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中国“迁都”可行吗?

发布日期:2014-04-01    浏览次数:3053

        河北省出台相关规定明确保定将承接北京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与廊坊共同发挥首都功能疏解及首都核心区生态建设的服务作用,还将打造京津保三角核心区,在首都周边建立一批规模适度、设施完善的卫星城市。对于这含蓄的“迁都”行为,大家争论不休。对于北京来说,首都这个称号使得这座城市熠熠生辉,它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它是外国人眼中的最真实中国,然而,荣耀背后的问题越来越多,集聚的国企导致垄断,城市发展压力过大、资源建设普遍优于其他省份等等。河北此番恰到好处,如果能实施顺利就能疏散首都功能,减轻压力,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对于河北来说,表面上似乎能够借此壮大城市规模,得到发展,但迁移过来的事业单位都是“偏房”,甚至是问题较多的单位,这就无法如河北所愿,严重情况下可能拖后腿。有网友调侃的指出,河北此举比“迁都”省钱方便多了。针对河北承接首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你的看法是?你觉得中国“迁都”可行吗?


相关热词搜索:河北 迁都 北京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116)  |  中立(0)  |  反对(1)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二娃格2019-09-02

面对发展问题,亚洲国家选择迁都的也不少,然而并不是每一次迁都,都能解决问题,甚至有时候是徒劳。 成功的例子是中亚的哈萨克斯坦,首都从阿拉木图,迁到了阿斯塔纳。不过哈萨克斯坦的迁都原因比较特殊,一个是旧首都阿拉木图地质不稳定,频发泥石流,二是位置靠近边陲,不利于国家安全,所以迁到了腹地的阿斯塔纳。而韩国的迁都,基本算是失败了,只有一些部门迁到了忠清南道的世宗市,包括青瓦台总统府在内的国家机构都还留在首尔,大企业总部也都在首尔,韩国一度雄心勃勃的迁都计划,最后草草地收了尾,也完全没有起到最初计划时的作用。 而有媒体指出,印尼迁都东加里曼丹,只是迁走了行政首都的职能,预计搬迁到新首都的政府工作人员大概在80万人左右。迁移80万人,听起来是个大数字,好大工程。然而对于雅加达3000多万的人口来说,80万简直连个最小的零头都不到。 或者可以直白地说,印尼政府和官员倒是可以迁到新首都,地广人稀,不再遭受雅加达的拥堵、污染、下沉的罪,躲个清净。 然而对于雅加达的3000多万居民来说,其实没有任何缓解。 因为除了迁都之外,并未看到印尼政府出台任何措施,有效地限制和疏导雅加达的人口膨胀,改善那座城市的治理水平。即便政治首都迁走,雅加达依旧占据着该国金融中心、商业中心、旅游中心、港口中心等多重身份。 所有对于印尼的迁都计划,也有评论一针见血地指出:与其迁都,不如用心治理城市,从土地使用、水源使用、交通治理、多中心发展等角度,去缓解和疏导,而不是丢下一座城,另建一座的游牧式治理方式。 与印尼这次迁都极其相似的,就是马来西亚。 说起马来西亚迁都,恐怕许多中国人根本都不知道,听都没听过,这足以说明了马来西亚迁都的失败。 许多人提到马来西亚,都以为该国首都是吉隆坡。但其实马来西亚宣布将该国行政首都从吉隆坡迁到布城(太子城),已经有将近20年了。 而当时的迁都理由,与今日印尼完全是一模一样:因为旧首都人口过多、交通拥堵、污染严重,等等。 1999年,马来西亚将行政首都迁到吉隆坡以南20公里的布城,吉隆坡只保留国会、各国大使馆等,留作经济中心。 20年过去了,迁都的效果如何呢? 1999决定迁都时,吉隆坡只有400万左右,已经被认为是过于拥挤了,而今天吉隆坡都市圈有人口750万左右,翻了快一番,而且还在增长。城市问题呢?也几乎都没解决。 吉隆坡依旧是马来西亚最拥堵的城市,市长不得不请马云的阿里云城市大脑为吉隆坡治理交通拥堵。 空气污染严重,学校都一度停课,政府一度发誓要禁止摩托车进入吉隆坡,因为尾气是污染的源头之一。 迁都20年了,老首都的问题,一样都没解决。马来西亚的例子充分说明,迁都并不是解决“超级首都”病症的良方,顶多算“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更重要的是,要改变国家的权力和资源配置分布,让发展更为均衡,多个城市中心开花。 靠迁都,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0)

