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工青妇组织能否“去行政化”?

发布日期:2014-03-26    浏览次数:2997

  

        所谓“去行政化”,顾名思义,就是淡化行业、职业或某项工作的行政色彩尽可能地突破行政的束缚,突出行业、职业的主导地位。201311月,教育部首批核准了中国人民大学在内的6所高校的章程,章程规定高校八项自助办学权,这意味着高校明确走上了“去行政化”道路。高校尚且都“去行政化”,作为维系群众的至关重要的纽带——工青妇组织也应该尽早实现“去行政化”。

        工青妇组织,即工会、共青团、妇联,从法律层面看,是群众自治组织,但它们服从党的领导,接受财政拨款,享受的是公务员编制,属于半官方组织。但这些组织往往有名无实,仅仅是偶尔举办一些应景性的娱乐活动,谈不上工会切实维护职工权益、共青团是桥梁纽带、助手和后备军以及妇联保护妇女合法利益等职责。唯有去行政化,让工青妇变成群众组织,才能根治成员懒惰的习性,发挥出本该有的强大作用,为公众造福。工青妇组织要“去行政化”吗?如何“去行政化”?

相关热词搜索:去行政化 工青妇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125)  |  中立(1)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随遇而安2022-03-01

某县的临县SH,也曾是大量云贵川女子的流入地。如今在SH,有一个叫段庄的少数民族村。这个村有3239人,其中少数民族169户740人,主要有苗族、彝族、哈尼族、仡佬族、瑶族、土家族、傈僳族等,占全村人口的31%以上。苗族最多,近500人。 几乎全部是汉族的苏北,怎么会凭空多出这么多少数民族呢?她们绝大多数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从云贵川被拐卖过来的女子,以及陆续由她们介绍嫁过来的亲友。 我有个朋友曾经去段庄调研过。他说基层的事情,很出乎人的想象,现在这些外乡女子在段庄过得很安心。究其原因,还是这里的生活条件比云南好得多,尤其是当年。被拐来的女子发现这边比家乡好,慢慢就不想逃跑了。加上这里的民风也更江苏,大男子主义少,家暴现象少,男人还会帮着做家务,所以那些原先绝望的女子,扎根下来之后,就介绍家乡的女子远嫁过来。当然,介绍也是要收钱的。 当地媒体去年10月采访过段庄的这些少数民族女子。这些人现在生活得不错,都住上了新农房,也和娘家有来往,平时经常视频聊天,好多人都玩抖音,在抖音上和老家人互相关注,互发动态。 在这篇报道中,对段庄村的现状有详细描述。经家里亲戚介绍嫁到段庄的云南女子龙慧珍说,“刚嫁过来的时候跟现在没法比,那会家里只有3间瓦房,路也不好走。现在我们村就跟城里一样,干净、漂亮,我家也从原来的瓦房变成了现在的楼房。”龙慧珍满眼都是藏不住的喜悦,“这边小家的日子过得好,云南老家变化也大,也都住上新房了。” 现在,段庄村的集中居住区前面是独家小院,后面是高层楼,家家都住得宽敞。不仅家家户户门前的道路全部硬化到位、路灯配齐,还增加了很多配套设施。健身广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医疗救治点、便民服务中心……城里小区有的配套设施,在这也一样不差。 都是拐卖人口流入的重灾区,P城和S市两地被拐妇女处境的截然不同,其实也是两地乡村治理水平理念以及民风上的差异。 因为年轻且经济欠发达,S市的发展很受省里重视,调来的官员,敢做事、想做事、能做事,也能做成事。因此,S市成了很多省部级官员的升迁地。这些外来的干部,知道自己前途大好,因此很少混日子的,更不能容忍辖区内出现重大丑闻,在社会治理上下了很大功夫......(边城蝴蝶梦)

(0)

江惠2022-02-17

对于拐卖人口这事还要继续追下去,他们村里不是还有一个常年光者身子裹着被子趴在地上或者的女人吗?下一步就是逼着他们调查此事。“宜将剩勇追穷寇、人间正道是沧桑”,一定要彻查丰县、彻查徐州到底有多少这样的女人和孩子,一定要解救她们。

(0)

云淡风清2022-02-17

比受囚禁、受虐待女孩更可怕的是罪行暴露出来后有关部门的麻痹、包庇蒙骗、不作为,如果不是网民的眼睛雪亮、穷追不舍根本就不会有徐州第四次通告,也不会有犯罪嫌疑人被惩治。因此追究有关部门、有关责任人的责任、继续落实受害人的真实身份,还任重而道远!

