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首页 > 话题 > 政治

各国与其每四年举行全民公投,不如举办全民大辩论,更能有效解决社会大问题?

发布日期:2019-03-01    浏览次数:6926

    

       为了体现民主与自由,西方不少国家都有每四年举行全民公投(选举)的传统。其实,现下的选举黑幕重重,失去意义,不如举办全民大辩论(实质民主),有效解决社会大问题。

       不管是雇佣杀手刺杀呼声高的候选人,还是通过媒体揭露候选人的一些桃色新闻,西方世界的选举制度已然变了味,失去最初的意义。然而,世界日新月异,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问题值得我们每个人关注和思考,比如气候变暖、食品安全、种族歧视等等,也许每四年举办一次全民大辩论,让不同的普通人发声,更能凝聚共识,提出方案,解决社会问题。您认为您有责任吗?快“畅言一下”跟大家聊聊你的看法吧。毕竟每个人的观点,都是一种思考……

相关热词搜索:各国 举行 全民公投 虚 大辩论 实 解决 大问题
赞同(24)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中国魂2020-06-09

一个信息爆炸却多半无用的世界,清晰的见解就成了一种力量。从理论上讲,人人都能参与这场以“人类未来”为主题的辩论并发表高见,但想要保持清晰的认识并不容易。“共绘网人”(http://www.gonghuiwang.cn/)提出一些清晰的见解,尽量让人们能够公平地参与这场辩论。只要有人,哪怕是极少数人......

(0)

周景汝2020-03-12

《共绘网》一部未来论的百科全书,思想,观念,原理,日常生活中的未来策略和高级思维。

(0)

普善du2019-10-17

辩论真的可以发现更多问题,思考的角度会更多元,更全面细节一些。

(0)

JUIUFFRE2019-08-01

和谐妙解:“‘谐’字由‘言’和‘皆’组成,意思就是人人都有发言权。‘和谐’就是要充分发扬民主,靠民主、靠制度、靠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着重在民主法制建设上来解决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倡的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会,首先应从这方面入手。”

(0)

