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公共资金纳入审计监督?

发布日期:2014-03-05    浏览次数:4653

  

        公务员腐败一直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毒瘤,为人们嗤之以鼻,尽管政府采取多方措施,腐败现象仍然屡禁不止,实质在于政务以及公共资金的公开透明制总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因此,共绘网有如下建议:涉及到公共资金建设的公共服务和工程项目等,每年都应接受政府审计机关和社会审计组织的审计监督。例如:所有国营企业、事业单位、中小学校、医院、公共运输物流、慈善机构等公共社会服务单位。而不属于国家出资但涉及广大民众的民生利益的企业单位,将接受社会审计组织的审计,例如:各物业管理公司、五人以上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共资金及有关企业审计完成后,将审计结果向全社会公示公开,以便接受社会监督,真正使民众了解公共资金和社会资金资源的使用情况,还民众知情权。公共资金纳入审计监督,你觉得有必要吗?

相关热词搜索:公共资金 审计监督 公务员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114)  |  中立(0)  |  反对(1)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Bee2017-09-18

审计,作为政府自身进行自我约束的一种手段,原本就需要通过向全社会公开来形成监督合力。一些地方和部门不希望被审计报告点名,甚至在背后“使小手段让自己不被点名”,实际上反映的是他们不敢公开、不愿意公开、不愿意整改的面目。如果审计报告不敢直接指名道姓,只搞“内部小范围通报”,那就可能会助长和纵容一些地方和部门的歪风邪气。今天遮的是小错小误,明天可能就是让人瞠目结舌的大问题。中央三令五申,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这份“闪烁其词”的审计报告无异于给笼子开后门。审计报告必须敢于点名,公开越彻底,监督越有力。

(0)

紫川录2014-07-22

在我国现行的监督体系中,审计监督是一种比较严厉的监督形式,它的主要功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盯着政府怎样花钱,替百姓看好钱袋子。有人甚至形容审计监督是公共财政的“守护神”。同时,审计监督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以发现问题作为切入点。所以,审计工作报告更像是一份“问题清单”。正因为如此,审计监督实际上就是对公共财政的运行情况所作的例行检测,对政府所作的定期“体检”。 在这方面,审计监督扮演的实际上是一个“医生”的角色。直面问题、“指名道姓”,体现了审计监督的铁面本色。但“指名道姓”只是审计监督的起点,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启动问责”这样一个完整的监督流程中的一个环节。审计监督绝不应止于“指名道姓”。如何让审计监督走出“屡犯屡审、屡审屡犯”的怪圈,这是在实践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0)

sabotage2014-07-21

七一前夕,中共中央决定将蒋洁敏、王永春清除出党、移送司法处理,显示了党中央将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的决心,也让人们对国企反腐更加关注。   当前,我国的经济改革已步入深水区,国企改革也到了关键节点。但积弊多年的国企领导层腐败问题却像大山一样横亘在改革的道路上,使很多经济领域的重要改革无法深入推进。在一些利益高度固化的领域,改革甚至有倒退之势。   国有企业不同于民营企业,是公共利益的一部分,国企腐败就是对公共利益的侵占,所以国企腐败是人民群众最为痛恨的腐败领域之一;由于国有经济在中国经济中始终占据主体地位,国企腐败对中国经济的伤害直接而巨大。某种意义上说,国企反腐的成败关乎中国经济改革的未来。   必须指出的是,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国有经济今天依然是推动中国经济前行的主要力量,关乎国计民生。也正因为如此,国企反腐败斗争才得到了中央的高度重视,国企反腐不可有须臾放松。(转载:国企腐败民之公敌)

(0)