(0)

周放2019-09-21

去行政化,简单地说,就是淡化行业、职业或某项工作的行政色彩,尽可能地突破行政的束缚,突出行业、职业的主导地位。工青妇组织去行政化可以将工青妇变成群众组织,帮助成员根治懒惰的习性,发挥出本该有的强大作用,为公众造福。

(0)

蒋作君2014-12-30

一些领导干部以牺牲公共利益换取个人的职务晋升和经济利益,形成官官勾结、官商勾结,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政治利益与经济利益连环输送的利益链。一段时间以来,反腐组合拳密集出招,也让官商、官员之间“勾肩搭背”、非正常利益往来的“暗道”浮出水面。官员“身边人”成贪腐“暗道”重灾区。除官员“身边人”外,贪腐利益输送的“暗道”还有以下几种形式:官员到企业或协会兼职;参与各类形式的赌博;低价过户车、房等物产,赠送干股或隐名合伙;子女教育及就业;形式多样的“雅好”。其他,如资助官员“成长”及“上位”、提供情色服务等也成为贪腐利益输送“暗道”。     ——《中国纪检监察报》刊文揭典型贪腐利益输送“暗道”

(0)

陌陌2014-07-21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于7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规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行政法规,标志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终于“于法有据”和“有法可依”了。条例实施后最大的转变是将事业单位与职工确定为“合同关系”,下狠招打破“铁饭碗”与终身制,实现人员能进能出。   据初步统计,我国事业单位机构数量近130万个,约4000万从业人员,涉及到医疗卫生、公共教育、文化传播、福利机构、体育等各个领域和行业。事业单位承担着社会最基本的公共服务,国家社会治理的水平和效率、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等,都与事业单位提供的公共服务紧密相关。只提转变政府职能,不去转变事业单位职能,那么政府职能也不可能得到彻底的转变。   转变事业单位职能,首先就得厘清事业单位与政府机关的各自职责定位,事业单位应当与行政体系脱钩。事业单位大多是公益性质的为公共事业提供公共服务的单位,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事业单位改革,必然要与机关体系脱钩,市场的归市场,行政的归行政,对于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可把其职能划归至行政机构或将其转变为行政机构,对于经营性的事业单位,则应将其转变为企业推向市场。   转变事业单位职能,关键是要打破事业单位沿袭传统行政体制的“铁饭碗”和“终身制”,实现人力资源能进能出,激活事业单位的自主活力。该条例最大的转变是,把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确定为“合同关系”,打破终身制,建立包括合同聘用、公平竞争、激励约束、权益保障的用人机制,逐步实现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目标,进一步搞活用人制度。   条例确定,事业单位作为法人,与工作人员通过签订聘用合同,建立人事关系,确立了双方平等人事主体的法律地位,工作人员可以自主应聘,按聘用合同履行职责、享有待遇。自2002年至今,通过推行聘用制度,全国90%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已经签订了聘用合同。条例规定,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3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连续旷工超过15个工作日,或者一年内累计旷工超过30个工作日的,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不合格且不同意调整工作岗位;或者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事业单位提前30天书面通知,可以解除聘用合同。条例还规定,除国家政策性安置、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涉密岗位等人员外,事业单位新聘用工作人员,应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需要指出的是,事业单位的合同聘用制不能流于形式,要动真格的。实际上,目前事业单位的聘用合同签订工作还有“死角”,不少单位的合同管理流于形式、有进难出、解聘难,作用还没有真正发挥,聘用合同格式化雷同,没有充分体现行业、岗位特点,聘任走形式或者搞假聘任,表面上签了聘用合同,实际上还是端着铁饭碗、抱着保险箱。  转变事业单位职能,就必须下决心啃下“养老金并轨”这个硬骨头,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兑现“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工作人员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承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规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工作人员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条例》只作出原则规定,要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加社会保险,诸如“养老金并轨怎么并?钱从哪里来?”等问题并没有给出可操作性规定。养老金并轨的难题是钱从何处来,如何确定待遇,如何发放待遇等。由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尚未建立,尽管在聘用制层面上明确了要实现人员能进能出,但在实际操作中,“单位人”还是难以变成“社会人”。   一言以蔽之,事业单位改革转变事业单位职能是核心和关键,在政府体制改革中既要转变政府体制,也要重视转变事业单位职能,彰显和激活事业单位在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中的独特作用。(转载:刘武俊《转变事业单位职能是行政改革关键一环》)