经济特好2019-07-16

......在《告全体同胞书》的最后,马克龙就展开“以大辩论对抗暴民”,提出了三个先决条件:先决条件一,坚决抵制任何形式的暴力。先决条件二,合乎逻辑。先决条件三,我将和自己竞选时的主要政见保持一致。条件一,抵制暴力。 这容易理解,暴力只会让任何理性的民主讨论,荡然无存。条件二,合乎逻辑。 就是你提的要求要合理,不能眼睛一闭想要什么就要什么,民主,不是你想要什么就要什么,你比如,你一方面要求减税,另一方面又要求政府给你增加福利,那政府的钱哪里来?天上掉下来吗? 这就显然是一个不合逻辑的要求。那又有人说,给富人加税不就行了, 然而法国之前是全世界富人税最高的发达国家, 可结果呢?富人税最高,结果是经济不进反退, 平民百姓的生活更困苦。条件三,和竞选时主要政见保持一致。 你不可能要求马克龙违背自己的竞选承诺,他一旦违背不光信誉扫地,未来的政治道路也就此终结。 为什么特朗普拼了命的还是要盖那座美墨边境墙呢? 不是那座墙有多牢靠,而是因为那是特朗普竞选时的重要承诺,他必须去完成,不然他的政治生命就会结束, 马克龙也一样,有自己的竞选承诺, 马克龙对黄背心正式宣战后,即刻开启了法国的全民辩论。 作为宣战方,马克龙自然冲锋在前, 1月13日发表《告全体同胞书》,1月15日就前往了距离巴黎130公里,诺曼底省的一个小镇。这个小镇只有4000人,全镇只有三家面包店,一家肉店,和一间学校, 马克龙选择这里是有原因的。因为黄背心运动起始于“燃油税上涨”,而这个小镇90%的人每天都要开车去城里上班,是一个典型的,受到燃油税影响最大的小镇, 当时黄背心运动一爆发,该镇除了不会说话的孩子,几乎100%的人民响应, 所以可以说,镇子虽小,但“反马克龙”的声音是最强烈的,马克龙第一战在这打响,显然是骨头挑最硬的啃,他是个愿意接受挑战的领袖。1月15日,小镇唯一一座运动中心里,来了诺曼底省省内的612位,市长,镇长,乡长, 这些人显然不是黄背心,他们也都不穿黄背心,但他们有很多是“黄背心”的支持者。 黄背心运动,是一个典型的无领袖,无党派,无组织,只通过网络串联的抗争运动吗? 他完全不像以前的民主抗争,他根本没有一个头头,更没有哪个党派或组织领导, 一群人每天在网络上商量,我们大家某天某时去某地抗议,一起来啊, 然后到了时间,在那地方“抗议”就开始了,谁都可能是发起者,谁也都不服从任何人的领导, 所以当执政者想要和“抗议群众”谈判时,就变得极为不可能,因为根本没人代表他们,他们也不给任何人代表,没有代表,那你总统和谁谈?和空气谈吗?而且马克龙此刻已下了“战书”,选择了“宣战”,他更不会去接触“黄背心”了, 他要接触的,是“黄背心”的支持者,他希望通过说服黄背心的支持者们,让无领袖,无党派,无组织的黄背心,土崩瓦解。 然而马克龙在小镇的运动中心里一露面,面对的是612位市长,镇长,乡长的绝对冷漠和排斥,小小运动中心内,气氛冷若冰霜,只有现场负责报道和直播的媒体,镜头闪个不停。在场内媒体采访了诺曼底茹瓦尼(Joigny)的镇长, 镇长不客气的说,我不欢迎马克龙。因为在过去几年我们镇子关闭了公立医院,地方法庭,政府删除了我们那550个公职岗位,更有相关人员总共4000人失业,要知道我们那只是个人口才几万的小镇,马克龙是这样残忍的对待我们, 马克龙的缩减政府开支政策,最得罪人的还不是删减公职,而是悍然删除了对于各个乡镇来说,最大的一块财政收入,“房产税”, 马克龙删了乡镇“房产税”,等于是断了地方政府的财路,怎能不让人恨, 马克龙一路遭受冷眼的来到场馆中心,一改以往高高在上的说教态度,没有任何舞台,没有背板设计,没有警卫人员。