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首页 > 话题 > 财经

“财”和“政”是刺激各国经济发展的两驾马车,如何在各国与世界经济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发布日期:2020-10-17    浏览次数:3971

        “财”和“政”是刺激各国经济发展的两驾马车(两个轮子),如何驾驭是考验各国政府的执政能力与水平,以及如何在各国与世界的经济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也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所谓“财”,就是货币和金融政策,近几年来,金融在我国经济中比较“热”,金融的地位也显著提高。所谓“政”,就是指政府职能和国家治理以及宏观调控,为刺激经济发展,国家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来实现,比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减免企业和个人的各项税收已维持经济发展;在疫情得到大幅度的缓解后,又出台一些刺激消费的措施……由此看来,一国的经济发展始终与财政脱离不开,放眼世界也是如此。对这个话题,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呢?如果您有何锦囊妙计可以安邦治国平天下,赶快来《共绘网》评论区参与讨论吧!

相关热词搜索:财 政 经济发展 两驾马车 世界经济 作用
赞同(27)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静仪2023-12-07

中国经济高增长结束了。林毅夫一直预言中国经济增速将保持两位数,一直延续20年,这个预测自2012年后已经可以抛弃了,GDP增速不但没有保持住两位数,而且一路下滑,一直滑到了去年3%,今年坐5望6是大概率事件,但对明年的预期普遍下调至4.5%,这其实已经很不错了,而林毅夫的最新预测,还是有8%的潜力,一直延续到2035年。高增长结束的原因是什么?可以用周期做解释,也可以说是投资拉动经济的模式走到了边际,更温和的解释是拿出生率说事。如果说是中国经济增长是因为年轻人创造生命的冲动减少了,那么,它的影响也应该是在二十年后,现在经济失速,是因为三驾马车都失速了。依靠投资拉动造成了经济太多的后遗症,钱投下去了,就成了异质资本,项目效益收不回来,就是负债。效率呈递减趋势,过去拉动1元钱GDP,要投下去3元,现在要投下去9元,继续依靠投资拉动,将继续叠加负债率。为什么投资效率如此低下,因为投资是干预性的,不是市场提出了需求,所以也不会流向支持了85%的就业的民企,供应与需求是两张皮,明知不可为,各地方经济指标考核不过关,还是在启动投资。消费是中国经济真正的马,这驾马车失速,可以说是真正的痛点。近十年中,居民收入在GDP中的占比不是上升,而是在下滑;民不富,经济当然会出现需求不足的矛盾,都说中国是一个超大市场,这个十四亿人的超大市场有多大?美国三亿人口的消费力是中国的三倍,中国的问题哪里?是出生率的问题吗?相反,出生率降低是因为老百姓的对未来的收入与就业缺少预期。(香格里拉的雪)

(0)

春天都江堰2023-11-14

问:积极财政政策就位了吗? 王小鲁:关于积极的财政政策,我关心的主要不是财政花了多少钱,而是把钱花在哪里?如果政府大量借债投资,到处找投资项目,必然大量投资低效率的项目,大量浪费宝贵的资源,借债越来越多,亏空越来越大,未来面临的问题更严重。积极财政政策需要转型,减少政府投资和行政性支出规模,把支出重点放在解决那些长期未解决的民生问题上。包括居民的养老、医疗、教育、住房保障。特别是城乡转移的新城镇居民在这些方面缺口最大,需要优先解决。在基本社保方面,只让企业承担责任可能负担过重,政府能不能也承担一部分支出责任,作为规矩定下来,以减轻企业负担。这些用于民生的钱看起来也没有直接回报,但能够解决广大居民的实际问题,促进消费回升,带动经济增长,从全社会的角度看是有回报的,未来会是收大于支的。而且民生改善了,还会促进人力资本积累,给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动力。来源:中国企业报