天涯远2014-07-04

一个签字,让国家损失498万余元;一次盲目决定,险些给国家造成1.2亿余元的损失;对于受益者送来的“感谢费”,他照单全收……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进城口改建工程指挥部原指挥胡小忠终将自己送进了监狱。 近日,经浙江省苍南县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受贿罪数罪并罚,一审判处胡小忠有期徒刑十四年零六个月,剥夺政治权利二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5万元。胡小忠违法所得23万余元予以没收,上缴国库。 一、违规签字,拆迁户多拿了近500万元 现年52岁的胡小忠原系温州市鹿城区政府党组成员、温州市名城投资集团副总经理、温州市滨江商务区改建办公室主任,2005年4月4日被任命为鹿城区进城口改建工程指挥部(下称“指挥部”)党组副书记、指挥。 2007年下半年,钱某的一处无房产证、无土地证的厂房被征用。为多占国有资产,钱某找到胡小忠,要求解除产权调换协议书,改为货币退购。胡小忠违反规定和程序,在钱某的《要求实物协议书解除的报告》上签了字。至2008年1月31日,钱某顺利获得货币退购款1313万余元。而经过估价,该拆迁房产补偿价仅为814万余元,钱某因此多拿了498万余元。 2010年,有关部门前去调查钱某的拆迁安置档案。为隐瞒自己的违规操作行为,胡小忠竟指使手下工作人员抽掉了拆迁档案中的相关证据材料。 二、未经核实,盲目出台拆迁安置文件 2007年下半年,指挥部依规划对温州市区中央涂片区进行拆迁。按照市政府有关规定,1998年12月1日以后违法建造的房屋,给予每平方米120元的一次性补偿后,一律无条件拆除,在房源许可的情况下,按安置用房评估价给予增购违建部分相等的面积。同年10月,经评估,该区域拆迁安置新房基准价为每平方米4576元,拆迁安置新房的市场平均价为每平方米1万元。 指挥部经办人金某向副指挥卢建芬(已被判刑)提出安置房评估价直接套用安置新房基准价,卢建芬同意后向胡小忠汇报。胡小忠没有核实相关规定,就同意出台下发按新房基准价作为拆迁补偿安置价格的文件。 就是这一草率的决定,使2万多平方米违建面积全部能够以拆迁基准价获得评估,形成差价1.2亿余元。所幸文件最后并未付诸实施,差价损失也未实际发生,但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至今未能消除。 三、施“恩”图报,收受“感谢费” 违规签字、盲目出台文件,在国家利益面前,胡小忠显得极不负责任。而一旦涉及个人利益,他却显得比谁都精明,充分利用手中的权力敛财。 2009年上半年,温州市木材集团公司员工刘某等人打算将指挥部位于市区的一块面积约为1500平方米的空地租来,搭建仓库出租牟利。根据当时的规定,指挥部出租空置地要经当地政府及土地规划等部门的批准,经指挥部领导班子同意并签订租赁协议,租金需上交财政。但胡小忠违反该规定,擅自将空地出租给了刘某等人,帮助刘某等人大赚了一笔。为感谢胡小忠,刘某等人分3次送给胡小忠干股分红,共计15.5万元。 无独有偶,温州某医院因发展需要,欲使用指挥部管理的一块土地作为该医院的扩建用地。在胡小忠的“关照”下,该医院达成所愿。作为回报,该医院先后送给胡小忠价值5000元的购物卡、3万元报销款及2万元现金。 经查,2005年底至2012年3月案发,胡小忠利用其担任指挥部指挥的职务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23万余元。 四、拆迁补偿方案不透明易导致腐败 2012年11月19日,温州市检察院以涉嫌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受贿罪对胡小忠立案侦查。 在法院庭审时,面对检察机关的三项指控,胡小忠称都不属实,并拿出一叠材料为自己辩护。法院经审理后,依法作出了上述判决。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十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旧城改造,拆迁领域一直是职务犯罪的高发地带,尤其是一些手握拆迁安置权的官员,拿国家利益作为自己与拆迁单位或个人交换的筹码,动辄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2012年5月至今,温州市检察机关立案查处了该市鹿城区双屿街道建工委15人职务犯罪窝串案,仅滥用职权犯罪就涉及20余项事实,均是利用拆迁安置过程,滥用职权对违章建筑共计5000多平方米予以违规安置,给国家造成损失近1000万元。 办案检察官分析认为,拆迁领域职务犯罪高发,最主要的原因是拆迁补偿方案不够透明、不够公开,致使公权容易被滥用、私用,方便了不法人员进行利益输送。“在新一轮城镇化建设中,应当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拆迁安置补偿问题,建立拆迁领域的权力清单制度,公开拆迁补偿方案,封堵有关国家工作人员渎职、贪污受贿犯罪的空间。”办案检察官建议。(转载:范跃红、温萱、苍剑《大笔一挥,国家损失近500万》)

(0)

