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教师还需不需要板书?

发布日期:2013-12-04    浏览次数:2832

         如果你走进现在的教学课堂就会发现,全程板书教学的老师寥寥无几,大多数都采用了多媒体教学,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因为在多媒体教学广泛使用的背后隐藏着教师写字基本功丧失的问题。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日益成熟,传统方式逐渐没落,多媒体教学应运而生且被普遍使用。多媒体教学让老师们避免全程板书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也让课堂教育形式变得丰富多彩,通过图片、视频、音乐等其他元素更好的可以激发学生汲取知识的积极性。但对于广大教师而言,“写字”这项基本功却消失的无影无踪。写字是取得教师资格证的基本一环,同时,对于幼儿、小学生而言,他们学习是靠模仿,所以老师写字的好与坏直接决定了他们的写字水平。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学校和教师自身要并驾齐驱,开始重视书写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教师还需不需要板书?在多媒体普及的背景下,你觉得老师的板书还重要吗?又能采取什么合理措施让板书这类传统教育方式重焕光彩?


相关热词搜索:多媒体 教学 板书 传统教学方式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40)  |  中立(1)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徐世钰2024-04-02

一言惊醒梦中人!我家小的才五年级有一只眼已经450度近视,再增加50度就高度近视了,作为家长现在非常担心,非常焦虑!之前我想来想去,虽然他从小就用iPad玩网游,但一般都是节假日才玩,没道理近视这么严重啊!?现在读了你的文章才意识到他从幼儿园小班开始到现在上课一直用的都是电子屏!!!学校用的电子屏才是造成他近视的罪魁祸首!

(0)

卢新天2024-03-01

就实际身边的情况来说,高中生近视率绝不止81%。 我孩子刚读高一的时候,学校就想推广用平板教学,我们绝大部分家长坚决拒绝,学校暂时搁置。后来有一次不知啥情况,学校又重新提起这件事,结果我们家长再一次严肃拒绝。后来去开年级家长会,某个年级领导在发表完教学成绩报告后,最后的说话用非常不好的语气在暗示家长没有配合学校推广平板教学导致教学改革没法开展,意思是教不好不是他们问题,而是家长问题。碍于已经在读了,高中也很难转学,个个家长都敢怒不敢言。 我就奇怪了,我们家长之前之所以选择他们学校,就是看中他们的传统教学能力,而我们这一届之前一直都是用传统教学方式为主的,虽然也有所谓的自愿购买了一些平板,但那些高年级的同学跟我小孩说,平板买回来根本没用几次,而且很容易坏。再加上家长也担心孩子眼睛变差,所以才集体拒绝的。这样的所谓打着教育改革旗号的软性推广平板教学,你说没有背后利益输送,是没有人相信的。 真心希望决策层能看到您的文章!希望媒体能多多关注!真正的关注孩子,其实孩子的很多事要做的好一点很简单,比如允许老师自主选择上课媒介,非必要不提倡使用电子投屏! 现在的孩子但凡是正常上学的不近视的太少了,区别只是小学近视还是初中近视,200度还是600度…

(0)

华纳百川2024-02-28

所谓的交互一体教育机,害得是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感觉现在的老师可能有些板书都不会写了。以前上学的时候记得语文课的课文中心思想都是老师念,我们自己在下面写,现在的孩子,基本都是眼看手抄,很多都不需要动脑,思考能力大为下降。老师万一生病请假,德育老师代课,直接整堂课播放视频给孩子看,想想就恐怖。从上到下,都是流于形式,做表面功夫,做数据,完全不顾孩子的身心健康。问题很多,但感觉就是置身漩涡之中,无法逃离,只要有了孩子。

(0)

狄更斯2020-09-15

人类社会生活方式会随着世界进程的各种变化而及时调整,教育变革是其中应有之义。从工业革命发生到信息化时代,教育的方式在不断改进——从黑板粉笔到翻转课堂,信息技术的兴起,让课堂富有了时代气息;从集中上课到走班教学,选择权利的凸显,让学生激发了学习兴趣。我们需要更理性地面对世界、面对教育,包括使用理性的思维、理性的态度、理性的方式。

(0)

小玉圆圆2019-10-15

板书更详细,更便于理解,能对问题做出及时生动的解答方案。

(0)

蒲桃2019-08-27

板书最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为学习者提供了学习的要点和结构,是课堂教学内容的一个“脚手架”,是所学内容的核心和实质所在。板书所反映的知识内容结构就是教师自身头脑中的认知结构,是对课本内容浓缩、整合而成的“集成块”,而不是简单的机械性重复,能起到指点引路的作用,因此也直接影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建构,教给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

