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单把物质享受当幸福仅仅是动物水平的幸福

发布日期:2013-10-30    浏览次数:3361

         纵观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每个时代会出现与其时代相对应的产物,随着时代科技的发展,产品更新换代,旧的被淘汰,新的产生已是必然。既然人类不断发明制造出来的物品只是时代的过渡品,仅仅是人们为了满足某一阶段的需要,那么豪宅、名车还有那么重要吗?在温饱之余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固然没错,但有些人忽略了自己的精神生活,在眼花缭乱的奢华中忘却了精神思想补给的重要性。英国大剧作家莎士比亚说过:一个人要是在他生命的盛年,只知道吃吃睡睡,他还算什么东西?简单不过是一头畜生。在金钱社会中的人们,住豪宅,开跑车,穿名牌,过着奢侈生活的同时难道不会感到精神世界的空虚吗?会不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难道我的一生就是为了赚很多很多钱,然后仅仅是过着这种奢侈的生活而已?一个人如果忽视精神生活上的满足,只把物质享受当做幸福,那么,这种幸福仅仅是动物水平的幸福。你赞同此观点吗?


相关热词搜索:幸福 精神生活 物质 思想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148)  |  中立(42)  |  反对(23)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jhyhjki2024-02-07

元素周期表再也不会有新元素发现了,过大的原子核都有放射性。所以发达的物质世界直接导致人精神世界的空虚和崩溃。[旺柴]

(0)

淡泊的疏影2023-02-15

【关于幸福】 一、无论人们所追求的物质条件和生活方式有多么不同,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追求幸福。 二、幸福有两种:足够糊涂的幸福和足够明白的幸福。但这两种幸福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只能算是动物式的幸福(自私、低级、可怜的幸福),后者才是人类特有的、该有的幸福(彻底自由、彻底解放的幸福)。 三、拥有金钱多少与幸福与否关系不大。烦恼、痛苦、精神失常乃至自杀的富人多的是,快乐、幸福的穷人更是随处可见。 四、幸福是一种心理状态。一个人是否幸福,根本就在于“对自身的境遇(或生活)是否满意”,如果满意,就会幸福;如果不满意,就会不幸福。 五、个人的幸福和大家的幸福是不可分割的。 六、“人与人之间该不该平等相处”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问题。只有足够多的人朝着平等的方向努力,世界才会和谐,才会大家都幸福。 七、要获得人类特有的幸福,只有唯一的途径:为社会进步而奋斗。或者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幸福而奋斗,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为人类解放而奋斗。(这些说法只是措辞不同,内涵都是完全一致的) 八、“为社会进步而奋斗”的基本原则是:持之以恒地主动学习和帮助他人。这里的“他人”包括家人、同事、亲朋好友、陌生人、乃至全人类。

(0)

