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PX恶性循环何时止?

发布日期:2014-04-03    浏览次数:2850

  

        这个周末舆论最为关注的就是广东茂名PX事件,为了表达对拟建芳烃(PX)项目的关切,茂名市民集聚在市委门前大草坪,整体情况较为理性,但有小部分闹事者。这是一个令人纠结的“PX情节”,近些年来,很多地区都展开过“反PX”、“停PX”,抑或“挺PX”的行动与舆论,但到目前为止没有地方能逃脱这样的PX恶性循环。

       面对化工项目的入驻,市民的反对情绪是合乎情理的化工项目对个人对城市都存在一定的环境威胁,他们有权利也有义务去维护自己的利益以及对这座城市的关切。出现个别闹事者的激烈行为,不仅仅要归咎于市民个人的非理性,更需要相关政府承担起公开决策程序、项目信息的责任。有的政府无视民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怕项目情况公开会引起市民反对,而导致项目提前流产,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官民信息的不对称,主动和民众形成了信任隔阂。在民众后知后觉,只能听从项目的正式入驻的消息时,自然就会出现逆反情绪,以此往复,PX恶性循环由此出现。面对PX项目入驻,你会支持还是反对?PX恶性循环何时止?如何止?

相关热词搜索:PX项目 茂名 官民矛盾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7)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萄矢2019-08-26

对市民来说,理性表达诉求的另一面,不是“不论是非、不讲科学”地对PX项目一概反对,而是要明白,自己反对的是PX本身,还是对环境安全以及空气污染等事项的担心。从国际经验来看,PX本身的安全性并不成为问题,很多国家的PX项目离居民区也非常近。任何化工项目肯定都存在一定的环境威胁,关键是相关各方的安全与环保控制措施是否严密、周全。   

(0)

