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从姓氏传承和饮食文化上,东方人看重“集体主义”,而西方人讲究“个人主义”,两者各有千秋?

发布日期:2019-05-18    浏览次数:8046

  

        姓氏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不仅仅是一种符号,更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文化徽章。中国人看来,姓氏是祖先所赐,是一个人尊严的表现,尊重姓氏便是尊重祖先和自己。姓氏是每个社会成员的身份标识,也能体现出每个人的家庭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更深层次的则揭示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宗教、历史,由于各自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传统的差异,中西方之间形成了两种各具差异、各具特色的姓名体系。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华夏文明独具特色,其中姓氏文化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显耀着特有光芒。中国人名由姓和名组成,姓在前,名在后,即“重姓轻名”,这与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共性和重视宗族裙带关系有关。西方国家的姓名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名在前,姓在后,其排列次序刚好于中国的做法相反,即“重名轻姓”。有的人只有一个名,有的人有两个或三个名。所以,从姓氏传承和饮食文化上(例如:东方人注重聚餐;西方人讲究AA制),东方人看重“集体主义”,而西方人讲究“个人主义”,可两者都各有千秋,您说谁不是呢?快“畅言一下”跟大家聊聊你的看法吧。毕竟每个人的观点,都是一种思考......

相关热词搜索:姓氏传承 饮食文化 东方人 集体主义 西方人 个人主义 各有千秋
赞同(31)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麦香2023-02-15

在如何对待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这个问题上,无产阶级幸福观同资产阶级幸福观也在对立着和斗争着。 人们的生活内容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物质生活,如吃饭、穿衣、居住,等等;一部分是精神生活,如;理想、意志、情操,等等。幸福观既然是人们对生活的志向和愿望,所以人们的幸福观不同,对待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态度也就不同。 无产阶级既然以集体幸福高于一切,所以并不把自己的志向和愿望放在个人的吃、穿、住方面,认为这些只不过是人们生活的物质条件;而把它放在为了创造集体的幸福的革命理想、革命意志和革命情操方面,认为这是人们生活的统帅和灵魂。无产阶级是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统一论者,两方面的生活内容都能够得到满足,那自然是一种理想的境界,这种境界将随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的发展而逐步实现。无产阶级又是精神生活第一论者,认为一个人只要有崇高的生活目的,有革命的理想、意志,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思想,即使生活的物质条件很差,也觉得十分幸福。相反,要是离开了理想、意志、情操去高谈吃、穿、住,生活就没有灵魂和统帅,就没有正确的方向,也就是追求低级趣味,即使物质享受极丰富也没有什么幸福可言。 资产阶级既然以个人幸福高于一切,那末,其所谓幸福,自然只能是吃、喝、玩、乐之类的满足,以物质生活享受作为幸福的唯一标志或主要标志,除此之外,就没有什么幸福可言。因此,我们说精神生活第一,资产阶级就本能地觉得难于理解。他们有这样一套理论:人是有感觉的,外界事物的刺激,使人有饥、饱、冷、暖的感觉,而人又总是追求饱暖而回避饿冷的,所以幸福就是感官的满足、感觉的享受。能够给人的感官以满足的,只有吃、穿、住、玩乐之类的物质生活,除此之外,什么理想、意志和情操之类的精神生活,只不过是“镜花水月”、“唯心主义的意识奇谈”、“抽象空洞的精神安慰”,等等。在这一次幸福观讨论中,我们也明显地看到,有些青年人发表的议论,正是坚持这种腐朽的资产阶级幸福观,或者是受到它的影响。——抄自《幸福观讨论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64年12月)第150-185页

(0)

乐淘淘2022-07-14

很庆幸自己生在中国这个最安全的国度,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1)

gdree2021-02-24

什么世界第一都是假的,都是一时的,我们的目的是文化的传承,民族的延续,你就熬着他(美国)就行了,我们熬了好几千年了还熬不过他,你把他熬死了你就世界第一了。

(0)

李刚宇2020-07-30

王志纲:这些年我走过很多省市地区,有迈入发达地区行列的东南沿海,也有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 但是我每到一个地方,与当地的官员交谈,都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在中央财政政策的引导下,东部省份每年有成百上千亿的财政税收转移支付给中西部省份,但他们对此却毫无怨言。 在他们看来,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就像兄长帮扶弟弟一样自然。 近几年全国上下扶贫工作如火如荼,许多东部省份对口支援西部时出钱、出力、又出人,这在西方是根本无法想象的事,也是西方人所根本无法理解的。 这种民族性的公平意识,或许可以从中华文明的传统中找到线索: 乡土中国里豪绅大户的乐善好施; 儒家礼制里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必备的口号就是“均贫富”……这背后或许是长期大一统和中央集权下产生的集体主义意识的影响,公平成为了中国人关于理想社会最朴素的思考。 换句话说,中华文化自带追求公平的基因。 一个具备“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传统的民族,一定会在一个追求高效率的环境中,形成自发的良性驱动。 我坚信,公平和效率最终会走到一起,但一定不会是同时走到终点。 我们的文化基因里天生具备对公平的向往,但这一定是建立在效率达到一定程度,蛋糕做大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之上。 如果我们逆潮流而动,去追求表面上的公平,甚至以牺牲效率为代价,为了公平而公平,历史已经告诉我们了结局。