周遭包围他的是612位乡镇市长,马克龙说, 所有的问题都是公开的,我们来讨论我列出的35个问题, 当然我也很欢迎我没注意到的更好的问题, 我和大家的这场辩论,不会有任何禁忌话题,你们提什么问题我都会回答, 我更希望大家以最直接的方法,讲出你们的问题,我希望听到你们的倾诉和投诉, 谈谈你们对于危机的具体看法,和我们共同的解决方法, 因为我们都是这个国家的民意代表,都是人民以选票和民主价值选出来的人, 在简短的5分钟开场演讲后,马克龙将话筒交给了乡镇市长们。马克龙脸书就写了四个字,“谦卑倾听”, 市长镇长们逐一提问,直面总统, 政府可以协助我们农村建立公交交通吗? 政府怎么帮助年轻人实现交通自主? 政府能帮我们市的人民回到市政所办身份证吗?政府可否勒紧腰带过“紧日子”,就像你对大刀阔斧削减地方政府预算一样, 前前后后,总共有62位乡镇市长接龙式的发言提问,马克龙就在身边时而倾听,时而思考,时而用笔记录,摆出一副谦卑的倾听姿态。每个提问都亲自记下,等待解决和回答, 这在之前只会通过电视讲话,高高在上的马克龙很不一样, 而且这些乡镇市长的提问,态度直接,问题具体,语言不华丽,不煽情,也不搞排比式的口号, 就是要你总统,解决具体问题,就是人民日常生活中最直面的困难问题, 随后马克龙开始逐一回答这些“最直接的提问”。这里就不赘述马克龙具体怎么回答这些问题了,但要说的是, 这场面向全国直播的“大辩论”,从下午三点开始,一直到晚上十点,整整七个小时。 开始的时候在场六百多人,结束的时候,在场还是六百多人, 那些对马克龙不满的乡镇市长们,居然从头至尾,无一离开,光从这点你就能看出,马克龙的大辩论是成功的。当辩论进行到第六个小时的时候,马克龙甚至热到脱了西装,引得全场一阵笑声, 当晚上十点,整整七个小时的辩论结束时,马克龙没有回避任何一个问题。一开始对他冷眼以待的代表们,此时全都起立,并长时间的鼓掌, 以肯定这位总统在重塑民主价值,开启政府与人民对话上的努力。2019年1月15日,马克龙完全改变了过去不屑于底层交流的执政风格,成为了一个近在咫尺的“亲民总统”, 没有助理,没有护卫,完全靠自己的一张嘴和一支笔,与基层展开直接沟通,其有问必答,毫无禁忌的扎实功力,让观看直播的上百万法国民众,印象深刻。法国电台的政治类节目总编如此评价总统的这场大辩论, 他是一场精彩的政治实境秀,一口气七小时的问答过程引起网上网下的热议。 而且不少是正面回应,诸如不可思议,大为惊艳,马克龙斗士,等褒义词不断出现, 要知道,在开启这场大辩论前,有高达68%的人反对马克龙。不可否认,马克龙在这场乡镇市长的辩论会上,找到了挽救支持度的良药, 这更是对九周以来一直攻击着他的无实体的“黄背心们”,一个最好还击。长达七小时的不间断演讲辩论后,原本质疑和厌恶马克龙的乡镇市长,全体起立,给与马克龙长时间的掌声, 马克龙的还击,不是以暴制暴,而是真正的民主价值。 他希望通过开启全国形势的大辩论,让诸位明白目前法国的问题并非黄背心能解决的, 相反的,黄背心已然成为了,“解决问题”的最大阻碍。马克龙最后说道,在我们国家这个近乎疯狂的时刻, 让那些永无休止的暴力,和肆意妄为的破坏,停一停吧, 让我们坐下来,回归民主价值的本源, 民主,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暴力不是。

