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中国农民工两头不落地,故难成工匠和保证产品质量?

发布日期:2018-02-24    浏览次数:4066

  

  

农民工是指户籍仍在农村,进入城市务工和在当地或异地从事非农产业劳动6个月及以上的劳动者。

据统计2016年,中国全年农民工总量2亿8171万人,比2015年增加424万人,增幅1.5%。其中,本地农民工1亿1237万人,增幅3.4%;外出农民工1亿6934万人,增幅0.3%而我们知道,一直以来,农民工们无奈的在贫困线上苦苦的煎熬,过着“蚁居”、“鼠居”般的艰难日子,不能公平的分享医疗、就业、教育、娱乐等社会保障性的“改革红利”因此《共绘网》就农民工们两头不落地,即工作和生活不稳定与不安心的现状,产生“其难成工匠和保证产品质量”的顾虑,您是否也和我们一样的想法呢?对此,您是否有好的见解呢?请畅所欲言吧!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 农民工 不落地 工匠 产品质量
赞同(23)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凯斯泰纳2023-02-27

目前,我国9.1亿城镇常住人口中,有近1/3在县城和县级市城区居住。“这些年,越来越多农业转移人口在县域内就近就业创业,选择到县城落户。”吴宏耀说,要适应这一发展趋势,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畅通城乡要素流动。统筹县域城乡规划建设,梯度配置县乡村公共资源,深入推进县域农民工市民化,逐步在县域打破城乡界限,把县域打造成连接工农、融合城乡的重要纽带。(记者郁静娴)

(0)

郭金献2022-09-21

[强]学会深耕,早知道早受益。熬过来的才是人生。晚安

(0)

墨香慧儿2022-09-09

很多人从《隐入尘烟》中看到苦难,我则从中看到了真实。 进城依然“隐入尘烟”。 老年人能落脚城市一定是乡村中的精英,我们小区清洁工里有当年的大队书记。居民中有位老阿姨当年是生产队里一等劳力,带出优秀的儿孙现住在外孙女家。小区里有些乡下来的老人到垃圾桶中捡纸皮换点零花钱。社区和物业出于清洁环境将垃圾桶装上一个大封套,垃圾只进不出,断了老人们的念想。小区附近一家牙科诊所,来这里看牙的老人中,能够凭深圳医保报销的不足10%。他们的过去无人知晓、无人在意,城市也不过是他们的“尘烟”。(李津逵)

(0)

陶争先2022-08-22

整天只知道为琐碎的小事忙碌的人,必然成不了大器。说的对!

(0)

bjftjyxf2022-07-25

学习五大工具。 质量管理五大核心工具,也称品管五大工具。包括: 统计过程控制(SPC: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测量系统分析(MSA:Measure System Analyse); 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Failure Mode & Effct Analyse); 产品质量先期策划(APQP: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ning); 生产件批准程序(PPAP:Production Part Approval Process)。

(0)

hgytre2021-11-15

所谓的用工荒是企业和年轻人的双输。 目前的劳动力市场是供需不匹配,大量的年轻人没有技能,但因为生活成本高,也得要高工资;成本高昂的企业无力支付,双方僵持。 年轻人,骑驴找马,随时跳槽;企业面对大量的生手,前期培训费用打水漂。其实大学生也活得差,企业也活得差,双输。 企业只想要熟练农民工,不要大学生,嫌他们娇气还事多,有脑子的人不好管不是? 现在一个企业只是招聘10人,却写招聘100人,原因是想多挑挑,但实际上工资开得低;而农民工被某些唱高调的新闻误导,对工资抱有太高期望。 于是一方面企业找不到人,一方面农民工找不到活。企业和工人僵持,却被人报道和解读为用工荒。 所以,用工荒的真相是缺少:熟练工和苦工种。 一是中国毁掉了“技校”,德国75%的中学生是去了技校,中国90%的中学生是去了大学(主要是文科)。 以前技校毕业去工厂,现在进高校为了赚钱,活生生把人关了三四年,培养了一批酸秀才。剩下的歪瓜裂枣,越来越不会干活,还眼高手低,一般工作不想干,真要技术的工作干不了,企业根本不敢要。 做坏一批产品,损失远远大于节约的工资,熟练工培养周期太慢,所以出现抢工人。说白了,工人很多,但是有点儿技术的不多,企业没法用。 我曾观察了一个企业,普通制造业,企业员工除了老板一家全部是大学生,其他都是中学毕业,日常电脑管理做得也很好。 该企业前几年也招聘了几个大学生做行政管理、人事管理,但是他们上班就是拿着“考公务员”或者“英语六级”书复习,和农民工无法交流,工作马马虎虎,抱怨一大堆,确实没办法使用。 二是苦工种,如搬运,年轻人不想干,中老年干不动。我认识一个搞装修的小包工,在某一线城市苦干十五年,为儿子买了房买了车。 儿子现在某小公司混,月薪不到4000元。装修工月入8000元很正常,但吃住太艰苦了,儿子果断拒绝。

(0)

李信儒2021-10-22

农民工哪儿去了? 主要成了“农二代大学生”。他们毕业后在大城市的各个角落晃荡,怀揣希望,但是毫无希望。希望在歌声里,在诗里以及所谓的远方,听着听着也麻木了,也佛系了。 他们的职业最多的是房屋中介、各类销售员之类的,年纪超过30岁就难办了。这也是中国经济的困难之处。我曾经在珠三角一家传统制造业工厂考察,车间内的操作工,年轻人很少,最小也是30岁。倒是在管理区,财务、人事、销售等,都是年轻人,因为这些工作相对而言,还算体面点。因为农二代也是大学毕业,他们的父母绝对不会让子女去车间上班了,他们自己也会觉得,那个地方真没前途。十年后,工厂要是关停,如果不出现意外,这些30多岁的农二代大学生大吵大闹一番后,会大批失业。

(0)

BJIHGR2020-07-19

农民工没有经过技术培训,他们干的工程,盖的大楼你放心?应该让经过培训的失业(中国叫下岗)工人再就业!农民种好地,人民才有饭吃!

(0)

张鑫林2020-07-19

经济学家张曙光认为,城镇化应该是两个同时进行的过程,即农民从农村拔根,到城市落地。 所谓从农村拔根,就是农民让渡自己在农村的住房、宅基地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来换得进城的第一桶金。 从农村拔根,不仅可以获取进城所需安家的资金,而且可以自断后路,从而真正城市化。 既然城镇化是农民从拔根和到城市落地,就一定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行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就是让农民自由进城和资本自由下乡。 张曙光研究员认为,唯有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才能提升中国城镇化的品质,加快中国现代化的速度。

(0)

谭宗平2020-06-04

心系百姓为民发声,实事求是、真知灼见。

(0)
1 2 3 21条信息

张长江2020-08-22

作为一个工地的管理者,一直都很尊重一线农民工,再过20年,他们退休后,再也没有这批伟大的复兴者了!

(0)
1 1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