(0)

dervrkio2023-09-27

遗憾的是,俄乌战争后,中国的国际处境和发展预期可能还会接受一些新的考验。另外2024年美国、台湾大选,国际局势恐将不利于国内经济的稳定复苏。 第三、四季度仍要高度警惕外部衰退的风险冲击。为了强势美元和国际博弈的需要,美联储11月可能再次加息25个基点,目标联邦利率可能达到5.5-5.75%并保持到今年年底,这很可能引发美国乃至全球经济的轻度衰退。美元汇率一旦重回强势,大国金融战的烈度就会再度提升。 时间关系,没有讲到的是一些市场判断,在此略作补充: 1、宏观数据以及一些重要因素的形势发展,提醒我们全球经济仍未脱离调整压力期,后期可能影响总需求并影响投资信心。 2、6月以来的商品反弹持续到现在,部分乐观因素已经基本反映出来,一些品种的投机炒作因素也受到了各界关注,“金九银十”后就要格外注意风险因素了。 3、下半年以来的股市走势令人特别失望,有其内在原因,目前降费限售以及可能的融券做空限制等有利于市场回稳,但当前宏观条件下,上证综指年内再破3000点也不奇怪;局势太复杂,系统性上涨机会应该已经被有效推迟了。 4、有人不断问人民币和美元的问题,坚持原有看法,7.3可能并非人民币的底。经过货币扩张和激战通胀后,综合考虑俄乌战争的考验和全球格局重塑进程的最新变化,美元的强势时代似乎很难终结。 5、魔幻时期,要努力保持人间清醒。大家要关注境外舆论集体看空中国的因素可能还会升级,甚至有超越美国衰退威胁而成为后期影响全球宏观研判的第一大因素。即便这样,本人并不怀疑中国的长期前景,华为的科技突破鼓舞人心,中国经济自有韧性和纵深空间。共克时艰,积极改革,问题就不大。(一德首席 郭士英 )

(0)

笃定前行2022-04-27

财政扩张的具体措施应该依次是减税降费、转移支付、基建。首先是通过减税降费,尤其在疫情冲击的影响下,有助于避免企业大量倒闭产生失业,同时降低成本促进供给。其次是通过转移支付调节收入分配。疫情防控措施对低收入群体的影响更大,需要财政发挥社会保险的作用,给受到影响的人提供支持。基建应该是最后的选项,在供给不足的情况下搞大规模基建,很快就会面临通胀问题。 财政扩张的资金从哪里来?一方面,政策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由于享受政策优惠,其信贷扩张方向性和结构性与财政扩张近似,属于准财政。比如,普惠金融、绿色信贷、科技创新金融、以及相关的央行再贷款等。另一方面,央行上缴利润,可以说开启了中国财政和货币协同的新篇章。市场上不少研究人员分析外汇收益上缴带来的影响,但多是见树木不见森林。央行上缴利润是以人民币而非外汇形式,不可能让财政再去市场上换人民币。央行上缴利润用于财政支出,就是投放基础货币,实际上就是央行直接把资金给财政做支出。 今年的财政扩张力度有多大?我们计算了广义财政收支差额,广义财政包括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两部分,预计2022年广义财政收入和支出差额约相当于去年GDP的9.2%(图表16)。之所以使用相对去年的GDP,是因为我们关心财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增长是相对于去年的,这样更能反应财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广义财政收支差额占GDP的9.2%中,6.1%来自发债,包括国债、地方一般债、地方专项债,3.1%来自基础货币的增加。(彭文生为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部负责人)

(0)

胡成友2021-12-23

财政政策要更可持续,隐性债务管控不放松。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保持适度支出强度。从实践看,今年财政赤字率由上年的3.6%降至3.2%,专项债规模由3.75万亿降至3.65万亿,不再发行抗疫特别国债。 预算报告解释称,适度减少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主要是已发行的专项债券规模较大,政策效应在今年仍会持续释放,适当减少新增专项债券规模也有利于防范地方政府法定债务风险。 在地方债额度大幅增长后,目前地方政府债务率已落入警戒区间。如根据2021年预算报告预计的相关财力数据计算,2021年综合财力为29.7万亿,对应的地方政府债务率已达100%,触及预警线。在此背景下,地方债发力稳增长需做好防风险的平衡。 此次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严肃财经纪律。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精准,意味着要通过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强化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的支持力度。此外,通过转移支付支持困难地区、通过税收政策支持特定领域。 “可持续”指向政府债务。“严肃财经纪律、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意味着不会放松隐性债务监管,因此明年融资平台融资将继续从严,不可能放松。 但由于经济下行压力,需要财政政策发力,因此要“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那么明年赤字率可能在3%-3.2%之间,专项债可能略高于今年的3.65万亿。 按照“政策发力适当靠前”的要求,明年专项债发行将前置,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2022年提前批专项债额度有望今年12月下达。

