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中国香港与深圳联成一体?

发布日期:2013-12-26    浏览次数:3369

         据最新《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香港虽然力压深圳和上海两大强敌连续11年蝉联中国最具综合经济竞争力的城市,但由于香港本地高度依赖金融和房地产业,而贸易物流等行业出现老化现象,经济已经开始呈现出虚拟化、泡沫化,以往的竞争优势慢慢失色,随时有被赶超的潜在可能为了改变香港经济低迷形势和提升深圳发展速度,共绘网大胆提出建议:打破国家性质即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界限,将香港和深圳联成一体,打造以经济金融为主题的特殊区域,同时成为联通世界各地的中转站,上至北美欧洲,下至澳洲地区。香港和深圳两地经济发展基础都不错,再加上地理位置距离近,2015年也即将开通两地往返的高铁,如果联成一体,就能促进企业间的合作交流,人才互派吸纳,更大程度的发挥地缘经济的作用和潜能,有希望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金融中心、港口航运物流中心、先进制造和技术中心。你觉得可行吗?

相关热词搜索:香港 深圳 城市联合 经济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123)  |  中立(8)  |  反对(4)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黄新刚2022-07-06

港深联手,让时间和事实去证明吧!

(0)

郭绵蔚2022-07-06

排斥深圳的20年 。 最近20年,在各种敌对势力的故意引导下,大陆身上被泼了一身脏水。 大陆成了万能替罪羊,香港什么问题都是大陆导致的。 而深圳更近,于是就成了什么问题都是深圳导致的。 香港视深圳为敌人,觉得自己经济没落的原因完全是因为深圳的存在。 在这个全球化分工合作的年代,谁合作的对象越多谁经济发展速度越快,这么浅显的经济学道理香港的权贵肯定懂。 但高房价透支了香港的发展潜力,不断的内耗也拖累了香港的发展速度,为了转移社会矛盾,这些权贵不得不把深圳当替罪羊。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港珠澳大桥。 1983年,香港就有人提出要修伶仃洋大桥,连接香港和珠海。 2002年,伶仃洋大桥方案被港珠澳大桥替代。 2003年,时任香港政务司司长曾荫权专程前往北京讨论兴建港珠澳大桥计划。 当时,港珠澳大桥有双Y和单Y两个路线方案。 单Y方案就是目前的港珠澳大桥,我把双Y的其他几个方案在图上给大家显示一下。 简单的说,单Y方案就是只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而双Y方案在单Y方案的基础上,还要连接深圳。 很明显,双Y方案的经济价值最大,因为多连接了一个深圳。 最合理的明显是双Y-A方案,以两个天然岛为中转站,路径最短,修建难度最低,大幅降低了造价成本的同时还能在2个岛上搞房地产,卖房子回收资金。 深圳对这个方案非常感兴趣,愿意承担这个桥大量的投资,中央也想把深圳连上。 