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立法允许银行破产?

发布日期:2014-05-08    浏览次数:3180

  


        日前,江苏射阳农村商业银行遭到上千群众挤兑现金,这是一则该行要“倒闭”的谣言引起的挤兑事件,又一次展现中国人无人能敌的抢购能力之外,银行破产也得到大家的关注。在市场经济国家,银行破产并不是很稀奇的事情,尤其是那些经营策略比较激进、偏好风险的银行。1930年代大萧条期间,美国总计有9000多家银行倒闭。就算到了监管体系相对完善的21世纪,2007年到2012年的金融危机期间,美国也仍然有65家银行倒闭。

        而在中国,银行破产没那么容易,中国的银行,存款就是有国家信用做隐形担保的,无论遭遇多大的风险,存款的本金都是没有风险的,即便受到金融冲击,政府也会为银行存款兜底,不会让用户的存款血本无归1998年海南发展银行的挤兑现象即是例子。此外,如今我国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完善,理论是上可以破产的,但缺乏一个系统化、可操作的银行破产法律制度。在互联网金融的猛烈冲击下,在未来,银行破产现象不可避免的存在,而我们应该允许这种现象的发生,它不仅是市场的优胜劣汰,更是对储户和国家经济负责。共绘网建议尽快起草一条关于允许银行破产的法律条文,实现优胜劣汰。你觉得可行吗?

        相关链接:

        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不良资产比例大、资本金不足、支付困难、信誉很差的海南发展银行发生挤兑现象,耗尽了准备金和国家34亿元的救助资金依然未挽回局面,结果因严重支付能力不足而被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关闭。但是,所有储户在该银行的储蓄存款本金及合法利息,最后由中国人民银行指定工商银行保证支付,没有储户为选错了银行而遭到损失。此后发生在河北省肃宁县的尚村农信社破产案,最后同样由央行指定其他商业银行予以救济。除此之外,再无银行破产的实例。

相关热词搜索:银行 破产 法律保护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26)  |  中立(1)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黄新刚2022-07-06

上蔡惠民村镇银行还我存款啊[流泪][流泪]求求各位领导帮帮我们吧[合十][合十][流泪][流泪][流泪]。大佬,这种情况该怎么维权呢?

(0)

盛松成文2020-03-19

吴晓灵呼吁:市场经济的基石,就是契约精神和对财产权的保护,而破产就是契约的依法终结。破产是把以往的所有合同和债权债务关系做一个一次性的了结,打扫战场,重新开始。现代破产制度引入了破产重整,在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同时,力求让债务人的财产价值最大化,是在更深层次上保护了债权人的利益。要实现僵尸企业的有效市场出清,最重要的原则是,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不缺位、不越位。有时行政干预看起来效率比较高,但实际上这是破坏了市场自我修复的机制。政府应该为市场出清创造良好的环境,而不是亲自下场比赛。

(0)

吖吖332019-10-21

生于1995年8月的海南银行,在经历了短短的三年之后就直接宣布破产,而债券也直接交由工商银行来托管。海南发展银行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金融玩家,仅仅在第二年就遇到了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而亚洲更是成为了受到影响的重灾区,香港从此一蹶不振,亚洲四小龙的神话直接覆灭,我国必然也会受到了波及。

(0)

赖冠霖2019-09-03

中央已允许银行倒闭破产!之前人们的观念认为,在中国,银行破产是一件几乎不能想象的事情。而现在,银行破产可能真的要来临了。报道称,银监会正在酝酿加快推出银行破产条例,意味着一旦有银行破产,储户的存款将由存款保险机构赔偿。可能最多赔50万元,超出部分不能获赔或按比例赔付。

(0)