(0)

hrherretr2019-06-26

不过,要能有效地实施这项工作,应当考虑到每一个国家所特有的个性及思想观念,在这里我只谈论法国。不了解一个国家传统的思想观念,或对它漠然处之,便会造成严重的误解,而且确实引发过严重的误解。 不要期待法国公众会做出什么事,即使那些支持你们事业的同情者也是如此,这是一种辩证的思想,而思想辩证法在法国已成为某种习惯。法国人习惯于抽象逻辑思维,他喜好争辩,认死理,善于推理而不精于实践,这就是法国人的个性。要克服这种个性,就必须了解它。这是一个民族,一种信念,他们惯于争辩。总要给他们讲明采取行动的道理。

(1)

可以用2019-06-20

中国宪法载明,中国是中共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在中国如果换执政党,跟西方国家换执政党完全不是一回事。中国发生这种事,就是宪法颠覆了,中国政治再来一轮彻底的大洗牌。说实话那太恐怖了,它所意味的国家大动荡不是中国广大民众愿意承受的。 下面是我想说的结论: 第一,在中国搞批评,不能违宪,不能把矛头针对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在西方可以做的事,在中国有可能就是有害并且非法的。冲击执政党的权威,动摇人们对国家道路的信心,这都不是批评者应当做的。在西方,也不能冲击它们的体制本身啊。如果西方的精英人士呼吁抛弃它们的三权分立,建立中国式的政治制度,一定会受到各种压力,并因此付出代价。 第二,在中国不能鼓动对立。中国的体制决定了社会的和谐运行方式,而不是通过无处不在的对立和对抗来实现社会治理的平衡。中国的一些批评者喜欢模仿西方舆论的样子,通过极端表达方式吸引观众,而这种做法对中国社会的良性运行造成侵蚀,因此也必然受到限制。 第三,批评者一定要把事实搞准,再搞准。影响越大的批评者,越要承担起准确批评的责任。而且不仅要做到微观真实,还应兼顾宏观真实。就是说,批评者要有这样的意识:他所造成的社会注意力集中不应放大问题在社会中的实际情形,避免给人以某个局部问题代表了整个国家面貌的错觉。 老胡想说,中国走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它迄今的实际效果是高度积极、正面的。西方一些力量一直在极力否定中国的道路,我主张中国的批评者都不应加入他们的这一努力。如果那些批评者没有这样的意愿,就要有意识地避免给人这样的错觉。其实从宏观上看,中国一直在探索如何做到既让舆论开放,又确保国家政治安全,社会有凝聚力。不能不说这是个相当艰难的过程,在有西方价值体系干扰的情况下,尤其如此。真诚希望政府及社会机构对批评的承受力不断增加,这很重要;有影响力者开展的批评越来越具有建设性,摆脱激进和极端,这同样很重要。此外,公众对各种声音的良莠识别能力需不断加强。 中国需要批评,而且批评应当增强而不是摧毁社会的信心,真正有益于这个国家。

(0)

同行人2019-06-10

对刘欣和芮根的辩论,除了俩美女标签,实在找不到兴趣点。她们俩如果不是在辩论毛衣战,而是在辩论中国大妈是否对米帝形成了文化入侵,我兴趣可能会更大一点。 不是说她们不可以辩论国之大事。关心国事是一种美德,无论一个人多么卑微,因为本质上这是对自己的关心。 我只是说她们俩对这种宏大主题的辩论没有价值。因为你不可能指望从刘那里听到有别于人民日报和央视的声音,无论你个人生活属于主流还是支流,主流的声音你都是躲不过的,你的生活并不缺乏这种声音的滋养。所以,她俩的辩论无论词锋多么锐利,都只能是没有营养的泛泛之谈,本质上就是一场秀,而且胜负没有悬念。 后来发现连辩论都不是,而只是一场没有剧情冲突的访谈。 当然我也知道朋友们关注这场辩论的动机。一般来说,当人们还存有希望,会带着问题意识来质疑和追问,甚至激烈的批评都意味着希望还在,而当人们绝望,就只会嘲讽。而且这种嘲讽多半是一种“无主题变奏”,并非围绕着双方辩论的主题展开,它为嘲讽而嘲讽,追求的是一种解构的效果。 这种通过嘲讽来解构的心态反映一种挫败感,也是言论环境日益逼仄的必然反映,直白坦荡的批评已经不允许,而对家国未来的担忧无法释怀,只能通过扭曲的方式呈现。

(0)

余妙芙2019-06-05

2007年3月4日,牛津大学教授尼尔·弗格森(Niall Ferguson)在英国《星期日电讯报》撰文,首次提出了“中美共同体”(Chinamerica)的概念。一时间,“中美全球共治”、“G2”成为热点。彼时,大多数人不能想象,中美两国将在贸易、科技等领域爆发今天这般规模的冲突。今日中美之争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欧美民粹主义抬头的根源是什么?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是否必然会导致与先发国家的进一步对立?全球化是将继续,还是会倒退?这些都是《共绘网》要论及的内容。这些看似宏大的问题,已经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

(0)

NBA功夫2019-05-17

当一个人 说他不关心政治, 你从他脸上看到了什么? 愚昧,麻木,自私,狡黠,懦弱,狭隘,冷漠,无知,恐惧,懒惰,虚伪,逆来顺受,随波逐流,任人宰割,得过且过,人性之弱点瞬间集中暴露无疑。 人 关心政治,就如同鱼关心水质。不关心政治的人,实际上是自私的人,是不值得深交的人。

(0)
1 2 13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