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低俗文化岂能越走越远?

发布日期:2013-12-26    浏览次数:4557

  

        近些年来低俗文化似乎有种越走越远的趋势,电视里相亲、选秀节目大面积泛滥,网络上随处可见低俗新闻、低俗图片,生活中商家促销手段也逐渐变得粗俗……低俗的制造者和传播者把无耻当可爱,把隐私当噱头,把炒作当家常便饭,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矮化道德。

        这种影响是极为负面的,它迎合了人性中丑恶的一面,违背道德的基本底线,它使人萎靡颓废,不利于个人的健康成长,也不利于社会的健康运行。一个社会得以进步需要积极向上、健康的主流价值观和道德判断。同时,低俗文化之所以能够长久存在是因为它能产生源源不断的经济利益,所以抵制低俗文化需要首先从利这方面着手。低俗文化岂能越走越远,你怎么看?

相关热词搜索:低俗文化 泛滥 商业化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34)  |  中立(2)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为打发打发2019-12-03

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不复古泥古,不简单否定,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不断补充、拓展、完善,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0)

联络员2019-11-08

用很小的付出,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这就是“低门槛成就”。 近几年很火的“碎片化学习”,就是利用人们不愿付出,但又想收获进步的心态,把人裹挟在碎片化时间、碎片化内容中尽情放纵。 朋友阿伟曾经是碎片化学习的忠实实践者。 上班路上听着新闻,工作间歇刷着视频课程,下班回家听着股票资讯。 他常跟我说:“当今时代,知识需要多方面获取,无论是微博、朋友圈,还是娱乐八卦,都能学到东西。” 前段时间,崔雪莉死亡事件刷屏,阿伟在网上溜了一圈: “你知道吗?崔雪莉的死可能跟财阀有关,韩国娱乐圈可黑暗了,都是有资本在背后控制着艺人的生死存亡,真是涨知识了!” 每一天,阿伟都接收着这些无需太多动脑的视频、音频、图片等低密度信息,陷入低门槛成就中无法自拔。 他总感觉学了很多东西,却没有想过这些琐碎的,不成体系的所谓“知识”,是否真正具有价值。 要知道,学习知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真正有价值、能让人进步的信息,大多是需要思考和消化的。 如果一味放纵心欲,就会自动隔离这部分内容,也就阻断了探究真理的可能。 正如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提到的担忧: 我们只追求感官刺激、欲望、无规则的庸俗文化,真理最终会被埋没在日常那些无聊琐碎的事情之中。

(0)

益访1oC2019-10-08

被立为”低俗“文化自然不能使它太过昌盛,但同理它是一个哗众取宠的”物质“有的人会因好奇进行点击。对于心智不够成熟的人,会带给他较大的影响。希望这些猎奇心在可控范围之内。

(0)

雁秋2019-08-26

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宣传例会上,宣传司司长高长力提出广播电视邀请嘉宾应坚持“四个绝对不用”的标准,即:对党离心离德、品德不高尚的演员坚决不用;低俗,恶俗、媚俗的演员坚决不用;思想境界、格调不高的演员坚决不用;有污点有绯闻、有道德问题的演员坚决不用。另外,总局明确要求节目中纹身艺人、嘻哈文化、亚文化(非主流文化)、丧文化(颓废文化)不用

(0)

卿矢2019-08-22

我们之所以把底层民众的喜好标签为三俗,不是因为他们本身是三俗的,而是掌握了话语权的中上阶级,将生活必需品(不仅是衣食住行,还包括性等基本情感需求等)统统斥为低级。 而社会最底层与最高层往往是道德感最弱的群体,他们最无视社会规则,没什么条条框框,用保罗·福塞尔的话说是,顶层和底层的酷肖证明了一个经久不衰的原则——“两极相通”。说到底,民间艺术只是底层人民为数不多的发泄渠道而已,非要以卫道士的姿态去审视其低俗与否,未免有咸吃萝卜淡操心之嫌。这仅仅只是满足最基本的需求而已,至于附加其上的文化与审美意义,对他们来说没什么意以。

(0)

温柔2019-08-13

三俗文化”指:庸俗文化、低俗文化和媚俗文化。中央政治局2010年7月23日就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研究问题进行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这是近年来中央最高层首次明确强调抵制“三俗”之风。