浅意如斯2014-07-01

 “类似的问题,年年审,年年犯,屡审屡犯,屡犯屡审,审计工作好像陷入了‘拉锯战’,什么时候才能走出这个‘怪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分组审议审计工作报告时,一些与会人员发出这样的疑问。   翻开今年审计工作报告,除少数新问题外,更多的是“老面孔”——乱建楼堂馆所属于顶风违规,财政资金闲置的事提了好几年,违规放贷不知放倒了多少领导干部……同一部门在同一问题上一犯再犯,不同部门被查出的问题又何其相似。   对于屡审屡犯,审计机关的决心历来很大:你屡审屡犯,我就屡犯屡审。然而,审计机关揭示出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后,被审计部门口头上“高度重视,积极整改”,但却是改完再犯、边改边犯。看似你一拳来我一脚,可谁也奈何不得谁。   审计陷入“拉锯战”,背后是一些单位和个人法制观念淡漠,心存侥幸;是一些部门权力过大,利益太多;也是问责机制不健全,违规成本太低,体制有障碍、制度有漏洞造成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屡审屡犯仅靠屡犯屡审是远远不够的,走出“拉锯战”必须拿出“撒手锏”。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对于审计机关来说,加大审计查出问题的公开力度,是提高审计权威性、公信力的一大利器。对审计发现的违规问题不留情面、点名道姓,既能让违规者出一身汗,不敢再犯,也能让其他部门单位照照镜子,不敢效尤。   治疗屡审屡犯“顽疾”,绝不是审计机关一个人的战斗。各级人大要加大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的监督力度,各级政府要加大对违规部门单位和个人的问责力度;同时,还要以审计“倒逼”改革,通过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使部门权力得到有效制约,使预算决算更加完整准确,使财权事权相互匹配,从而形成一个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都不敢违规、不能违规、不愿违规的良好机制。(转载:张晓松、陈菲《屡犯屡审,审计不能陷入“拉锯战”》)

(0)

醉此间2014-06-30

一年一度的政府自我纠错机制正在良性运行,十年前它被命名为风暴,如今已渐归平静,可以称其为常态化。6月26日审计署发布公告,公布了38个中央部门单位2013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结果。审计发现,“三公”经费超标、动用财政资金发福利等违反制度规定的老现象仍是主要问题,舆论也早已对此习以为常。 审计的常态化,意味着更精确的数据,更严谨的措辞,更规范的表达,从制度建设和规则完善的角度来看,这未尝不是一种进步。但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程式化——在民众眼里,这是枯燥、保守、官僚的代名词,他们担心被制度化和常规化的审计,最终变成“猫捉老鼠”的简单游戏。他们希望看到更有正义感的激情流露,指名道姓直陈时弊,就如同十年前的审计风暴所展示的那样。 一些评论认为,这是民众的期望值提高所致,但问题也可能就在政府机构本身。从2003年审计署推出审计结果公开制度以来,那几年的审计报告中就有一大批中央部委被公开曝光,被点名批评的有财政部、原国家计委、教育部、民政部、水利部等,其中,2003年财政部被点名达9次之多,报告在用词上也少有以前的含糊和温和,而代之以“疏于管理和监督”等严厉的字眼。 但近几年来,“指名道姓”似乎被弱化了。比如去年和前年的审计报告,民众更多看到的是泛泛而论的体制弊端、洋洋洒洒的统计数据,现象多于问题,归纳而非举例,甚至在报告的主文中也不时出现即刻纠错、同步整改的说明,以便让一些部门和地方政府的面子能再飞一会儿。而几乎年年不缺席的违规发放福利、虚列开支、项目资金闲置、专款挪用等高频词汇,以及动辄几千万元乃至上亿元的问题资金,也不再成为新闻富矿,民众亦渐生审美疲劳。这是为什么呢? 法不责众,乃是这一政府自我纠错机制的大敌。如果说审计是完善政府治理结构的一剂良方,它应该是针石而非汤药,扎到痛处方能见效,痛则通,不痛则不通。问题具体到部门,现象公开至细节,责任落实于个人,而不仅仅诉诸现象,才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在今年的审计报告中,民众已经看到一些可喜的进步,比如对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出国考察,审计报告就详细披露其在赌城拉斯维加斯逗留3天此后又辩称是在加拿大考察的真实情节。 这种程度的审计公开越多越好,不仅应公开细节,还应查明造成问题的直接经手人和幕后决策人是谁,加强问责力度,以令相关责任人痛定思痛。由此,审计可能会愈发被其他部门和地方政府抱怨为“软硬不吃”、“不懂变通”,但这些在同侪眼里略显贬义的词语,在民众看来,恰恰是最大的褒奖。 当然,审计作为政府完善治理结构和衡量治理效果的关键一环,不可或缺,但也并非万能。审计之后的部门整改、违规调查、违法查处等诸多环节,需要反贪反渎职、检察和司法等各种力量的介入,也须增强其透明度。被扎到痛处的部门更应及时将整改和问责结果公诸于众,接受民众的监督,以践行“权为民所赋”的执政理念。如此,一个良性的政府自我纠错机制才能正常运转,真正步入常态化。(转载:将指名道姓的审计进行到底)