但香港不同意,香港绝对不允许深圳参与其中。 双Y-A方案不仅连接了深圳,还把香港的出口放在香港的北侧土地,这里相当荒凉,一直不是香港的核心地带。 香港没打算开发临近深圳那一侧的土地,更没打算让深圳借这个桥的机会发展起来。 深圳的钱香港一分不要,坚决反对双Y-A方案。 2008年3月10日,港珠澳大桥之争落下帷幕,北京做出了裁决,为照顾香港的意见,港珠澳大桥采用单Y方案,在深圳不设落点。 至此,深圳彻底出局。 港珠澳大桥工程预算高达729.4亿元人民币,最终实际投资达1269亿元,香港承担约50%,中央承担约30%,澳门承担约20%。 这座桥,香港寄予厚望,准备借这座桥把香港打造成世界金融中心和全球物流中心。 最初的时候,港珠澳大桥假定20~25年左右回本,按收费期50年进行测算,内部收益率只有4.14%,回收期太长,收益太低,风险很大,因此吸引不到社会投资。 最终,以政府投资和银行贷款为主,把这个桥给建起来了。 2009年,港珠澳大桥开工。 2017年,港珠澳大桥竣工。 这个世纪大工程正式开通运营后,香港傻眼了。 整座大桥的车流量低的可怜,日收益仅为226万,对应1200亿的投资,回本周期长达530年。 而深圳周边修的几座桥,南沙大桥回本周期8年,虎门大桥回本周期10年,完完全全的吊打港珠澳大桥。 530年的回本周期是个什么概念? 再翻一倍,正好是千年大计。。。 港珠澳大桥采用了极高的标准进行建造,使用寿命长达120年。 但就算是这么高的建造标准,用到桥垮了,都收不回成本。 而被排斥在外的深圳,反手就修了深中通道,连接深圳和中山,预计2024年通车。 你从地图上简单一看,都能看出这座大桥和港珠澳大桥的竞争关系。 参考虎门大桥和南沙大桥那爆炸的车流量,这个深中通道的经济效益一定会很好。 深圳拿来造深中通道的钱,本来是可以拿来造港珠澳大桥的,连接深圳那一侧的费用不需要香港掏一分钱。 而属于深圳的流量,本来也是可以通过港珠澳大桥让香港分享的。 仅仅深圳到珠海的流量,都足以支撑这座桥的运转了,肯定不会出现回本周期530年这种惨状。 1200个亿,香港宁可自己承担一半,都要把深圳硬生生的挤走,最后导致了这样的结局。 啧啧啧,真有钱。 香港对深圳的排斥可不止一个港珠澳大桥。 面对深圳的飞速崛起,香港对分享深圳经济成果的兴趣低到接近零,美国和深圳进行经济合作的兴趣都比香港高。 在香港和深圳的交界处,深圳侧修满了高楼大厦,对于和香港进行经济合作的诚意突破天际,他们想离香港近一点,越近越好。 而香港那一侧,则全部是荒地,香港对于开发自己的北侧领土,和深圳进行经济融合丝毫不感兴趣。 不仅不开发靠近深圳的土地,还在那边修满了坟地、垃圾填埋场等。 香港那一侧,荒无人烟,被香港视作弃土,从不考虑把发展中心放在深圳这边。 排斥深圳排斥了整整20年,深圳越来越强,香港越来越弱。 这20年,香港的GDP增长率,是这样的,低的可怜。 20年前,深圳远远弱于香港。 20年后,深圳反超了香港。 2021年,深圳的GDP预计增长6.5%。 2021年,香港的GDP预计下跌6.1%。 两城的交界处,双方对合作的态度明显冰火两重天,而经济的发展速度,也是冰火两重天。 只有开放和合作才能带来经济增量,这道理全球都知道,但香港一直在装傻。 而如今,香港特首宣布将兴建北部都会区,全力开发靠近深圳一侧的土地,提出双城三圈概念,把未来几十年香港的经济增量、人口增量、科技增量全部押宝在了这里。从对深圳的全面排斥,转为了全面合作。 来源:远方青木

(0)