bgdhnb2018-12-28

北京功能的疏解,这恐怕是未来雄安新城建设成败一个很关键的。就是究竟疏解什么?是行政命令式的疏解还是市场导引型的疏解,我们国家在建设历史过程当中做这种行政命令式的疏解,不叫疏解当年叫疏散。 这种事干过若干遍了,但是没有一次尝试是真正达到了疏解或疏散的目的,包括在文革期间做的大三线小三线。用军事化的手段来做的疏散工程,在开放放开以后很快就灰飞烟灭了。绝大部分又回到了原来的地点,回到了原来最发达的地区。这里边要讨论很多很多问题,比如说高校疏解。如果一个高校在大城市都办不好,难道你把他搬到一块新兴的荒郊野地去,他就能有更多的成就吗?一个科研院所在一个综合性的城市生态内都没有好的发展,难道你把他孤立化的搬到一个大院里去,它就能有更大的进步吗?这些问题还有很多是值得研究的......

(0)

vdhhxjfyrud2018-12-11

1953年11月,北京市委决定,要打破旧的格局给与我们的限制和束缚,行政区域要设在旧城中心,并且要在北京首先发展工业。自此,北京古建筑开始被大规模地拆除。当年梁思成认为,城门和牌楼、牌坊构成了北京城古老街道的独特景观,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加以保留。因此曾在国务院办公会议上,和北京副市长吴晗争得面红耳赤。最后吴晗竟站起来说:您是老保守,将来北京城到处建起高楼大厦,您这些牌坊、宫门在高楼包围下岂不都成了鸡笼、鸟舍,有什么文物鉴赏价值可言!气得梁当场痛哭失声。主张拆除的理由是这两门妨碍交通和游行队伍。会上,有关部门找了很多三轮车夫来控诉三座门的血债,说他们多少人在这里出了交通事故,一定要把三座门拆掉。并说梁思成保护长安左门、右门的建议是“影响人民利益与首都建设”。结果经集体表决拆除二门。但北京古城墙终究在政治第一的作用下没逃过厄运。1965年,因为搞战备,需要修地铁,一期工程拆了内城城墙的一部分。 文革期间,地铁二期内城城墙基本被拆除。改革开放后,修建二环路时,除保留正阳门、前门箭楼、德胜门箭楼和东便门角楼等几座城门楼外,全部城墙惨遭拆除。王军在《城记》中痛述,二战美军轰炸日本时请教梁思成。梁划出京都、奈良和大坂,标出古迹的方位,说这是人家的古城,别炸。于是京都三千宫殿寺庙,大大小小至今完好。建筑大师梁思成救得了日本的京都却救不了北京的老城墙。它在战火中奇迹般保存下来;然后在和平建设时期却被毁掉。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说:如果这一片古城可以存留至今,那将是世界上惟一得以完整保留,规模最宏伟、气势最磅礡的历史文化名城,就连今日之巴黎、罗马也难以企及。忆古思今,如果不是1949年后认同斯大林派来的苏联人的无知计划,如果爱国弱者梁思成的所有建议都被採纳,北京古城会成为令中华儿女永远骄傲的旷世古都和建筑博物馆。而今,却要被迫迁府。然而,历史无法復原。1972年,梁思成于贫病之中撒手人寰。生命弥留之际,他还重复着这样的话:世界上很多城市都长大了,我们不应该走别人走错的路,早晚有一天,你们会看到北京的交通、工业污染、人口等等,会有很大的问题。半个世纪后,事实还是无情验证了梁思成的泣泪警告——“古城”北京,已经被糟蹋得面目皆非。

(0)

故人归2018-11-02

北京三大体系已经逐渐进入负面层面所以有必要调整,调整方向,把北京非首都功能剥离出去,找一个地方来承接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哪里承载啊?这个地点选择很重要,讨论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公布的是雄安新区,承载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什么叫非首都功能呢?首都功能就是四件事,第一个就是政治中心,第二个国际交往中心,第三个文化中心,第四个科学创新中心。这四项最后确认为首都功能,其余都属于非首都功能。比如说北京不是经济中心,因此经济方面的功能逐渐要离开北京。我估计可能未来,许多企业总部可能会搬离北京。第二个不是教育中心,所以我估计可能一些大学搬离北京,当然北大清华不会搬。但是要扩大规模很难,扩大可以办分校。再一个不是医疗中心,现在北京看病人85%是外地人,医院办到北京干吗?等等。还要往下排,都属于非首都功能。这些功能要寻找新的地方,最后寻找的地方就是雄安新区,承载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不属于首都功能的陆续要转向雄安新区。如果雄安新区建设取得成绩的话,下一步就要讨论上海怎么办,上海定义为经济中心,什么叫经济中心,哪些不属于经济中心?上海一样寻找新的东西,承载他未来的功能的,在哪里?大家看到北京选择了雄安新区,因为雄安新区是河北地区欠发达地区,承载能力巨大而且经济落后。

