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微信点赞,你知道其中的猫腻吗?

发布日期:2014-03-28    浏览次数:4129

  

       “通过关注慧通数码微信公众平台,转发活至朋友圈,获得点赞数。满10个赞送手机贴膜,满30个赞送移动电源”,这是在微信公众平台出现的一种新型营销模式。对于消费者来说,点赞是举手之劳,也不耗费时间,还能得到奖品,这种免费心理培养了一大批“点赞狂魔”。但事实上,这实为商家忽悠新招,很多网友在集满点赞数后总是能被商家的各种理由搪塞,比如活动已结束、资料不符合,最终并未能收获相应的奖品。从法律角度,在消费者转发广告并集赞的时候,可以视为消费者与商家形成合同,当消费者履行合同义务后,商家应该按照约定提供赠品。商家不提供赠品即是违法行为,消费者有权追究其责任。此外,面对商家促销时的忽悠招数,消费者们在学会维权之前更要擦亮眼睛看清广告,不能为一时的小利冲昏头脑,点赞拿不到奖品并未损失,但要是在其他方面被忽悠,可能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你在朋友转发的活动中点过赞吗?你知道其中的猫腻吗?

相关热词搜索:微信 点赞 营销模式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5)  |  中立(1)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萄矢2019-08-26

微信流行起来后,很多商家通过微信里面的一个点赞功能,利用其对用户的渲染作用,推出各种各样的点赞活动,目的无非是让微信朋友圈可以进行传播宣传。 微信点赞,只是一种商家推出来的词语!

(0)

衡十二年2019-08-17

“微信集赞赢礼品”并非一种消费行为,只是消费者参加商家活动发生的争议,严格来说不适用《消法》调解,仅是一种民事纠纷。同时,工商部门提醒,对商家不规范的微信集赞宣传活动,广大消费者注意不要盲目跟风,保持理性。另外,市民在看到此类不能兑现或不确定性的承诺,特别是没有公布程序内容的活动,不要盲目参与,免得被他人利用。

(0)

星期一2019-08-15

一些犯罪分子冒充商家发布“点赞有奖”信息,要求参与者将姓名、电话等个人资料发至微信平台,这才是其主要目的,一旦套取足够的个人信息,即以“邮费”“公证费”“保证金”等形式实施诈骗。因此网友在参加微信点赞活动时,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不可随意在微信平台上填写个人重要信息,更不要轻易转账汇款。一旦发现有不法商家、个人发布虚假的集赞内容,可及时在该微信的右下角点击“举报”。

(1)

方穗子2018-07-30

现在出现了一种新的营销方式,即利用帮亲朋好友砍价从而盗取银行卡的钱以及i微信中的零钱,这种营销方式不仅消费了朋友圈呢,还使得人与人之间出现隔阂和不信任,比点赞营销更加可恶。

(0)

Charles2018-02-26

在互联网上,尤其是微信这一相对封闭的社交媒体上,甄别信息的能力,早就代替了之前的信息搜索能力,而成为我们有效利用信息的关键能力。也许,在经历过一些阵痛之后,父母也会逐渐意识到,原来信息过载的背景下,信息本身的价值锐减,而信息甄别判断能力价值则剧增。对于逐渐老去的他们来说,只有保持终身学习,才能应对这个纷繁多变的时代了。

(0)

鲍义志2016-02-17

或许手机的发明者预料不到:本来是为了方便人际交往而推出的手机,结果将人们从现实沟通推向了虚拟交流。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现实中孤单寂寞,没时间谈恋爱,没时间会朋友,更没时间陪父母,但在朋友圈里却热闹忙碌,发美颜自拍,发心灵鸡汤,发生活状态,给别人点赞,等别人给自己点赞。还有一条新闻说:一对年轻夫妻,同床共枕,却用手机互发信息道晚安,诚如一个段子所言:“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

(0)

陈保善2015-11-16

微信群不仅让人们被面子“绑架”,被人情“绑架”,也被信息过载“绑架”。英国牛津大学人类学家罗宾•邓巴研究发现,每个人最紧密的交际圈子其实只有三五个人,然后是12到15人,再然后是50人,个人能支配的最大的稳定社交人数也不过是150人左右。这就是有名的邓巴理论。现在,微信群动辄一两百人,甚至是好几百人,从联系的人数来讲,已经超过了人们能稳定联系的上限。同时,由于微信群无法按照主题或发言人查看信息、分时段或分发言人保存信息等,当群里成员过多就会造成信息过载。有些人爱在群里秀照片甚至语音秀歌喉,有些人明明可以私聊却偏偏在群里说。过去我还会爬楼看看群里说了什么,现在我越来越发现信息含金量很低,就算错过了,也不想再理会,实在是太多、太烦了。

(0)