王成亮2021-10-15

香江北望,湾区潮涌。日前,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发表2021年施政报告时表示,将建设香港北部都会区,帮助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同时,未来将形成深港两地“双城三圈”的空间格局。“双城”是香港和深圳;“三圈”即由西至东分别为深圳湾优质发展圈、港深紧密互动圈和大鹏湾/印洲塘生态康乐旅游圈。这些举措,堪称历史性突破,释放了什么信号?北部都会区横空出世,标志着港深“双城”都市圈有望迈出关键性一步。香港最新规划的北部都会区,与深圳只有一河之隔。去过香港的人都知道,维港摩天大楼林立,九龙商业区人流摩肩接踵,但在靠近深圳的香港北部,却是大片的荒山林地,未纳入开发范围。这一局面,不仅导致香港在发展高新产业方面受限于土地空间,而且在可开发土地紧缺之下,导致房价长期处于高位,许多居民只能住在不到10平方的“劏房”里。这一局面的出现,是多种原因导致的。 一个原因是香港发展长期集中于维港都会区。维港是香港繁荣的源流,也是维持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支柱,这方面并无争议,但对靠近深圳的北部地区重视不够,无疑也是事实。 另一个原因是,香港诸多规划受制于开发商、原住民、环境保育组织的多方掣肘。 北部都会区土地性质复杂,加上开发审批程序繁琐,再考虑到某些开发商以及有房一族的利益,导致香港长期以来不愿触及这一区域。 如今,在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的历史大趋势里,香港终于一改此前的规划思路,主动与深圳融合,且针对利益者动手,这是具有突破性的。北部都会区一旦成型,香港将形成“北创科、南金融”的全新发展格局,位于港岛中心区的维港都会区,以国际金融中心为主要定位;而北部都会区,定位则是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香港虽然制造业萎缩到忽略不计,但还有大量一流高校及科研机构,而深圳则是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高科技产业相当发达,港深融合,将在科创领域开拓出更多新的可能。 同时,港深“双城三圈”将成为最强都市圈的最大注脚。所谓三圈,指的是深圳湾优质发展圈、港深紧密互动圈、大鹏湾/印洲塘生态康乐旅游圈,涵盖经济、基建、科创、民生、生态等多个领域,实现多赢。届时,港深两个2万亿城市,将会激发多大的能量,我们拭目以待。

(1)

绿色果柚2021-05-14

创新发展这一新时代的重大命题,不正是把“敢闯敢试”的深圳精神醒目地写进创新发展的新时代新征程中吗!相信我们大深圳未来会更光明~深圳抓住了创新的核心因素,别无其他!

(0)

哇哇!而为!2019-11-14

《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想对大家说:这就是一国两制。 它像一堵墙把高度自治的香港圈了起来,中国内地的大部分声音和大部分意见被这堵墙极大地过滤了,渗过去的少部分都被折射了,失去了我们希望能够影响当地的大部分力量。 有人说,那这是一国两制错了,应该取消这一制度,改为一国一制。 老胡认为,我们需要洞悉一国两制制度安排背后的历史因缘和国家理由,这会帮助我们大家进一步了解香港事态的复杂性,在爱国的同时保持冷静。

(0)

lkhrtefr2019-11-13

简单说,深圳经济的问题是:在全民炒房的风气下,企业的价值观出了问题,政府的资源配置有待合理,这些因素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形成的,遇到特朗普,猛增40年的GDP骤然降速。 经济和产业很复杂,不是一篇文章和一本书能说清楚的。 一些直观感受,距离答案更近。这两年来,在深圳最大的直观是:挖马路成了深圳的常态。深南大道宽阔悠长的绿化带,铺上了红花,又换成粉的,马路牙子改成了大理石。几乎每个街区都有道路在开挖,挖马路的风气弥漫全城。大部分道路依然平整,修路的挖开道路,铺上厚厚的沥青;挖水管的来了,把人行道翻开;雨水污水分流工程,见路就挖。几乎每个部门都能挖路,都有钱挖路。 深圳市人大和市领导曾开会定规矩,不许乱挖马路,要挖必须得办证。但是,路仍然在挖。最新的案例是:深南大道新洲路立交桥,原本好好的立交桥匝道,全部拆除换为锯齿状水泥墩——据说有防撞功能。令人费解,谁没事去撞呢?......深圳怎么了?赞美太多,反思太少。

(0)

慢慢发觉2019-11-03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在创新驱动、协调发展、开放合作和「一国两制」等原则下,粤港澳大湾区定位依托香港、澳门作为自由开放经济体和广东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的优势,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一直以来,香港是中国内地对外经济合作的重要窗口,也是内地企业「走出去」对外投资贸易的首选服务平台,而独立的司法制度是香港拥有的重要优势之一。「一国两制」下,香港是中国唯一实行普通法的城市,可有效帮助内地企业与位处普通法国家和地区的外国伙伴对接,并且适应国际商业惯例,在具体商业领域能够有力促进内地企业布局国际业务转型升级。