(0)

李屹2016-01-19

高速的经济发展,快速的城镇化步伐,让一些城市陷入盲目无序的扩张,在虚胖中逐渐丧失活力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要树立“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科学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要为城市划“界限”,,要控制城市开发强度,划定水体保护线、绿地系统线、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历史文化保护线、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防止“摊大饼”式扩张。一座城市“要将环境容量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作为确定城市定位和规模的基本依据。

(0)

王文彪2015-12-17

当前,绿色发展最为急迫的应该有三大问题:一是空气质量问题,二是食品安全问题,三是土地荒漠化、土壤污染问题。而且不同地域面临着不同生态困惑。如北京地区群众的生态困惑一是周末没有去的地方;二是吃不上绿色的、放心的有机食品;三是雾霾严重,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东部沿海地区群众的生态困惑包括水污染、土地污染以及食品污染。西部地区群众最大的生态困惑则是由于土地荒漠化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应对气候变化也呼唤绿色发展。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需要通过调结构、转方式,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设创新型国家等途径来实现。

(0)

2014-07-16

 日本国土交通省专家佐藤守孝介绍说,2002年,日本推出的都市再生计划,在都市再生地区,完全由民间企业和市场主导,发挥他们的力量,来推进大城市的再生和开发,政府则在税收和金融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措施。佐藤守孝认为,当前日本正处于一个比较大的转型期,老龄化问题严重。地方政府没有充足的资金,只能借用民间的智慧和资金,以民间主导,争取官民合作开发。   北京外国语大学日本学研究中心教授周维宏认为,规模集聚效应导致了大城市的发展和扩大,但是当产业聚集到一定阶段时,反而出现了“规模不经济”,比如地价暴涨、劳动力昂贵等影响产业发展的要素,使得产业重新扩散,这样就从单极的大城市发展走向了都市圈的概念。交通经济是促进东京都市圈形成的重要牵引力。东京都市圈内约2000公里的城际铁路,加上东京市区500公里的地铁,构成了东京都市圈的核心框架。   “从交通规划的角度看,日本的一个重要经验是,形成了以交通引领城市发展TOD模式,其中最重要的切入点是轨道交通站点和周边用地的一体化开发。”陆化普举例说,新宿综合交通枢纽一天的人流量超过300万人,规模巨大却井然有序。在新宿站周围的2平方公里范围内,轨道交通出入口有100多个,人们下地铁后可以清楚地看到标识,顺利到达目的地。这种紧凑的连接,使乘客不需要与路面上的机动车交通产生交织。这实质上是在建设轨道交通系统的同时,构建了立体的步行系统。这样,交通和土地利用完全一体化,交通能很好地服务于用地。其次,在交通结构上,东京的绿色交通分担率达到88%,而且其主导是轨道交通。   据资料显示,东京及其周边地区的轨道交通网主要由私人投资,这是值得借鉴学习的一点。日本政府赋予私营铁路公司开发铁道线附近土地的专营权,各铁路公司纷纷开发铁路沿线的房地产以使其铁路运输的外部效益内部化。而东京的卫星城镇正是依托于私营铁路,并在随后房地产和其他商业性开发中相继跟进拓展。   陆化普认为,如果说东京的做法有一些教训,那就是用地形态不够合理造成了大规模、潮汐式、长距离的通勤交通,大大增加了城市的运行成本。城市的用地形态决定了交通需求的特性,包括交通需求的总量、时空分布、出行距离特性和交通分担等。混合土地使用,能够大大减少交通需求的总量,缩短交通出行的距离。(摘自:陈婧《东京都市圈的启示》)

(0)

