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英和美的全球化实践,殖民与霸权因素多些,而共商共建共享少些?

发布日期:2018-08-01    浏览次数:2597

  

  

回顾世界历史,人类社会的发展堪称不同文明由远走近、交流共进的历程。伴随全球化的推进,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融入国际合作浪潮。国与国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依存前所未有地加深,各国人民日益休戚相关、安危与共。

而当前,西方主导的全球化源自资本和市场扩张的本能冲动,可视为自发的全球化进程。这一类型的全球化名义上是经济全球化,本质是跨国资本的全球化。这主要归结于跨国资本过度追求自身利润的增长,漠视了发展的普惠性。最明显的便是英和美的全球化实践,《共绘网》认为其在全球化的路程上殖民与霸权(武力因素多些,而共商共建共享少些各位网友、粉丝,对于此话题你是怎么看的?你有何高见?快“畅言一下”跟大家聊聊你的看法吧。

相关热词搜索:全球化实践 殖民与霸权 共商共建共享
赞同(15)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伟才2021-11-22

美俄两国针锋相对多年,双方经常“你来我往”地开展军事演习。即使美俄双方从未公开表示演习是针对彼此,但这似乎已经是世界各国心照不宣的秘密。现如今,美国深陷疫情危机,仍然没有放松对老对手的关注力度。相比美国的“焦头烂额”,俄罗斯这些年在军工研发上取得了不少成就,经济发展似乎也正在回温。专家表示,如若美国不尽快收敛自己的武力威慑行动,执意在热点地区“搞事”,难保不会让自己陷入另一个阿富汗泥潭。

(0)

坐看云起2021-10-26

像在他们之前的荷兰人一样,英国人遵循资本主义制度来激励和资助人们进行集体工作,并将这些商业活动与军事力量结合起来以开拓全球的机会,从而变得极其富有和强大。例如,英国东印度公司取代荷兰东印度公司成为世界上最具经济支配地位的公司,而且其军事力量大约是英国政府常备军事力量的两倍。这种方法使得英国东印度公司极其强大,也使英国人民非常富有。同期,大约在1760年,英国人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制造物品和致富的方式,同时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这便是由机器生产,尤其是由蒸汽机所推动的工业革命。因此,这个国民受到良好教育的相对较小的国家,通过将发明、资本主义、大型船舶和其他技术结合在一起而走向全球,并通过强大的军队建立了在接下来的100年内占据世界主导地位的大英帝国。 伦敦自然而然地取代阿姆斯特丹,成为世界资本市场中心,并继续创新金融产品。 在这100年和平繁荣期的后期,1870年到20世纪90年代早期,出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涌现,经济持续繁荣。在此期间,人类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巨大的技术进步,这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使那些开发并拥有技术的人变得富有。 这个时期对于英国来说就像200年前的荷兰人的“荷兰黄金时代”,因为它通过八种主要方式提升了国力——出色的教育,新发明和技术,更强的竞争力,更高的产出和贸易,更强大的军事和金融中心以及更广泛使用的储备货币。(桥水基金CEO达里奥先生)

(1)

