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自媒体时代,人们的隐私都去哪了?

发布日期:2014-05-16    浏览次数:3791

  

  

         互联网的发展普及,已经使全球成为一个公共信息平台。传统媒体还在经历自身变革,博客、微博等传播载体却带我们走进一个全新的自媒体时代。自媒体依托网络技术,扎根于普通公众,带来从传播到互播的转变,完全颠覆传统的新闻生产流程和媒体价值观。同时,在自媒体时代,人人是记者、人人是媒体成为可能。在这个自由、开放的平台里,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传播渠道越发通畅。然而,自媒体的自由也伴随着风险,无数的网友都在自主或不自主的上传自己的隐私信息,从照片到住址,从工作到家人,无话不说,要是被别有用心的人或黑客利用,真是有苦说不出。

         此外,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实名制的推广,我们的个人账号和个人信息越来越多的集中在网络企业中,邮箱、网游、微博等等都有可能曝光我们的个人信息并借此牟利。在网络时代、自媒体时代,我们更应该注意保护隐私,别让烦恼缠身。自媒体时代,人们的隐私去了哪儿?你注重隐私保护吗?

相关热词搜索:自媒体 隐私 自由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28)  |  中立(3)  |  反对(1)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赵智生2024-03-07

我们会发现,绝大多数网红都是来自体制外的出身。他们只要有才艺,有勇气和表演欲,就有可能通过某个短视频一夜爆红,然后获得财富,然后改变命运。大学文凭在这场能够改变命运的时代游戏中,首次被弱化到几乎无关紧要的地步。 反观体制内的人们,也是首次在这种改变命运的时代游戏中处于围观和边缘状态。他们不能抛弃通过高考、考编等无数选拔赛才终于获得的精英阶层身份和地位,来通过各种“土味”表演吸引粉丝获得曝光率,然后再在短时间获得名利。 就是说,网红反倒成了体制外的普通人改变命运的专属的机遇。因为体制内的人们主动放弃了这个机遇,他们不愿意放下身段和面子参与到这场流量游戏中来,他们只愿意付费围观。在体制内的人们看来,网红依然是一种尚难定性、并不高级高尚的物种。 但是网红对于中小学生、年轻人产生了莫大的影响力。有调查说,他们中的很多人的理想就是长大了做网红。很难从道德伦理和价值观的角度来评判这种影响究竟是好是坏,但是可以肯定地说,网红模式是在读大学之外,在中国出现的一种崭新的成功模式,它客观上稀释了“万人过独木桥”的高考拥挤状态,降低了大学文凭的含金量,使得人的多样性有了被看到、被尊重的可能性。就是说,人生成功不再依靠考大学,而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这本身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作者:燕志华 博士

(1)

弗朗茨·梅林2020-06-13

自媒体时代,有人写文章借以敛财,《共绘网》在做的,只是原原本本告诉我们一个真实的世界,一个真实的WH。

(0)

kktgfefv2020-03-05

自从有了自媒体,“追热点”就变成了大众化了,一边倒的看法比比皆是。是我们思想被绑架,还是……在过去的一个月,翻了关注的所有公号以及在看,全是各种“新冠”,不管是做产品、搞文化等都能和“新冠”扯上点关系……歌功颂德很多,这样深思的很少。忽然懂了那么一点鲁迅先生的“弃医从文”,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更何况在醒着的时候还抽着“21世纪新型牌大烟”。

(0)

GIMGGJF2019-09-08

不要发送或接收你的私处或其他任何人的隐私部位的照片。别笑,尽管你觉得自己够聪明,但总有一天,你会受到诱惑。这是危险的,可能会毁了你十几岁、大学和成年以后的生活。这始终是一个坏主意。无边无际的网络空间比你更强大。所以,覆水难收,包括一个坏名声。告诉孩子黄毒的危害。不要拍摄数不胜数的照片和录像,你没有必要用手机记录一切。全身心的去感受生活,这些影像将被储存在你永恒的记忆里。不要成为手机的奴隶。 我们总以为拍下来的风景就是拥有,总以为收藏了文章就等于自己阅读,其实不然。 用心去感受比随手一拍的印象更深刻。