马腾跃2014-10-30

早在很多年前,人们就开始用“信息爆炸”这个词来形容这个时代,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不怎么爱拿书本的国人们似乎在一夜之间就通过手机长了很多知识,同时,善良的国人还非常喜欢将这些唾手而得的知识分享给自己的亲朋好友。于是,本来就已经“爆炸”的知识又迅速扩散到空气里,进入每个人的知识储备之中。 然而问题是,这些扩散出去的究竟是“知识”还是“病毒”?真正的知识倒还好,而那些似是而非的伪知识对心智和思维的害处并不亚于病毒对于人体。病毒进入人体之后尚有免疫系统对其进行围剿,而伪知识进入思维之后不仅没有免疫系统对其围剿,反而它们本身就会先建立一种体系,如果这种体系足够强大反而会对后来的真正知识进行屏蔽。所以,伪知识对人的危害并不比病毒弱。

(0)

画心2014-09-18

 早上起来,总不自觉地打开微信,看看有没有人给自己评论点赞;下个馆子,要把美食拍个遍,张贴到朋友圈里,然后痴痴地等赞;上班了,仍忍不住时不时翻一翻朋友圈,看谁又发了什么八卦……不少人感叹,如此任由时间被朋友圈“偷”走,迟早会沦为这个“怪圈”的奴隶。也有人立誓“斩断尘根”,咬牙切齿道:“再刷朋友圈就剁手!”其实,不妨给朋友圈的使用划定一个边界。边界在哪里?使用者的目的不同,划分可能各异,但有一点或许应该达成共识——千万别被它绑架了自由。     ——《人民日报》刊发评论《当心被“朋友圈”绑架》

(0)

天涯远2014-07-07

  不知从何时开始,随着微信在社交领域的广泛运用,新结识的朋友之间不再用握手、聊天表示友好,取而代之的是各自举着手机,互相扫一扫对方手机上的微信二维码,就将对方纳入了“朋友圈”。 一、从面对面交流到各玩各的手机   从面对面地交流,到低头刷微信,越来越多的人习惯在微信上开展社交活动,虽然被部分传播界人士称为“沉迷于虚拟社交”的“低头一族”,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的微信社交热情。   对很多“80后”“90后”来说,刷微信朋友圈成为每天休闲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微信具备的“扫一扫”关注新朋友功能也成为年轻人交朋识友的重要手段。   “我可能一时半会儿想不起微信朋友圈里朋友的名字,甚至不记得他的长相,但这不影响我每天浏览他发的有趣的信息。”湖南大学博士生张根宝说。 二、部分微信达人患“脸盲症”   在长沙工作的“80后”周月说,“朋友圈里有上百好友,有些好友只见过一次面,现在天天能看到一些好友在朋友圈上传“自拍美照”,基本张张自拍照都用了“美图神器”,我都不记得她们现实生活中什么样了。”   业内人士分析,不少微信族患上了“脸盲症”,有些人知道微信上发照片的是自己的朋友,但在现实中碰到了这个好友,却一时叫不出名字,也对不上号。   “我微信上有100多个好友,QQ上有200多个好友,但我能叫出来吃饭聚会的朋友加起来不超过10个,有事情需要帮忙能找得到的朋友不超过3个。我可以1分钟发2条微信给100多个微信好友,但给现实中的朋友打电话却会犹豫好久。”一位微信达人说。   记者发现,有些人在朋友圈里给朋友狂点赞,但在现实中却鲜和朋友交流,更别说表扬朋友了。“点赞很容易,动下手指就可以。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朋友碰面、聚会的机会少了,就算见面了,也是聊谁升官了谁加工资了,让我们这些没有升官发财的人感到无话可说。”微信达人小钊说。   记者发现,在社交平台多元化的今天,人人都掌握着“麦克风”,各行各业的人不再满足于盲目接受传统媒体疲劳式的单向“信息轰炸”,更愿意针对社会热点、焦点事件发表意见,而微信正是为用户提供了这样一个表达意见、寻求共鸣的社交平台。   专家认为,随着人们生活半径的扩大,通过利用微信平台开展社交,可以作为传统社交方式的补充;然而,部分人用虚拟社交代替现实中的传统社交,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亲情、爱情与友情,难免顾此失彼,让亲人、朋友之间的距离渐行渐远。(转载:帅才《微信时代,患“脸盲症”者知多少》)

(0)
1 2 12条信息

谦谦2017-08-25

由于朋友圈这种批判生态还会牵涉转发和点赞的人,以致我们似乎丧失了好好说话的环境。很多时候,你摘录某本书的某段内容或者发表生活的某种感受甚至转发点赞谁的话语,由于心理的危机导致心理的敏感,对号入座者不可胜数,以致朋友圈的言说成为生活的政治场所,转发点赞与否成为友情分量的衡量标准。在半封闭生态的朋友圈如何言说,已经成为生活政治学。唯有抽身出来,自我拒绝表演,以拒绝情绪化的疏离态度,才能敏感地发现这种微妙无形的残酷生态。半封闭状态的微信生活,比广场似的微博生活更为危险,造就了一种半公共半私人的融合,也造就了公共与私人的模糊。正是这种生活政治般的批判牵连,如今的朋友圈,在转发和点赞之间似乎已经沦为另一

(0)

