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养老地产:养老?地产?

发布日期:2014-02-27    浏览次数:2300

  

        在“以房养老”政策的试点下,地产业试图瓜分养老市场,养老地产数量可能会迎来飞跃式增长。一线城市是养老地产的主要购买力,北京目前就拥有15个项目位居首位,上海以11个项目紧随其后,生态环境优美的江南水乡也成为人们眼中的养老宝地。养老地产为中国30岁左右的夫妻解决了养老困境,可以实现房产与养老的平衡。但对于以盈利为目标的商业地产来说,养老地产是不是真正为养老而发展很难保证现在的住宅房地产利润下降,空间缩小,地产业需要寻找一条新途径开发市场,或许养老地产就是其中的一枚棋子。当养老地产彻底摆脱概念化、空洞化、商业化的头衔,养老地产才能真正的实现成功。养老还是地产?你有什么想说的?

相关热词搜索:养老 地产 商业性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110)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汾陽谱2023-01-14

这是低智商阴损坏的,还有些高智商的“专家”,忽悠你你还要给他鼓胀,那种才是最可怕的

(0)

祯岐2019-10-14

养老地产持有经营要考虑资金风险,经营收益不足10%,贷款利息都不足以偿还,所以养老项目的持有经营是没有利润的。这一点我也赞成。对于房企开发经营养老地产项目,确实是不可持续的。那么,开发与经营的截然分开势在必行。

(0)

UK,HGJF2019-02-12

“时间银行”养老。 2008年,我移居瑞士。考虑到我所读的大学离住的地方比较远,我就在学校附近租了一个小房间。房东克里斯蒂娜是一位独身老太太,退休前在一所中学当教师。 瑞士的退休养老金是很丰厚的,足以让她在晚年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但令我不解的是,她居然找了一份“工作”——照顾一位82岁高龄的老教授。 我问她,是不是因为钱才去工作的?她的回答让我十分意外——“我去工作并不是为了钱,而是把我的时间存进‘时间银行’,等到我老得不能动了,就可以支取了。” 第一次听说“时间银行”这个概念,我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不断向房东追问。听完她的简述,我真是大开眼界。 “时间银行”是由瑞士联邦社会保险部开发的一个养老项目——人们把年轻时照顾老人的时间存起来,等将来自己老了、病了或需要人照顾时,再拿出来使用。 申请者必须身体健康、善于沟通、充满爱心,每天有充裕的时间去照顾需要帮助的老人,其服务时数将会存入社会保险系统的个人账户内。 2015年5月,我回到中国探亲,看到老年人不是跳广场舞就是打牌,晚年精神生活十分匮乏,与瑞士老人形成了鲜明对比。当前,中国“空巢老人”的数量在不断增长,正逐渐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瑞士的“时间银行”对我们或许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0)

醉此间2014-06-30

如何养老才能拥有一个自由、快乐的晚年?不少美国人有自己的选择。 1.与年轻人“拼房”住 美国老人乔伊丝•凯恩现年66岁,离异,住在新泽西州中部。10年来,她一直采取拼房方式与陌生人“同居”。凯恩的条件并不多——能付房租,不吸烟,喜欢她养的几只猫。 房客不仅给单身老人带来额外收入,也成为他们某种意义上的情感寄托。 新泽西州拼房中介机构“拼房公司”的常务董事勒内•德雷尔说:“大多数愿意拼房居住的是50岁至55岁的单身女性。她们(退休后)收入开始减少,因此经济原因是主要出发点。” 2.与同道中人拼社区 美国有一种被称作“亲和居所”的新型养老社区,在那里居住的都是志同道合之人。无论你是乡村音乐粉丝、爱狗人士、考古狂、园艺爱好者或素食主义者,都不难找到两三百个同好者组成一个社区。 社区居民可享受完善的医疗保健设施与服务、分享共同的兴趣爱好,一起健康、快乐地老去。 3.移居海外享受新生 近年来,越来越多美国人退休后选择到拉美国家定居。墨西哥生机勃勃的城市文化、哥斯达黎加美丽的海滨社区、尼加拉瓜静谧的山谷村庄有着巨大吸引力,低廉的生活成本更是诱惑难挡。 还有一批老人选择洪都拉斯、危地马拉等听起来不那么“宜居”的国家。危地马拉生活成本低于大多数中美洲国家。一栋在哥斯达黎加或巴拿马卖50万美元的房子,在这里仅售25万美元。(转载:美国老人怎么生活)

(0)