(0)

灯灯2019-08-14

如今,网上约车、网上购物、叫外卖、导航……从早上睁眼到晚上睡觉,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享受着手机App带来的便利。但与此同时,你的微信昵称、头像、位置、通讯录、电子邮箱信息、QQ账号密码,甚至身份证号码、银行账户都“祼奔”在互联网海量大数据当中。只要连上互联网,各种视频设备都会成为直播的工具。然而,如果当我们逛街、吃饭、健身,甚至是上班上课的时候,都能够被人在直播平台看到,成为随时上演的“楚门秀”,我们内心是否还有安全感可言?关闭水滴直播平台,固然是尊重和保护公众隐私权的有益实践。但是,互联网时代下的隐私保护,仍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2)

底蕴2018-11-03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万物皆媒”“万众皆媒”成为可能,也让自媒体成为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任何自媒体玩家想从动辄数以千万计的同类自媒体账号中脱颖而出,都必须有响当当的硬实力。公众的“注意力”被当成了最宝贵的资源、最稀缺的机会。所谓的“网红经济”“粉丝经济”“自媒体创业”,往往都是在争夺流量、点击量背后的“注意力”资源。试看那些“臭脏黑”的大V、网红、公众号,它们并没有靠技术创新吃饭的真本事,也没有靠知识文化吃饭的真功夫,“吸睛”的手段都来自“下三路”。从“猎奇”“反常识”“标题党”等抓眼球的惯用伎俩,到贩卖焦虑、挑唆欲望、迎合低俗等狠戳人性弱点的无良招数;从编造故事骗取认可的软文式套路,到打黄赌毒擦边球的“小黄文”式写法;从荼毒“三观未定”的青少年,到瞄准缺少亲情陪伴、缺乏社会常识的中老年人……“臭脏黑”自媒体为了攫取流量和利益,可谓费尽心机、不择手段。有人错误地提出,一个好产品应满足人性的七宗罪:淫欲、懒惰、贪婪、饕餮、傲慢、暴怒、妒忌。借“七宗罪”牟利,恰恰印证了其故意僭越公序良俗底线乃至法律红线的本质。

(0)

黄慧慈2018-08-28

互联网在带给人们生活便利的同时,也暴露了隐私风险,这是一个“老大难”问题。

(0)

Elizabeth2018-02-26

我国亟待建立覆盖整个行业的“诚信机制”,借助大数据技术,助推互联网流量造假问题的解决。周葆华说,自媒体生态环境的规范是这个行业、平台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需要参与这个生态的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协同治理。“这其中包括法律法规的制定、政府部门的管理、行业自律组织的形塑、平台运营商的规则、自媒体人的自律,以及绝不是可有可无的网民的监督和参与。”

(0)

虞国庆2015-12-28

对公众而言,也需要提高自身的鉴别力和媒体素养。一些自媒体推送热点事件之后,公众通常都会根据各自的价值标尺、经验水平等,对事件进行是非判断和道德评判。然而不可忽视的是,一些自媒体先声夺人的价值判断,往往会妨碍公众做出客观评价,甚至有可能让少数人被其利用、诱导。因此,自媒体时代的信息受众,也需要“换个角度看问题”“冷静下来想一想”,不要轻易沦为“舆论暴力”的帮凶。

(0)

米粒2014-07-09

媒体时代,信息大众化,各类聊天软件和网站的频繁导致信息量大,隐私受到威胁。基于保密问题,大家在信息填写方面需谨慎,要有自我保护意识。虚拟的世界里,人人都有一张面具,无论是否直率,言语方面都要有保护自己隐私的自觉。类似于网购、网上银行方面的普及,个人在进行这类活动的时候需在安全网络的保护下进行,防止信息严重泄漏,导致人财都受到威胁。爱自己就要懂得保护自己,保护自己的隐私,保护人身财产的安全。

