报监管工作会”也强调,上市公司要聚焦退市新规,杜绝利用会计手法调节规避退市,不得虚增收入、突击调节利润、利用偶发业务增厚净资产。一个良性循环的资本市场,需要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健康机制。可以预见,在全面注册制改革的背景下,在监管强光的持续照射下,今年的退市监管与违规保壳之间的“交锋”将比以往更加激烈。(徐锐 、刘礼文 /上海证券报)

(1)

吴增荣2021-11-19

从投资端来看,中国资本市场与海外相对成熟的资本市场相比,最大的区别便是牛短熊长,市场投资者“炒小、炒差、炒新、炒壳”等投机行为盛行。而这背后的一大原因是,大量上市公司资产的长期投资价值相对较低。在此前的审批制与核准制框架下,资本市场上市公司存在“难进难出,只进不出”的特征。 这便造成了,具备高增长型的中小企业“进不来”,投资者“投不到”,而已经不具备投资价值的企业“出不去”,投资者“只能炒”的尴尬局面。在任何情况下,投资者都最应该是被市场重视的一方,我们过去习惯去教育投资者,做理性长期价值投资,但更应关注的是资产端出现的本质问题。 在中国资本市场全面注册制改革,退市新规落地以及北交所开市下,将会有更多处于价值早期,具备快速成长能力的中小企业实现登陆资本市场,也将有更多不具备长期成长能力与投资价值的企业被退市。资本市场在资产端将会实现更好的“新陈代谢”,留下更多具备投资价值的高增长型中小企业。从而逐步出清资本市场目前投资端“炒小、炒差、炒新、炒壳”等投机行为特征。 2021年,A股市场成交额突破一万亿的交易日已经打破了2015年5月8日至2015年7月8日,连续43个交易日成交额超过一万亿元的记录。可见,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投资热情是愈渐充足的。目前,北交所个人投资者准入门槛为“50万元+2年”,与科创板齐平。可预计,伴随着市场逐步发展,制度建设逐步完善,将有更多投资者得到分享高增长型中小企业成长红利的机会。

(0)

丁维2020-07-29

退市率低是个顽疾。首先,建立资本市场之初是想帮助国有企业脱困融资,初心现在看是不合时宜的,不能说当时错了,当时这么想没什么问题,但现在再这么想就有问题了。其次,之所以很难退市,这也我们法律法规执行不严,监管不够阳光化,不够规范化,不够透明化,过于行政化有很大关系,这点在今后的监管中,我希望投资者以及第三方机构、媒体充分发挥作用。第三,很多公司不能退市,因为上市公司主体是国企,甚至是中央企业,这点也导致了执法难度加大,所以要解决退市难,就要按照新的证券法要求严格执行退市制度,同时改善我们之前关于退市的要求,原来只有财务指标,现在还有交易指标,这已经是一个改善了。所以我想在未来,特别是实行注册制的市场上,退市制度将会越常态化,越来越规范和阳光。 对于造假情况,处罚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这和老的证券法规定有关系,顶格处罚60万,这种确实有当时的问题,好在新的证券法已经实施了,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很多人看到处罚,其实也不是只是罚款了之,这里面很多案例进入到司法程序,所以这种处罚并不是大家想象只是罚了60万,其它不管了,造假成本如此低,这个并不是大家理解的那样,但是毫无疑问,这种处罚金额这样规定,确实是有它的问题的,这是当年老证券法的大BUG。

(0)

盛松成文2020-03-19

最终这些公司的成长性、创新能力是不是可持续,还是会像当年创业板那样,发生很多公司业绩很快 '变脸',需要时间来检验。 根据中国官方描述,这个新板块采取的注册制,以信息披露为核心进行发行审核,把选择权交给市场,在中国资本市场是创新之举。 不折不扣地落实这些上市规则,减少人为的行政干扰,让市场做选择,并且毫不留情地惩罚造假企业、让不好的企业退市,将决定科创板未来能否有效地为培育中国明星科创企业服务。

(0)

严莉莉2019-08-15

市场上出现许多“休眠资本”,随着这部分资金的不断增多,已经严重危害到中国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必须激活这部分休眠资本,让其积极加入“产融资本”的行列,中国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才能共同焕发生机。目前我们面临的困难是:当前无论选择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还是宽松的货币政策,这部分休眠资本进入市场的意愿都不强烈。长此以往的话,中国经济将会入“经济泥潭”。本人认为,金融监管层前期的工作只做了一半。也就是说,前期一系列新规堵住了这部分已经休眠资本的短期逐利通道是没问题的,但是关了一扇窗之后一定要选择再开另外一扇门。堵住这部分资金的短期逐利通道的同时,要给他们提供长期逐利的通道。让这部分资金成为追逐长期收益的“股权资本”或“债权资本”。让这部分休眠资本进入市场的最关键要素在于,让其对于中国经济的未来充满信心。