依旧青青2014-06-05

房地产问题既是经济问题,也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各国对此都非常重视,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但也要看到,美国、日本等典型经济体都曾出现过房地产泡沫,房地产泡沫破裂都对这些经济体带来较大冲击。香港和新加坡在住房保障方面非常有特色,但到目前为止,香港和新加坡都没有解决好商品房的高房价问题,房地产市场的大幅波动问题也较突出。因此,对典型经济体住房市场发展情况和相关政策进行全面分析、评估,将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住房相关政策对市场的影响,准确评估相关政策的效果。 重视主要经济体住房政策出台的背景、目标和演变历程 从典型经济体住房相关政策的变化历程看,住房政策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在不同发展阶段,住房政策的目标也存在一定差异。总体来看,典型经济体在住房市场发展初期的住房政策目标主要是解决总量不足问题,而在住房供求矛盾基本缓解后,则更加重视住房的质量和功能的提升问题。比如,二战后,美国、日本、英国等典型经济体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城市住房短缺问题,为解决住房不足问题,这些经济体都经历过大规模的公共住房建设阶段。以英国为例,1945年7月上台的工党政府将提高公共住房的建造量及出租作为政策目标,1945—1951年间地方政府投资兴建的住房占新增住房总量的80%。政府大量投资兴建住宅大大缓解了住房矛盾,但也造成公共支出大幅上升,加重了财政负担。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英国住房供需状况趋于平衡,为解决政府经济负担重等问题,政府开始从对公共住房计划的投资转向以住房补助和对自有住房的支持为主,推动居民买房。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日本、德国等典型经济体在经过战后大规模的住房建设后,也基本实现了住房的供需平衡,政策重点也都从增加住房数量转向提高住房质量,在政策和相关法律、规范中日益重视提升住房的能源与资源消耗、环境质量、功能性、健康和舒适等方面的标准要求。 注重厘清主要政策工具的作用机理 住房市场受政策影响较大,政府也经常通过对金融政策、土地政策、税收政策和住房保障政策等的调整来影响住房市场。因此,厘清主要政策工具的作用机理,将有助于更好地认识相关政策对住房市场影响的机制,也将有利于更好地借鉴和运用相关政策工具。 金融政策既是各个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之一,也是对房地产市场短期波动影响最为显著的政策。住房的开发和购买都高度依赖银行信贷的支持,而金融政策的调整通常会影响到市场的流动性和利率水平,必然会对市场的需求和供给产生较大影响。美国、日本等典型经济体住房市场波动历程表明,在每一次住房市场大的波动出现之前,都可以发现金融政策已经先行调整。如,流动性的宽松、利率的下降会提高购房人的住房支付能力并推高房价,美国次贷危机和日本房地产泡沫的出现都与当时极度宽松的金融政策密切相关。而流动性的收紧、利率的提高则会抑制住房的消费,典型经济体在每一次住房市场调整之前,基本都可以发现金融政策已先行收紧。因此,要实现住房市场的稳定运行,必须要重视金融政策变化对住房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影响。 土地供应量的多少是形成住房市场供应量的基础,对市场的供求平衡和平稳运行具有重要影响。如果出现短期内土地供应过多(或过少),极易造成住房供给过剩带来的供求失衡(或供应不足造成的房价过快上涨),因此,保障市场供求平衡,要特别重视土地供给对住房供需平衡的“预调节”作用。 美国、英国等典型经济体普遍征收房产税。需要指出的是,这些经济体征收房产税的主要目的是为地方筹集税源,而并不是将其作为房地产调控的政策工具。从国际经验看,房产税既未起到稳定市场运行的作用,也无法防范房地产泡沫的产生和破灭。美国各州从19世纪中期开始就普遍征收房产税,但房产税的征收并没有改变美国房地产价格的波动,也没有避免次贷危机的爆发。1977—1979年,美国连续12个季度房屋价格同比涨幅超过10%,2000年至2006年美国房价再次出现明显上涨,而2007年美国则出现了次贷危机,2008年和2009年连续两年房价大幅下降。英国政府从1993年8月1日开始执行新的住房财产税,由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地方政府负责征收。从1993年至今,英国的房价仍然出现大幅上涨。香港的税收体系中与不动产直接相关的税种有房地产税、差饷税、遗产税、利得税和印花税等,虽然其不动产税制完备,但既没有解决香港的高房价问题,也没有解决香港房地产市场的暴涨暴跌问题。因此,借鉴典型经济体的房产税政策,宜将重点放在完善税制、筹集财政收入等方面,而不宜将其作为房地产调控的主要政策选择。 美国等典型经济体都非常重视住房保障问题,但在住房保障方式的选择上存在较大差异。从各国经验看,在房屋总量比较缺乏的情况下,许多国家会通过短期内大规模新建等方式增加保障型住房的供应规模,但随着住房供应总量的增加和供求关系的变化,实物建设方式将逐步削弱,住房补贴将成为住房保障的主要形式。从不同保障方式对住房市场的影响看,如果实行实物保障为主、保障房与商品房均封闭运行的话,商品房由于供给不足,价格会被推高,如香港和新加坡;如果实行货币补贴为主,不再对住房市场进行划分,将有利于增加市场供给,缓解供给不足对房价的推升作用。因此,借鉴国外的住房保障政策,要在坚持政府住房保障责任的前提下,对不同阶段各种保障方式的利弊进行深入分析,选择恰当的住房保障方式。 重视从长周期观察相关政策的效果 从典型经济体住房市场发展历程观察,住房相关政策的出台一般都是着眼于解决短期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但从长期观察,一些政策在实现了短期目标的同时,却对住房市场的长期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比如,美国、英国等典型经济体在住房短缺阶段都曾经大规模、集中建设公共住房,这对解决当时的住房短缺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低收入人群的集中居住也带来了社区质量下降等很多社会问题。 再如,本世纪以来,美国放宽了金融监管,为各种住房需求者提供贷款,加上长期的低息政策,刺激了大量低收入人群购买住房,这虽然在短期内提高了美国家庭的住房自有率,但由于收入水平难以支撑低利率政策推高的房价,随着2004年美联储开始持续升息,住房市场的风险逐渐显现并引发次贷危机。金融危机发生后,为应对危机,美国实施了量化宽松政策,利率水平也达到历史的最低点。由于利率水平大幅度回落,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再次提高,近两年来美国的住房价格出现了明显反弹,2013年美国的住宅销售均价已超过危机前的水平。由于美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并未明显提高,低利率政策虽有助于房地产市场在短期内走出低谷,但如果不能尽快调整低利率政策,将很可能在刺激房地产市场走出低谷的同时种下了下一轮危机的种子。 目前,我国住房市场正处于重要的转折期,全面总结、分析美国等典型经济体住房相关政策的经验、教训,将有利于不断完善我国的住房政策。(转载:邓郁松《如何借鉴国外的住房政策》)