莫名其妙2014-05-22

 北京市统计局的数字显示,2013年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总量为2114.8万人,较2012年增加45.5万人,其中,外来人口增加26.7万人。与2000年相比,全市常住人口年均增加58.4万人。这些人口增量中,有3/4是外来人口带来的。   今年,“控制人口增速”首次写入了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按计划,该市今年上半年将公布控制人口年增量数字。但是,人口调控并非易事,为何外来人口不愿意离开这座交通拥堵、空气质量不佳、房价奇高的城市呢?   一、“没有一个城市能有更多机会”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要被迁出去,但没有一个城市,比这里能给外地人更多机会。”看着关于北京市人口调控的新闻,在一家超市做收银员的外地来京务工人员徐艳告诉记者。   根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区域人才竞争力报告》,北京、江苏、上海、广东、浙江为中国人才竞争力最高的五个省域。而吸引不少外地人留下的,恰恰是这座城市的相对公平。有从外地考入北京的事业单位人员告诉记者,北京的招聘考试相对公平,“拼爹”因素较低,而外地一些小城市则因“熟人社会”,招聘透明度并不高。   外地某高校传媒专业的顾晓轩(化名)毕业后来到北京,尽管一年多的时间都没找到心仪的媒体工作,只是在不同媒体实习,没有稳定工资,更无编制,但他依然不愿离开。“全国的主要媒体大多在北京,留下混着,就意味着有机会,哪怕是1%的机会。”   一共有257种报纸,3064种期刊在北京出版,2012年全国期刊总印张为192.73亿印张,其中有76.68亿印张是由设在北京的期刊社发行的,占全国总数的四成。对于传媒专业的毕业生而言,不论其原籍何处,就学于何处,来机会更多的北京就业都是第一选择。   类似的专业还有很多。一名北京电影学院动画专业的学生告诉记者,她的同学多来自于全国各地,但毕业后绝大部分留在了北京,尽管大部分人都是要合租住房。因为,可供他们就业的动画公司和游戏公司,大部分集中于这座城市。“这些公司,不可能搬到地方城市,甚至连省会都不会去。”  二、“和老家的生活是两个世界”   “老家的地市里,只有一家肯德基,这在北京被视为垃圾食品的东西,在老家却有些‘高大上’。”来自东北的李瑶瑶选择一直留在北京,“全国各地的美食,甚至全世界各地的美食,这里都有,消费太发达了。”   根据北京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到2012年,北京一个城市拥有165个博物馆,135个电影院,63个表演场所,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餐饮业法人企业共有1949家。一天之内,全城平均要放3278场电影,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1亿元,仅吃就要花去4.58亿元。这里的文化娱乐设施远非地方城市所能比拟,而这也使得许多人不愿意离开这座城市。   李瑶瑶发现,自己和留在老家的同学之间,已经聊不起来。老家人关心的是,谁升了副科,何时涨工资,而北京的出租车司机,和自己聊的都是国际大事。在书店的沙龙里,人们讨论的话题,在老家的县城里几乎不会有人提及。“我在北京的生活,和老家人的已经是两个世界。”   在北京城市边缘地带,已经按不同省籍形成了固定的外来人口聚居区。以朝阳区四环边的某街道为例,这里曾经是纺织工业聚居区,“退二进三”后仅河南籍在京务工人员就有5000多人。接近该街道公布的流动人口的半数。有基层工作者告诉记者,在北京的一些城中村,由于来自同一省籍的外来人口较多,很快就能在这一区域形成一个“小社会”。“对于这些人来说,生活‘圈子’和在老家无异。”   另外,大量外地人口也投奔已经落户北京的亲属。根据北京市规定,只要子女取得户口,而父母离退休后在外地无其它子女,在京有固定住所,就可以进京落户投靠子女,“一人进京,全家都可进京”。北京市直到2010年10月才规定经适房和限价房家庭成员不得包括父母,在此之前,外地户籍父母只要一方年龄在50周岁以上,且无其他子女,可随在京子女共同申请。   吸引老年人进京的重要因素是北京的医疗卫生条件,每天这座拥有608所医院的城市里,有36.3万人次看病,大医院不堪重负。有三甲医院的医生向记者坦言:“患者什么口音的都有,每天看病像打仗。” 三、“回家,就意味着你失败了”   “北京的生活,有点像驴粪蛋,‘外面光,里面糙’。” 在外企工作的许博这样总结自己在北京的这几年。   从表面上看,他的生活光鲜无比,身着西装,出入高档写字楼。事实上,他和别人合租在昌平区的一个小区。由于早高峰地铁限流,队伍能从车站口排出去好几百米,冬天时,在车站外冻上半个小时是常事。   但在许博的父亲看来,自己的儿子很出色,大学毕业,在北京的外企工作。“你知道我儿子工作的楼有多高么?别说县城,全地市都没有那样高的楼。” 父母一和老家的亲戚说起自己,总是禁不住自豪。   不过,今年春节回家,许博发现父母已经不怎么提自己了,因为父母听说,镇里去广州和深圳打工的年轻人,虽然当年念书不如自己儿子,但挣得却不比儿子少。而且,这些人回到家乡,买了房子娶了媳妇,而许博在北京,还是一无房子二无老婆三无户口的“三无人员”。   许博理解为何老家人对于北漂一族的期望值如此高。“从外地到北京,意味着你要在镇里、县里的学校排前几名,最终才能考上北京的学校。在老家,你是家人们的骄傲,而到了北京,其实你什么都不是。”   “回家,就意味着你失败了。”在北京一家国企工作的苏先生告诉记者,“在我们小城市,考到北京的感觉,就像大城市的学生出国的感觉一样,大家以你为骄傲,觉得你未来有出息,你的家人以后也能去北京。如果你离开了北京,家人的面子会挂不住。”   不愿回去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小城市是“熟人社会”,人际关系太复杂。苏先生发现,自己所在的单位,北京人并不多,大家来自于五湖四海,人际关系相对简单。但是在老家的小城市,体制内单位的人际关系非常复杂,“在老家工作,身边的人没准儿就是领导的亲戚,不干活还得罪不起,就算我不回我们县,去了其它县,人家也是本地人抱团,考进去了也会被排挤。”   “空气污染重、房价贵、地铁挤、看病难”,面对这些问题,在4月10日的博鳌论坛“人的城镇化”分论坛上,北京市副市长陈刚认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在解决城市污染、交通拥挤方面的一个创新点,是从京津冀城市圈一体化发展的角度出发,把原来大城市中的职能分解到小城市中,让小城市的人们即使不到北京也可享受到北京的服务,就地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发展最好的选择。   “其实,有时候我也想过离开北京,照样努力打拼。”许博说,“期待随着新城镇化的推进,我们在北京以外的地方也能享受到更多公平机会和完善社保。”(转载:赵昂《他们为何不愿离开北京》)

