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首页 > 话题 > 科技

外太空有氧气吗?如没有氧气,生物包括人类能生存吗?

发布日期:2018-11-09    浏览次数:5089

       宇宙广阔浩渺,从古代开始,人类对外太空的探索便从未停止,如今,地球生活环境日益恶劣,人类对其他星球可否宜居抱有极大的好奇和幻想。


       氧气是人类生存繁衍的重要元素,部分科学家长期认为氧气是系外行星存在生命的重要迹象之一,但近些年来,众多的科学研究表明,系外行星存在氧气与否,与人类生存与否没有直接因果关系。氧元素是宇宙中常见的元素,地球的各种元素含量和其类地行星并没有特殊的。整个太阳系所有星体都诞生于太阳星云中,所以这些元素会分布于各个天体之中。由于氧元素比较活泼,容易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所以其他星球大气中的氧气含量比较少。外太空(其它行星)有氧气吗?如没有氧气,生物包括人类能生存吗?对于此话题你是怎么看的?你有何高见?快“畅言一下”跟大家聊聊你的看法吧。毕竟每个人的观点,都是一种思考......

相关热词搜索:外太空 氧气 生物 人类 生存
赞同(11)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天霖2022-05-24

未来要解决好科技创新“做什么”的问题,答案就藏在“顶天立地”四个字之中。“顶天”就是要仰望星空,做好奇心驱动的探索性研究,为技术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理论基础;“立地”就是要坚持需求导向,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国家安全等面临的现实问题。今天,许多大科学装置都实实在在地服务于国家重大需求和经济主战场。也正是借助大科学装置,中国人不断向深空、深海、深地进发,抵达了不曾到过的远方和深处,进行前人难以想象的试验和探索,让国家的科技竞争综合实力跃上新的台阶。(作者:白春礼,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原党组书记、院长,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原院长)

(0)

fdggd2019-04-08

在地球上的氧气和氢气逐渐消失的过程中,大气中的氮气和二氧化碳将逐渐成为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就像今天的金星大气,尽管我们目前还不能断言当时的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会不会达到今天的金星那么惊人。这一问题的答案部分将取决于到那时地球上还有多少火山仍在持续喷发,以及当时地球上的板块运动是否还依然活跃。我们希望我们的后代到那时候已经变得足够强大,也足够有智慧,在这样的命运到来之前便已经全体移民火星甚至是太阳系中其他更加遥远的星球,以便躲过这一灭顶之灾。但即便我们的后代移民到了火星上,这里也并非久留之地。一旦太阳成为红巨星,太阳系的宜居带将向外推移到距离太阳49~70个天文单位处。在这样的情况下,在今天的海王星轨道可能都会太热而不适合生命生存,到那时,太阳系中我们的庇护所或许将是冥王星和其他柯伊伯带天体,彗星或者其他小型冰冻星球。

(0)

OLLL0UG2019-02-14

虽然太空近乎真空,这次我们说的声音并不是传统的物质震动产生的声音。而是电磁场通过设备处理产生的人耳可以听见的声音。 原理:电磁场振动时就会产生声波,透过特殊设备NASA的航海家号,INJUN1,ISEE1与HAWKEYE探测器,以电浆波动天线记录下人类听力范围的电磁波振动20-20,000Hz这些声波来自太阳风带电例子,电离层与行星磁场的复杂交互作用。 为了重建宇宙大爆炸时的声音,科学家克拉默将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的波长数据转换成声音模式,并在一个被称为Mathematica的科学软件中模拟,该软件在科技等领域应用广泛。 外太空是几乎没有空气的,但是会因为磁场所产生声波,而这些外太空的声音,就是用特殊设备录下来的,变成人类可以听取的声波。 模拟结果显示,宇宙诞生时的声音较为低沉,有点夹杂了咯吱作响的音调。

(0)

陆大道2018-11-19

专注的科学研究精神正在丧失,学术带头人整年疲于奔命。建国几十年来在党的领导下逐渐培养起来的以为国家服务为荣的价值观及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的精神,受到了严重的腐蚀。很多优秀的民族都有这种沉稳、专注的特性。然而今天,我国科技界人心浮躁,急于求成极为普遍。专注与沉稳的研究精神差不多全丧失了。能踏踏实实做事的人越来越少了。论文与权力的挂钩,使多少人紧张不安。一些人热衷于论文指标,一些人恐惧。科研人员不断申请课题,一年中大量时间跑这个部、那个委。而项目被上面一批准,任务一分,接着很快就要应付中期汇报评审了。诸多的课题没有完成,又要抢着写新的申请。不断奔波于找领导、写本子、争课题、应付评审、总结交账之中,真正用于坐下来科学设计和开展研究还有多少时间和耐心呢?科研骨干总是处于高压状态,特别是第一负责人,压力巨大,少数人身体状况下降严重。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还要去写本子,争取项目。

(1)
1 4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