墨村集市2014-07-23

权威教科书和权威专家都反复解释并保证它低毒、无危害;日、韩、荷等发达国家,能把工厂建在居民的家门口;但是,在中国,从2007年至今,历经厦门、大连、宁波、成都、昆明、茂名,7年间,各地民众的选择却只有一个:抵制、抵制、抵制…… PX在中国独特的遭遇和令人费解的现象,可用一个网络流行用语来概括——PX ,“不明觉厉”(虽然不明白是什么,但感觉很厉害)。 3月30日,广东省茂名市市委门前大草坪,几十名市民聚集“散步”,表达对拟建PX(对二甲苯,可燃,低毒化合物)项目的关切。 几乎同时,另一场有关PX的“冲突”在网上上演。茂名PX事件发生当天凌晨,在“人人可编辑的百科全书”的百度百科中,有人悄然将“PX”词条的毒性描述由“低毒”改为“巨毒”。之后,有网友多次对这一“恶意篡改行为”进行客观更正,但连续几次又被人改成“巨毒”或“剧毒”。 4月2日,清华大学化工系一名大二学生发现了这一改写,将其改回“低毒”,并建议百度百科严格审核词条内容。不久,词条又被修改为“剧毒”。接下来,清华化工系近10名学生自发捍卫PX“低毒属性”这一科学常识,复旦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也有人加入“捍卫”行列。此后6天内,百度百科的“PX”词条的毒性描述被修改36次,最终被锁定为“低毒化合物”。 “PX绝对不是剧毒!”中国工程院院士曹湘洪坚定地说。 一、现代人的生活已经离不开PX PX,对二甲苯,无色透明液体。最常见的来自PX的产品是服装,各种涤纶长丝、短纤面料的衣服都是由PX的下游产品PTA(精对苯二甲酸)制成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X另一种下游产品),再经过各种加工而来的。此外,还有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塑料制品:矿泉水、饮料等各种瓶,银行卡、会员卡等各种卡,汽车轮胎帘子线,苹果手机装饰壳,胶片,各种包装袋、包装盒……都是由PTA或PET作为原料再加工而来。 源自PX的PTA和PET,正在越来越多地取代铝、玻璃、陶瓷和纸张,应用于建筑工程、电器电子、医疗卫生、汽车及机械制造等行业。“PX是一种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曹湘洪说。 曹湘洪强调,在世界诸多化学品名录和我国危险化学品名录中,PX都被描述为低毒的基本化工原料,它的毒性与汽油差不多,比汽车尾气要低很多。 “每天开车排放的尾气中有氧化氮,在有毒物质名录上,氧化氮的毒性比PX强。”曹湘洪介绍说。 曾有专家通过学术对比介绍,PX的毒性大于食盐小于酒精,与咖啡同级。有人发问:“那么PX喝下去会怎样?” 曹湘洪解释,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属性、不同的应用场合,虽然PX与咖啡毒性相当,但咖啡可以喝,PX不能喝。 因为PX的学名“对二甲苯”中有一个“苯”字,而苯是致癌物质,因此,很多反对PX的人担心,PX会导致癌症。 对此,曹湘洪介绍,按照国际癌症研究中心论文集搜集的数据,到目前为止,还不能证明PX有致癌性,因此,该中心将其划分在“不能确定是致癌物质”一类中。但曹湘洪也表示,长期高浓度接触PX,对人体一定会产生影响。 医学资料显示,人体吸收过量的PX,会对眼部以及上呼吸道造成刺激。长时间接触PX,也可能导致头痛、烦躁、抑郁、失眠、疲劳等症状,严重者可以造成短期记忆障碍。 有人关心,低毒累积多了会不会变成剧毒? “PX挥发到大气里,很容易在自然条件下光降解,毒量就消除了。”曹湘洪解释,而且人体有排毒功能,就像喝酒,一次喝多了会倒下,每天喝一点则会排出去,不能简单说长期累积以后低毒就会成为剧毒。 二、生产风险不等于事故 即使知道了PX及其产品的低毒性质,很多人还是反对PX项目,他们担心生产过程中会有泄漏、爆炸,以及排放的污染物对人体和环境有害。 事实上,这个世界上只有很少部分人能直接接触到PX,其中一部分在实验室里——就连生产车间的工人,也只是偶尔能闻到一些气味而已,因为它的生产过程是全封闭的。 当然,石油化工生产确实是危险的生产过程。以炼油为例,原料和产品都是易燃的。还有一些生产过程的压力很大,有些是高温炼制,有一点儿泄漏就会着火,引起爆炸。 但风险不等于事故。曹湘洪表示, PX生产过程比其他石化生产的风险相对较小,它的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很多分过程中的反应压力和温度都不是很高,都是石化生产中的常规条件。 并且,在PX装置设计上,有一系列的安全措施。以物料泄漏为例,曹湘洪介绍,生产现场有可燃气体报警器,发生泄漏时能够提醒工作人员把装置停下来,有时候泄漏会直接泄漏到地下罐里,不可能跑到外面的街区上,现在很多企业都使用雷达测漏仪,能够检测到鼻子闻不到的泄漏。 曹湘洪特别提醒,其实天然气的爆炸范围比PX的爆炸范围大得多,天然气一旦泄漏会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到明火爆炸威力特别大,可以毁坏整个房间甚至整座楼房,他建议人们在使用液化气和天然气时要注意安全防范。 对于PX生产过程中的排放,曹湘洪解释,工厂必须按照环保部门的要求,上脱硫、脱硝、除尘装置,生产排放的气体及污料要进行回收处理,不允许直接排放,这与其他企业相似。 既然如此,民众为何抵触PX? 三、流言止于公开,信任始于公开 知名媒体人石述思认为,随着公民意识越来越强烈地崛起,人们对身边将要出现的一个大型化工厂关注、质疑都是正常的,重要的是要在政府、企业和公众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 一位九江市民说:最初,他和很多人反对PX,原因是担心炼制过程中会有泄漏和爆炸。后来,他和一些同伴到中石化下属的镇海炼化去参观之后,看到管理很规范,并没有担忧中的场景,才放下心来。这位九江市民表示,科普不够是很多人产生疑虑甚至反对的原因。 在PX产业蓬勃发展的日本和韩国,居民最初也游行、抗议过,但渐渐归于平静,因为政府做了这样几项工作: 第一,提高了技术水平,完善了生产流程;第二,加强了环保设施;第三,向公众敞开大门参观,决策立项全程公示,最后还将化工污料变废为宝,继续造福社会。 在曹湘洪看来,我国出现今天PX项目难上局面的原因很复杂,一是石化企业没有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经常出这样那样的事故,造成居民恐慌;二是老百姓对PX缺少认知;第三则是政府工作没有做到位。 曹湘洪建议向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国家学习,让政府、企业和公众同时发挥作用——如企业可以设公众开放日,让企业在公众的监督下进行生产;此外,还要有社会监督,比如可以在PX装置的周边设置一些自动检测仪器,将检测数据上网,让公众一天24小时都能看到企业是不是在运行,有没有偷偷排放等;但最重要的还是企业自律,在项目上马之前就如实地向百姓报告相关情况,将环评结果如实告知,让公众理解。 用石述思的话说,这叫“谣言止于公开,信任始于公开”。(转载:王山山《PX “不明觉厉”》)

(0)

