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政府大楼成为地标的时代该终结?

发布日期:2013-11-29    浏览次数:3043

  

        近些年,各省各地区打造奢华政府大楼的现象越来越多,奢华地方政府大楼问题饱受社会各界的诟病。无论是发展繁华的省市,还是被列入国家级贫困县范围的陕西省等,它们都拥有宏伟气派的办公楼,浙江省长兴县政府办公楼被戏称为“世界第一县衙”,陕西汉阴县国土局建造了个小洋楼。改善办公室条件本无可非议,但凡事都有个度,逾越了应有的界限就向反面教材发展作为地方政府机关,秉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但当林立的豪华大楼与破旧不堪的居民楼形成鲜明对比时,人们对政府的公信力已然直转急下。地方政府真正要做的是踏踏实实为民做主、为群众办事,廉洁高效,而不是披上“鲜亮外衣”大搞噱头。日前,《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明确严禁党政机关办公楼不得追求成为城市地标建筑。政府大楼成为地标的时代可能有望早日终结对此,你怎么看?政府大楼成为地标的时代能早日终结吗?

  

相关热词搜索:政府大楼 奢华政府 反面教材 噱头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149)  |  中立(1)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蒋托尼2020-07-08

中国外交官袁南生:印度没有公车攀比风,自政府总理以下,官员乘坐的都是同一牌子、同一款式、同一颜色的国产车,几十年来都是如此,以至老百姓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乘外国车、高档车的都不是当官的。印度官员没有奢侈风。即使印度国防部大楼里,海军参谋长、空军参谋长和陆军参谋长这样的最高将领(总统是三军总司令)的办公室,也没装空调。 夏天高温常达45摄氏度左右,他们的办公室里也只有电扇在转。我去过多次的马邦邦长、孟买市长等的会客厅和宴会厅里也没有空调。印度最好的房子之一是学校,而不是政府办公楼。 这不是因为印度太穷,而是议会不批准这方面的开支,印度大的公共支出必须经议会批准,批准前要经过多番公开辩论。找部长、邦长等行政高官没用,他们只有执行权,没有大的审批权,且公共开支完全透明,难有猫腻。也正因此,印度难以产生成克杰、刘志军这样的贪官。 不少人喜欢把中印关系描绘为“龙象之争”,我在印度工作时的印度外长辛格对此表示:中、印竞争是龟兔赛跑,印度是龟,中国是兔,兔跑得快,龟落后了,但“千年乌龟十年兔”,最终谁跑得远还要看。 辛格的话表明,印度承认落后却不甘落后。习惯于从龙象之争视角看待中印关系的读者,不妨换个角度,从龟兔赛跑的角度,来个换位思考。

(0)

曾小贤2019-10-21

根据国家发改委网站11月27日消息,国家发改委、住房城乡建设部近日印发题为《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的通知,中央机关及省级机关基本办公用房建筑面积小于(等于)6000平方米,市级机关建筑面积控制在4000平方米;县级机关在2000平方米。   另外,通知要求,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应做到庄重、朴素、经济、适用和资源节约,外立面不得搞豪华装修,内装修应简洁朴素。

(0)

浅意如斯2014-07-01

林林总总打着培训旗号,行奢靡腐败之风的所谓“培训中心”,既不利于资金来源和使用的监管,也给利益输送和权力自肥留下空间,成为滋生腐败的“后花园”。 应当清醒地意识到,对于培训中心的种种问题和弊端,多年来并非未加治理,但始终未能有效根治,究其根底,还是一些领导干部贪图享乐思想意识作祟、“官老爷”作风余毒未清,不思考如何对照八项规定、反“四风”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精神转变自己的作风,却将脑筋用在如何偷梁换柱、瞒天过海上。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不管是异化的培训中心也好,还是转战地下的接待中心也罢,这种“变形”“隐身”的“四风”问题,都在提醒着反对“四风”是场持久战。遏制“钻空子”的思想,消除各种异变的腐败形式,需要管住权力之手,严惩已经发现的腐败行为,在全社会形成不敢腐、不愿腐的氛围,让廉洁之光照在每一个角落,彻底清除腐败滋生的土壤,才能回归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转载:姜伟超、周畅《决不允许培训中心成为腐败”后花园“》)