(0)

姚文嚼字2014-04-26

  “京津冀一体化”步入快车道,三地协调发展成为产业布局的主基调。在此过程中,北京周边地区的各项生产要素将迎来重估,并带动区域间产业、人口、公共资源的平衡发展。不过,三地的产业差异性也让融合面临诸多阻力,这需要在坚持市场化、明确分工定位的基础上,全面考量周边区域的资源、交通、人口和市场承载力。   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产业集聚,这是产业资本要素在地区内不断汇集的过程。在京津冀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北京周边地区的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将迎来重新定价,产业中心的逐步转移也将为地方开启更大发展空间。无论是产业转移还是人口承接,都需要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这就率先带动起周边区域的地价和房价上升。目前不仅仅是北京郊区,廊坊、保定、唐山等地的土地价格也已有所提升,万科、保利等众多开发商均提前布局。北京周边地区相对的价值洼地、京津冀大规划下的发展预期,是吸引资本进入的重要原因。 从国内外区域发展的先例看,区域融合将使地区间的资源走向平衡发展。除了土地重估外,环保一体化也将成为京津冀的重要课题。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将成为三地共同协作的核心之一,为相关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作为京津冀协同的“主战场”,产业的转移和承载是三地协调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当前来看,北京市的产业外溢是重要一环。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中,需要全面考量北京周边区域的环境、资源、交通、人口和市场承载能力。 首先,明确的区域定位和产业分工,是确保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的基础。北京市由于面临交通、环境等压力,需要把部分机构、产业、人口转移到周边县市。哪些机构和产业外溢,哪些城市具备承接能力,需要建立在明确的区域功能定位上。 从目前的普遍认识来看,未来北京市将不再重复“大而全”的经济体系,而是通过“腾笼换鸟”,构建“高精尖”的产业结构。北京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向周边转移,这种转移不仅仅是厂房搬迁、生产线重建,还需要实现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周边区域则需要根据自身特点来承接相关产业。比如,河北可以发挥人力成本低、自然资源丰富等优势,天津市可以发挥商贸、航运等优势产业,逐步建立物流、制造中心。 其次,在明确区域定位的基础上,各地的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应率先进行良性对接。目前,京津冀地区已有京津城际、京石客专等多条高铁线路。北京市还计划到2020年形成京津冀9000公里的高速公路(行情 专区)网和主要城市3小时公路交通圈,9500公里的铁路网和主要城市1小时城际铁路交通圈。首都第二机场的建设,也将带动廊坊市区、固安县、香河县、涿州市等县市的发展,形成临空经济区。天津、河北也都已加快建设区域内交通的“无缝对接”。基础设施一体化,构建城际间轨道交通网络,将为推进京津冀协同打下基础。 再次,区域间产业的承接转移将是渐进的发展过程。在考虑产业、资源和交通承载力的基础上,还要考量人口和环境的承接力。综合(行情 专区)匹配住房、医疗、养老、教育等产业,将北京市的优质公共服务资源逐步向周边地区辐射,从吸引“产业落户”到吸引“人口落户”,从而解决大城市周边“空城”、“睡城”的现象。 目前京津冀区域内已经兴起了产业园的投资热潮,这对于产业承接和转移起到了有效的带动作用。不过,火爆的产业园投资背后也隐含着园区定位模糊、招商能力薄弱、空置率较高等问题。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有效推进,需要明确产业分工定位,做好资源和基础设施的匹配,在综合考量地方承载能力的基础上,推动各种要素按照市场规律在区域内配置。(转载:于萍《京津冀协同需考量区域承载力》)