星语心愿2022-11-02

下面,我们抛开短暂时刻的幸福,来解析长久的幸福、整个人生的幸福,也即:一个幸福的人生是什么样的。 如果我们把人分为足够糊涂、足够明白、不够糊涂又不够明白三类,那么,哪类人是幸福的呢?相信大家都知道:足够糊涂的人和足够明白的人都是幸福的,而不够糊涂又不够明白的人则会是痛苦的。 现实生活中,足够糊涂的人和足够明白的人是少数,不够糊涂又不够明白的人是多数。所以,我们也就看到了,幸福的人是少数,不幸福的人是多数。 足够糊涂的有三种类型:第一类、没心没肺型。这类人从来不会想着规划一下人生,想吃的时候就吃、想睡的时候就睡、想玩的时候就玩,天塌下来了都不知道着急,做事也基本上都是敷衍了事(如果条件允许则干脆就不做事),当然,他们通常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随遇而安、得过且过,啃老族和某些富二代、阔太太也属于此类。第二类、走火入魔型。这类人自以为具备了某种智慧,或是破解了某些秘密,再或是掌握了世界真理、通晓了宇宙法则,因而沾沾自喜、陶醉其中、不可自拔,却不知道那些所谓的智慧、秘密、真理、法则,原本就是最基本的常识,甚至还有一些是早就被批判了的错误思想和观点,相当一部分宗教教徒和几乎所有的修行者就是这类人的典型,一部分学者和艺术爱好者也属于此类。第三类、极端主义型。这类人崇尚动物世界法则,他们恃强凌弱、毫无道德底线、毫无怜悯之心,为了个人和团伙的目的不择手段,他们自以为凌驾于普罗大众之上,实则糊涂至极,一切都只为了满足动物式的欲望,丝毫感受不到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的快乐与幸福。恐怖分子就是这类人的极端典型,某些政客、某些企业主(甚至一些知名的所谓的企业家)和那些甘愿为他们做走狗的学者、理论家都属于此类。 足够明白的只有一种类型:持续奋斗型。所谓足够明白,就是始终明白,生而为人,绝不能仅仅只为了满足肉体的欲望,幸福只能源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和谐统一;就是始终明白,劳动创造(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和发明创造)是人生幸福的唯一源泉,真正的幸福必须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才能获得;就是始终明白,每个人都追求幸福,个人的幸福和大家的幸福是不可分割的,在追求自身幸福的过程中,不仅不能损害他人的幸福,而且要为尽可能多的人带来幸福;就是始终明白,人的能力不是先天就具有的,必须通过学习和实践而得来;…… 所以,这类人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岗位,都始终兢兢业业、努力把事情做到极致,虽然经常因贡献突出而获得表彰和奖励,但对豪宅、豪车、华服、奢侈品、名利等毫无兴趣,把必须的开支以外的钱都用于帮助他人和公益事业。而且,他们总是利用一切机会努力学习,以提高帮助他人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即便退居二线了也依然努力发挥余热,真正做到了生命不止、奋斗不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不够糊涂又不够明白的。所谓不够糊涂,就是还知道必须要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甚至还要对社会负责,还有做人的基本原则、道德底线以及起码的尊严和骨气,努力工作、诚实守信、勤俭节约、与人和善是这类人的典型特征。所谓不够明白,就是看似什么都明白,实际上什么都不彻底,比如:明明知道要多加学习,却总是浅尝辄止;明明知道做任何事都会遇到困难,但在真正遇到困难时却总是想着退缩甚至放弃;明明知道过度娱乐不好,却总是抵挡不住诱惑;明明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却总是想着投机取巧、少做多得;明明知道贵在坚持,却总是半途而废;明明知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却偶尔还是忍不住干点瞒天过海、偷鸡摸狗的事情;……。经常性地把自己的优势变成障碍、大事上低估自己小事上高估自己、从来就静不下心来真正搞明白一件事情(哪怕有的时候只需要一点点时间)也是这类人的典型特征。不够糊涂又不够明白的人当然也有很多的快乐和幸福,毕竟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知足常乐,但同时,他们的内心也充满着无奈、遗憾、落寞、空虚、后悔、不甘,所以,他们的幸福是一种虚弱的、肤浅的、不彻底的幸福,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实际上根本就不是幸福而是一种痛苦。 虽然足够糊涂的幸福和足够明白的幸福都是幸福,但这两种幸福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只能算是动物式的幸福,后者才是人类特有的、该有的幸福。而且,在涉及幸福的各项具体内容方面(如工作、娱乐、社交、保健、赡养老人、抚育子女、应对突发情况、养老保障等),后者是毫无疑问会比前者处理得更为妥当的。一个不够糊涂又不够明白的人要想获得幸福,理论上有两个选项:一、把自己变得足够糊涂;二、把自己变得足够明白。否则,就会一直痛苦着。不过,大家要知道:把自己变得足够糊涂比把自己变得足够明白要难得多。

(0)