(0)

taotaotao2014-06-26

政府投资项目是政府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投资项目绩效是政府绩效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公民意识的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的绩效越来越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但目前,尚未从总体上形成绩效管理及评价体系。需要探索分步建设。 一、 中国政府投资项目绩效评价体系的特点及不足 中国政府各部门在进行投资项目绩效评价体系建设时,角度各有不同。审计部门在进行绩效审计时,重点关注政府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发改委的项目后评价体系,由项目自身进行总结性评价,评价项目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并由具备相应资质的甲级工程咨询机构开展项目的后评价活动;财政部预算司的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是内控型绩效管理体系,注重项目进行过程中的绩效管理,项目的绩效评价从项目决策、项目管理和项目绩效三个维度进行;财政部国际司的项目绩效评价体系,是基于IFI项目立项之初国际金融组织建立起来的绩效监测体系前提下,建立的外部评价体系,从项目的相关性、效率性、效果性和可持续性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绩效进行评价。 目前这些评价体系各有特点,对比国际金融组织和发达国家,中国评价体系存在四个不足。 1. 评价标准缺乏统一性 经过多年的探索,目前国际上对项目绩效评价基本上以《DAC评价质量标准(2006)》(以下简称DAC标准)为指导,确定了发展援助评价的五个评价准则,即相关性、效率、效果、影响和可持续性。目前中国政府投资项目的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在部门管理之上, 且目前绩效评价体系处在建立阶段,各个部门都在尝试探讨绩效评价的标准。评价标准的不统一,影响部门间项目绩效的可比性,也影响内资项目绩效体系的推广。 2.绩效评价系统不完善 国外应用成熟的项目绩效评价系统,由项目自评价体系与外部评价体系构成。 相比之下,中国政府投资项目的绩效评价体系并不完善。。 因此,在政府投资项目的总量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需要建立完整的自由评价体系和外部评价体系共同组成的项目绩效评价系统,以利于推动在社会更大范围内,实现有效的政府投资项目绩效管理。 3.评价主体不健全 成熟的项目绩效评价体系具有多元化的评价主体。一般而言,自评价体系中的评价主体包括项目主管部门的行政官员、项目管理方及项目实施方,外部评价主体包括第三方专业的评价机构、公共服务的消费者等。相比之下,目前中国政府投资项目评价主体并不健全,社会第三方专业咨询机构或评估机构参与较少,理解并可熟练开展政府投资项目绩效评价活动的专业人员和机构仍十分缺乏,评价机构对绩效评价的理解不够全面,评价技术使用不够熟练,以及评价经验缺乏的状况。 4.评价管理工具缺乏 在中国政府投资项目的绩效评价体系中,评价管理工具仍停留在理论讨论阶段。讨论比较充分的有平衡计分卡法(Balanced Score Card ,BSC),所包含的战略地图、平衡计分卡和绩效考核量表构成一套完整的评价管理工具。除此之外,讨论得较多还有关键绩效指标法(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和结果链法(Result China ,RC),但这些方法尚未发展为评价管理工具。 5.评价结果的应用不够充分 绩效评价的结果应用应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不同的评价等级,发现项目绩效好的方面和差的方面,并分析绩效差的原因,为项目的后续建设以及将来其他类似项目实施和管理提供建议;二是将绩效评价总结的经验教训用于项目识别和开发上。目前内地很多部门和地方政府主要将绩效评价结果用于不同项目及其项目单位的排名,忽视了绩效评价在改进管理和支持决策这一方面的作用。 二、 政府投资项目绩效评价体系应有结构 政府投资项目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建立完整的绩效评价体系有助于政府部门提高项目的管理能力,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的绩效水平,帮助政府部门更好地实现公共服务的目标。多元化的主体和社会中介组织介入,与政府主管部门和项目实施方共同组成项目绩效评估体系体现了公共治理评价的理念。 1. 自评价体系。 政府投资项目自评价体系包括了对项目绩效的监测和自评价活动。在项目准备阶段,确定项目的“投入—活动—产出—成效”结果链。依据结果链中的关键环节、项目的进度及阶段性目标,确定项目的监测指标体系,并建立项目的绩效监测和自评价管理制度。在项目的实施阶段,项目的实施方根据绩效监测计划定期收集项目信息,并定期出具项目监测报告和项目阶段性自评报告,这一过程由项目主管部门进行监督、指导和帮助。在项目的完工阶段,项目实施方按照完工评估的标准对项目进行总结性评价。在政府投资项目的监测和自评价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可以委托专业的机构或外聘专家针对项目的监测和自评价提供服务。 