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欧美高校宽进严出,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轻,而进入高校则重课业,与中式教育成反差?

发布日期:2018-08-01    浏览次数:5544

  

        一直以来,东西方教育的巨大差距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应试教育被视为中式教育的典型,自由开放才是西方教育。除此之外,欧美大学“宽进严出”和中式教育“严进宽出”也形成了较大反差,值得深思。

  

        在美国,45%65%的中学毕业生可以进入大学学习,但四年制大学的毕业率只有57.3%。美国大学的“宽进严出”给每一个人提供了充分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入学后严格把关,用高淘汰率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而在中国,入学前的高考竞争过于激烈,让考生和家长视高考为人生成败的关键,入学后却放任自流,大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动力,泡吧、逃课、考前抱佛脚成为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常态(玩兴浓)。很多毕业生都坦言大学和高中,一个天堂,一个地狱,就连高中老师都常常用此来鼓励在考试中苦苦挣扎的高中学子。如此强烈的反差背后是东西方教育的根源之差,该如何看待?各位网友、粉丝,对于此话题你是怎么看的?你有何高见?快“畅言一下”跟大家聊聊你的看法吧。

相关热词搜索:欧美高校 中小学生 课业负担 中式教育 反差
赞同(22)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庞庆华2021-10-22

如果初三毕业时就要“一考定终身”,那么小学和初中的学科类课外辅导班根本就没法管得住,哪个家长敢放手啊!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苗一根,父母双方都是大学生,甚至985大学出身,奋斗了几十年,到自己孩子这里,初三毕业就上个职高?反正我是不能接受的。鸡娃的路上,我绝不敢放松,这是真心话。如果这个命运大分层能推迟到孩子高中毕业时,那么小学时我会放手,初中时我会稍稍放放手,我相信高中时孩子一定会发力,那时候孩子都懂事了,他的人生他负责,届时如果他不努力,那也怨不得父母。有些人反对说,德国的孩子小学四年级一读完,年仅10岁时就面临着“普职分流”,人家父母都能接受,就中国父母崇拜学历,接受不了初中分流。你怎么知道德国父母都能接受?前段时间人口学家梁建章在《应该避免过早教育分层》的文章中就说过,德国人也在反思他们职业教育的问题,过早分层带给德国科技创新很大的弊端。日本也崇尚技术,可是德日这两个曾经发达到极致的国家,在以半导体、互联网为龙头的新经济方面严重落伍了,为什么?对学生的过早分层是不是落伍的原因之一?其实我们需要多一些制度自信和模式自信。不要言出必“学别人”,中国改开后的40年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辉煌的物质文明,我们应该就回过头来好好研究总结这40年来的成功经验,因为诞生在自己土地上的成功经验更适合自己,别老崇洋媚外,那容易水土不服。 不要神话专业技能,不要神话动手能力,生活中用到专业技能的地方不多,你看看你的周围,看看你每天碰到的所有人都是凭什么生存的你就明白了。 不要倒脏水的时候把孩子倒掉。不要学别人的时候忘了自己。教育的事,得慢慢聊,聊通透,大家才能有统一的共识。 教育决定着一代又一代青年的未来,我们必须要用心去做。所以,有关教育的文章我们有必要用心去写,有必要用心去读。(笔者杨昇,高校教师,喜好写作)

(0)

雨田2021-09-06

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我们经常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我们的考试制度决定了考试分数无疑是最重要的,所以学科类培训成了中小学学生的刚性需求,而大量的校外培训就是更加强化这种风气,让学生更加没有业余时间,完全成了一个考试机器。此外资本价值下的大的培训机构就是培训老师,按照总部研究了这套系统来讲课,给孩子提分儿那是大概率事件,那么当这种机构成为社会的主流,大家可以想象到时候孩子是不是都成了一个模子刻出。我们大家都听过在国际数理化相关的比赛中,我们经常拿冠军或者包揽前几名,但我们在这些科技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目前的参与还是不足,所以这次整顿力度最大的就是学科培训。第四点规范社会的价值观。中小学是我们大部分价值观形成的最重要的阶段,而这个价值观的形成一部分来自家长,一部分来自社会,还有很大一部分就来自于学校的老师了,如果说是公办学校和我们一般的民办教育机构,其实这都比较好规范。(小荣谈教育)

(0)

hftftg2021-03-17

布鲁纳是结构主义课程论的创始人,代表作有《教育过程》(1959)、《教学论》 (1966)、《教育过程再探》(1971)等。其基本思想是:强调在科技革命和知识激增的条件下,必须按结构主义原理进行课程改革,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基本结构,即基本原理或基本概念体系;强调得到的概念越基本,概念对新问题的适用面就越广;断言在结构主义课程前提下,任何学科都能够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强调不仅要教出成绩良好的学生,而且还要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智力上的发展,为此就要抛弃传统的复现法,代之以有利于开发智力的发现法。(作者:夫莽)

(0)

