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全球统一成立太空探索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2018-09-04    浏览次数:3692

        1969年,人类登上月球之际,许多人就猜想没准到21世纪,太空旅行将成为日常,人们也将去往银河系的其它恒星,甚至挑战进入星际空间。

        虽说到如今这样的未来还在远方,但我们仍旧朝着这个目标努力,毕竟人类居住的地球,只是浩瀚宇宙中的一个小小星球。可仔细想想,既然全球各国国家都在朝着探索太空而努力,为何全球不统一成立太空探索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呢?如此一来便能聚集全世界的力量,一齐向未知前进,您说是不是呢?各位网友、粉丝,对于此话题你是怎么看的?你有何高见?快“畅言一下”跟大家聊聊你的看法吧。

相关热词搜索:全球 统一 太空 探索 技术
赞同(18)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刘鸿雁2022-05-29

中美博弈终极结束时间在2050年左右。中美博弈的结束意味着5000年人类文明史终于告别了存量博弈的历史,进入一个激动人心的崭新阶段——伟大的星际探索阶段。 嗯,不要觉得这个2050年距离你很遥远就漠不关心,接下来你将看到的是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哪怕你今年60岁,你也有很大机会见证这幅画卷的全景图。

(1)

吕嘉浩2022-02-14

人生精彩,竞相绽放; 八十亿聚,人类辉煌! 宇宙探索,射电远望; 天眼接收,无数波光。 未雨绸缪,寻新地球; 地外文明,早做探究。 危急来前,已有预案; 转危为机,前路更宽。

(0)

小梅子2021-06-29

浩瀚宇宙,星辰大海,愿我伟大祖国繁荣昌盛永远辉煌。我爱你中国!

(0)

长不大2020-12-14

五星红旗在嫦娥五号升起,不褪色,不变型,自豪地向世界展示, 在哪强电磁辐射,正负150度摄氏温差恶劣环境,真是了不起,感谢中国航天人科研团队,经过一年的心血结晶!

(0)

萱萱2020-10-15

美国在太空领域的领导地位:研发投资应该继续利用美国大学和私营机构的能力,聚焦美国在太空领域的领导地位,以支持特朗普政府2024年的登月计划,并作为未来人类火星任务的试验场。在近地轨道的新平台上进行生物和物理科学的微重力研究对于实现更长时间的人类太空任务非常重要,并可能对地球上的生命产生实际益处。 相关部门和机构应优先考虑月球和火星的低温燃料储存和管理、太空制造和装配、先进的太空相关动力和推进能力、以及轨道碎片管理研究。还应优先安排确保商业活动的工业基础的活动,这将大大加快私营部门实现政府既定目标和促进太空经济发展。最后,还应关注先进材料、添加剂制造和机器学习等在太空和地球具有潜在应用的能力。(编译:学术plus评论员 张涛)

(0)

上弦月2020-07-28

中国人的骄傲!祝福:中国航天科技再创辉煌!

(0)

叶钦奖2020-03-28

我们何以拥有今天的现代文明?靠的是自由、平等、博爱这些思想的指引,靠的是正大光明公平公正的行为准则,靠的是分工协作贸易交换的生产方式。世界文明发展到今天,靠的绝不是阴谋论。请相信,这世界会变好的。

(0)

NBA功夫2019-05-17

美国《纽约时报》称,美国很有诚意加入中国空间站项目,但是希望中国能够考虑美国的债务情况,以大国姿态来面对,不要设置过高的价格门槛。 欧洲媒体的口径分外一致,也是希望中国考虑欧洲现在的情况,如果能够合作,尽可能给些优惠,欧洲可以众筹集资参与,并考虑拿出一些技术作为回报。日本《产经新闻》最直白,表示中日之间相依相存,希望中国不要把参与标准定太高,另外,给个内部价。 但是,他们只看到了我们的成就,却没看到我们为此付出了多少代价,我们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工程师的辛劳、普通工人的汗水,加在一起才造就了这一成果,所以,凭什么要降低价格?因为他们经济处境艰难吗?可我们更艰难的时候,可是被拒之门外的啊,这不是钱的事! 中国的空间站是老一辈研究者的梦想和新一代创造者的希望,是千千万万的科学家、工程师、普通工人,正是因为他们战时抛头颅、洒热血,和平时期奋斗在军工研究的一线,才有了我们如今静好岁月的生活。 我们绝对要正视所有科学家艰辛付出得来的劳动成果,不能轻易地降低价格,更不能白送。至于美日欧等西方国家提出的经济困难情况,则不属于我们应该考虑的范畴,毕竟我们自己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无论您有多忙,请花1秒钟的时间把它放到你的圈子里!可能您的朋友就需要!谢谢!接力下去,拒绝冷漠!

(0)

P,HYIMGN2019-02-21

中国拥有经济实力和工程人才来开展大规模的科学项目。如果说与美国和苏联异常短命的太空计划相比,中国的太空探索似乎规模有限,但重要的是前瞻性。杨利伟于2003年搭乘“神州五号”飞船进行的航天之旅仅仅是序曲。中国已经计划建造一座空间站、实施一次载人月球着陆和一次火星任务。随着美国对科学的热情减弱,彼此竞争的政客们取消政府项目,以及俄罗斯残破的太空项目因缺少资金而举步维艰,中国却拥有足够的野心、专注与资金,为以科学名义服务公共利益提供了机会。 受NASA航天飞机失败的震惊以及国内政治的敌意影响,美国的航天计划甚至无法将自己的宇航员送入太空。所谓的国际空间站——中国被故意排除在外——只能靠俄罗斯老化的“联盟号”飞船抵达。然而,正如墨西哥导演阿方索·卡隆在其2013年上映的电影《地心引力》中巧妙暗示的那样,有朝一日当美国和俄罗斯的航天项目衰败失修,中国并非不会成为那个被求助的对象。 无论是单打独斗还是联合,只要民族国家是唯一有能力汇聚开展大科技计划所需资金、人力和知识的实体,民族沙文主义就必将成为这个组合中的一部分。而这正是难题所在,只要想想科学究竟花了多长时间才得以发展到今天这一步,而这一切又是多么脆弱不堪。如果倒行逆施的政治和族群疯狂要以全人类之名击碎追星摘月的梦想,那将令人无比遗憾。

(0)
1 9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