(1)

ytjfthhrt2019-07-17

很多人不清楚“僵尸企业”的定义,今天普及一下常识:根据国际清算银行对僵尸企业的官方定义,“僵尸企业是一家上市10年以上的企业,息税前利润(EBIT)与利息支出之比低于1。”更简单说,僵尸企业是非盈利企业——无利可图到了无法用利润抵偿债务利息的地步。这些企业实际上已经破产,靠银行续贷偿还现有贷款,从而苟延残喘。说的更赤裸一点:如果一个经济制度,让赚不到钱的企业存活下来,就会彻底造成资源分配不当,这与股市一年上百个IPO,却只退市三五家,是一个道理,“只吃不拉”不仅股市受不了,整个经济,都受不了~~~ 谁都知道,股市在中国,是后娘养的,爹不疼,娘不爱的,就算是“只吃不拉”,也没几个人敢为了中国股民,跟垃圾企业拼命。 但是拔高到“整个市场经济体制”的层面,“只吃不拉”是绝对不允许的,这种低效的经济运行模式,第一个让人痛苦的地方,就是“烂账”会越来越多,会形成糜烂之势,对整个经济产生致命的杀伤力。 前段时间,包商银行的托管,其实可以看成是一个“压力测试”......测试的结果是让人担心的,为了保证银行间市场的运行,银行间市场市场利率可谓是“水漫金山”来形容。这都是低利率带来的恶果,在低利率环境下,银行可能从内心深处不情愿让一家企业倒闭,因为活着,至少烂账还没有成既定事实,即使最终还款希望渺茫。

(0)

纠纷解决2019-04-16

注册制是给万众创业准备的,双方是相辅相成的,如果真能实现万众创业+注册制的顺利落地,不仅能激活中国的经济,还能给国家创造大量的税收,最终实现重铸中国经济秩序的目的。注册制很重要,他绝不仅仅是对股市重要,而是能重铸整个中国的经济秩序,所以国家才会把注册制提升到国策的高度。

(0)

ngfnfgujhfree2018-12-13

科创板的技术资本市场功能,就是孵化早期的前沿技术和新兴技术企业。对于一些具有未来技术价值企业,即便是不盈利、甚至在亏损状态,也应该给予支持。 科创板应该聚焦硬科技、黑科技。科创板要为国家的科研机构和大学的科研成果商业化,提供早期融资服务。为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与资本之间的协同创新提供技术资本孵化服务。 科创板的投资导向,应该瞄准未来的隐形冠军、独角兽或众多技术细分领域的领先者。哪怕只有5%的成功率,也比投资那些已经基本成熟、业绩更好,但没有技术特色,并存在增长极限的企业更有意义。 因此,科创板的企业价值取向应该是在财务价值和技术价值间,更偏重于技术的未来价值和早期阶段。把那些虽然也属于战略新兴产业,但技术并不突出但财务业绩尚好的企业,交给新三板或中小板市场。这应该是科创板与其他市场的清晰边界。

(0)

查理德2018-10-19

解决中国股市最弱智,也最简单的方法是就是通过放开新股发行的垄断,直接让700多家排队上市的公司一起发行。同时开通国际板,让国外优质的上市公司也到这个市场发行。把中国股市搞崩盘,那么投资者就能买到最廉价,最有投资价值的股票了。这种短痛要比管理层调控下的慢跌效果好多了。但管理层为什么不采取呢?根本原因是以往中国股市的下跌是管理层一手制造的,是制度因素导致的。股市大跌甚至崩盘,全国股民会向政府索赔的。国家根本赔不起,而且管理层更害怕引发社会问题。所以管理层一直采取慢慢下跌的下跌接轨的方法来摧毁这个市场。股指稳定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前提。要保护投资者利益,管理层又拿不出足够的钱来弥补其管理原因带来的损失。成本最小的办法就是用政策维持当前的股市不再继续下跌。当然股指稳定才是对投资者利益的切实保护。市场价发行实际上是明火执仗的掠夺。一方面管理层限制新股发行,维持一个偏高的估值水平。而在这个前提下,管理层却不承认当前的市场化发行所采取的市场价不合理。一个原本在完全市场化环境下只值3元的股票,在中国股市这个高估值的市场上其上市定价预期是6元。在根据中国垄断了的市场化定价6元发行之后。新股高价发行后垫高了每股净资产。上市之后市场又给了更高的溢价。结果148元发行海普瑞,90元发行华锐风电一桩桩简单而疯狂的闹剧就这样产生了。

(0)
1 10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