(0)

赵偌菁英2014-04-19

除去山地和岛屿部分,日本首都东京的宜居部分其实非常有限,那里的人口密度更是高达每平方公里14589人。但是,如今人们在东京工作或旅游观光,却感觉不到严重拥堵等“大城市病”。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东京曾因上班拥堵常态化等问题,被称为“上班地狱”。 从首都到首都圈,东京分散首都功能、为首都减负,经历了一个发展和认识过程。总体来看,其解决办法可用“烧饼上均匀撒芝麻”来加以概括。 和世界其他大城市相似,东京当年严重拥堵,一大原因是首都功能过度集中于城市中心区。那么,首都功能如何分散?东京的做法,不是只向某一个或某几个城区倾斜,而是相当均匀地分散;不是只建一两个“副行政中心”,而是陆续兴建了七个。 1956年4月,日本出台《首都圈整备法》,通过转移政府机构和吸引企业入驻等做法,开始兴建东京都邻县的“副都心”。首先建成的,是埼玉、新宿和涩谷。1982年,又兴建了三个副都心;1995年,东京的副都心总数达到7个。它们都距离东京30公里左右,大型复合设施、公园、医院、大型商场、大型公司总部、酒店、公寓楼等一应俱全。 从上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日本还在东京等城市圈郊外大力建设以住宅为核心、具有多重功能的复合型新城,并通过建设筑波科学城,向地方转移了大批国立研究机构。如今,筑波这座人口不足21万、面积284平方公里的小城,是日本研究机构和人才最密集的地区。 与此同时,日本十分重视借分散首都功能之机改善公益环境。例如,工厂和研究机构设施外迁后空出的地皮,多数不是卖给房地产开发商盖楼,而是辟为供市民休憩的公园,这些公园同时也用作地震发生时的紧急避难所。在寸土寸金的东京,绿地、公园和儿童游戏场随处可见,首都功能分散带来的是更为宜居的环境。 不仅如此,东京首都圈建设不靠地方支援,但不与地方发展脱节。实际上,首都圈要建设成功,与日本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均衡发展的全国性努力密不可分。倘若东京被贫困带所包围,那么,无论怎样摊大饼,由于周边环境并不宜居,也难以实现人口的分散。 当然,便捷的交通体系也功不可没。从各个副都心到东京市中心,交通极为便利,既有轻轨电车,也有高速公路。例如,从记者东京驻地乘坐电车,20多分钟即可到达横滨21世纪未来港。如果没有发达的交通体系,东京功能的分散显然也无法实现。  如今,日本首都圈由东京都以及与其邻接的埼玉县、千叶县和神奈川县这“一都三县”组成,人口近4000万,是世界人口最多的都市圈,经济规模在世界都市圈中首屈一指。(转载:蓝建中《东京如何分散首都职能》)