(1)

张墨燃2017-09-19

社会上确实有一些人由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分不清其中的精华与糟粕,经常误把封建迷信思想也当作国学。在国学热中,一些原本已经销声匿迹的封建迷信思想在有的地方又借机死灰复燃。它们打着国学的名号,实际上是招摇撞骗,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歪曲和践踏,更与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提倡的“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背道而驰。

(0)

文峰2017-08-31

如今的网络,给人们自由展现个性、展示才华提供了空间,然而,有些网友在表述不同观点、看法时,不是以理说事、以理服人,而是用谩骂、诋毁甚至侮辱性语言来表达,常常不守口德,随意谩骂,搞人身攻击,甚至使用一些粗俗下流、庸俗不堪的语言。这些网络低俗语言,充满粗鄙、暴力和戾气,青少年如果长期浸淫其中,耳濡目染,其语言及思维习惯无疑会受到不良影响,这显然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0)

高岭2016-07-15

年轻人的语言使用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重新塑造。根治网络语言低俗化“顽疾”,需要学校与家庭都引起高度重视,抓早、抓细、抓实。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提高语言交际的“品质”,及时纠正课堂内外的语言低俗现象。家庭教育更要筑起网络低俗语言的“防火墙”,教育孩子文明上网、文明用语。只有学校和家庭都重视起来,才能有效提高青少年学生的语言素养,形成积极健康的网络语言生态。

(0)

徐郭平2016-04-07

打开电视,从早年间的才艺比拼到今天舶自国外的真人秀,节目包装、叙事策略虽不断升级,其内核则始终都是“选秀”。其内在逻辑是:以取悦受众为出发点,精心推出一件“商品”,为自己赚得经济收益。在这个热闹的卖场中,最特殊同时也最隐秘的“消费品”,是参加选秀节目的孩子们:三四岁的幼儿就能有板有眼唱京戏等等,从某种程度来说,这是在制造奇观,以满足观众的围观和猎奇心理,拉升节目收视率,吸引广告投放。这类节目对制作方和播出方有多少利不说,但对孩子们来说显然是伤害多于收益。

(0)
1 2 17条信息

晓晓2019-10-21

低俗文化之所以会泛滥成灾,并非是对文化整治不严,而相反是对社会文化发展的抑制太重了。在一元化的意识形态的指导下,阻碍了社会文化自由健康的发展,优秀文化没有其生长的土壤,而低俗文化对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无直接冲突,其发展壮大便成了必然(低俗文化之所以会泛滥成灾,实际上也是人们对文化专制的一种自然的情感发泄)。社会文化的发展与其它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人为的操纵不但不能让其变得更好反而变得更坏!

(0)

尘岢姽2018-07-27

既然是低俗文化,就注定是走不远的,如果这个社会任由低俗文化越走越远,那这个社会也没有办法进步了的。只要相关部门加强管制,制定相关律法,加大执法力度,那低俗文化总有一天会被绳之于法。

(0)

罗永2015-12-02

在当前的各种怪现象中,低俗泛滥不容忽视。用上“泛滥”一词,足见问题之普遍。在这股低俗风气中,有一种低俗,不少人不仅不避讳,反而津津乐道,这就是在网络上广泛流传的低俗语言。语言作为社会文明的重要载体,既是社会风气的反映,反过来又会影响社会风气。互联网兴起后,各种怪诞、恶搞、另类、粗鄙的语言被贴上来自生活的标签广为流传。而说粗话、爆粗口、耍泼皮也成为一些人在网络空间哗众取宠的法宝。有人觉得低俗语言是网络必然的伴生物,想管也管不了。这显然是片面认识。网络并非只产生低俗语言,给力、粉丝、山寨、雷人、正能量等词汇因为贴切简洁内涵明确,很快被大众所接受,已经成为人们的常用词语。有的人认为网络是“语言的自留

(0)

肖莺子2015-05-19

年过古稀的资中筠,退休以后的初衷原本是向着“乐琴书以消忧”的,但“忧时”和“求真”的积习难改,身处北京芳古园的斗室中,还不住地向窗外凝望和求索:“陶醉在‘崛起’的豪言壮语中的吾国吾民何处是精神的家园?……俯仰今古,心事浩茫,对斯土斯民,乃至地球人类,难以释怀。”这种“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忧思,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因此近些年来新作不断,而且都是为时为事之作(引文除注明外,均摘自资中筠《斗室中的天下》、《读书人的出世与入世》和《冷眼向洋》三书)。   资中筠新书《斗室中的天下》(撰文起讫年代为2000年岁末至2005年年中)包含有历史、现实、人文、政论等等说中道西之作。这几天我读着一篇篇文