(0)

saygoobye2014-06-12

在意大利、希腊等欧盟诸国,几千年的历史遗存、文物古迹,保存完好者屡见不鲜,而在中国想找到明清时代的这类完整建筑已属凤毛麟角,更不要说宋元、唐汉、先秦了。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称,近30年来有4万多处不可移动文物消失,其中半数以上是毁于拆迁。中国的村庄2000年时约有360万个,到2010年的十年间,减少到270万个,平均每天差不多要减少300个,全国31个省市区上报传统村落11567个,首批入选的648个,其余不能入选的如靠地方保护,其命运难测。传统古村落的保护尚且如此,那些零星分布于数以百万计的村落中的古旧建筑、石雕、木雕、文物古迹、乃至衣着服饰更是可想而知,它们正遭受建设性的破坏、开发性的毁灭、商业旅游性的改造。有着几千年文化艺术积累的民族传统建筑得不到保护,却不惜斥巨资建造“求高、求大、求怪、求奢华气派”的荒诞建筑。2013年11月22日,“中国当代建筑设计发展战略”高端论坛在南京召开,中国建筑(601668,股吧)界的高层官员、学者、设计者几乎悉数到场,工程院院士沈祖炎以详尽的数据“炮轰”国家大剧院、鸟巢、水立方和央视大楼铺张浪费惊人,应一票否决。会议执行主席程泰宁称它们是“反建筑”的建筑,这情景世界罕见且极易传染。此风近几年正由城而乡劲吹,全国8000多个超亿元的村,有些建大高楼、大广场、大雕塑的投资花费惊人。某名村的大楼与北京城的最高建筑一样高,都是328米。祖先为我们留下的极其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本该很好地继承保护,这才是有价值的文明产物。但在一些人的头脑里,一切都该推倒重来建新的,这样才能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业绩。我们有些干部如果到英国牛津、剑桥去看看,可能会认为那里没有现代气息,那么多古旧建筑太丢脸,该拆掉重建。在这种荒谬逻辑指导下的中国物质文化遗产的命运,怎不令人发愁!(摘自:刘奇《人生何处起“乡愁”》)

(0)

莫名其妙2014-05-19

  古旧甚至破败的县委大院,为何在公众眼中却是“最美”?通过对舆论话题进行梳理,我们发现,主流舆论在关于“最美县委大院”的讨论上,往往都指向了这样几点:一是“最美县委大院”美在真实,这些县委大院没有弄虚作假,也不是暗渡陈仓。而且虽然工作条件差,但大院里的人对待群众的热情不减,为群众办事的能力不打折;二是“最美县委大院”美在艰苦朴素的作风,几十年坚守不换的县委大院,让人们看到了艰苦奋斗的传统;三是“最美县委大院”美在执政为民理念,多地在旧大楼坚守,并非以其现有财力没能力建新楼,也不是没机会建,而是让利于民。   而在民间舆论中,对“最美县委大院”予以肯定的声音同样占了主流。进一步分析后不难发现,“最美县委大院”被民众所追捧,其实还有这样一个因素:中央多次要求严禁修建楼堂馆所,严控审批政府大楼的建设规模,但部分地方政府仍偷梁换柱地建造超标办公楼。公众对“最美县委大院”不吝溢美之词,从侧面来说,也是对违规行为的鞭笞以及对政府强化监督的无限期许。   从“最美县委大院”,到“最美女教师”“最美司机”,再到“最美基层干部”……公众对于各种“最美”现象的追捧背后,所反映的正是对社会主流核心价值观回归和坚守的期盼。当然,正如有评论人士所指出的,“最美县委大院”不应该成为新闻。因为只有当人们对“最美县委大院”不再感冒的时候,才说明政府办公楼的意义已经回归了正常轨道。(摘自:“最美大院”美在让利于民 )

(0)

只若初见2014-05-15

江西赣州近日停建“和谐钟塔”主题公园,其号称世界最大机械钟塔公园,官方对其定位是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该项目计划总投资5亿元,预计年收入1300万元;目前已投入4.5亿元,实际年收入30万元。2010年赣州人均GDP仅为全国45%,该项目曾被质疑为“搞形象工程”。 总投资5亿元的民生工程,在投入4.5亿元之后停建,显然并不全是不可抗力所导致的决策失误。不仅如此,预计年收入1300万元,实际年收入仅30 万元,何以民生工程的“丰满理想”却遭遇“骨感现实”,自然也不能全归之于预期的不确定性。恰恰相反,与追求高利润的投资项目所不得不面临的高风险有所不同的是,民生工程其实有着截然不同的属性。一方面,民生工程本不是逐利工程,也就天生不必承受高风险,真正意义上的民生工程,其实都是基于民众的切身需求,换言之,钱都是花在刀刃上的,又怎么可能打了水漂,甚至一不小心砸出“无底洞”来呢?另一方面,民生工程的决策过程,自然要充分尊重民意,而假如这一过程真正体现了民意,其实本就是对风险的有效规避。从这个意义上说,民生工程沦为“无底洞”的背后,与其说明风险无处不在,毋宁说更多暴露出民生工程的决策根本没有经过必要的程序和民意讨论。 以上述投入4.5个亿之后停建的民生工程为例,名义上打着“民生”旗号,无论是打造新的标志性景观,提升城市品位、还是造福百姓,扩大对外开放的窗口工程,都听上去很美。但这一官方口中美轮美奂的民生工程却一直以来在民间争议不断,坊间更不乏“形象工程”的戏谑。而从民生工程的最终宿命来看,还真是不幸一语成谶。那么,形象工程何以能披上民生工程的马甲,或许才更需追问。 此外,“摇钱树”成吸金“无底洞”,固然将“民生工程”打回了原形,但投资失败显然还不是民生工程最需反思之处,民生工程为何会被当做一棵“摇钱树”,为何会被赋予过多的投资预期,恐怕本身已是对民生属性的背离。而某种程度上,正是由于民生工程不“民生”,甚至成为一个连政绩工程都可以往里装的“筐”,才是民生工程沦为“无底洞”背后的真问题。 (作者:吴 江)