(0)

kufmtrj2019-10-11

深圳将聚焦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这一全新定位,把经济产业、科技创新、文化生态、综合管理、全球治理五个领域作为全面推进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的重点内容。一是夯实经济基础,支持海工装备、海洋电子信息等产业发展,提升深圳海洋经济在全球的影响力。 二是对标国际标准,构建海洋科技创新体系。通过设立海洋教育研究机构、集聚海洋领域专业人才等措施,提升深圳海洋科技在全球的地位。 三是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凸显新时代海洋城市文化特色。构建绿色活力海岸带,从点到面、陆海联动,全面落实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四是整合政府行政资源,提升海洋综合管理能力。以建设海洋综合管理示范区为契机,推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海洋综合管理体制机制。 五是立足国家使命,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深圳,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0)

OKHUKU2019-09-10

“我看到的中国经济未来,既需要有深圳这样的最佳创新者、无畏的开拓者,也需要上海这样的最可信赖的受托人和管理者。这是21世纪中国能力的最佳组合。”然而,内心的声音也告诉我,一个能够更充分地体现“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地方,一个对创新更具包容性和容错性的地方,更能代表未来。 在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对其未来的城市定位是这样的,“到2035年,深圳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国典范,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世界领先,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到本世纪中叶,深圳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先进城市之林,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深圳的实践证明了,改革开放是中国空间加速度变化、点石成金的法宝。对深圳的未来,我充满信心,也充满期盼。

(0)

lkgimgfjyu2019-08-22

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的非专业解读: 1,深圳将成为有别于其他城市的政治特区,给予立法权,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 2,深圳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宣传的窗口,福利待遇,收入,法制,民生发展程度一定会优于国内其他城市 3,用深圳示范区的形象来证明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的民主完全优于西方资本主义虚假的民主。更证明中国政府发展经济的政策是对路的,是符合全人类普遍价值观的。 4,对香港放任自流,只要不独立,只要不影响国内局势,基本做到不管不问,不政策扶持,继续执行一国两制,高度自治。充分利用自贸区,商品贸易不再从香港转口,建设上海和深圳等国际金融中心,作为对外金融窗口,取代香港金融对内地的影响。而香港经济将因为意识形态,失去内地庞大市场而严重下滑,居民收入越来越低,因为本港富商对房地产,通信,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的垄断和股市,金融等对资本的掠夺。贫富差距将到极点,等社会矛盾越来越突出时,再出现的社会混乱将和内地政府没有关系。到那时大家会看到一个红色典型:富裕,民主,开放,包容的深圳,一个黑色典型:破旧,封闭,混乱,贫苦的所谓民主香港。 5,通过深港对比,让世界人民看到,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展经济的效率是极高的,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是负责任的,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是独一无二的,也是成功的。 6,本来粤港澳大湾区是以香港为龙头,但是香港最近的表现实在差强人意,那么领头羊的责任因为地缘原因就给了深圳,而不是广州。 7,深圳将逐步开放出入境管理,最终对港澳台做到没有出入境管理。吸引大批港澳台居民赴内地居住,工作和生活,充分了解内地人的生活方式,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从而影响大多数香港人的生活状态,最终做到深港合二为一。 8,深圳面积会扩容,会把莞惠中山的一部分土地划进去,扩大市区面积,建立适合港澳居民居住区,以低房价,高配置来吸引更多港澳人士和国内居民居住,就业,生活,学习。 9,香港居民现在享受的福利待遇,以后深圳居民都会享受,甚至派钱也会年年有,15年义务教育很快就将在深圳出现,医疗将全部做到商业保险和社保结合,基本做到全免费。养老将有更多服务方式选。而深圳市的税收将更多用于深圳基础设施的建设而不是进入国库。 10,深圳将深化房地产改革,建设更多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福利住房,做到人人有房住。还会学习新加坡的商品房和福利房分开的政策,有钱人改善住房条件,买高价,高税商品房。没钱申请住费用低廉,设施齐全的福利房,不再因为住房造成人才或者人员流失。转发。