(0)

关岛2019-08-21

多媒体教学科研让老师避免全程板书浪费宝贵的课室时间。但是教师仍需要板书,因为像数学这种需要画图,分析过程的,需要老师跟学生一步步来,而不是根据多媒体一下子将答案放出来,不利于学生跟老师一起同步。而且老师一直依赖多媒体也会产生知识点记不牢固的情况。而且教师板书一直都是教师资格必考的一环。

(0)

权世察2018-09-28

好老师也不是天生的,让更多老师拥有仁爱之心,还需要国家在实践中更好的教育引导。比如,在广大教师中、在全社会大力弘扬那些感人至深的优秀教师事迹,宣扬那种甘为人梯、默默奉献的人间大爱精神等,我们就能更好地帮助老师们成长成熟,使他们成为学生喜欢和敬佩的好老师。

(0)

醉此间2014-07-15

伴随着网络交互技术的推陈出新,云技术在教育中快速普及应用,慕课、网络课程、网络教育平台、在线教育、移动学习等,如雨后春笋,纷至沓来,层出不穷,极大地冲击着大学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作为大学教师,把着一门课、抱着一本书,多年甚至一辈子不用更新知识就能当好老师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正如崔永元谈自己回到母校当老师的感受:“第一次备课我用了三个多月时间写教案,后来我去网上查找,发现网上比我的说法还全面。当时就崩溃了。那个只有你知道,学生不知道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在突如其来的云时代,大学教师该如何做?如何充分利用网络所提供的实时海量教育信息(云资源)和各种交互电子教学设备(终端设备)来改进自己的教学,为学生提供满意的教育? 大学教师的课能否让学生满意,从外在的特征上看,主要是体现在能否让学生发自内心主动、有兴趣地学习,轻松愉快地学习,会思考、会创造、有智慧。如果仅从云资源、多媒体技术、网络学习终端等技术层面思考和研究,是不可能做到让学生真正满意的。因此,要想让学生满意,需要从教学模型和教学环境两个方面努力。教学模型不同,所需要的环境显然有很大差别。信息技术更多的应当是为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构建有效的情景化学习环境。 目前,绝大部分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型是讲授型的。即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知识并形成相应的技能,教学方式主要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通过听讲、练习和实践完成学习。但是,现在的学生手机或电脑上网非常方便,教师能够找到的信息,学生也能找到,可怕的是学生能够找到教师找不到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所讲的课就很难完全吸引住学生,教学成效也不可能是非常好的。不仅如此,这种教学模型从本质上讲,是不可能让学生发自内心主动学习的,无法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学会知识并形成相应的技能,对于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是严重缺乏。因此,这种教学模型本身就不是好的。 为了解决讲授型教学模型所存在的问题,按照国家和教育部教学改革的要求,部分教师逐步采取了引导、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自主与协作学习,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与协作教学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让大多数学生主动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问题,在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方面也有了一定的培养。同样是以学习企业的员工绩效考核办法为例,按照这种教学模型,教师更多是提供学习方向、学习资料与环境,在此基础上,引导、组织和指导学生自主与协作学习,学生可以根据学习需要自己查找学习资料,进行个性化学习和交流,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但是,大多数教师所确定的教学目标还是让学生学会知识并形成相应的技能,与讲授型教学模型相比没有本质变化,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还是非常缺乏,教学模型变革主要体现在教学模式上。 要彻底解决教育的核心问题,就必须有让学生发自内心主动、轻松愉快地学习,会思考、会创造、有智慧的全新教学模型。 如何让学生主动、有兴趣学习呢?如果开始就讲或让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绝大多数学生是不会主动、有兴趣的。最佳的办法是先不讲或先不学知识,而是给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或任务,激活学生。比如员工绩效考核办法学习,给学生一个问题“假如你自己经营一家公司,你如何激励你的员工?” 如何让学生会思考、会创造、有智慧呢?会创造的关键是能发现问题、构想和归纳知识、综合应用知识,需要积累思维经验。如果没有积累足够的思维经验,学生很难会创造。还是以绩效问题为例,在问题驱动下,学生自己构思激励和惩罚模型,并充分研讨,通过模拟归纳总结知识。经历这样的思维过程,学生才有机会积累思维经验,逐渐聪明起来,会思考、会创造,有智慧。 如何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呢?关键是对于疑难的知识学习给予有效的支撑环境和学习资源。 关于应用信息技术为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构建有效的情景化学习环境方面,重点是如何准备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有机会发现问题、构想和归纳知识、理解疑难知识、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等方面的情景化学习环境。对于问题或任务的布置,可以通过模拟情景来完成。对于发现问题、构想和归纳知识更多的是要借助虚拟仿真技术构建交互式学习环境。而对于疑难知识可以通过微课程、仿真软件、网络课程、慕课等方式来完成。综合应用更多的是通过仿真技术建立模拟训练环境。 总之,作为云时代的大学教师,一方面需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型,另一方面需要借助网络和终端设备为学生准备情景化的学习环境和资源,在此基础上组织、引导、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协作交流,发现问题、构想和归纳知识,梳理应用方法并形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转载:钟绍春《云时代,如何做老师?》)