(0)

doubale2014-05-29

“1992年根据建立市场经济的要求,提出从1993年开始改革事业单位,至今已经21年了。”樊明介绍道。2002年,由国务院转发人社部文件,事业单位实行全员聘用制,事业单位人员全部签订合同,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到现在为止,已经推行了12年,全国签订聘用合同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达90%,为事业单位创造了能走向社会的基本条件。 这样的改革远远不够。 “这项改革进行了很长时间,但由于改革缺乏动力,又没有压力,所以,改革基本上没有实质性的突破。”樊明这样评价说,主要是这个群体非常庞大,又没有一个可操作的方案,“事业单位也实行考核,但因未通过考核而下岗的人非常少,除非他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 “事业单位是独具中国特色的机构,在欧美国家要么是财政全供的政府和军队,要么是自主营运的机构和企业,利用技术和服务收取费用的学校、医院、研究所等全部市场化,我国台湾、香港也是如此。”在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宋向清看来,身份认知混乱,职责分工模糊,财政压力巨大以及资源分配不公是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四大主因。 记者从多家省级人社厅了解到,虽然《条例》已经颁布,但规定比较模糊,可操作性不强,他们也在等待实施细则。 “说到底,改革牵涉到既得利益,这是最难的地方。比如,对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来说,因为养老金并轨涉及缴费和待遇可能面临下降的问题。”樊明表示,《条例》只是个大框架,要尽快制定便于与社会保障制度相配套的养老、医疗衔接政策。要制定相应的改革成本支出政策。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既要考虑社会事业发展,又要考虑确保社会稳定。任何一项改革,政府都将支付相应的成本,否则改革难以推进,甚至波及社会稳定。在改革中需支付的补偿金额度,既要考虑当地财政能力,又要顾及补偿对象的心理价码,两者不可偏废。 宋向清也表示,在制定改革配套政策时,必须考虑当地经济发展状况,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心理承受力,以及政府支付改革成本的保障能力,如果采取一刀切的配套政策,不同的地区将会“旱涝不均”,难以保证改革顺利推进。所以,事业单位改革要给各地留下结合实际的政策空间。(摘自:吴建有《事业单位改革还需政策配套》)

(0)