(0)

罗建国2015-05-13

2014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进行的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中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以下简称“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

(0)

张志祥2014-10-14

“时下在大学校园里说相声挺流行,但是一些低俗的相声也充斥着校园,这种现象很普遍”,在首届高校大学生相声邀请赛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曲艺家协会主席、相声表演艺术家李金斗对“糟粕”相声在校园流行感慨不已。(9月24日《北京晨报》) 其实,这种低俗,绝不仅仅于相声。比如并非是语言类的歌曲,也充斥低俗,那首被《中国好歌曲》权威评委们一致叫绝的《老子明天不上班》,歌词的直白、浅俗也罢了,比如自称“老子”,透出的无疑是一股粗鄙之气。而本来,人们的印象中,歌词应该是隽永、诗性、文雅而且可以回味无穷的。 即使是被称做“最初的人生理念的吟诵”的童谣,也已经是庸俗无聊甚至低级趣味的“灰色童谣”大行其道。比如“日

(0)

王学富2014-10-09

我曾经很羡慕历史上那些优秀的人,希望自己能跟他们一样。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我逐渐发现不可能也没必要成为他们,我始终将是我自己。学别人,学得再好,也只是别人的影子;做自己,做得再累,却能有自己的欢喜。后来我依旧学习,学习一切优秀的东西,但却不再期盼去成为别人,而只希望通过学习来丰富自己。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一个”,有自己的因托与来由,也有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古人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这“思齐”与“自省”的背后,都有一个大写的“我”傲然站立。学人之长,建设自己,这是智慧;学人之长,丢掉自己,则是昏聩。况且,翻看人类历史,又何尝见一个彻

(0)

江明涛2014-09-23

诗是为着一种已经完成的社会华丽的仪式和庄严的仪仗而创作的,只有在这样的社会中,诗歌的光荣才会有它应有的地位。在今天,我们仍然需要这种诗歌的光荣理念。我们曾经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无论是唐诗的飘逸通达,还是宋词的婉转流畅,我们的民族曾经流淌着诗的血液,传承着诗意的灵魂。从文化精神本质上说,诗歌需要的是英雄主义、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这样的社会条件、时代文化和精神氛围,才是诗歌的生存土壤。 诗歌与争名逐利从不沾边。而今,商业文化放纵狂欢,消费主义盛行,物质和欲望几乎主导人们的行为,大众时尚已经成为社会价值的重要标准之一。曾经有过的诗歌时代、美学时代,似乎逐渐被物质时代、消费时代、欲望时代取代

(0)

John2014-09-02

“用文学的方式筑牢我们的精神高地”“善养浩然之气,常修为文之德”……中国作家协会倡议全国文学工作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发关注热议,也促人思考:对于公众人物而言,怎样在弘扬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担负起自己的使命,树立起公共标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特别要抓好领导干部、公众人物、青少年、先进模范等重点人群;中央也一再要求,必须发挥社会公众人物的示范作用。作为精英群体,公众人物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影响力,堪称社会主流价值的风向标。尤其是耕耘在思想文化园地的文化工作者,引领着社会思潮,直接为群众提供精神给养。他们能不能言出必行、以身作则,事关

(0)

小白2014-09-02

这几年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问题引发了国人前所未有的关切,我们都感受到随着中国的高速发展,我们文化的影响力还远未能够匹配我们经济发展所形成的分量。这样的问题其实是当下文化发展中遇到的最为现实的挑战。   中国文化五千年来绵延不衰,自中世纪以来,中国哲学、思想、审美方式和价值观等对近代世界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文化走出去,其目的是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和谐共处。应该看到,这些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世界对于中国的了解正在加深。但显然,人们仍然强烈地感受到文化影响力不足所带来的挑战。一方面中国的价值观和文化精神尚未获得更多的全球性的理解和认知;另一方面我们的文化传播还没有得到广泛

(0)
1 2 11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