(0)

孔德华2021-11-30

现在,我国县和县级市数量分别达到1494和387个,总共是1881个,今年开始限高铁,限住宅,限道路,意味着这1881个城市命运即将变迁,更代表了轰轰烈烈的大基建时代,已经成为往事。 一向敢说的原财政部部长楼继伟,也专门说过这个事:未来5年,高达四分之一省级财政50%以上的财政收入,都会被拿去还债。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先把风险关进笼子里再说,而长效机制就需要靠摆脱土地财政、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完善财政金融分配制度、产业和经济转型来实现。 简单一句话:开源节流,必须要有所侧重。 开源,是以后必然要做的事,节流,却是现在不得不做的事。 因此,2021年开始限制高铁、高楼、道路、公共设施的过度建设,只是第一步,曾经挥金如土的小城市,以后都得过紧日子。

(0)

踏雪无痕2021-07-29

《共绘网》,重要而富有创造性的贡献深刻地影响了现代公共世界经济学。

(0)

梦侠2021-01-29

从今年开始应该永久性取消GDP增长目标,而把稳定就业和控制通货膨胀作为宏观政策最主要的目标。GDP的数字可以作为一个预测,财政部门可以将其作为一个基础来进行财政收支的预测,投资部门可以将其作为基础来预测投资行为,但不应该将其作为考核地方政府官员业绩的指标。

(0)

东方欲晓2020-11-24

市场和政府是中国的两种力量。2013年11月,中央领导人在“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进一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这个问题。“经济发展就是要提高资源尤其是稀缺资源的配置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

(0)

蔷薇2020-11-18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主任,原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尚福林表示,要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金融体制。“我国资本市场在金融市场当中还是个短板。要优化融资结构,提升直接融资比重。”同一天,尚福林在会场上表示:不管是传统的金融业态,还是像蚂蚁金服这样的金融业态,都应该遵循金融业的一些基本规律。要提高市场效率,同时还要防范风险。 尚福林提出了五条建议: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服务现代化的经济体系建设,重点是要发挥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撑推动作用。要加大对“两重一新”等重点领域和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加强民营、小微、三农等薄弱领域的金融支持,同时推动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要积极推进绿色金融,发挥金融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助力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现代化同步协调发展。 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要加强和改进金融宏观调控,防范国外超常规货币政策和经济过度金融化引发的货币溢出效应和输入性风险,平衡好境外与境内关系,平衡好经济增长和就业民生的关系,平衡好对冲疫情影响与保持金融稳定的关系,在多重目标当中寻求动态平衡,做好跨周期政策设计。要为实体经济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保持适度货币增长,满足合理充裕的流动性需要;促进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支持经济发展;保持物价总体平衡。要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建立基于市场供求关系的价格平衡机制,更加准确反映市场上资金供求变化,提升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 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优化融资结构,提升直接融资比重。我国资本市场在金融市场当中还确实是个短板。要深化银行体系改革,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大中小合理分工的银行机构体系,继续完善公司治理,强化股东股权和关联交易监管。要加快推进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养老需求。 坚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底线。要巩固前期治理成果,防范化解风险。要研究对跨市场、跨行业、跨领域交叉性的金融风险,要创新风险处置方式,稳妥推进高风险机构风险化解。要提升金融监管效能。 坚持金融双向开放。要积极引进国外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制度金融管理的一些经验,通过开放增强市场对全球优质金融资源的吸引,激发市场活力,提高的市场的效率。要加强国际合作,利用好“一带一路”等国际合作平台,支持金融机构在海外合规展业,提高参与国际金融治理的能力。

(0)
1 2 15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