甜蜜蜜2021-05-26

对美国捍卫绝对霸权信念的坚定性、顽固性和极端敏感性,中国是缺乏体验的,这就导致了若干认识误区。   误区一:即使中国经济规模超过美国,综合国力同美国也有很大差距,美国不会因此锁定中国。 霸权捍卫者的正常思路是这样的:因为要分散力量面对众多的大国,所以某个综合国力弱于自己,但却在经济或军事领域迅速赶超自己的国家,就具备成为了“头号挑战者”的要件,如果放任这个国家综合国力超过自己,那就不再是挑战的问题,而是霸权转移的问题。   美国经济规模超过英国的1890年代,美国的综合国力也落后于英国,伦敦城地位高于纽约,皇家海军远强于美国海军,美国陆军则完全不值一提,美国的科学远远落后于英国和欧洲,经济也呈现出粗放化、山寨化、盗版化特征,如果英国再加上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美国的幅员也远小于英国…… 但是,最终取代英国霸权的还是美国。我们没有理由怀疑,美国会千方百计阻止其他国家拷贝自己的成功经验。   误区二:中国坚持和平发展,不与美国为敌,永不称霸,所以美国不会因此锁定中国。 中国目前的政策,确实让美国锁定中国更为犹豫并难以凝聚国内共识,但影响美国决定的根本点,还是基本的国力对比变动趋势。   而且,在国际关系中,“A国不把B国作为主要对手,不等于B国也不把A国作为主要对手”。 两次世界大战,德国都把欧洲大陆的法国、沙俄(苏联)作为主要对手,威廉二世和希特勒甚至曾多次幻想同英国结盟,但这不影响英国把德国作为“头号挑战者”加以打击,因为英国认为,打败巴黎和莫斯科的德国将必然取代自己的霸权地位,而这是英国绝不容许的。 因为没有清醒认识到被英国锁定,所以背弃“俾斯麦德俄(苏)谅解传统”的德国,犯下了难以挽回的致命战略错误。 同样,戈尔巴乔夫、叶利钦,也不把美国当做对手,但这丝毫没有影响美国以金融战、北约东扩等一系列手段,几乎把俄罗斯逼近死角。 误区三:中美有紧密的政治经济合作关系,又共同面对众多全球性挑战,所以美国不会因此锁定中国。 霸权国家当然对具体的合作利益和解决国际问题高度关注,但捍卫霸权的本能,决定了其更关注其他大国同自己的相互力量对比。 中美关系的复杂性就在于,虽然美国是双边关系设定议题的主动一方,但和平发展的中国却是改变双方力量对比的主动一方,对此我们中国人是缺乏敏感的,但美国人却并不缺乏敏感。一战前英国锁定德国时,英德(普)有上百年多次共同反对法国而结成的历史传统友谊,盎格鲁——撒克逊人同德意志人是完全的日耳曼同宗,英国的汉诺威王室来自德国,德皇威廉二世的母亲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女儿,英德两国还互为对方最重要的出口市场之一…… 所以,当德军入侵比利时,英国向德国宣战时,德国上下对此感到无比震惊,痛骂英国是“向亲兄弟背后捅刀子的忘恩负义的小人”(由此也可以看出,德国在国际政治舞台的表现是多么的幼稚)。今天中美两国关系的紧密纽带,恐怕还不能说超过了当年的德英两国。  误区四:价值观和发展模式上“皈依”美国,可以阻止美国对中国的锁定。 如此肤浅的观点,除了极少数自由派之外,中国大多数人都不屑一顾了,苏联解体的教训就在眼前。 还有少数人贩卖西方的所谓“民主国家间不相互打仗”的理论,我们以英美关系为例,两国算得上同文同种,有相似的政治制度(自由主义者眼中,两国是渐进式自由民主的典范),共同的法系,可美国独立战争后很快就爆发了第二次英美战争,美国南北战争时,英国完全同情支持南方(沙俄倒是完全支持北方,并向美国派出了自己的支援舰队)。 一战前的英日同盟对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扩张构成了阻碍,美国军方也多次制定修改对英作战计划…… 假如不是德国在欧洲心脏地区的迅速崛起,很难想象后来英国会如此“宽容”地对待美国的发展。当然,历史是没有假设的。 二战后,西方世界内部没有发生激烈的冲突战争,核武器和反苏是重要原因,但美国确立了在西方世界的绝对霸权则是更重要的原因,由此西方几乎所有大国都成了美国盟友——当然,按美国另一位战略大师布热津斯基的逻辑,那无非是“仆从”、“附庸”的代名词而已。(作者|副社长 彭晓光。来源|《环球财经》)

(0)

棠锦2021-04-14

肖磊:美国的特殊性到底表现在哪里呢?很简单,美国的特殊性就在于对“生意”二字的绝对崇拜和大统一市场创造出来的前所未有的规模。 美国所创造的商业规模,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们现在讲中国经济的规模,超过美国的70%,这其实说的是单纯的生产总值,而美国完整的规模还包括军工复合体和金融体系、情报网络,以及规则制定所引发的美国效应。 美国媒体一个虚假的报道,就可能会导致另一个国家持续数周的骚乱;美国好莱坞创造的一个虚拟电影角色,就可能引发持续数年的原型传播和商业渗透;美国硅谷咖啡馆里两个创业者的一次交谈,一个程序员的一行代码,又或者说华尔街某个办公室里一个交易员的一次交易,甚至是美国中央银行美联储主席的一句话,都会影响到世界大部分市场的很多人的命运。历史上人类有过很多帝国,甚至到了大英帝国时代,号称日不落帝国,但跟二战后美国所建立的全球霸权体系相比,那也是小巫见大巫,英国当年也只是基于工业国家对农业国的不对称优势,而美国是在全球普遍的进入到工业时代后建立的绝对优势,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0)