(0)

曼菱2020-05-14

集体主义这个词儿,在媒体上已经很少见了。2012年以来重提,今天人民日报又重提,其意义不可谓不重大。全民战疫实践中集体主义绽放光芒,集体主义精神的发扬使大家普遍受益,集体主义精神促使中国短时间之内控制住疫情,集体主义这个词儿得以接回到人们的视域中。

(0)

高建设2020-01-07

东方文明强调秩序、强调教化、强调集体与和谐,讲究随风潜入夜,讲究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老子讲究上善若水,讲究无用,以柔克刚,舌头柔软而存,牙齿坚硬而亡。太极讲阴阳,讲变化,讲顺天应人。 为什么,地球上,就只有中华文明不断而能绵延至今,是什么在起作用?我以为这是一种高等级的文明,你也可以武力征服,但是你会发现,自己最终会被同化,这就是强大的文明的力量。 次序,是中华文明,依照天人观万物,而总结出来的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大道至上。 大道就是次序。在这样的次序之下,男女种作,长幼有序,阴阳有序,男女有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为道;男主外,女主内,是为道;就是万物有其规律,顺天应人,就对了,逆天行事,必受反噬。 什么没有次序?越是集体性文明,越是有次序,而次序与次序是不同的,有高低之分的。马上得天下,奈何以马上治之? 刘邦带着一帮江湖好汉闯进咸阳的皇宫,一大帮人在殿上吵吵嚷嚷,他手下那些草莽出身的英雄们本来就不太守法纪,现在更是忘乎所以,公然在宴会上饮酒争吵,相互邀功,吵得不可开交。更可怕的是,这些人喝醉了酒后还大发酒疯,狂呼乱骂,拔剑相击,几乎要动起手来,闹得一塌糊涂,天翻地覆。一旦这些人喝醉了,就连一国之君的刘邦也觉得束手无策,毫无办法。 后来叔孙通制礼仪,上朝之日,场面十分壮观,气氛肃穆。诸侯王、文武百官,无不震恐。整个宴会自始至终都秩序井然,没有人再敢任意地在此时高声喧哗。 刘邦看到这种情景,不禁感慨道:“今天才知道做皇帝的尊贵啊!”于是龙颜大悦,封叔孙通为太常。

(0)

大护法2019-08-13

个人主义是—种强调个人自由、个人利益,强调自我支配的政治、伦理学说和社会哲学。实质上,是一种从个人至上出发,以个人为中心来看待世界、看待社会和人际关系的世界观。这种理论主张:个人本身就是目的,社会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一切个人在道义上是平等的。该同法文为individualism,源于拉丁文individuum,意为“个体”、“不可分割的东西”。

(0)

kgyybdr2019-08-05

中国人数千年来的处世之道以儒家的、自上而下的家族式模式为核心,也就是他们所说的“中国特色”。美国人近250年来的处世之道则遵循个人主义的、自下而上的民主观念。 期望中国人改弦易辙的想法未免天真,指望美国人做出改变也没有道理。这些不同的处世方式影响着两国领导人对政府、企业和个人之间关系的看法。而正是因为这些边界在“贸易战”谈判中被打破而导致了贸易谈判破裂——至少暂时如此。

(0)

一江春水2019-08-05

是义利关系问题。一般来说,西方人重利轻义,东方人重义轻利或义利兼顾。东方人的意识就是义字当先,古时的关羽不正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义气英豪.也被当时的人们大加赞赏,我想这也是由于古时的多方思想而造成的一种文化意识.5000年的文化也是造成这种重礼的不可忽视的原因.相对而言,短短的西方文化更注重利益,这也正是现实主义的表现,从侵华战争及西方的一切生活都可以看出他们的自我意识,也可以称为不虚伪,实事求是的作风。当然,这也只是针对东方的绝大多数而言的。在东方比如中国人的生活中,谦让是一种美德,而西方人对此不知如何是好。西方人在多数时候为了利益可以牺牲自己的义。

(0)

hashawii2019-07-12

这跟东西方文化根源有很大关系,西方注重自由、开放的思想、信仰宗教,推崇两党制或多党制,且资本主义发展较为充分,在这样的条件背景下西方人普遍比较崇尚利己主义,所以在姓氏传承上体现的也是更加注重属于自身的名,而非家族之姓;相反东方更加注重礼序、保守,不推崇信仰宗教而实行一党专政,地区上多为社会主义国家,如中国俄罗斯朝鲜,所以东方人注重集体、讲究舍小为大,牺牲自我完成大我的精神,因而注重集体主义,把“大家”看得比“小我”重要的多。但是这两者,并无绝对的好坏之分,他们都只是不同地理环境、文化环境、历史背景下繁衍出的不同文化,只是不同的文化现象。在文化多元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趋势也日益增显,相信不论是姓氏传承,亦或是其他文化交流的表现,都会使得东西方文化更加的交融长足发展。

(0)
1 2 19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