2. 外部评价体系 外部评价体系由第三方专业评价机构构成。通过招标或是直接委托确定承担评价服务的组织。一般而言,外部评价主要从项目实施阶段到项目完工的时间段内进行。在项目完工一段时间后也可以委托专家/机构对项目的影响进一步开展评价。在项目的实施阶段,对项目开展阶段性的绩效评价。在项目的完工阶段,评价机构根据完工评估的标准,对项目是否达成目标进行总结性评价,总结项目成功与失败的经验。自评价体系是外部评价体系成功进行的基础,而外部评价体系弥补自评价体系中评价客观性的不足,客观上可以为政府投资项目提供外部监督。 三、中国政府投资项目绩效评价体系建立的路径 首先,建立有效的自评价体系,为政府投资项目绩效评价体系奠定基础。可以通过绩效管理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推动政府投资项目自评价体系的建立。主管部门可以联合研究机构的力量,制定绩效管理办法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主管部门到项目实施单位的绩效管理制度培育绩效管理文化。同时,对相关管理部门和项目实施单位的绩效管理工作人员开展相关知识的培训,进行绩效管理能力的建设。以绩效监测报告和项目进度报告作为项目绩效自评价成果的载体,建立项目绩效监测信息库。 其次,适时建立外部评价体系,促进政府投资项目绩效管理的推广。外部评价由专业的评价机构开展,着重从政府投资项目成效(包括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进行评价,对项目实施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提出绩效改进的建议,并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绩效评级。主管部门利用外部评价得出的绩效评价结论对项目进行相应的后续管理。目前中国承担项目绩效评价的评论机构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有一定工程资质的设计院,二是会计师事务所,三是一些从事绩效评价的研究机构(如大学及科研院所)。由于专业的限制,工程设计院主要采用工程评价方法来开展评价服务,从技术层面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评价;会计师事务所采用审计的思路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评价。 第三,建立政府投资项目绩效评价报告的公开制度,实现公众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理解和监督。国内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资金主要由财政资金承担,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是一直是纳税公众重点关注的问题。建立政府投资项目绩效评价体系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的绩效,使政府更有效地利用财政资金,为社会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因此,在政府投资项目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后,可以逐步在相关主管部门的网站上公开各类项目绩效评价报告。一方面可以使公众充分了解政府投资项目的情况,另一方面也形成对项目自身和外部评价机构的监督,增加项目实施和项目评价的透明性。 第四,完善绩效评价管理制度,为政府投资项目绩效评价体系在社会范围内推广提供保障。随着绩效评价逐步在政府投资项目中开展,相关主管部门的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都会大幅增加,此时制度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在实践的过程中应不断完善绩效评价管理制度,包括完善绩效管理办法、绩效监测和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绩效评价指南等相关管理文件和指导文件。通过制度对项目管理部门、项目实施单位以及项目评价单位的行为进行规范与约束。 第五,对绩效评价标准进行统一化建设,使绩效评价结果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作用。中国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是建立在部门管理基础之上,因此绩效评价标准会因部门实践的不同而各异。2011年国务院选择吉林、福建、广西、四川、新疆、北京、杭州、深圳8个地区,进行地方政府及其部门绩效管理试点。2012年进一步将发改委、财政部、国土部、农业部、环保部、质检总局等6个部委,作为首批试点绩效管理的部门。除了国家确定的试点地区,其他地区也积极开展了政府绩效管理的实践。各部门根据自己不同的管理特点和管理需求,各自开展实践探索,拓宽了绩效评价体系建设的思路。在建立起绩效评价体系并在其稳定运行之后,中央政府可以推进政府投资项目绩效评价标准的统一化建设,使不同部门所管辖的同类项目的绩效能够进行比较,促进项目绩效评价结果突破部门界限,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作用,为同类项目的决策和实施提供经验借鉴。(转载:扈剑 晖《政府投资项目绩效评价体系》)

(0)