格格创2021-11-19

俗话说:“家有黄金万两,不过一日三餐,家有良田千顷,不过夜眠七尺。” 每个人都在忙,忙着追求更多的物质财富,然而事实证明,追求的东西越多,往往会活得更累。 如果放弃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回归最生活的本质,生活会不会变得不同? 早在一百多年前,梭罗做了一件疯狂的事。 1845年3月的一天,他放下一切,独自来到瓦尔登湖畔。 仅凭一把借来的斧头,开始砍伐树木建造木屋,在湖边开垦土地。 在独居的过程中,他学会钓鱼和狩猎,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除了生活必需品,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断、舍、离。 春天,播下种子,从湖里取水灌溉,看植物发芽,等它慢慢长大。 秋收之后,他会把粮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卖掉维持生计,一部分留下自己吃。 闲暇的时候,在湖畔看朝霞与夕阳,静下来的时候,在书桌前阅读、写作。 给生活做了这次彻底的减法后,他发现: 不被物欲所困,将物质欲望降到最低,幸福感反而更强。 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很难停下追逐的脚步,尤其是看到同龄人,买房,买车,穿着名牌,带着名表的时候,更是难免激起心中的渴望。 我们渴望拥有更多,仿佛那样才能生活的更好。 但物质欲望是一个填不满的沟壑,无尽的追求,只能让自己迷失其中,失去生活的乐趣。 就像梭罗所说: “大多数的奢侈品,大部分的所渭生活的舒适,非但没有必要,而且对人类进步大有妨碍。” 衣服是用来维持体温,而不是去衡量一个人的身份地位; 房子是用来遮风挡雨,而不是评判一个人的物质水平; 家是用来包容爱与温暖的,而不是用来攀比的砝码。 林清玄说过:“愈是内在芬芳,愈是朴素单纯。” 学着不去过分追求财物,学着断舍离,学着把生活变得简单,你会发现,快乐的生活,其实并不难。(文 / 青衣)

(0)

曲强2021-03-18

人生有两个维度,一个是横坐标,一个是纵坐标,横坐标指的是物质,纵坐标指的是精神。当你在关注物质层面的时候,你赚再多的物质你的内心都是空虚的都是恐惧的。当你关注横坐标的时候其实你还要关注一下你的纵坐标,换句话讲你纵坐标上去了横坐标的那个物质自然显现。人生比到最后比的是高度而不是宽度。我们很多人都在追求人生的横坐标认为只有物质才能让我开心才能让我快乐,但是最后才发现只有纵坐标的内心才能让你开心才能让你愉悦。

(0)

弘扬2020-08-31

消费主义的价值观并没有这样的家国情怀和公序良俗,仅关注自我,并局限于自我的物质享受上,消费并非着眼于物品的使用价值,而沉浸于通过攀比获得的虚荣、通过跟风得到的满足。

(0)