(0)

we‘ou2014-04-29

每一地方,每一任父母官,大抵都有独树一帜的政策或口号,以为政绩。譬如武汉的治庸问责。 治庸问责是武汉的发明,后推及湖北全境。治庸,即“治理庸、懒、散、软”,“治庸提能,治懒提效,治散提神,治软提劲”,听起来像中医的药方;问责,是对治庸的落实。没有问责,恐怕连治庸本身,都将沦为庸政,沦为它所治理的对象,从而构成了恶性循环。 武汉治庸问责,堪称大手笔,不仅成立了治庸问责办,还主办了一档节目,叫《电视问政》———这就要谈及两位名动天下的官员:一是绰号“满城挖”的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阮书记并不介意这个绰号,甚至还拿来自嘲),他冀望通过该节目“唤醒官员的责任心和敬畏感”,为此他将节目定性为“犀利、不作秀、不回避问题、不遮遮掩掩”;二是“羊羔体”的创始人、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武汉市纪委书记车延高,他还有一个职务,即市治庸问责办主任,电视问政,他在幕后操盘。 《电视问政》已经举办到第三年,以犀利著称,备受好评。不过,三年过去,“同样的问题年年提,年年结果都一样”,有官员开始变“油”了,受众开始审美疲劳,质疑声渐起:这个节目是否“尺度设限”?是否“只问不责”?是否“只是一场秀”,能否“解决真问题”?由地方长官主推的电视节目能走多远?……这些问题,早在节目设置之初便已经注定。公众对权力的天然怀疑,使政府主办的电视节目,永远难逃“宣传”“作秀”之讥。级别越高,受到的怀疑就越激烈。而今,连天气预报,都被怀疑注水,遑论新闻。 一般而言,电视节目的作用,只在曝光,即“问”,“责”则是节目之后的事,“只问不责”的批判,是否有些苛刻呢?转念一想,《电视问政》的背后,便是武汉市纪委、市委,追责本是他们的职守。既然他们的手伸进了节目,那么该节目背上的重负,显然重于同侪。质言之,对《电视问政》的质问,其实是质问它背后的权力,作为权力的产品,它必须为权力买单。 说到底,电视问政是一条弯路。倘要问政、倾听民声,何必依赖电视这一逐渐被淘汰的媒介,就我所见,青年人中,看电视的人越来越少了;尤其是,何必依赖政府所主办的电视节目?正路与捷径,就摆在眼前:微博。电视问政的尖锐、犀利,与微博论政一比,便如银样镴枪头。 是故,要治庸问责,不妨关电视,上微博。如果能在自己的权限之内,将微博的言论边界拓宽一米,胜于电视问政努力三年。 走弯路的经历我曾有过,从我家到小学,需穿过两条马路,这是正路;还可以走巷道,百折千回,曲径通幽,这是弯路。有一天我走弯路,迟到了,被老师责骂:你为什么不走正路呢?她哪里知道,那天我是故意迟到,因为压根不想上她的思想品德课。 电视问政的弯路,当作如是观?我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揣测。(转载:羽戈《电视问政的弯路》)

(0)

jing2014-03-24

从简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大建政府性楼堂馆所,暴露了一些领导干部思想中的享乐主义、行为中的奢靡之风。中央下决心予以禁止,说明这个问题已经相当严重,要解决必须用雷霆手段,决不能蜻蜓点水、心慈手软。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的楼堂馆所不仅越建越漂亮,而且楼内生活设施应有尽有。如此一来,让一些领导干部日益变得娇气、难经风雨,再也迈不动双腿深入群众,更别说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大建政府性楼堂馆所不仅挤占有限的财政资金,增加行政运行成本,而且严重浪费公共资源,背后还往往暗藏腐败。只有严肃问责,真查真抓,保持高压严打态势,才能将此歪风彻底“封印”。公生明,廉生威。豪华政府性大楼看似威严,实则刺眼。少些楼堂馆所,多些改善民生,才能在百姓心中竖起清廉、清正、清明的丰碑。

(0)