茅永红2016-08-04

负利率政策将进一步削弱银行利润,而银行利润之前因为受到新的监管政策,交易营收下滑和巨额罚款的影响已经出现大幅下滑。之后,深受重创的银行开始收紧放贷,使得经济进一步疲软,这使得政府不得不进一步下调利率。在整个银行业前景遭受质疑的情况下,银行类股价出现暴跌,这反过来增加了人们对于金融市场的担忧。国债收益率降至负值,很可能会损害银行通过借款成本与贷款回报之间的差异来获利的传统能力,给银行业造成困难。

(0)

林宽海2015-07-27

中国人对西方金融危机往往有一种隔岸观火的情绪,但事实上在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将金融危机视为自由市场的彻底失败显然是曲解,但认为危机只是意外的偏离轨道,不需做深刻的转型就可以调整,也是低估了问题的严重性。中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大量投资所产生的不良后果,人口红利消失后经济增速下滑的危险,以及靠信贷扩张驱动经济的不可持续性。世界经济正在驶入一片迷茫的水域,而各国的关系是同舟共济,因此,理解金融危机是世界的任务,也是中国的任务。

(0)

刘炳江2014-12-18

我欣赏共绘网的思想,以前很多人认为在中国推出存款保险制度没有必要,但大家都明白一旦银行出现问题,最终要财政资金兜底。而有了存款保险之后,银行经营完全是市场行为,出现问题,权责清晰,总的来说,存款保险是我国金融体系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0)

浮生未歇2014-06-07

中国会不会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回答是肯定的,不会。至少,目前不会。但是,中国的金融是不是金融数据所反映的那么安全,回答也是肯定的,不是。因为,中国的金融风险,已不仅仅局限于信用风险,还有流动性风险和体外金融风险。   就信用风险而言,数据还是比较乐观。截止2013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5921亿元,全年新增993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比上年末上升0.05个百分点。特别是上市银行,除农行、交行和中信银行之外,其他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均在1%以下。也就是说,按照这样的数据,出现信用风险的可能是完全可以排除的。   但是,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因为,相当一部分银行在信用风险方面,都是通过人为手段进行了调节和控制,压制和掩盖了信用风险。如对政府融资平台普遍实行以新换旧政策、资产重复抵押现象严重、抵押资产价值远低于实际贷款额、互保联保现象十分严重、企业实际贷款余额和担保余额远高于企业资产规模等。所有这一切,都被商业银行有意掩盖与回避了。这一问题,只有等风险出现时,才有可能暴露。否则,就都是“完全”的。   事实也是如此,一些地区出现的企业债务连环风险,以及地方政府不惜一切手段避免企业破产产生连环效应,就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信用安全是何等的脆弱,信用风险是何等的严重。要知道,现在地方政府最担心的就是平台公司出现资金链断裂,或者开发企业资金链断裂波及到其他企业、特别是平台公司。   所以,判断银行在信用风险方面的问题,决不能单纯地看数据、看已经暴露的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额,而要看债务结构,看贷款“大户”的资产状况、互保联保情况、贷款数量。否则,可能会出现风险爆发了,还不知是如何爆发的盲目现象。   除信用风险之外,流动性风险也是相当严重的。为什么2008年以来,银行贷款以爆发式增长的方式出现,M2也一举突破了110万亿,但是,企业资金紧张的矛盾却更加突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资金的流动性下降了。按照有关方面提供的数据,2013年末,商业银行流动性比例为44.03%,同比下降了1.8个百分点。   造成银行流动性下降的主要原因,就是资金大量积压在流动性不强的领域,如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以及部分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以及20多万亿的外汇占款等。要知道,这些行业都是将几元钱当一元钱用的行业,虽然站在银行的角度分析,利息一分不少,效益也没有因此下降,甚至比资金投放给中小企业效益更好。但是,从整个社会来看,却是效率和效益都大大下降的表现,是银行流动性严重下降的表现。相反,如果这些资金大多用到了实体经济、实体企业,就有可能一元当作几元用,一来二去,资金的流动性就相差了若干倍。那么,整个社会的资金使用效率还如何提高呢?又怎么能够不出现GDP只有美国的一半不到,M2却超过美国的现象呢?   在我国,流动性风险一定程度上已经比信用风险还要严重,可能产生的社会危害也要更大。因为,流动性风险带来的不只是金融风险的问题,还有通货膨胀。一旦控制不好,过于充裕的流动性,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变成通货膨胀。这一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当然,还有一个风险,那就是资金体外循环带来的风险。所谓资金体外循环,就是指地下金融、社会集资等金融部门不掌握,但同样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存在和活跃的资金。这应当不是一个小数目,也不是一个可以有效控制的方面。因为,从近年来全国各地发生的社会集资案、跑路案来看,少则亿元,多则十亿元、数十亿元已经相当普遍。   也许有人会说,地下金融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即便出现风险,也不会波及到银行。殊不知,很多地下金融组织,在从事地下金融活动过程中,都得到了银行明里暗里的支持。一些已经爆发的案件,也都牵涉到银行。所以,地下金融的体外循环活动,实际对银行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也是金融风险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当然,在互联网金融等的强力冲击下,银行在高利差带动下的高利润,也正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考验。因为,中国的高储蓄率,本身就是一只凶猛的老虎,它既可能成为通货膨胀的强有力推手,也可以在互联网金融的刺激下,瞬间变成影响银行利润水平的重要因素。而从目前银行的经营理念来看,除了利用利差进行经营之外,其他方面的业务开拓能力是远远不够的。一旦银行高利差时代结束,相关风险也有可能迅速出现。   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互联网金融机构还是储户,都不会再像以前那么文静、那么被动地接受银行的利益盘剥。如此一来,利率波动也就会越来越大,风险也越来越多。如何回避这方面的风险,对银行来说,是一种考验。(转载:李明岩《过度掩盖金融风险危害渐多》)