欧丽娟2019-08-23

哲学家或爱好沉思的人中间的大部分人坚持的是“心态论”或“幸福论”,即把自身因素中的精神因素认作幸福中最重要的因素。比如,亚里士多德认为:“对于人而言,这个最好的和最富于享受的东西就是按灵智生活,因为这种生活最多地属于人,因而这种生活也是最幸福的。”[13] 他这里所说的“灵智”指的是人的灵魂、理智,即人的精神因素。事实上,叔本华也有类似的见解:“我们的结论是,自然赋予他以理智财富的人乃是最幸福的人。”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人们习惯于从幸福的三大因素中的某个因素出发,以以偏概全的方式思索幸福问题,从而造成了幸福概念自身的片面性和含糊性。如果说,条件论者总是把幸福的外在因素等同于幸福本身,快感论者总是把自身因素中的身体因素等同于幸福本身,那么,心态论者则总是把自身因素中的精神因素等同于幸福本身。 比较起来,影响最大的是快感论者。快感论者经常陷入的迷误是:以为自己正在谈论“幸福”这个客观对象,实际上谈论的却是“幸福感”这个主观对象。如前所述,这种幸福感作为快感论,正是人们自己对幸福的主观感受。借用索绪尔的语言来表达,他们使用的能指是“幸福”,但其所指却是“幸福感”。打个比方,一群游览过庐山的人正在谈论庐山,他们也以为自己在谈论庐山,但实际上,他们谈论的只是庐山留在他们大脑中的主观印象。 也就是说,他们不知不觉地用“庐山留在他们大脑中的主观印象”取代了“庐山”本身。同样地,快感论者也偷偷地用“幸福感”取代了“幸福”。正是通过对这种以偏概全的思维方法,包括快感论者的偷梁换柱的表达方式的揭露,我们才会明白,为什么人们在幸福问题的讨论上难以达成共识。 其实,要全面地、整体地把握幸福概念的含义,就既不能停留在条件论上,也不能停留在快感论(幸福感)或心态论(幸福论)上,而应该确立一种综合性地考察幸福三大因素的幸福观。这种综合性的幸福观既反对人们以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并阐释幸福问题,也反对快感论者用自己的主观感受,即“幸福感”去偷换“幸福”这个主题。 毋庸置疑,当人们能够撇开自己的私人感受,综合三大因素,全面地、客观地考察并探索幸福问题时,他们才有可能在这个问题上达成相应的共识,从而实质性地推进对这个问题的探讨。

(0)

辋川2019-08-13

人的一生除了要满足自己物资的要求,还需要补充自己精神上的需求。物质与精神二者缺一不可,即享受上物质上带来的方便,又享受精神上充足。

(0)

音乐节2019-03-27

许多人习惯把物质抬到过高的位置,过于看重细枝末节的讲究,来标榜自己生活得很好。 可有时,看不见的东西,远远比看得见的更重要。 刘若英在文章《一世得体》中,回忆祖母对自己的影响: “我会提醒自己脸上总要带上笑容,心中满是欢喜。这很重要,因为唯有如此,才是一切得体皆宜,这是祖母教给我的。” 她的祖母是将军夫人,衣食无忧,但却没少干活。 刘若英说,“祖母干的不是体力活,而是拼命做到‘得体’两字”。 祖父是军职,家中出入的男士较多。 祖母在家便永远形象端正,出了卧房门,就是一身整齐的旗袍。 即便怀孕身体变臃肿,也只会假装去厕所,才解开旗袍领口的扣子。 得体不止表现在教养,更是细致之处的流露。 家里宴客,客人一上桌,热毛巾马上送到。 第四道菜吃完,上冷毛巾;喝完汤,上热毛巾去油;热茶端上桌,再来条冷毛巾,以便客人吃水果甜点时清清爽爽。 待人接物,祖母也颇为淡定磊落。 在某次参加丧礼时,祖母听到祖父的同学在背后议论祖父脾气太过要强,祖母不紧不慢地对当事人说: “我家先生的确有缺点,但身为同学,您该当面提醒而不是背后议论。” 这种得体,是发自内心的从容,和深入生活的习惯。 愉悦了自己,也照顾了他人。 内心真正充实丰富的人,即使脱离了物质,也可以过得美好。

(0)

ioyktrh2018-12-31

如果你内在有着贫瘠和匮乏,那么你会紧紧抓住外在的许多物质、财富、情感,来填补自己。但你会发现,不论多么丰盛的物质,都没有办法去解除你内在的这个匮乏感。很多人都喜欢用物质填补精神,也许你会觉得当我有钱的时候我会开心点,某一天当我有了房子我就会开心点,但你会发现那些有钱人,达到一定目标以后,他们的内心依然紧绷,没有办法轻松,甚至感觉不到幸福。所以,并不是外在世界的丰盛可以带来内在世界的丰盛。恰恰相反,是内在世界的丰盛反而会吸引外在的显化。