(0)

lingga2014-04-16

近日,从电视台转行七尺讲台的前著名节目主持人崔永元在一次采访中吐槽:在大学教课,比在电视台还忙,有点后悔不如接着当主持人。他的“苦恼”来自新技术对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和知识结构形成方式的改变:第一次备课用了三个月写教案,后来去网上查找,发现自己想说的网上都有,“当时就崩溃了”。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我对崔永元的苦恼感同身受。仅从“传授新知识”的角度看,大学教师这个职业恐怕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难道不是吗?如今,所有的大学生都是在互联网的浸润中长大的,他们善于接受和使用各种新的技术去获取新的知识,毕竟比起他们的老师来,学生们有更锐利的头脑和更多的闲暇时间。 对于讲台上的教师而言,这一切自然成了严峻的考验——因为听到过学生抱怨现在课堂上教师们使用的案例“太老太旧”,我强迫自己每天晚上睡觉前用至少一个小时去关注实践领域的最新动态,并且坚持阅读欧美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但即使如此,在授课时仍很辛苦,因为学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一些我在自己的学生时代遇到过,有一些则是完全属于“九零后”的新问题。而且,我不知道自己对新事物持续关注的兴趣能够持续到哪一天,毕竟我们会越来越老,而一波又一波的学生会永远那么年轻。 最近看过太多唱衰大学教师的论调,也时常遇到这样的提问:有没有后悔选择这个职业?回答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因为仿佛一直到现在,我都没有想清楚自己选择这个职业是因为它能够带给自己巨大的满足感,还是因为这个职业在自己眼中能够给别人提供更多的帮助呢?如果在互联网的时代里,每个年轻人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任何知识,那么我们这些大学教师是不是应该放弃,让自己完全退缩到纯粹的“学者”角色里? 不过,互联网已经无远弗届,但大学教师职业至今仍未绝迹,难道不是么?而且,据我了解,具有国际化视野和高超表达能力的教师仍是一流大学中的抢手人物。 我问一个学生,既然我讲的这些你都能在书本和网络上看到,为何还要选我的课?他的回答是:我希望能有一个我信任的人告诉我应当如何做出判断。来自学生的回答让我温暖也宽慰,但也毫无疑问地为我的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仅仅传授知识已远远不够,教师还要从自己接受的严格训练——包括学术上的训练和道德上的训练——出发,使学生掌握“判断”的能力,而不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积累。 对大学教师的种种苛责,也大多忽视了另一个事实——一个更直白的事实——那就是青年大学教师的收入其实与他们的工作强度以及他们所背负的社会的期待不成正比。2012年的一项调查显示,35岁左右的北京地区重点大学教师每年的工资大约是4万元,低于这座城市里同龄人的收入水平,因此“青椒”们常以“工蜂”自嘲。当大部分教师需要把大量时间用于各种兼职工作才能勉强养家糊口、过上不是毫无尊严的生活时,又如何奢望他们把足够的心智和精力用于教学中? 当然,我以大学教师的身份,为自己的职业“鸣冤”,恐怕有些名不正言不顺。只是,当社会舆论借助崔永元的类似言论而不断加深对这一职业的苛责和误解时,总要有一些人指明问题或许出在很多地方,而不仅仅是教师本身。事实上,崔永元远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典型的大学教师,在这个行业中有太多人过着比他艰辛得多的生活,而且他们没有宣泄情绪的空间和相应的话语权(好吧,也许在这个层面上,我也不能算是典型的“工蜂”,毕竟我还可以在报纸上写评论)。 我想表达的只是一个很简单的事实:任何一个职业可能存在的问题,都有复杂的社会动因,将一切责任推到个体身上,实在简单粗暴了些。这个世界上仍然有很多人怀着师者与学者的梦想努力在这个行业中挣扎生存,在怀疑他们对职业的真诚之前,不妨想想他们在过着怎样的生活。(转载:常江《互联网时代,大学教师何为?》)

(0)
1 2 11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