浅意如斯2014-06-10

美国对预算的监督非常严密,不仅有来自政府内部及议会的监督,同时,媒体及每位公民均监督公共预算问题。滥用公共预算资金的情况一经发现,就要受到问责甚至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美国不仅在预算编制阶段就广泛地引入监督,在预算执行中的各个环节,各种监督无处不在。 在内部监督方面,每个联邦部门都有自己的内部预算监督机构。各州及所属地方政府也都有自己内部预算监督机构,有的还设有监督委员会。内部监督机构的主要职责是监督预算收入及时足额上缴、保证税率稳定、公共预算支出开支合理。以上内部监督机构一般每月都要编制一份报告,内容是当月预算收入的执行情况及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对预算收支进行监督,由内部监督机构负责人签署意见后报行政首长。 外部监督则分为几个层级。 一、社会公众监督。美国法律规定,政府制定的预算方案不仅必须获得本级议会的批准方能生效,而且议会讨论预算方案的过程也对公众公开,允许公众提出质询。必要时,公众还可以要求召开听证会,对预算编制部门 进行质询。经议会批准后的预算,其内容也要向社会公布,接受公众的监督。此外,预算实施的过程,也处于议会、公众的持续监督之中。 二、审计监督。美国联邦审计总署(GAO)隶属于国会,直接对国会负责,与联邦政府保持独立的关系。GAO的审计范围涵盖各政府部门的财务以及各项财政收支活动。同时,GAO对国会监督政府的行为以及国会各委员会完成其法律议程给予协助。GAO主计长由国会选举产生并经总统任命后生效,任期为15年,不受政府、国会换届影响,以保证审计的独立性与政策的连续性。GAO直接面向国会,其经费由国会单独编列预算予以保证。主计长依法自主确定其内设机构和人员配备等。GAO向国会提交审计报告的同时,绝大多数的审计结果同时向新闻媒体和公众披露,公众可以通过网络等途径便利地获得有关预算审计的结果。 三、注册会计师对相关部门、企业的审计。美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相当发达。其独立的第三方审计地位,保证了审计报告的客观性。 另外,在各郡、市、镇等层级,一般都设有支出控制中心或类似机构,对其预算编制、执行进行监督。支出控制中心的成员都是由公众直接投票选举产生的,四年一届,不能随意罢免。支出控制中心有权对预算进行监督,对预算过程中失职、渎职的人员,可处以降级、降薪和罢免的处罚。(摘自:美国预算编制注重成本信息分析)

(0)