(0)
1 2 17条信息

陆海霞2016-01-20

作为世界级的名人,安格拉•默克尔在私生活方面却是低调得有些过分。当默克尔在德国政坛发光发热的时候,她的丈夫,首位德国“第一先生”绍尔教授却依然自得其乐地过着自己低调而平凡的生活,甚至尽可能避免自己出现在媒体的视野中,对一切采访敬而远之,拒绝成为焦点人物。默克尔和丈夫绍尔教授感情非常好,但他们的家庭生活却甚少在报刊、杂志或者网络上披露。外界甚至鲜少有机会看到他们夫妇俩在公开场合露面,大约只有一年一度的拜罗伊特音乐节,能让这对神秘低调的夫妇携手出现在红毯上。也因为这个缘故,“第一先生”绍尔教授甚至得到了一个“歌剧院魅影”的绰号。曾经还有一个专栏作家公开挖苦绍尔教授说:“默克尔的丈夫对于出席公众

(0)

王良2015-12-28

我的现用手机号是在中国移动柜台用身份证以实名购买的,它跟随我已经有5年多了。这几年里,也不知是谁把我的手机信息泄露了出去,在平日生活中,让我饱受不良信息和陌生电话的骚扰。我手机收到的第一条短信是从广州发过来的,短信的大体内容是,恭喜我中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和两万元钱奖金,并让我提供通信地址、身份证信息并汇出1000元手续费,尽快办理领奖有关事宜。由于是平生第一次接到这样的中奖信息,我感觉好像天上掉下来一块大馅饼,高兴得一晚上没睡好觉。第二天一大早,我就急着按照短信中奖提示去办理领奖手续,这时在一旁的妻子提醒我要慎重。于是,我找到了在邮政办公室工作的朋友探个究竟。听到我说的情况,他不假思索地告诉我,

(0)

朱浩文2015-09-01

隐私权是国内公众时下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实际上,隐私权这一概念的出现有100多年的历史。1890年,路易斯•D•布兰代斯和塞缪尔•D•沃伦将合作完成的《隐私权》一文发表在《哈佛法律评论》上,被认为是现代隐私权理论的开山之作。布兰代斯是美国最高法院历史上第一位犹太裔大法官,在进入最高法院之前,曾从事律师职业近40年,可以说在法律实践界具有丰富经验。沃伦则是他在哈佛大学法学院的同学,同时也是《哈佛法律评论》的创办人之一。 本书共载3篇文章,除了《隐私权》一文外,第二篇文章为布兰代斯对Olmstead v.United States案所持反对意见的文字表述,也是对《隐私权》一文进行的有益补充。最后

(0)

鲁健2014-11-19

交谈是人与人交往最为普遍的手段。掌握交谈礼仪,不仅能让你更受欢迎,也能让许多事情变得更加顺利。本期文明礼仪晚报大学堂,不妨让我们一起学习交谈的礼仪吧。 一、真诚的赞美 真诚地赞美一个人,可以拉近你与对方的距离,使你更好地与对方相处,也会使对方更容易接受你的意见。但是,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的赞美,而只是为了达到目的而虚情假意地夸赞对方,反而会让对方反感。 二、善意的批评 善意的批评是一门艺术,如果想让对方接受你的观点,并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就需要讲究批评的技巧。 在批评对方时,语气不能过于生硬,应照顾对方的情绪,以合适的话语进行批评。此外,批评还要考虑场合,尽量当众批评对方。批评时,不要

(0)

John2014-09-15

“人生来自由,却无处不在枷锁中。”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让我们享受到了一个全新、空间无限的网络世界,但同时也使我们陷入一个挣脱不开的枷锁中。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你可以通过手机、电话、QQ、微信、各种社交网站等迅速联系上你想找的那个人。你徘徊在各种社交空间,事无巨细地展示自己的生活。你或者还有些保密意识,所以煞有介事地设置了“仅xx可见”。你习惯在网络上分享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了点什么总是下意识地通过“流量”发布出去。 你何尝未听说过人肉搜索,个人信息被泄漏被滥用,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可是,你已经习惯了……你生活在技术的世界里,无从逃脱。所以,你选择相信,你是自由的,你是安全的。 有

(0)
1 5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