依旧青青2014-05-22

按照长沙市建筑业协会建筑施工设备租赁分会(简称“协会”)的公告,“从2014年2月1日起,对未取得行业确认证书的建筑施工设备租赁企业将停止其在长承接该项业务。”这意味着,在长沙市从事建筑施工设备租赁业务的企业,必须向协会提交申请,办理行业确认。   在中央简政放权的背景下,这个协会为何逆时代潮流而动?其相关规定是否有违规之嫌? 一、行业协会成“大爷”不交钱登记、评级就无法经营   长沙一位投诉者将2014年1月24日的一份当地报纸展示给记者,这里有近半个版刊载了长沙市建筑业协会的公告,内容是“第一批建筑施工设备租赁企业行业确认名单”。这是协会对具备条件并通过了行业确认的41家建筑施工设备租赁企业进行公告。   长沙市一家建筑设备租赁企业的负责人向记者反映,行业确认是协会推行的一项工作,公布的单位每家交了2000元登报费。协会当初成立的时候,号称是企业抱团取暖,为本地企业服务。当时企业十分拥护,成立时都交了会费。成立之后,“我们发觉上当了,所有企业被其牢牢卡死了。其中有一条,格式合同必须在协会买。可以说,谁不听话就卡谁。”   “打着安全生产的大旗,协会越来越强势。当年是登记,如今是评级。这个评级是协会卡着,协会收钱。到协会去登记是自愿的行为,然而不登记、不评级就无法经营,这是人为设置门槛。既然我们有建设部认可的经营资质,有营业执照,为何再加一道道关卡?”另一家企业负责人也向记者反映。 二、2万元的“自律履约保证金”要保证什么?   记者看到一份协会2013年的会费收缴通知,除了会费,还有一个收费是“行业自律履约保证金”。一位企业人士说,“每个企业要交20000元”,他担心协会会以各种理由罚钱。   对此,协会会长谭甫祥介绍,行业履约保证金是经过11次会议通过的。从2014年元旦开始收,已经有26家企业交钱,截至4月10日,还没有罚款过。   记者看到了“行业自律公约履约保证金办法实施细则”,其中违反自律公约条款的处罚,实行抵扣制度,共有八项,一次扣款额度最低200元、最高2万元。其中违反行业公约第十条“使用统一的安装(拆卸)合同文本”,每被查处一次,处以500元罚款。违反公约第十一条“加强企业自身建设,不断建立健全企业管理机制,积极开展行业诚信活动,提供优质服务,确保安拆质量”每次处罚800元。   一位企业代表说,公约第十一条完全没有可操作的标准来执行,如何才是健全的机制?怎样才算“积极”?谁说了算?他说,实施细则上说得很清楚,“本办法由长沙市建筑业协会建筑施工设备租赁分会负责解释”。 三、协会和安监站联名发公告说明什么?   一份协会和安监站联名发出的公告,成了企业反映的焦点,让他们觉得协会背后有行政部门撑腰,成了“二政府”。   记者看到一份日期为2013年3月11日的《关于外地入长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安装(拆卸)单位限期重新办理申报登记的公告》,落款单位为协会和安监站。   在长沙市建筑工程安全监察站官方网站“政策文件”一栏里,记者清楚看到,网站2013年3月26日发布的文件就有这份公告,落款单位正是“长沙市建筑工程安全监察站、长沙市建筑业协会建筑施工设备租赁分会”两家,但并无两家单位的公章。   长沙市建筑工程安全监察站站长陈杰刚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发公告有三个原因:住建委委托协会收集资料,最后到我们这里登记;去年3月份,长沙一个工地出现了较大事故,起因就是没有安装好;当时长沙有30多家设备安装队伍,其中十来家是外地来的,很多是挂靠的,管理和技术力量都不到位。为了加强安装企业的管理,发了这个通知。   通过检索,记者还发现,协会会长谭甫祥在长沙市2004年年检注册的行政执法证名单里单位为长沙市建设委员会,当时,谭甫祥的身份正是长沙市建筑工程安全监察站站长。   谭甫祥说,自己2008年11月退休,2011年6月协会成立担任会长。现年66岁的他和副会长文德华都是安监站退休人员。   天地人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邵余良认为,协会本来是会员自发组织,为会员服务的单位。不管出发点如何,协会都需要明确自己的定位,要从“管理”向“服务”转型。“一些会员不喜欢的协会威慑力何在?是因为它往往同行政机关联系在一起,拉着虎皮做大旗。”   邵余良说,作为行业协会,必须遵循政会分开、自主办会、民主办会的原则,警惕行业协会依托主管单位的权力,垄断经营,强制服务,强行收费,破坏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转载:禹志明《长沙“最牛行业协会”成“大爷”》)

(0)