陌陌2014-07-18

 6月中旬,加拿大联邦政府宣布“有条件批准”北方门户输油管道计划。有多少条件?答曰:209项。   何谓“北方门户输油管道计划”?这是由加拿大安桥能源公司于2010年提出的一项能源输出计划,计划耗资65亿加元,修建一条全长1170公里的输油管道,将原油从艾伯塔省布鲁德海姆输送到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港口城市基提马特,再通过巨型油轮输送到亚洲市场。预计,管道建成后每天的石油运输量为52.5万桶。   艾伯塔省是加拿大的能源大户,石油蕴藏量居全球第三位,拥有逾1700亿桶石油。由于近几年美国的能源自给能力大大提高,对加拿大的能源进口逐年减少,使加拿大能源公司面临端着金饭碗要饭的境遇。为此,能源公司决定修建通往太平洋的输油管道,把石油出口到亚洲市场,从而源源不断地赚回外汇。   管道计划一旦实施,将极大促进西部两省的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该项计划对加拿大努力推行石油出口目的地多元化战略具有推动作用。因此哈珀总理曾表示,管道计划关系到国家战略利益,要排除困难落实实施。   面对显而易见的好处,联邦政府依然十分慎重。审查过程中,联邦政府咨询了全国21个社区1450位人士的意见,审阅了17.5万页的文件和超过9000封意见书,此后才做出批准兴建输油管的决定。而且充分考虑到环保要求和原住居民的抗议,联邦政府在批准的同时特地附加了209项苛刻条件。   既然联邦政府都审核批准了,该项管道计划应该铁板钉钉了吧?且慢!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没有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政府的首肯和当地原住居民的同意,项目依然无法按期开工。   依据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政府所提要求,安桥公司必须向本省申请60多项牌照许可,并满足5大条件,包括最先进的防范和应对石油泄漏事故的措施,方可动工。安桥公司面临的致命阻碍还来自管道铺设经过的50多个原住居民地区。原住居民担心可能发生的管道破裂导致原油泄漏,会对当地土地带来严重污染,因此明确表态反对该项计划。一些环保人士表示,输油管道计划重视商业忽略环保,因此要将联邦政府能源局告上法庭。他们一旦胜诉,管道计划就将夭折。   管道计划的艰难进程说明,任何一项计划,不管看起来多么美好,都需要全面综合考虑,不能由少数人独断决定。尽管联邦政府充分论证后批准了这个附加了209项条件的商业计划,这个项目最终能否实现还是个未知数。但无论如何,尊重民意、全盘规划、放眼长远却是每一个政府行使职能需要遵守的“铁律”。(转载:江亚平《居民不同意,政府批准也白搭》)

(0)

沮水布衣2014-05-04

昨天是2007年颁布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6周年的日子。日前,针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落实情况,公益组织机构发布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执行情况民间观察报告》。报告统计了全国31个省区市的人民政府或人民政府办公厅2013年的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2013年度,这些省区市共收到信息公开申请265441份。其中22个省区市公布了对这26万多份申请的回复。全部或部分公开答复的有142137份,占申请总数的53.55%。 这里需要看到,答复率刚刚超过一半,这意味着接近一半的申请等同于石沉大海,没有收到相关回复。从这一数据来看,至少在整体上,回复率偏低。假如计算回复部分中的满意率,并综合统计出来的满意率,政府在信息公开层面的“好评率”绝对是更低。这一点,对照淘宝天猫上的店家,好评率50%以下结果会是怎样? 庞杂的政务工作当然不能与淘宝开店简单类比,但信息公开工作接受民众评价,这跟顾客评价店家道理上是一致的。只有建立起实时、全面、广泛的民众评价,政府的工作做得如何,才有总结的意义。以往,地方政府在总结年终工作时,在提升行政效率方面也常常会留出一小段,以表明自己在政务公开方面如何符合规定,如何做得让人民满意。但“好与坏”自己说了不算,一定要民众说才行。从这个意义上出发,公益组织机构发布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执行情况民间观察报告》,虽然未必详尽,但相关的统计还是让民众对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落实方面有了一个更直观的观察切入口。 当然,除了“回复率”这一硬指标,还有许多“软指标”需要重视。例如,报告执笔人之一黄诗欣研究员就表示,一位视障人士曾经分别向全国31个省区市的财政局、残疾人联合会、地税局申请公开当地收缴企业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情况。但各部门的回复却是:“不属于本部门职能”、“本部门不掌握相关信息”、“根据有关规定,本部门不承担统计指定信息的责任”等等。毫无疑问,这些回复都为政府“回复率”的提升做出过贡献,但对于解决申请者的实际困惑却没有丝毫价值。 究其缘由,兴许与一些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设置不规范,对申请人的申请资格做违法限制有关;也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救济程序门槛过高,无法为普通民众赋权,从而对政府形成压力的因素有关。据统计,在123304份未得到答复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中,行政复议数仅为5185起,相关的行政诉讼仅为3175起,其中胜诉的有240起,占7.56%,不到一成。 在公民权利意识越发蓬勃的当下,公众对于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越来越广泛,提出申请的公民数量也越来越多。在此情形下,《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需要更好地被落实,因为伴随着民间评价体系的生成,民间研究数据的生产,政府自辩的“话语空间”将被进一步压缩,只有做好《条例》的落实工作,努力提升“好评率”,才能摆脱类似于差评率高的淘宝店家的遭遇。(转载:《政府信息公开,攒个好评有多难》)