(0)

依旧青青2014-05-16

 随着中国内地对资本流动的逐渐放开,面对较大幅度的资产价格波动,金融体系和债券市场往往容易出现系统性风险。而保持金融部门稳健的关键,在于加大债务人的违约成本。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的披露,截至2014年3月,我国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达到80.12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2013年末我国56.9万亿元人民币GDP的141%。除了金融机构以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等方式形成的债务外,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构成了债务存量和增量的重要部分。2014年3月社会融资规模达2.1万亿元,其中4568万亿元为新增的以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形成的债务。在社会融资增量当中,通过金融机构形成的债务是主要的;2014年3月以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方式形成的债务分别为1.05万亿元、1364亿元、2411亿元和995亿元。   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形成的债务当中,不同程度均与存款性金融机构相联系。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安全不仅涉及这些金融机构自身的生存,而且对宏观经济有着重大影响。   在目前的债务人违约成本较低的情况下,只要能够将钱借出来,对债务人而言,就是一件盈利空间巨大而个人损失很小的事情。盈利空间与债务人责任的不匹配,导致债务风险加大。   发达国家的情况说明,即使有了债务保险或存款保险,纳税人的利益还是难以得到充分保证,宏观经济还是难以避免金融危机的冲击。比如,存款保险其实是拿纳税人的钱保护存款人,而对债务人的过度借款没有额外的约束。只有增加债务人的违约成本,约束债务人违约行为,才能起到保护存款人和纳税人的作用。   金融监管的原则之一是,财富人群不能过度运用杠杆率来参与金融营利活动,更不能允许老百姓的储蓄被以任何形式和名义运用,为少数人的利益而过度承担金融风险。   在制度上事前必须充分明确,事后一旦机构或个人伤害到了存款人和纳税人的利益,一定要严格追究责任。可以借鉴的是中国香港在普通法体系下的做法,债务人如果违约,不仅承担违约本身带来的成本,而且还需要支付额外的违约成本。比如,不能租好房,不能开豪车等。   香港是资本流动不规律、资产价格波动幅度较大而货币政策无法独立抵御外部各种干扰的地区,长期以来,香港的金融机构和债券市场不仅没有因为资产价格大幅波动而出现系统性危机,而且逐步成为亚洲最有竞争力的金融机构和债券市场之一。   债务人违约的成本较高是一个重要原因。香港借银行钱买房的人,即使在房价已经跌了70%之后依然不违约,还在继续还银行的贷款。相比而言,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当房价跌幅超过首付款比率时,债务人就发生违约、将房子交给银行了事。   纠正过低的债务人违约成本是我国金融部门稳定的基础和保障,未来我国开放金融市场尤其需要尽快落实和构建这些基础,这是当务之急。   从具体操作上,可参考香港的做法。如果债务人违约,除了违约本身的成本外,可约束违约人不能拥有私家车,不能租豪华房、拥有自住房,不能去娱乐场所,还可要求其每周去公共场所打扫卫生等。债务人破产违约之后,债权人不能追债,但可以派人监督债务违约人是否过度消费。   数据表明,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与总资产的比例已经下降到较低的区间,这说明我国金融机构杠杆率正在放大。金融机构之间围绕客户的竞争会影响债务的质量。随着大型国有企业转向债券市场融资,工农中建等大型银行已经将业务重点转向优质中小企业。中型银行只能转向一般的中小企业。中小型银行已经开始与阿里巴巴争夺小企业客户。   日本在金融自由化、债券市场跨越式发展之后,曾经发生过这样的情况:中小银行最后只能降低贷款门槛来开展业务,只要有土地抵押就发放贷款。面对债务质量的问题,我国利率市场化之后,如何守住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迫切需要出台有效的措施。   因此笔者建议,从现在起,新增债务必须将债务人所有以往债务的还款责任与债务人个人的消费挂钩,无法还款的不能过度消费。先从消费贷款、住房贷款等个人债务人开始做起,逐步推广到企业法人债务人,开展相关的法律研究,将有限责任或有限合伙制度情况下企业法人债务人的支出行为与其还款状况挂钩。(转载:李连发《需纠正过低的债务人违约成本 》)