(0)
1 2 16条信息

德培2015-05-19

营造一个“宽厚、宽容、宽松”的舆论环境,是解放思想的首要急务。思想本来就是自由的,只要言者无罪,自然言无不尽。而一部世界历史告诉我们,一旦言无不尽,人类的智慧就很容易充分涌流,就很容易导入社会治理之中,从而为社会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保障。   思想天性自由,但现实有限,这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科学理性和政治理性的统一,是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政党和政治家的明智选择。负责任的公民应该理解这种选择,与这种选择达成默契,学会对话、学会协商、学会妥协、学会合作、学会共赢。任何轻浮冒进都是要不得的,都可能导致新的曲折,不仅达不到我们要达到的目标,反而使我们已经取得的成就难以巩固。历史上不乏这样的教训,我们应

(0)

赵亚夫2015-05-11

众所周知,当今中国,经济发展如此迅速,以至于让整个世界为之瞠目结舌。2013年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中国仍然保持了7.7%的增长率,经济总量达到568845亿元。确实,今日之中国不乏奇迹,神话般的故事无处不有,学术研究也如日中天,发表的论文数量、申请的专利数量和GDP一样增长迅速,已经成为世界老二。然而在我看来,改革开放35年来,有比GDP、专利、论文这些显性成果更精彩、更动人的收获和故事,那就是今天中国开始进入思想创造的时代。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更是影响世界的利器。没有思想的时代是可悲的时代,没有思想的行动是苍白无力的。一个好的思想,胜过千军万马。试想如果没有马克思卓越的思想,就不

(0)

上官永清2015-02-02

明太祖朱元璋每一次向各地派任官员前,都将他们带到皇宫的一口水井旁说:“做清官、靠俸禄过日子,就像守着一口井,井水虽不满,但可养活一家老小。如果从外面取水灌入井里,满了就要加高井台,一旦台破水溢,就会殃及你的乌纱帽。” 常州郡守许度平时最爱吃太湖白鱼。有一次,一个渔夫为了打赢官司,挑了几条又大又肥的太湖白鱼送给他,许度谢绝了。渔夫就问:“您不是最喜欢吃太湖白鱼吗?怎么不收?”许度回答说:“收了你的鱼,我就是受贿,就可能被革职,官职、俸禄都没了,我以后还拿什么买鱼呢?不如这样,等打完官司,你教我织网捕鱼吧。” 有一次,朱元璋巡访到常州,许度大摆鱼宴招待他。朱元璋见了

(0)

姚振山2014-11-13

佛教界从事公益慈善事业源于佛教慈悲济世的本怀、知恩报恩的理念、广种福田的思想和积集成佛资粮的需要。佛教倡行慈悲,并将其视为佛法根本。正因于此,第27届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大会将“佛教与公益慈善”确定为大会主题。10月17日,作为本届“世佛联”大会亮点活动之一的“佛教与公益慈善”研讨会举行。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法师说,佛教倡导慈悲精神,并极力倡导智慧,将智慧与慈悲结合,对促进社会和谐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佛教开始呈现崭新的面貌。中国佛教界在救苦救难、环境保护、慈善公益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第八届理事会慈善公益委员会主任明生法师在题为“中国

(0)

墨村集市2014-07-23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这样一个奇怪现象,很多爱钻研思考的人并不经常锻炼身体,但他们平时却很少感冒发烧,和那些喜欢锻炼的人差不多。难道说锻炼对人的健康是多余的?还是思考问题可以强身健体? 最近,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人员对这个现象进行了专门研究。他们邀请149名同龄健康志愿者参与了一项对比实验。研究对象被分为三组。第一组除了正常的饮食外,白天主要从事研究思考工作;第二组除了正常饮食起居外,每天定时进行一次慢跑锻炼;第三组是没有任何思考任务和锻炼任务,纯粹过悠闲生活。持续8周的实验结束后,志愿者就可以恢复以前的生活状态了。 在此后的8个月里,研究人员对这些志愿者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显示

(0)
1 5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