(0)
1 2 3 26条信息

ufjjndyys2019-08-27

满屏全是重大利好,我来泼点冷水,深圳能否再次获得过去三十年的超常规发展,最重要看深圳的领导,近的君不见这些年这个区那个区批了不少,改变经济发展格局的没有,过去的特区也有四个,但是深圳也只有一个,要比肩HK与新加坡,有点难,仅靠创业版注册制难当大任,如果能做到开放国际版,资本自由流动,贸易自由、则特区立法权至关重要,能否用好,考验深圳领导的智慧,土地纵深不够,需要协调惠州、东莞、中山、汕尾,样样都需要30年前的改开精神。当然,教育、医疗的短板会补上,千万别变成房地产盛宴,留下一地鸡毛!

(0)

沈欣馨2014-09-30

一、珠江三角洲全域规划与打造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 近二十多年来编制过多次珠江三角洲规划,并多以打造“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为目标,为此,这次全域规划之前应对前几次规划作一个检讨,哪些实施了,哪些在实施中,哪些还没实施,哪些根本就无法实施。检讨得好这次全域规划就事半功倍,也符合习总书记所说的“一张蓝图干到底”,彻底避免“一届政府一张蓝图”的现象。事实上珠江三角洲已形成区域性城市群雏形,实现“世界级城市群”目标定位的关键在于区域内城市从竞争走向协同,发挥1+1>2的整体效果。珠江三角洲全域规划在对功能布局、基础设施、产业规划、环境生态保护等方面进行整体性综合考虑的同时,更要树立起区域一体

(0)

河马2014-01-08

将香港和深圳联成一体首先面临就是社会制度的问题,其次两地公众的意向。前不久就发生了两起香港人闹事事件,虽然闹事的人并不多,但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并不是所有香港人的心都已经回归。想让香港和深圳联成一体就必须从思想和文化上让两地达到一致,强化两地经济上的互补作用,让香港人对深圳地区的文化达到认可。想让香港与深圳合体,中国的国家实力还需要提高。

(0)

laulaiman2013-12-31

我在此问题上处中立态度。 我认为港深联体从经济的角度,是百益无一害的事情,香港是亚洲最自由的金融港口,它能为深圳的制造业、高新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融资支持;而深圳是内地一线城市,聚集着全国最优秀的人才,最大型的企业,它们能缓解香港行业发展动力不足的现状。因此,港深经济互补,绝对能为两地带来前所未见的跨越式发展。 但从政治的角度,可能会加深政治矛盾。香港回归十余载,其政治制度一直保持资本主义民主法制制度,该制度完善、成熟,而深圳的政治仍在改革,各类规章制度仍未完善,法治化程度仍需加强。由于港深政府的处事风格各异,因此,港深联体两地政府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磨合。另外,部分香港民众对社会主义的认同感不

(0)
1 4条信息

kaggg2019-09-26

香港自1997年7月1日回归以来,一直遵循“一国两制”政策,而这政策小平同志说过,50年不会变;深圳是计划单列市,香港是特别行政区,一个是副省级,一个是省级,甚至可以说还超过省级半级,两者本身就不对等。即便合二为一,也不是合并,而是兼并;深圳有深圳的使命,香港有香港的使命,深圳的使命是作为全国科创中心,香港的使命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是中国对世界的窗口,两者都是中国最牛逼的城市之一,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而且两者使命和定位不同,没有合并的前提和基础;深圳香港虽然挨得近,但文化、体制、教育、观念等等方面,都全然不同,各有各的特色,不大可能兼容。虽说深圳是由外来人组成,包容性很强,但香港人的本土观念比

(0)
1 1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