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国人不爱看书成典型?

发布日期:2013-12-06    浏览次数:3967

        在两年前,我国图书出版品种和总印数就已跃居全球第1位,从2006年起连续7年开展“全民阅读工程”。然而与出版大国现状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中国国民的图书阅读水平持续在低位徘徊。据相关资料显示,2012年中国国民人均仅读4.39本书,与2011年的4.35本比有微量提升。但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北欧国家国民每年读书24本左右,几乎是中国的6倍,国人不爱看书成为世界典型。除了在学校的学生每天都需要接触课本书籍之外,会主动看书的国人越来越少,在大千世界的很多角落,陪伴人们的都是手机、平板和电脑这些电子产品,书籍早已变成熟悉的陌生人。读书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修身养性。如何让国人爱上读书,你有什么妙招?你喜欢看书吗?


相关热词搜索:国民阅读 图书出版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35)  |  中立(2)  |  反对(2)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张晓敏2022-08-21

今天是我打卡《共绘网》的108天 ,现在在家带孩子,为了考一级造价师,必须早起才有时间看书,感谢给我的督促[呲牙]。以后也要坚持早起,就有更多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

(0)

宁永辉2020-07-07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中国文人。

(0)

关岛2019-08-21

让家长老师起示范作用,家长老师带头读书,多看书,带动孩子也多看书,当孩子都主动积极一起来看书,阅读量自然增长。在学校倡导学生多看书,可以在教室设立图书角,供学生随时随地看书。图书馆及时更新书籍,吸引学生借书读书。

(0)

nhjghcdghj2018-11-22

很多家长埋怨自己的孩子不爱学习,不爱看书。但是却没有扪心自问一下,自己是否爱看书呢?孩子读书的兴趣是从小培养的,两三岁的孩子就该开始读书了,而不是等到了学校之后,让老师培养你家孩子读书的习惯。你家里的书多,孩子就读的多。父母起到好的表率作用,孩子就会效仿,反之,孩子只能模仿你做别的事情。是否从小阅读的差距,会在以后的知识层面,认知能力以及写作水平上表现出来。

(0)

报道2018-11-03

读书也有读书的方法,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就是多读书的含义。读书不是囫囵吞枣,更不是只做书籍的搬运工,而不经思考。读书,要调动你的思维,同时,更不应该一昧赞同书中的观点,要具有辩证的思维,同时通过读书培养自己的阅读体系。书中的观点是死的,需要我们去实践。陆游曾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如何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是我们读书的终极意义。读书到底有什么用?你不会看见它有什么用的,因为它给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你可能看见富人的实力表现在金钱,物质上。但是,爱读书的人的思想在哪里表现出来呢?在于为人处事上,在于心里烦躁不安时依然可以用书籍来宽慰自己,在于心平气和的面对生活百态。

(0)

关慧子2018-07-30

多读书可以给自己一个客观的定位。读书可以调节身心健康,使人明白生活的意义找到自己生活的位置和生存价值,使人更加的理性用正确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困难。多读书让自己的心灵更加的豁达从容。读书能使人变得聪明,给人智慧和知识明白生活的哲理,可以激起我们对生活的热情而更好的活着。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0)

何爽2018-07-30

读书好处多多,也是一个日积月累的事,一口吃不成胖子,一定阶段看一定的书,带着兴趣读,兴趣很重要。读书不会帮助你解决任何问题,却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而修养却是你自己用书本化成的馈赠品,自给自予,是最好的礼物。

(0)

章弋2018-07-30

读书才能知道这世界比你牛逼的人多了去了,才不会自大,不会骄纵。知道自己无知,就是求知的开始。读书才能知道这世界有些事情原来还可以这样解释,读到不同角度的世界,不一样的三观。你才能理解世界,理解别人。人类的智识都是由文字传承下来,所以人们读书,即是继承文明,又是创造的开始。

(0)

闫晓莉2018-02-26

事实上,阅读不但可以看见未来,也可以照亮现实,成就我们,成为有情怀,有情趣,身心健康,精神丰盈,向善向美的自我。还有,阅读本身具有美感。人类追求财富,追求知识,不就是为了让自己抵达美与善的终极之境吗?可见,我们不但需要阅读,而且,拥有健康的,向善向美的阅读,还是很紧要的。

(0)

李贤玉2015-08-21

真正的阅读是灵魂参与,使阅读带给你的是引领自己前行的信仰。使得这种阅读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 在今天这样一个纷纭杂乱的社会里,人们感叹的是"时间都去哪了"。 杂事太多,不能专心致志,都知道应该做减法,都想慢下来,但又都慢不下来,都是急三火四、急赤白脸,忙得一年下来都不知自己做了什么。时间成本,其实是现代生活和生活在大都市人的最大成本,一个"耗"字,会把所有人搞得没脾气,或给自己提供无限的开脱理由,但当你拨开假相,在看似热闹繁荣、欢欣鼓舞中冷静下来时,你会感到很"空",你能感受到碎片和渠道仍支撑不了自己,你最需要的其实是精神的提升和富有,而能使生命的完整,是要多读几本书,但时间再次征服你、打败你。 读书,需要的就是时间。年轻时给自己的开脱是:这本书可以以后有时间再读。但后来发现,时间永远不等你。