(0)

娄功翀景2014-04-21

近年来,雾霾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同时也让人们对健康空气、自由呼吸的需求更大,对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意识更强,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更深,对政府科学立法、从严执法的呼声更高。 雾霾是公害 现阶段的雾霾既有我国特殊的经济增长阶段、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等客观原因,但更有对待环境的态度和经济增长理念的主观原因。这一公害也是集体理性让位于个人理性的结果。当一个污染企业减排时,考虑到自己减排而其他企业不减排,自己就会增加成本而失去竞争力,因此就会选择不减排;另一家企业也会做出同样的考虑,企业间博弈的结果就是大家都不减排,于是出现企业型“囚徒困境”的博弈结果。 当一个地方的官员要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淘汰高污染产能时,他考虑到其他地方的官员不这样做,而是仍然不惜环境代价招商引资以保持GDP高增长,这样自己的政绩就会落后,升迁机会就会减少,于是就会选择不惜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的高增长;另一个地方的官员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地方官员之间博弈的结果,就是大家都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保持高增长,于是出现地方官员型“囚徒困境”的博弈结果。 一个公民想要减少污染,需要自己多花时间、体力甚至费用,但考虑到其他人都不减少污染行为,自己吃了亏,于是就选择我行我素,继续习以为常的污染行为;其他公民也这样选择,公民间博弈的结果就是都不采取减少污染的行动,于是出现公民型“囚徒困境”的博弈结果。 所有这些结果,导致大家都想搭别人减排治污的便车,结果是都没有便车可搭,却让环境这个公共产品上演“公地悲剧”,造成公害。 减少雾霾需要公权与公信 我国以环境为代价追求GDP的高增长有其历史原因,现在已经完成了其历史使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刻不容缓。联合国秘书长首席经济顾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所长杰弗里•萨克斯教授在他的《共同财富》一书中强调:“目前世界的生态环境、人口以及经济都已经进入了不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这意味着,如果我们对此视而不见,并且继续使‘一切按照现有模式运转’,那么我们将会面临具有灾难性后果的社会危机和生态危机。”我国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必须通过强有力的公权力,实施更加严格的环境管制并严格执行,从事后应急转变到事前的系统管制上来。 经济增长的最终目标应该是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这包括经济因素和环境因素。美国参议员罗伯特•肯尼迪在1968年竞选总统时的一篇演讲中对GDP的阐释和理解值得我们深思。“GDP并没有考虑到我们孩子的健康、他们的教育质量或者他们游戏的快乐。它没有包括我们的诗歌之美或者婚姻的稳定,没有包括我们关于公共问题争论的智慧或者我们公务员的廉洁。” 政府在治理雾霾的过程中应该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要抛弃GDP增长至上主义、先污染后治理的思路,并斩断与污染企业利益链条千丝万缕的联系,维护公权力威信,树立治理雾霾的公信力。(转载:齐绍洲《别让环境这个公共品上演“公地悲剧”》)

(0)

一安2014-04-10

关于PX事件,大家都发现市民们持有很强烈的反对情绪。在我看来,只要项目不是完全无害的,就算不是PX是其他,也一样会遭到市民的反对。现在,公众对大型化工项目已经产生了盲目的抵制心理。部分原因是个别地方政府的一些做法和在群众中的威信存在问题,比如试图悄悄开建大型化工项目。在这个过程中,民众既无从知晓环评结果,也很难有合法渠道进行监督,这在相当程度上加重了公众的疑虑。而PX明明是一种低毒化合物,却被人云亦云地传播了较为陌生的化学概念,扰乱了公众的想法,引导了一个错误导向,使得市民情绪更为激动。我认为PX项目入驻应当充分考虑对环境和市民的影响,权衡利弊,信息公开,大力宣传正确观念,才能用科学说话,而不会不分青红皂白双方对立。

(0)
1 6条信息

夏先鹏2014-11-27

根据中美不久前达成的温室气体减排协议,美国承诺2025年温室气体排放量较2005年最多削减28%,而中国承诺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这意味着,未来数月内,中国将面临把言语变成行动的国际压力,接受可能损害其经济增长的减排措施。对此,中国不应同意。   在治理空气污染方面,中国有太多理由要采取坚决行动,比如大城市雾霾天气不断增加,污染引发的疾病持续上升等。但与众多西方人士给二氧化碳打上“污染”的标签不同,二氧化碳排放对我们的健康并无直接影响,其引发的气候变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也不明显。奥巴马政府提出削减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经济增长至关重要,这一说法同样值得商榷。   既已做出限排承诺,

(0)
1 1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