(0)
1 2 15条信息

陈喜庆2015-11-11

 记者从北京市规划委员会获悉:《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的修改预计将于上半年完成。从扩张思维到控制思维,从北京视野到京津冀视野,从单一规划到“多规合一”,从单个项目到政策分区,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这一“首都蓝图”,正在进行一轮“加减乘除”。   现在执行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经国务院批准,年限为2004至2020年。从2005年至今,现行总规实施近10年。城市极速扩张,人口迅猛增长,建设用地和人口规模早早突破规划目标,资源环境能源负荷接近承载极限,公共服务缺口巨大……这些问题都要求调整城市发展理念,修改城市总体规划。   一、有减有加,建立京津冀协同大视野   20

(0)

王东2015-08-20

“北京工作,河北落户”触动了不少人的敏感神经,话题仍在发酵,但需理性探讨。 实现“产业转移、人口疏解”目标符合一体化发展大方向。北京市政协委员的建议主要是针对如何实现北京部分产业和功能转移、人口数量有序疏解,从而更好地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建设的问题而提出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他的建议是合理的。去年12月26日召开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推进会就已把加快推动产业转移作为一体化建设的重点领域,要求率先突破。作为政协委员,在北京两会期间为此积极建言献策,无可厚非。 但是,实现上述目标不应简单以户籍作为杠杆。苏委员的建议经媒体报道后,人们似乎把关注的目光过多地集中在“北京工作,河北落户”

(0)

马伟明2015-08-14

按照老百姓的说法,搬一次家得折腾半年。一家一户的搬迁尚且如此费力,更何况一座城市,特别是一个囊括府院各部大小机关的国之都城。迁都是件大事,有“牵一发动全身”的效果。不仅迁都国家的政治经济格局将随着新都的诞生而发生改变,其他国家也将依照新都的情况而改变与这个国家的联络方式,比如驻该国的使馆要迁到新都。随着该国政治经济和人口分布的改变,对该国的经济政策也要变化。因此,迁都实际上牵扯到许多人的现实利益,是个系统工程,由于众口难调,实施起来并不容易。 迁都工程往往超时超支。澳大利亚从1911年开始筹划兴建新首都堪培拉,结果拖延到上世纪80年代才竣工。巴西雄伟的新首都巴西利亚,在上世纪50年代只花3年

(0)

王振国2015-08-14

一、德国迁都: 增强国民民族认同感 在近几十年涌动的世界性迁都浪潮中,德国迁都柏林已取得初步成功。1991年6月21日,德国众议院以338票对320票,达成历史性的决定:将首都由波恩迁至柏林。1999年8月,时任德国总理施罗德按计划搬入柏林的临时总理府办公。对于统一后的大多数德国人来说,柏林现在已经成为“德国唯一的世界都市”,是国家和民族统一的象征。 德国1990年的统一来得太突然,很多人茫然不知所措。由于东德是作为5个州加入联邦德国的,东西部差异太大,不少西部人怀有过多的“恩赐感”,而东部德国人则有过多的“抱怨”和“不安的感觉”。从西部的波恩迁都至东部的柏林,不失为一明智的抉择:柏林是

(0)

马誉峰2015-05-14

一、问题的提出与跨行政区治理的实质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亟待首都区域治理模式创新 首都城市既是一个全球性城市,更是一个跨行政区融合发展的城市区域共同体,而有效的跨行政区治理,是提升首都功能、促进跨界区域协同发展的制度保障。京津冀大都市圈主要包括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的石家庄、唐山、保定、秦皇岛、廊坊、沧州、承德、张家口、邢台、邯郸10地市(三省市),占地21.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2.25%,人口1.1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8.5%,是全国重要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科技文化中心。面对近年来北京出现的严重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2014年3月,中央把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

(0)

田力普2015-02-14

中国“汽车时代”的到来─以北京为首的大城市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已成为中国“公敌”型的大难题和大问题!包括中国的中小城市都面临越来越多车辆的现状─拥堵和污染将越来越严重是必然结果─特别是节假日!那么,我们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大问题呢?答案─是肯定的、乐观的!只是需要找寻到优秀的创新发展方案!以北京为例:为解决交通问题─北京已修建城市六环道路了!06年开始试点调整压缩道路宽度到2.5米,青岛小车道甚至缩窄至2.2米以增加行车道,在某些路段实施高峰时开通“潮夕车道”,开行快速公交专用道路,实行单双号限行车等等措施,都收到了一定效果;但还是没有解决交通拥挤、拥堵难题!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交通要求! 城市建