海涛2021-01-26

现在的教育让每个人在每个时刻都处于竞争之中。 我们今天的教育有很强的竞争色彩,甚至可以说是彻底竞争化了。国家在国与国之间竞争的角度理解教育,学校在校与校之间竞争的角度理解教育,个人的教育更是陷入了一个全面的竞争状态。 我们的绩点制度让学生在每一个课程、每一个单元、每一个自我管理上都要获得成功。哪有谈恋爱的时间,哪有发呆出神的时间,哪有到哪个地方溜达溜达的时间…… 竞争的精神涉及到各个领域,从幼儿园开始上辅导班,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儿童到成年每一个阶段、每一段生活里的时间都被强行地挤压与规范化。在无所不在的丛林中,每个人必须在每一刻胜出才能胜出。 我个人认为,当每个人在每一刻都胜出的时候,已经差不多注定失败了。标准化的制度,大学的排名,各个系的评估指标等等都助长了这个竞争机制。这就是弗洛伊德讲的,庞大的超我结构使得每个人在竞争中最后心灵处于一个全面压抑的状态。 竞争意味着什么?每个人都必须在一个标准系统里和其他每一个人做出区分。你愿意在这个世界里活着吗?反正我不愿意。 我们必须跟每个人都不同,每时每刻都要赢。世界大学排名就是这样的,把北大排到15、26、37,又能怎么样呢?作为北大的教授,我一点都不care这个排名,我就要做我真正关心的工作。 所以,我认为如果只为了“赢”来确定教育目标、任何时候的成绩名次都会是你的“瘾”,那就像吸大麻一样,最后的结果就是年轻人过早地夭折。(渠敬东,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0)

弗朗茨·梅林2020-06-13

求是大牛哥:在任何一个发达国家,对未成年儿童的教育问题都十分重视。无他,因为在此期间,尤其是6到12岁,是人的脑缘系统发育的关键期。脑缘系统则负责行动、情绪、记忆处理等功能。另外,它还负责体温、血压、血糖以及其它生理活动。如果在未成年阶段,给予孩子过度的压力,例如羞辱性语言、分数淘汰制、加大作业负担、鼓励同学间互相打小报告,甚至搞某种轰轰烈烈上纲上线的运动等,都会对其脑缘系统的发育造成干扰。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但科学研究表明这并不是什么好事。在极端的情况下,孩子脑缘系统的发育会被“提前”终止,直接启动第三阶段的皮质层发育。因为皮质层主导自控力和分析判断力,它的成熟有助于提升孩子的存活率。这是人的一种生理本能,也是一种进化机制,能够提升人类在极端环境下的存活率。直接的表现是,孩子迅速变得“懂事”、“听话”,心理上出现早熟的特点。而这恰恰是以情感发育(脑缘系统发育)终止为代价的。它将给孩子成年后的心理健康埋下巨大的隐患。所以,当我们在对比中西方的小孩子,并因为中国孩子的课堂纪律更好,数学等知识性的学习成绩更高而感到骄傲的时候,殊不知这是因为中国孩子带着一颗“残缺”的大脑,在思维上提前进入青春期。更可怕的是,这种“残缺模式”会伴随孩子度过一生。在成年以后,伴随而来的是普遍具有易怒、焦虑、自卑、内疚、烦躁等糟糕的情绪。这也导致很多人在生儿育女以后,心态上就自动进行了自我放弃。不会再对工作产生激情,也不会再有任何创造力。因为他们的创造力早在中小学阶段就已经被他们的上一辈亲手掐灭了。他们可能最想做的,就是让自己的孩子实现自己儿时的梦想。而从来没有品尝过天性释放的他们,又会成为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样子。他们的孩子,也绝对不会拥有什么傲人的创造力。这就是“教育迭代”的恶果。

(0)

常松2020-03-04

很多发达国家的孩子学的课本比我们容易,课后玩的时间也比我们多,许多国家还没有统一的类似我国高考的选拔机制,但并没耽误高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获得世界级科技奖的人数远比我们多。 这从一个侧面更印证了应试教育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0)

JXDRE2020-02-22

做自己不会做的事,要求学生具备处理复杂资讯,解决未知世界难题的能力。 事实上,所有创造的第一步,都在于把没有联系的因素(这些因素可能是经验,也可能是观察到的现象)重新结合,将无序变为有序,将无形变为有形。 联想到当前中国教育的实际情况,“做你不会做的事”真是当头棒喝。 我们恰好做了相反的事情。 由于大规模的统一高考录取制度,为了追求更高的分数,中学和学生被迫进行高强度的重复性训练,目的是不断提高对考试题目的熟悉程度和反应速度。思考过程被完全省略。 也就是说,分数的高低只体现出反应速度的快慢,并不一定代表学生的智商高低。 我曾经读过一篇《清华学子的完美学习方法》,其中出现最多的词汇是“熟练”--“高考比的不是脑子,而是手。 手熟一切okay,不熟什么也别谈”;要做尽所有类型的题目;同样类型的题目至少要做五遍,直到看到题目反应速度达到一秒;等等。 实际上,这种训练模式之下的学生,已经丧失了主动思考的能力和欲望,即使考再高的分数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又想起美国的SAT和ACT(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洋高考”),考试内容和中学教学基本上没有什么关系。 中国人对此大惑不解--在许多中国人眼里,中学存在的价值似乎就是为了考试。 SAT的组织者--美国大学理事会解释说:这是因为SAT关注的是“学生未来在大学和工作中最重要的技能和知识”,它的服务对象是大学,当然要满足大学关于人才选拔的需求。至于中学教什么,怎么教,那是中学教育自身的事情,当然不需要他们关心。 可以说,正是因为中学教育和大学入学考试无关,恰恰可以保证中学教育沿着自身教育规律的轨道前进,恰恰能够满足大学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