jing2014-04-30

伴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兴起,会计信息化进度提速,基于互联网和云计算、能够根据企业需求动态提供会计核算、会计管理和会计决策服务的在线虚拟AIS(自动识别系统)——云会计应运而生。 作为会计工作的一种新模式,云会计以其低成本、高效率和大存储等不可比拟的优势给企业的会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变革。然而,不可避免地,审计工作也受到了重大影响。 审计环境日趋严峻 在云会计环境下,企业的很多数据都存储在云会计服务供应商虚拟的数据中心。因此,审计工作所需的资料除了由企业提供部分之外,更多的则是需要在云会计服务供应商的帮助下得到,但云会计服务供应商能否提供给审计人员准确完整的资料尚未可知。 另外,云会计服务供应商提供的AIS是否可信,是否可以确保企业用户对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等要求,鉴证人员又如何对其提供的AIS的可信性进行鉴证等问题尚未解决。 在日益高明的造假手段和会计信息失真较为严重的大背景下,云会计带来的上述问题使得会计信息使用者对审计人员的期望更高,希望审计人员可以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为其提供更准确更有价值的信息。同时,随着企业交易量的增多,交易性质的复杂,审计工作的难度有所增加。因此,嵌入数据挖掘、联机分析等先进技术的审计软件将会辅助审计人员更好地完成审计工作。而审计人员是否可以准确地操作审计软件也是一种挑战。 审计环境变得日益严峻。审计人员只有清楚认知审计环境才是审计工作顺利进行的第一步。 审计对象和内容增加 在云会计环境下,不同企业的数据可能同时存储在同一个云会计服务供应商的数据中心。如果没有顾客隔离政策来对不同公司的数据进行分离,没有使用加密技术对不同公司的数据进行加密,不同公司之间的数据可能会混乱,导致竞争对手等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到企业用户的信息。另外,应用接口的安群也是一个令用户担忧的问题。如果银行和税务系统的应用接口不足够安全,将会导致企业的敏感数据泄漏、被篡改等。除此之外,还要考虑云会计服务供应商的服务器一旦发生重大的中断将导致用户数据的丢失。在“软件即服务”模式下,还要特别考虑AIS内部控制是否符合企业的具体情况,是否可以控制或减少企业的财务报告风险等。 鉴于此,鉴证业务准则公告地16号(SSAE16)要求云会计服务供应商对其服务交付系统、控制活动和控制目标作出声明,可以聘请鉴证机构对其评估和测试并出具报告。然而,企业可能会同时使用多个云会计服务供应商提供的不同AIS模式而形成集成AIS。此时,仅凭单个云会计服务供应商的SSAE16鉴证报告并不能说明集成的AIS是可信的。 因此,审计人员在审计企业的财务报告时,应该评估鉴证机构对云会计服务供应商出具的相关鉴证结果是否可靠,是否可以利用。如果可以利用,则需要对云会计服务供应商提供的AIS进行审计。可见,云会计服务供应商及其提供的AIS也应该成为云会计环境下的审计对象和审计内容。 审计证据的获取难度大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使得企业可以借助互联网和客户、供应商、银行等实体进行交易,产生了大量没有特定形式的电子化、多样化、复杂性的交易记录。考虑到对云会计服务供应商提供的AIS的审计工作,可能会涉及到程序的编译、软件的测试等那以理解的极其复杂的资料。这些交易记录和对AIS的鉴证资料等都可以能作为非常重要的审计证据,但又因为其电子化、多样化和复杂性的特征,致使审计人员并未关注,导致获取的审计证据不充分不适当。 另外,在云会计环境下,云存储的使用,使得证据存储在云服务供应商控制的数据中心中,而审计证据的电子化、多样化、复杂性特征在某种程度上也为云会计服务供应商不提供企业数据,或者提供了不完整的数据,或者与企业传统篡改数据资料等提供了机会,导致审计人员不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审计人员的能力面临考验 目前的审计人员或者只具有财务、审计的专业知识,或是仅精通计算机、软件的操作。虽然知识可以互补,工作可以协同,但是由于专业北京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可能出现表达不充分、交流不顺畅的情况,不利于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云会计环境下所需的审计人员应该是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需要具备财务、会计、税务、管理、法律、计算机、软件等多学科的知识。 审计风险增多 审计环境的日益严峻、审计对象的复杂、审计证据的那以获取、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等原因,使得云会计环境下的审计风险较传统审计工作风险有所增加。而在知道审计工作的现有审计风险模型中,“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这一等式却并没有完全体现上述因素变化所产生的新的风险,如果继续使用现有的审计风险来开展审计工作,无疑会使得审计风险进一步加强。 为了应对云会计环境下的审计风险,对现有的审计风险模型的改进必不可少。(转载:程平《云会计改变传统审计》)

(0)

昊昊2014-04-14

近年来,城乡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涉及农村的征地拆迁、工程建设、集体“三资”交易等事务日益频繁,村级组织党风廉政建设日益成为群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目前,主要问题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部分农村基层干部党纪政纪法纪观念淡薄,廉洁履职意识不强,甚至以权谋私,利用职务便利收受贿赂、挥霍村集体资金,损害集体和群众利益。二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不够规范,涉及“三资”监管问题突出。有的村财务管理混乱,重大事务决策不够民主,党务村务财务不够公开透明。三是一些村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人参与、包庇、纵容违法违规行为,甚至勾结其他职能部门,编织幕后保护伞。为此建议:强化“三资”监管,使村干部不易腐。一是要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组织机构建设。要确保从区、镇(街)到村,都有人负责并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如各镇(街)可建立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受委托对农村集体“三资”进行代理、登记、评估、验证、核定等;各村设立“三资”管理工作站,负责清产核资、登记建账等基础性工作。二是要健全完善农村集体“三资”财务管理工作。进一步总结完善“会计驻镇、出纳驻村”的会计出纳“双代理”制度,按照统一开设账户、统一代理记账、统一票据管理、统一实行会计电算化、统一管理制度的方式推动完善“三资”财务管理工作。三是要大力推进“三资”监管智能化平台建设。建立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平台、交易平台,与农村党风廉政信息公开平台、农村廉情预警信息防控平台整合联接,建立一个涵盖农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信息公开、交易监管、廉情预警等方面的智能化监管体系。

