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大宗商品的定价权由国际资本掌控着,作为全球最大贸易国的中国,应在全球布局中掌握主动权?

发布日期:2021-10-16    浏览次数:1882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经贸之间的合作日益频繁,然而大宗商品的定价权由国际资本掌控着,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国,随时都有可能被宰割的可能。

  

        在大宗商品领域,凡是中国对外有较高依赖度的,价格常常大幅度的波动,这是因为发达国家把高污染的行业都转移出去了,通俗来说,发达国家控制着自己的产品需求,原材料供应也在他们手里,两头的定价权,我们中国都没有。我们看到的价格总是波动,中国制造俨然成为“被操纵者”。故中国应有一盘棋观念,广开门路,全球布局掌握主动,打击各种投机活动,免得被薅羊毛!对此,您有什么想法呢?如果您有何锦囊妙计可以安邦治国平天下,赶快来《共绘网》评论区参与讨论吧!

相关热词搜索:大宗商品 定价权 国际资本 中国 贸易国
赞同(17)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皮皮杨2023-03-22

大宗商品卡脖子。中国不仅在科技领域落后于美国,受制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制衡。在许多关系到国家命脉的大宗商品上,中国也非常依赖美国及其盟友,以至于在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时,民众的生活水平,外贸企业的营收也会受到影响。 在能源方面,中国极度依赖海外进口。2021年,中国进口了64.23亿千瓦时的电力,5.13亿吨的石油,1681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和3.21亿吨煤炭。这其中,绝大部分石油来自沙特,伊拉克等中东国家,绝大部分煤炭来自印尼,哈萨克斯坦,蒙古和俄罗斯,最主要的天然气来源国是澳大利亚,美国和卡塔尔。可以明显看出,中国的化石能源来源国,有很多都是美国的盟友。而根据彭博社2022年6月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的石油库存约有9.2亿桶,能满足90多天的需求,天然气库存只有1800亿立方米,煤炭库存长期在1.7亿吨左右,只能维持29天的发电。在铁,铜,铝,铀,镍等重要的矿石方面,中国也非常依赖从巴西,澳大利亚,智利等国进口。甚至于在粮食方面,中国也非常依赖海外的大宗商品交易。 2021年,中国从海外进口了532万吨大米,971万吨小麦,2835万吨玉米,212万吨牛肉,140多万吨禽肉,41万吨羊肉,440多万吨猪肉。还有1840多万吨大豆,1400多万吨油菜籽,1820多万吨花生,至少1280万吨成品食用油。此外,中国每年还要进口大量的化肥,饲料原料 才能满足谷物和肉类的生产。总而言之,关系到中国民众衣食住行,国民经济运转的大宗商品几乎都要从海外进口。而这些大宗商品的来源地,很多都是美国和美国的盟友。而且 美国及其盟友还可以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全球存在的影响力,控制红海,波斯湾,巴拿马运河等大片海上航道。一旦发生战争,中国的大宗商品进出口就会受到影响。毕竟,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的确可以影响中国的海上贸易线。而即便是在和平时代,美国及其盟友也可以通过来源国和金融霸权的优势地位,操纵众多大宗商品的价格,影响中国经济。这对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产业链处于下游,赚加工费的众多中国企业来说,绝不是什么好事儿。

(0)

向前绘2022-09-11

理解国家政策,支持国家决策!

(1)

上善若水2022-01-09

密切关注通胀、资产泡沫的走势和QE的影响。伴随着一些国家物价指数的上升和资产价格屡创新高,人们愈加关注未来的通胀走势,关注阶段性低利率、零利率及QE延续过长时间以及可能出现的负面后果。人们关注资产市场价格高企,与实际经济景气状况有所背离;关注住房、公共或准公共设施服务的价格走高,对通胀的度量也形成挑战。 与此同时,全球初级产品价格呈现异动,海运价格冲高。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目光高度关注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宏观掌舵者美联储的举动,以及出自美国的MMT理论的讨论,即通过大量印票子支持赤字财政或许不会有负作用。中国有个说法,叫“天上掉馅饼”,意思是一种梦幻。会不会“天上掉馅饼”,人们将要亲身经历和观察这一重要且事关全球经济的宏观经济现象。(作者:周小川)