(0)

张亚忠2015-01-04

在南方人看,来,把北京什刹海的几十公顷的湖面称作海,完全是缺水的北方城市对海的概念的滥用。实际上现在所称的什刹海,由前海、后海、西海三块水面组成,为了与北海、中海、南海“前三海”区别,也称作“后三海”。据百度词条介绍,其水域面积只有34公顷。因不设大门、没有围墙、不收门票,所以这里是老北京人的乐园,也是中外游客体验京城文化的最佳去所。   据史料介绍,什刹海的街区发展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13世纪元定都北京后,由于规模扩大,为了解决水源和漕运,在著名科学家郭守敬的主持下,重修大运河,开挖了通惠河,使隋朝即已开掘的京杭大运河直抵京城内城,其终点即今天的积水潭。现前海东侧立有“京杭大运河积

(0)

叶倩文2014-10-28

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优质生产要素富集区,已成为当今世界最活跃的区域经济中心之一。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已成为事关我国经济未来走势的重大国家战略,京津冀地区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必要性   京津冀地区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制约了其作用的充分发挥。改革开放以来,京津冀实现了快速发展,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行政分割严重,缺少协同发展的机制体制;二是定位不清晰,内部发展差距大;三是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弱,京津两大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资源存在“虹吸效应”,河北环绕京津还有20多个贫困县、200多万贫困人口。京津冀只有协同发展,才能持续健康发展,并增强对全国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0)

梅克保2014-10-14

我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不当事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不当事京津冀自身问题,也涉及环渤海区域治理体系,是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趋势。下一步三方要加强功能性的疏解、实质性合作,首先是要有大的规划,站在整个区域的范围内来考虑,三地的功能定位要重新界定。其次是大交通。大交通体系建立后,才是三地一体化的前提。再次是还需要解决公共配套问题。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不断深入,“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被打破,行政分割、体制障碍等困扰三地的协同发展的因素逐渐消除,区域统一市场逐步形成,三地的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也必然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

(0)

唐嘉熙2014-10-10

中国社科院17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仅凭行政手段,尤其是户籍管理及社会保障来控制人口,并不会从实质上解决人口向特大城市迁移的问题,而仅仅是人为降低了外来人员的社会福利。” 这份由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发布的报告——《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7》,聚焦中国特大城市治理的诸多难题。蓝皮书指出,当前中国特大城市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二元结构加剧、空气质量较差、交通拥堵严重、房价快速上涨、城市脆弱性突出等方面。 一、人口管理要疏堵结合 在中国的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快速增长及增长规模过大是引发各种大城市病症的重要原因,因此,人口治理是特大城市功能疏解的重要一环。但是,这份蓝皮书对一

(0)
1 2 12条信息

宛秋生2016-07-05

日前,日本政府推进将一些中央机构迁往地方的计划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总体上落实得并不顺利。在7个计划外迁的省厅中,只有文化厅确定在未来几年内从东京“全面外迁”至京都。消费者厅迁入德岛县与总务省统计局迁入和歌山县的方案,在今年8月底才能敲定。观光厅、专利厅等4个部门暂不外迁。22家计划外迁的研究机构中,除大阪府申请的国立健康与营养研究所整体搬迁外,其余都只是同意“部分功能外迁”,实际上是采取与当地大学开展共同研究、本地化研修等迂回策略。这显然与日本政府设定的目标相距甚远。   由于人口和资源过分集中在东京,日本多数地方经济日渐萧条,近年来出现所谓“东京单极化”现象。为了活跃地方经济,日本政府内阁会

(0)

昊昊2014-04-08

再说空气。北京污染确实让人难以忍受,但你应该想到,这也可能有北京的一切包括天气都过于敏感的成分。各国使馆一定设在北京,美国使馆觉得他们自己有权发布他们周围的空气污染指数,这可能间接推动了北京环境部门把发布空气指数成为惯例,让我们呼吸到“真实的空气”。空气,可能是最为公正平等的资源——你不正是渴求公正和平等吗?在北京,每一个比你拥有更多金钱和权力的人,也在呼吸着与你同样的空气。另外,你得承认,北京并不一定是全国空气最坏的城市。你所思念的故乡,早已并非如你童年回忆之中晴空万里、明澈动人。而北京是首善之区,它一定会首先治理好。请相信,以北京的重要地位及能动用的资金等各种资源,未来15年,北京的空气一

(0)
1 2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