柳淡溪桥2021-02-17

在欧洲人接受、吸收法国大革命影响的同时,另一场更安静的,暴力和冲突更少的,但是影响深远的革命即将开始,这就是工业革命。蒸汽机、纺织机、使用煤炭、铸铁工艺的创新……所有这些发明和技术创新都发生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之间,带来了惊人的经济和社会变化,对个人生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铁路彻底改变了交通运输,大量人口涌入城市,这是这场革命最重要的两大结果。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使英国获得了超越竞争对手的巨大优势,获得了世界霸主的地位。工业革命带来的财富远超美洲殖民地,并赋予了殖民地全新的含义:它们既是基本商品的来源地,也是英国工厂产品的新市场。工业革命迅速蔓延到西欧和大西洋彼岸。在西半球,美国一马当先,从19世纪后期起成为工业大国之一。工业化很快成为经济发展和繁荣的代名词,不能工业化的国家都会陷入发展停滞和落后。工业革命弥合了美国和欧洲之间因美国独立战争导致的诸多误解,美国市场对欧洲工业的吸引力越来越大,美国企业家也主动接近欧洲国家,特别是英国,期望从那里获得创新技术和风险投资,并学习产业培育和创造财富的思想。(本文选编自《欧洲:欧洲文明如何塑造现代世界》,作者|胡里奥·克雷斯波·麦克伦南(Julio Crespo Maclennan)

(0)

李茗豪2020-12-31

从历史和国际经验看,中美大博弈最终无非四大结局。1)中国被遏制,美国维持世界霸权,如美日贸易战。2)中美脱钩,形成两大对立阵营,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如美苏对峙。3)中美合作共治,形成以中美为核心的G2集团,如德法推动欧洲一体化。4)中国崛起,美国衰落,如历史上大部分的霸权国家与新兴崛起大国。只要中国保持战略定力,做好自己的事,坚定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没有什么能阻挡中国的伟大复兴。中国应尽量避免中美关系走向第一种和第二种结局,而尽量将中美关系向中美共治、中国崛起的第三、四种结局努力。美国绝不会拱手将世界霸权的主导权主动让出与中国共治或接受中国崛起、美国衰落,因此中美大博弈仍将具有长期性和全面性。、 我们十多年前从事“大国兴衰的世纪性规律与中国崛起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相关研究。自美国大选开始,我们便系统研究并持续跟踪美国经济社会发展背景、贸易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抬头背后的经济社会基础、美国各界对华态度和战略转变、特朗普新政主张及进展等。 只有深入研究大国兴衰的世纪性规律、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抬头的经济社会背景、中美关系演变历程和趋势,清醒认识特朗普新政的核心诉求和底牌,才能避免战略误判,放弃幻想,着眼长远,沉着应对。

(0)

IP大大2019-10-09

自身资源匮乏,缺少劳动力,只能靠强权掠夺来获得资源。

(0)

bfdhhdj2018-12-28

郑和下西洋体现了明朝初年国力的雄厚,但是很快因为财政问题和朝廷内部的争议难以为继。郑和下西洋和欧洲人海外扩张的时期相同,过程和结果却很不一样。欧洲人是一批一批逐渐扩散的,在美洲、非洲和亚洲由不同的人建立了很多殖民地,逐一受到本国政权的认可。郑和下西洋从客观上讲,在航海史上、在军队的运作和补给上面,是皇权集中的明朝的国家行为,的确是了不起的成就,但是对世界历史整体的发展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冲击。所以我认为,因为郑和下西洋发生得太早,而且完全出于皇家的意志和财政支持,导致中国和整个世界当时都还没有准备好接纳、利用这七次远航所创造的商贸或是移民的可能性。

(0)

Chus2018-10-18

在那个弱肉强食的年代,美国的航空母舰就是真理,谁的拳头大谁就是老大。不要说是伊拉克,哪怕是美国自己的铁杆兄弟想要打美元霸权的主意,同样会受到美国暴风骤雨般的无情打击。地位在欧盟举足轻重的德国总理默克尔仅仅是表达了一下欧元比美元更合适做石油的结算货币,美国立马出手,一场希腊债务危机引得整个欧盟人仰马翻,让原本铁板一块的欧盟差点分崩离析,从此焦头烂额,默克尔再也不敢提欧元结算。美国就是用这种杀鸡儆猴的方式警告,谁敢触碰美国这个底线,只有死路一条!

(0)
1 9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