莫名其妙2014-05-22

 按照长沙市建筑业协会建筑施工设备租赁分会的公告,“从2014年2月1日起,对未取得行业确认证书的建筑施工设备租赁企业,将停止其在长沙承接该项业务。”这意味着,在长沙市从事建筑施工设备租赁业务的企业,必须向协会提交申请,办理行业确认。(据《新京报》) 作为行业自律组织,其实长沙建筑施工设备租赁分会成立之初,对加入协会的作用比喻得挺形象:企业间“抱团取暖”。遗憾的是,现在“抱团取暖”变成了“组团挨宰”,入会就得交钱,不交钱就做不了生意。当然按照常理,行业协会对企业并没有绝对的约束力,企业可入也可以不入会,至于开展业务,只需符合政府的相关要求即可,也不需非得经行业协会的同意。   但该会有自己的办法,公告和安监站联合发出,一下子就让协会的公告成了官方规定,有了强制力。说白了,人家玩了一招狐假虎威的把戏,企业不得不乖乖就范。当然,这“狐”可不是骗人的狐狸,而是退了休的真“老虎”。报道说,协会的会长退休前就是安监站的站长,副会长也是安监站退休人员。   至此人们也就明白,正因为协会有着纯正的官方基因,才成长为对企业颐指气使的“最牛协会”。如此深厚的官方渊源,简直让协会成了第二安监站。行业协会一旦成为行政机构的“下属单位”,那么很可能会站在企业的对立面。协会作为名义上的民间机构,官方不方便办的事它可以办,官方不方便收的钱它可以收,给企业的经营设置门槛。而且,前有车,后有辙,安监站的工作人员退休之后都有了去协会任职的后路,协会异化为安监站垄断的“买卖”。   退休官员到行业协会任职,很容易让行业协会半官方化,有违行业协会的宗旨,甚至会因此滋生腐败。正因如此,全国很多地方的公职人员退休后到行业协会任职都有限制性规定。比如深圳就规定,公职人员离退休3年内不得任职行业协会。但说实话,类似的规定也不一定能够治本。   “最牛协会”是权力基因生出的怪胎。要想避免“最牛协会”的出现,最关键的是剥离其身上的权力属性。只要我们加强对政府部门的监督,不让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间有实际权力的输送,其实谁在里面任职倒无所谓。否则,即使不是退休官员任会长,也可能做出不利于企业的事情来。(转自:刘昌海《“最牛协会”:权力基因生出的怪胎》)

(0)

lidyer2014-04-18

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成熟的社会组织体系是不可缺少的一环。但是与当前的紧迫需要相比,我国社会组织发展得还不充分,水平不高。另一方面,旧有体制下孵化出的一些“僵尸组织”、“二政府”仍多有存在。它们大多依靠政府扶持、财政支持存活,有的不作为,有的利用政府简政放权的“机会”忙着抓权、乱作为。社会组织要迅速走向成熟,仅靠其自我加压是不够的,尤其是对那些习惯于依附政府权力、习惯于在旧有管理体制下存活的社会组织,政府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该清理的清理,该整顿的整顿,该“断奶”的“断奶”。只有这样,才能让社会组织明确自身定位,明白它们应该对谁负责、为谁服务,怎样去做好“成熟的社会组织”该做的事。

(0)
1 2 19条信息

胡晓恋2014-09-30

针对当前劳动关系和工会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如收入差距加大、劳资矛盾突出、工会凝聚力和代表性不强等,在今年4月召开的市总工会五届十一次全委会上,深圳市总工会提出面对新的形势,深圳工会应在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应有作用,要推动工会工作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建设有用工会、实力工会,办好源头治理劳资纠纷试验区,争当促进劳动关系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稳定的先锋组织。 有用工会针对的是无用工会、形式工会,其本质指向是职业精神,是责任感、使命感及工会立场、工人情怀。建设有用工会,就是要把“发挥作用”作为工会事业发展的目标追求,把“职工离不开、企业离不开、社会离不开”作为工作标准,以高度的职

(0)
1 1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