Ting2014-03-21

人体虚胖会行动不便、缺乏活力,政府职能臃肿同样会影响效率。长期以来,政府管得过多,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不仅影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增加交易成本,还容易滋生腐败。政府管了很多不应该管,也管不好的事,造成机构和职能不断扩张,消耗了资源,降低了效益,做了很多无用功。 减肥者都知道,“瘦身”面临的一大挑战是“反弹”,不论对个人还是政府,巩固“瘦身”成果都需下大工夫。取消行政审批,削减的是真金白银的权力,必然影响一些人的利益。“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更难”,转变政府职能,取消行政审批的“瘦身”改革必然会遭遇一定阻力。为了防止反弹,要加大执行力度,切实防止审批事项边减边增、明减暗增,更要将“瘦身”改革纳入制度轨道。 “瘦身”并不等于一味追求“骨感”,“瘦身”的直接目的是消除虚胖,根本目的是得到强壮体格,对个人,这是维护健康、保护家人的需要,对政府,这是维持秩序、庇护公民的需要。 政府的“强壮”还体现在对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的领导和执行方面,以今年60项重点改革来说,从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到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到健全城乡一体化体制机能以及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无一不是难啃的硬骨头,都需要政府以“瘦身”之后的强壮体魄去强力推进。

(0)

lena2013-12-13

建造好点的办公大楼无可非议,但是就像文中说的,凡是有个度,过了就是铺张浪费。但是政府大楼成为地标性建筑我认为是可以的,毕竟一个地方有个地标性建筑才有特色,只是别太夸张就行。

(0)
1 2 15条信息

陈华伟2016-01-19

贫困地市老办公楼完全够用,又花费2亿元建新楼,全省地税系统60%以上领导班子成员办公室超标……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湖北地税系统争相建设超面积豪华办公设施,一些地方十八大后仍不收敛。今年下半年以来,针对湖北地税系统的大问责引发强烈反响,目前已有包括原湖北省地税局局长在内的100多名干部受到处理。一、立项批复投资4500万,花去2亿。在革命老区湖北黄冈市区风景秀丽的遗爱湖畔,5幢二三十层的建筑2012年以来相继建起。这是黄冈市地税局新建的办公楼和住宅小区。办公楼四周玻璃幕墙装修,显得很豪华。记者看到,大楼内部装修已基本完成,每层有十多间办公室,最大的有近百平方米,办公区安装了中央空调和暖气。黄

(0)

刘凯欣2015-08-21

近日,一组关于浙江温州文成县政府大院的照片被频频转发。陈旧的楼体、木地板、一堆人挤在一间办公室、强降雨的时候有可能漏雨……让不少网友直呼很温暖,“没想到现在还有这么‘寒碜’的县政府大楼。”据了解,文成县政府大院内除了一幢上世纪80年代建设的主楼,其余建筑基本上为砖木结构的两层小楼,有的建于新中国成立前,有的则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详见今日《河南商报》A22版) 一、正方令人敬畏 “寒碜”的县政府大楼,彰显华美的民生情怀,折射了“先民后公”的公权力形象。庄子有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让老百姓内心油生敬畏,不需要高车驷马、前呼后拥,任何大肆铺排都只能让人唾弃;让社会给予更多关注,不

(0)

王家瑞2014-11-24

教育实践活动已到盘点交账时刻。多地腾退超标办公用房给学校或改造为医院病房。据新华社报道,各地党政机关认真开展清理超标办公用房工作。记者发现在清理整治中,不少地方采取了把腾退的办公用房调配给学校或者改造为医院病房的办法(《东方早报》9月22日)。 应当说,在清理超标办公用房工作中,不少地方将超标办公用房调配给学校或改造为医院病房的办法,可以说不失为是一种较好的自我纠错选择,也应当受到肯定。不过与此同时想说的是,与现有如此自律性清理超标办公用房办法相比,将清理超标办公用房“公益化”工作推向制度化,并进而使之成为制度常态,或许更应成为一种首要选择。 其实就超标办公用房长效治理机

(0)

陈伟鸿2014-11-13

安徽萧县新建的10余栋办公楼闲置两年,猫狗出入,几成放羊场;河南遂平县高约10层、并排5栋的“创业大厦”,实为借企业之名新建的政府办公楼,如今也已停建一年多,荒草丛生。 记者近日在安徽、河南、江苏等多地发现,一些新建办公楼被长期空置,还有一些办公楼项目长时间停工“烂尾”。这些“休眠”的办公楼造成公共资产巨大浪费,如何科学合理地处置考验着当地政府执行中央政策的决心和能力。 一、 “气派”办公楼“烂尾” 闲置荒凉成放羊场 记者日前在安徽萧县县城东部新城区的一座小山脚下,看到一片在建的建筑群,中间一座6层的主体建筑,四角4栋副楼,楼前的广场两侧,对称分布着8栋楼房,这十

(0)
1 4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