(0)
1 2 16条信息

慕平2015-09-02

审计署28日发布了2015年7月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贯彻落实跟踪审计结果公告,披露了29个省份、29个中央部门及7个中央企业的相关审计情况,显示出一些地方和部门在贯彻落实中央政策措施上执行不力。 一、中小企业融资贵问题突出 自2014年8月起,审计署组织全国审计机关,持续开展对相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贯彻落实稳增长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今年5月起,审计署进一步加大了跟踪审计力度,每月向国务院上报审计结果,并对审计发现的正反两方面典型案例向社会公告。 审计发现,一些部门没有及时细化相关政策、制定配套措施,影响了政策措施的落实。如民政部未

(0)

马晓天2015-08-14

1问 土地出让金全国性审计结果何时公布? 背景:13年增长超30倍,近20万亿元土地出让金去哪儿了?据国土资源部数据,全国土地出让价款到2013年首次超4万亿元为止,13年间增长超30倍,总额累计19.4万亿元。最近5年支出达13.49万亿元,部分省份已超过税收收入,土地收支账中存在诸多乱象。2014年8月启动的首次全国性土地审计,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回应:审计结果暂未公布,但整改问责已启动 全国政协委员、审计署副审计长石爱中表示,土地审计部门不少情况还在核查,何时对外公布结果目前还没有“时间表”,不过肯定不会太长时间。今年2月中旬的国务院常务会上,已明确根据此次土地

(0)

杨林花2015-04-30

全国审计工作会议12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召开。据悉,今年1月至11月,全国审计机关共审计领导干部2万多人,审计了近10万个单位,促进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2400多亿元,移送违纪违法案件线索2300多件。 审计监督是权力监督与制约的重要抓手,也是国家治理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加强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资源审计和权力运行监督,不仅可以对相关部门和领导干部进行有效考核,提升依法行政和廉政建设水平,还能确保改革发展重大政策和决策部署“落地”。正因如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都对加强审计监督、完善审计制度作出了明确要求,李克强在接见全国审计机关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代表时,也表达了对依法审计

(0)

严艺2014-11-19

审计监督的对象很多,但审计机关的审计力量有限,难以做到每年对所有监督对象都进行审计,这就需要整体谋划,系统安排,区分先后顺序,科学制定审计项目计划。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依照制定的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组织实施审计。 总体来说,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制定的依据主要有: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等。 为保障审而有效,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的制订过程非常严谨。审计机关首先必须通过了解、掌握、研究宏观经济信息和政策动态,走访有关部门,召开专家学者咨询会,征求内部机构和下级机关意见等,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收集对审计工作的需求,初选审计项

(0)

甄梓芳2014-09-30

   审计署日前发布报告显示,11户央企在重大事项决策、企业会计核算、薪酬管理、大宗物资采购、工程招标等方面,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此次审计,相当严格,不仅审出了大量问题,而且处理了190名责任人。近一段时间以来,央企面临的压力相当大。有业内人士认为,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会不会对央企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呢?会不会影响到央企改革的力度和决心呢?    出现这样的担心完全可以理解,但却有点多余。恰恰是这些问题和漏洞,才是央企改革与发展的阻力,是不利于央企做大做强做优和成为真正的市场经济主体的,是难以吸引到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战略投资者和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混合所有制的。    不管是国企还是其他

(0)

John2014-08-25

出门坐豪车、宴请上档次、休闲进会所、热衷高尔夫。一些国企高管以职务消费为由,不落腰包行腐败之实。 日前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强调,“要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按照职务设置消费定额并量化到个人的做法必须坚决根除”,显示了中央整治国企高管职务消费的决心。 一、公务用车和业务招待占大头 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投资3亿元建设高尔夫球场“秦岭壹号”供企业自用及经营,被国家土地督察责令限期整改;中粮集团公款支付打高尔夫球费用,被中纪委通报;深圳个别国企公款购买10余张高尔夫球卡,且将持卡作为班子成员的一种待遇。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国有企业以“职务消费”

(0)

江城子2014-08-11

 财政部和审计署近日宣布将开展专项治理“小金库”活动。在深入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的背景下,治理“小金库”将卡死不正之风“体外循环”的资金源头,值得期待。   点评:在整治“小金库”过程中,多数单位只是自查自纠、以违纪行为论处。认为“小金库”的设立只是违反了财务管理相关规定,只要“小金库”是为集体所用,没进入个人腰包就不算贪污挪用。这些想法都纵容了“小金库”野蛮生长,使“小金库”成为不正之风“体外循环”的重要资金源头。   卡死这个资金源头,要加强监管,防止企业成为归口上级行政单位的“小金库”。在落实“八项规定”越来越严格的背景下,审计部门发现不少地方已经出现企业为带有监管性质的

(0)
1 7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