(0)
1 2 16条信息

王世杰2015-11-23

读书人最喜欢去的地方,大约就是书店了。书店是经销书籍、杂志的地方,不管你买不买书,都可以从书架上抽出一本,随便翻看。喜欢且口袋里资金富足,顺手就买走;喜欢却无钱买,那就找个安静的角落,一口气把书读完。可以说,喜欢读书的人,大都有过这种阅读的经历。的确,无论写书还是售书,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人读的,其他一切行为,都失去了作为书籍的本意。所以,即使书没被买走,但那个人认认真真地将它读过一遍;也许,还对他的心灵有所启迪,这本书应该说已尽了它的职责。然而,这样的场景,这样的阅读经历,如今就要成为回忆了。因为在绝大部分城市里,已很难找到可以轻易走进去阅读、购书的书店了。   风气使然。现在,很多城市都

(0)

穆祥友2015-08-27

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主要靠什么来实现,在我看来,主要是靠读书。 尤其当一个人进入成年人以后,精神世界的丰富和满足,就显得更为重要。 精神的满足,可以超越一切。而精神和思想的富有,会使你感到作为一个个体的人存在的价值,不然你会感到生命的不完整。人类社会的精神传承,书是最好的载体,书是你最好的朋友,书是你生命的归属,你能从中找到你最需要的,你从中能得到你作为一个人的最大满足。 除此,没有其他。 大概是在2000年,作家贾平凹写了本自传《我是农民》,如套用贾先生语句,那么我应该是:"我是学生"。学生的天职,就是读书。尤其是在新知识、大数据、互联网"横行"的时代,

(0)

梁凤仪2015-05-19

耄耋学者周有光的新作《朝闻道集》,是今年他105岁时出版的一本文集,内容都是他近年所写有关世界文化发展史和世界发展形势的文章。他高瞻远瞩,深刻地谈论着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基本规律,他殷切地希望以此告诉读者世界发展的形势,从而让大家一起来认识自己国家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周老为这本文集的命名,显示着他致力于启蒙的殷切期待。   我把这本书读了几遍,很想写好这篇笔记,以利于复读,充分领会周老那些具有生命一般宝贵价值的远见卓识;我体会:它们正好是当今我们亟需理解的科学历史观。  《朝闻道集》最前面刊登着几位名家赞扬本书的短文,我觉得它们十分有助于我自己对这本文集的领会,特首先把其中最精彩的评语摘录下来: 

(0)

紫川录2014-07-22

西方有一句谚语说“你吃什么,你就是什么”。这句话放在书痴安妮•弗朗索瓦身上,大概要变成另一番模样:看什么样的书,就是什么样的人。她自称“一无文凭,二无头衔”,独独钟情于阅读。《读书年代》是她50年读书生活的回忆录,记录了一个超级书痴与书的恩怨情仇。从12岁开始,弗朗索瓦就迷上了阅读,用她的话说,就像是被拴上了“奴役的锁链”。从最初的暴饮暴食,“看书快得就像伐木工砍树”,到后来的细嚼慢咽,直至沉溺其中不可自拔。正所谓,人无高低贵贱,投缘就是朋友;书无雅致通俗,遇见就是至爱。她读书如同吃饭,胃口奇大,不挑食、不偏门。从文学经典到百科全书,从历史哲学到园艺菜谱,不分学科,不论厚薄,来者不拒,拿到什么

(0)
1 4条信息

李德麟2016-08-19

登上诺贝尔奖领奖台后,医学家屠呦呦再次刷屏社交网络,不过,这次被众人转发的是她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诺奖致辞”。比如,“用人情做出来的朋友只是暂时的,用人格吸引来的朋友才是长久的。丰富自己比取悦他人更有力量。”再比如,另一篇流传甚广的“致辞”题为《感谢青蒿,感谢四个人》,依然是满满的“心灵鸡汤”范儿。然而,这两个版本的所谓“致辞”,经媒体考证均为伪造。(12月14日《科技日报》)   事实上,无须媒体考证,仅仅凭借常识和报道来判断,就不难发现这两段所谓屠呦呦“致辞”不可信。回顾这几天的新闻,屠呦呦在接受瑞典国王颁奖后,并未发表任何获奖感言或致辞;诺奖周期间,她只在公开场合做过两次讲话:一

(0)
1 1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