(0)

ffrmiomhgj2019-10-16

东亚国家从幼儿园开始到大学的学习卡位战和争夺战,其实质是对有限的高品质教育资源的争夺,这个并非没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为何这个地区的争夺会达到这样的火热程度呢?那也许要归咎于长期物质匮乏导致的稀缺心态。 去年大热的《稀缺: 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指出,当人陷入稀缺的状态(物质或是时间)时,稀缺会俘获大脑时,人注意力的俘获,不仅会影响我们的所见的速度,而且也会影响我们对周遭世界的认识。 而当我们为了解决眼下的难题而极度专注时,就无法有效地规划未来。 我觉得稀缺是东亚民族特有的状况。因为这些国家几千年来都是水稻密集型种植经济,一方面是可以在同等耕地情况下养活更多人,一方面当然是需要付出更多劳动和忍受更大拥挤。 到了十七世纪后,就都陷入了内卷化的陷阱。 就以日本为例,15至19世纪,日本人口波动在1000万到2000万之间,约为英国同期人口的四倍。 庞大的人口赖以生存的适耕土地,面积仅相当于英格兰的一个县,生产力却又不及英格兰的一个郡县。 所以在德川时期,为了维持生存,日本人不但把勤劳节约发挥到了极点,甚至有两个匪夷所思的现象。一个是日本政府出面来鼓励溺婴,以至于300年间人口零增长。 另外,因为宝贵的土地不能用来给家畜提供饲料,日本人系统性地取消了车轮和家畜的使用这两项基础性农业技术,其结果呢,来一个形象的比喻,他们把鼻子保持在水以上,只要发生意外灾难或意外支出,就可能惨遭溺毙。 这种东亚民族特有的匮乏和焦虑心态,不管是东南亚的土著民,欧美人,甚至非洲人,都无法理解。 所以对于教育资源,如果是狭义地理解为配备良好的教室、高级教师之类的,那确实是有限的,对于长期处于稀缺的心理状态的东亚人来说,是一定要参与争夺的。 但是,实际上, 孩子要成才,更重要的教育资源,其实是各自家庭的文化背景、价值观的言传身教、志向和视野的潜移默化,那根本和那种“你上了这个学校我就上不了”那样的零和博弈无关了。 而且,如果家长在稀缺心态的驱动下,让孩子从小沉浸在补习班和题海里,希望能先去抢到眼前看起来很稀缺的学校资源,也许从长远来看,就反而浪费了孩子最大的资源—有无限可能性的少年时光和天生的好奇心,那就是爱之适足以害之了。

(0)

光辉而就2019-10-08

目前中国的大学也在转型严出。

(0)

会觉得很爽2019-09-19

实际上,一旦一个孩子认识到自己未来将成为什么样的人,就会从内心激发出无穷的动力去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无数的研究结果已经证明,对于人的成长而言,这种内生性的驱动力要远比外部强加的力量大得多,也有效得多。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人生不是一场由他人设计好程序的游戏,只要投入时间和金钱,配置更强大的“装备”就可以通关。一旦通关完成,游戏结束,人生就会立即面临无路可走的境地。 人生是一段发现自我的旅程,路要靠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认识到自己未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就像是远方的一座灯塔,能够不断照亮前进的道路。 了解自己喜欢什么?先列一个负面清单。那么,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未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换句话说,如何才能发现自己生命中的特殊潜质呢? 每个人的方法可能都不同,但最重要的是要像那个只为苹果而生的乔布斯一样,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找到自己的真正兴趣所在,意识到你的一生将为何而来。一般来说,大凡优秀的人,做任何事的结果都不会太差,真正困难的是要辨别这件事是不是你真正喜欢的事情。判断是真喜欢还是假喜欢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看你是否为之痴迷,是否能够心甘情愿不计功利地为之付出时间和精力并始终坚持。 真的痴迷是一种相思之态,白天想,夜里想,连做梦也在想,想到他(她)就情不自禁地笑起来,见到任何东西都会想起他(她),和别人说话的内容也全都是他(她),为之兴奋,为之发狂,甚至为之疯魔。 那是一种沉浸在幸福中的状态。“不疯魔不成活”,如果达不到这种状态,就算不上痴迷,也就不是真正的兴趣所在。

(0)
1 2 3 25条信息

学海舟楫2021-10-08

我们这学而思之类的数语外课外班全改到周一到周五了……到底减了什么?

(0)

Jony J2018-08-16

每个国家的文化背景和教育方式都不一样,只要是适合自己国家的教育就是好教育。

(0)
1 2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