刘荣玉2016-01-26

登上诺贝尔奖领奖台后,医学家屠呦呦再次刷屏社交网络,不过,这次被众人转发的是她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诺奖致辞”。比如,“用人情做出来的朋友只是暂时的,用人格吸引来的朋友才是长久的。丰富自己比取悦他人更有力量。”再比如,另一篇流传甚广的“致辞”题为《感谢青蒿,感谢四个人》,依然是满满的“心灵鸡汤”范儿。然而,这两个版本的所谓“致辞”,经媒体考证均为伪造。(12月14日《科技日报》)事实上,无须媒体考证,仅仅凭借常识和报道来判断,就不难发现这两段所谓屠呦呦“致辞”不可信。回顾这几天的新闻,屠呦呦在接受瑞典国王颁奖后,并未发表任何获奖感言或致辞;诺奖周期间,她只在公开场合做过两次讲话:一次是媒体

(0)

杨飞云2015-12-14

人们在做一件事之前,应该对其利弊有所斟酌和取舍,微信拉票也应如此,这样做能获得什么,会失去什么,需有所掂量。若不经思考,就随波逐流到微信上拉票,则极可能得到眼前小利,却失去更多长远利益。微信拉票之所以盛行,是因为无论属哪一类拉票,都或多或少与利益沾边,能带来一些好处。譬如,一家单位或组织开展网上评比活动,会给予获胜者物质或精神奖励;针对学生的评奖活动,更会让学生获得一定荣誉,使他们看上去更有能力、更应该得到认可。微信拉票是获得这些利益的捷径,无需真才实学,也不必付出多大努力,只要能发动足够多的微信朋友来投piao,即可崭露头角。 这些好处是现实的,与之相比,其弊端却十分掩蔽,容易被人忽视。首

(0)

王宇燕2015-10-30

不久前,安徽利辛女子李娟因“见义勇为救小女孩”被恶犬咬成重伤的新闻,引起舆论广泛关注。但仅仅几天之后,“剧情”便发生反转:李娟的“见义勇为”被证实为造假,实际上,她是在喂狗过程中被男友家的狗咬伤。 波澜起伏的情节,让这个新闻事件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体中掀起巨大波澜。 “见义勇为救小孩被恶犬咬伤”消息刚出来时,为救人义举叫好、呼吁大家对李娟的“义举”捐款和激烈批评当地犬只管理疏漏的文章被广泛转发。 “女子救人被狗咬伤系谎言”的消息一出,舆论一时哗然。相对彼时的温情与点赞,此时的社交媒体又一面倒地被一篇篇批评媒体伦理和专业素养的文章刷屏。隔着屏幕,我们似乎都能感受到善良被欺骗后的愤怒与

(0)

李登海2015-10-22

为什么没必要把过多时间浪费在刷朋友圈上?很简单,你想想“我为什么要看朋友圈”。想清楚了,答案自然也找到了。 第一个,习惯。 刚有Q Q的时候,还记得不?跟网友聊个天,可以聊到半夜,还差点网恋。有微博的时候,一样的,打开电脑首页就是微博。“刷微博”“刷朋友圈”这个“刷”字,不知道谁发明的,绝了。习惯接着就变成条件反射。结果是: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摸出手机看朋友圈。晚上睡觉前最后一秒钟是看朋友圈。有讲过一个极致的例子:做完爱后第一个动作是看朋友圈。 记得大学老师经常唠叨的一个词:社会人。“我们活在社会里,我们是社会人,我们必须要遵守社会规则”,云云。还有一个蛮时髦的词,我写文章也经常用:裹挟。

(0)

胡阿罗2015-08-25

最近,诗人余秀华在微信朋友圈中爆红。一篇原名《诗里诗外余秀华》的评论,对某刊采用《晃晃悠悠的人间——一位脑瘫患者的诗》为题、以诗人残疾身体为卖点表达了不满。但在此帖转入微信后,它的标题却被改为《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可想而知,无论煽情的“脑瘫诗人”,还是低俗的“睡你”,都意在刺激读者感官,赚取点击率。   在网络信息的海洋中,措辞平淡就会无人问津,于是“标题党”盛行。他们不惜用煽情、惊悚、污秽和侮辱性的词句赚取眼球,甚至连许多内容严肃的文章,也采用了恶俗的标题。比如《梵高的“破鞋”引发撕逼大战》,实际说的是海德格尔、夏皮罗、德里达等人对油画《鞋》的不同阐释;而《这帮姑娘不穿衣服怎么也不害羞

(0)

江明涛2014-09-23

中国网络传播学会理事杜红超发布微博呼吁“不在微信中使用粗鄙或亚粗鄙词汇”,由此引起对其一片谩骂之声。9月12日,本报“绿海副刊”曾以封面报道的形式对此作深入报道。近日,杜红超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记者:您怎么想到要提出这样的呼吁? 杜红超:我的儿子在网络上看的游戏解说视频,大量充斥着粗鄙的言辞。中国互联网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发展到现在,从一开始只有技术人员参与其中,到越来越多的大众进入互联网,随着上网人群层次越来越繁杂,素质也越来越参差不齐,导致网络语言环境也逐渐越来越不乐观。 记者:脏话粗口在语言中由来已久,可以说现实生活和文艺作品中还普遍存在着更加不堪入耳的

(0)
1 7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