(0)

阿笨2014-02-28

能真正做到以房养老当然是最好的,但在现阶段来说要实现这个目标还是有许多的阻碍的。现在因为房地产业的发展不景气,所以很多的房地产商会以营利为目标去从各个方面去钻这个养老房的空,为了利益他们当然会使养老房变成房产,而不是养老房。要想真正是以房养老,首先各个部门要由始至终扎扎实实地贯彻和落实以房养老的政策和思想,对于那些打养老房的商业地产要进行严厉的打击,这样以房养老才能真正实行。

(0)
1 6条信息

hahocb2019-09-26

发展养老地产,房企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在开发养老地产的过程中,有些企业、专家在尝试探索新的发展方向。多数房企还是看得多,动得少。"投入大,回报少。"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养老地产走轻资产是出路,在建立盈利模式之后,可以分拆上市,进入资本市场。事实上,中国太阳城已经在整合有一定盈利能力的项目,计划联合上市。这样上市的成功几率会更大。" "房企可以在自己开发养老地产项目的基础之上,建立O2O养老服务平台,为本小区以及周边小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业内人士说,通过延伸养老服务链条,找到新的盈利点,形成规模效应,才能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0)

钟双娇2016-01-12

我觉得养老和地产都需要。两者共存,才能实现房产与养老的平衡。两者共存才能真正实现成功。

(0)

魏少军2015-04-22

忙好不好?好!要生活,要工作,要出成绩,哪能不忙?忙,说明工作有起色,领导正重用,家里大小事情也离不开,日子过得很充实。对于大部分人,小至谋生混吃、养儿敬老,大到干事创业、履职勤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哪能不忙?但“忙”不等于“满”,不必让“忙”填满每天每时每分每秒;充实也不等于生活的每一个空间都塞得不留余地。忙要忙得得法,忙得有序,忙得条理。如何忙而不满,实而不塞?有识之士的借鉴做法是:坦然放下。放下,是做人的智慧。当然,事业、工作、生活、家庭、婚姻等很多大事情是不能放下的,反而必须拿起来,拿得起。但人的一生,又有不少事情是不必在乎的,而且是必须清空的。该放下的放下,才能腾出手来抓住真正属于

(0)

小白2014-09-03

 当下,中国的基本养老模式包括机构养老、家庭养老、社会养老。探索中的模式还有很多,像养老地产模式、医疗功能模式、候鸟式养老模式、异地置业养老模式和温泉养老模式等。   然而,对于那些没有较强的经济实力的老年人来说,这些养老模式是无缘享用的。而我国目前真正存在这样那样养老需求的老年人更多的还是中低收入者。低养老金的老人、没养老金又没什么积蓄及房产的老人,还有那些低收入的失独者等,他们的养老问题能否得到解决,才是对中国养老产业效果的终极考核。   但是,以当前中国养老产业发展态势来看,许多养老产业项目并未给低收入群体带来福利。因此,我们国家现有的养老模式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社会群体

(0)
1 4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