(0)

酿豆腐2014-05-16

毋庸讳言,金融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金融体制改革中,抓住重点和难点或者说是关键问题,将有利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会影响中国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利于促进全面改革的深化。   当前,中国政府正在同时推进汇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和资本项目可兑换等金融改革。不过,正如中国央行副行长易纲近日在201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春季年会上所指出的那样,中国金融改革存在先后次序。易纲认为,中国应首先大力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和实现汇率双向波动,然后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同时逐步推动部分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值得注意的是,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不久之前刚刚提到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时间表,称存款利率的放开在计划之中,很可能在最近一两年就能够实现。另据介绍,利率市场化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存款保险制度,相关条例已经起草完毕并走完程序,等待国务院的审议批准。同样等待的还有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进程以及商业银行退出机制的建立健全。   结合两位央行高官的表态来看,金融改革的次序问题已被抬上桌面,成为中央决策层的讨论重点。对决策层来讲,所要考虑的不仅是金融改革应当如何推进,还要将其他改革的配合也统筹进来,以找出中国下阶段改革的最优路径,在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控制好改革的风险。   当前,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之下,市场高度关注中国的金融风险是否会恶化。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日前发表观点认为,2014年需要关注如下风险:第一,政府财政方面,年内面临大量城投债到期兑付的问题;第二,房地产下行引发的影子银行体系风险,银行体系内涉及房地产贷款的占比不高,近几年基本维持在20%左右,但影子银行体系 (如券商、基金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涉及房地产贷款较多,这几年增速很快;第三,是否存在热钱的冲击;第四,是否存在通缩压力;第五,企业部门债务压力较大。   经济下行对金融体系的压力主要体现在非银行金融机构。当前中国非金融企业的负债率非常高,长期来看对经济总体需求存在收缩作用。金融风险的爆发将会对我国居民的消费产生巨大的收缩作用,同时部分行业债务问题的暴露也会对居民的风险偏好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走势。   在这样的境况下,加快中国金融改革显得格外迫切。但问题是,如何改?这需要结合中央决策层近期的一些表态来加以分析。中央决策层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是:一季度经济发展开局总体平稳,经济增速、就业、物价等指标处于年度预期目标范围,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不会为经济一时波动而采取短期的强刺激政策。由此来看,改革的原则是要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在经济增长与就业方面存在着一条底线。推论则是,如果一项改革在短期内有可能触及到这条底线,那么在中央的决策盘子中,这项改革的次序就会相对押后一些。以这一原则检视前述三项金融改革,不难发现为何易纲副行长会作出“先汇率,后利率,同时资本可兑换”的判断。   可以认为,汇率市场化对于经济增长的伤害最小,在经历了前期大幅升值后,人民币已经基本进入了均衡区间,今年2月下旬以来的表现更兑现了“双向波动”的承诺,进一步市场化的时机已经成熟;而利率改革可能抬升融资成本,导致风险暴露,资本项目可兑换可能引发资本外逃及跨境套利,对经济增长不利,所以在时间表上,可能需要往后押一押,等待更为成熟的时机。而且,推进利率市场化至少还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出台存款保险制度;二是打破刚兑 “潜规则”,塑造良好的信用环境;三是强化利率对体制内机构的硬约束,涉及到政府预算改革与国企改革。在资本项目可兑换方面,则需要逐步完善国内市场体系,在价格与体制机制方面与国际市场逐步接轨。   总而言之,随着中国经济减速,以及中国政府进一步推行市场化改革,疏通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退出渠道,可能将成为新一届政府推行的最重要的金融改革之一。中央决策层提出今年金融改革的三大重点任务,意味着关键性的金融基础制度终于有望迎来突破。(转载:周子勋《中国金融改革将在今年全面提速》)