(1)

彭岱松2021-11-04

中国在全球产业链的定位是制造枢纽、世界工厂,在全球分工中面临的最大压力就是巨大的成本上升。螺纹、铁矿石、动力煤,这些都关乎中国的成本,目前我国能源结构是以煤电为主体,因此电是整个工业品体系定价的锚。九月中下旬,以动力煤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暴涨,确实给中国的经济运行带来短期困扰。 不过近期我们看到整个决策层快速启动,发现问题以后快速纠错纠偏的一个机制,通过一系列中央部署开始落实下去,煤电之间传导不畅的状态将逐步缓解。我们根据一些线索和信号做出合理的推测,从结果来看,中国的利益正在得到某种程度的满足。同时,油价某种程度上代表着美国关切的核心利益,油的趋势不会结束,未来达到100美金大关应该时间不远,美国是全球第一油气生产大国,油气资源非常丰富,油的升值代表着美国的核心利益。(作 者:刘煜辉 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

(0)

倪贵元2021-10-27

人心齐,泰山移。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必然战胜

(0)

韩福增2021-10-24

共绘网人的研究一直紧紧围绕着中国国家转型的核心问题意识。作为一个中国现代历史亲历者的反思,也是一个学界学家“通古今之变”的责任与担当。

(0)

张永武2021-10-18

还有多少人记得19世纪70年代的那一场能源危机?那是一场因石油危机导致的世界多国经济崩盘。不过要理解这其中的原因,首先要理解当时的世界格局。 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后,美元首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货币之王。但铁幕落下后冷战彻底爆发,而这也与美元的世界霸权形成了一定的对冲。 同时,这种国际形势也让更多第三方力量在冷战的高压之下孕育而生。 例如与石油息息相关的欧佩克组织,就由委内瑞拉和伊朗共同倡议组建,并迅速吸纳了大量海湾产油国加入其中。当他们彼此抱团结成价格同盟,就对欧美本身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衡制效果。而定期爆发的中东战争,则为后来的石油危机埋下了导火索。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阿拉伯成员国当年12月宣布收回石油标价权,并将其原油价格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使油价猛然上涨了两倍多,从而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也就是第一次石油危机。 危机冲击了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石油开始作为政治武器出现,OPEC从西方七姐妹油气公司手中夺回石油定价权,作为全球重要经济组织强势崛起。 此后的三年发达国家的经济遭到了严重的冲击,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的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上,所有的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明显放慢。 1978年底,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全球石油产量从每天580万桶骤降到100万桶以下。随着产量的剧减,油价在1979年开始暴涨,从每桶13美元猛增至1980年的34美元。 这种状态持续了半年多,也直接导致70年代末西方经济的全面衰退。 不过,石油价格骤升带来的经济危机让石油战略储备的重要性在西方得到空前重视,消费国加快发展替代能源,有意识压缩石油消费,加强本国及非OPEC国油气生产,世界石油供需结构开始改变。能源危机逐渐过渡,但经济通胀和债务危机却蠢蠢欲动。 当年石油涨价之时,产油国的石油美元存入欧美国家的银行,而欧美国家的银行又把它低利率贷给了其他国家,形成了国际间的资金循环,也为经济危机埋下伏笔。 当时的拉美、东欧等国面对众多价廉物美的贷款,纷纷大幅借债,而借来的钱基本上都被用来发展基建。当时也盛行一种"外债无害论",即外债若是用来生产和投资基建,而非消费的话,不会有大风险。于是这些国家的债务占GDP的比例在1975年后大幅度上升。结果万万没想到加息来的这么快。 石油危机带来的经济衰退直接传导到了消费端,万物涨价让美国深陷滞涨泥潭,因此当时的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直接实施了铁腕加息,半年内将联邦储备利率提升到20%以上。通胀被关进了笼子,但全球债务违约与破产潮随之而来。为何别的国家减减税、加加息就可以,但是到了拉美就不行。所谓的拉美陷阱又是怎么来的呢?(来源: 投资界)

(0)
1 7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