(0)
1 2 11条信息

郭金才2016-06-21

在我国,近年来一些没有受到监管的非传统金融业务发展比较迅速,其中有一个原因可能是传统的受到监管的金融服务供给还不够充分。这表明,我们看起来比较丰富的金融机构,仍然有结构性的短板。这是当前金融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中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经济体量是非常庞大的,地区之间的差异非常明显,中小企业的数量也非常多。培育与之相适应的多元化金融体系,满足多层次、多样性的金融服务需求,应当放宽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利用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多种形式,发展普惠金融,促进市场充分竞争,增加金融市场有效供给。但培育多元化的金融机构、建立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并不是闭门造车,人为划分——这些都应该在充分竞争环境下让市场主体

(0)

谢庆生2014-12-29

酝酿20年的存款保险制度终于渐近。日前,国务院发布了由人民银行起草的《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业内人士认为,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有利于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和银行业改革的提速,尤其是为中小银行增信。     对金融风险而言,事前防范比事后处置更重要。存款保险制度能够进一步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约束,从而更好地保障存款人的存款安全。    一、 分散存款     有一种保险,不用百姓自己买,只要将钱存入银行,就会免费赠送。根据《征求意见稿》,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同一存款人在同一家投保机构所有被保险存款账户的存款本金和利息合并计算的资金数额在最高

(0)

杨天怡2014-11-27

眼下,中国经济“新常态”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所谓“新常态”,就是不能再走浪费资源、牺牲环境、失衡结构、追求规模增速等粗放式发展的老路。“新常态”是对原有发展模式的纠偏。   “新常态”又可分“前新常态时期”和“后新常态时期”。所谓“前新常态时期”,就是痛苦的结构调整期,根据经验判断,顺利的话,整体上大约需要5年左右;“后新常态时期”就是新的正常常态期。   “前新常态”反映在增长速度上可能大体保持在7%左右。这将对包括银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带来新的挑战。其中,反映在银行方面首先将是不良贷款的反弹。经过“前新常态”的阵痛,过渡到“后新常态”,一切又将归于正常。   回顾上世纪90年代,中国银

(0)
1 3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