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大学频繁更名为哪般?

发布日期:2014-05-20    浏览次数:3436

  

 时隔三年,武汉长江工商学院又更名为“武汉工商学院”,这也是该校的第三个名称。在中国,高校频繁更名堪称一道风景。对于很多高校来说,选择更名是有一定打算的,一个好的校名能提升学校的办学地位,带来更广阔的的发展空间,现在越来越多大学选择用工商、文理、科技等命名。我们没有理由反对校名的更变,但却担忧更名只是虚有其表校名与校风、校园文化、校园特色息息相关,如果单单只更换名字,学校的师资、课程、培养模式没有丝毫的变化,那么这样的频繁更名毫无价值。频繁更名有一定的功利现实土壤,高校试图用一个似乎高大上的校名来吸引考生和家长,这些考生和家长也常常陷入“望文主义”,在选择大学和专业时盲目地为校名所诱惑,忽略了自身究竟适合哪所学校、哪个专业。频繁更名不是在改善学校形象,而是败坏学校形象,高校领导应该把更多精力花在如何办好大学、如何教好学生上去。大学频繁更名为哪般?你有什么看法?

相关热词搜索:高校 更名 教育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26)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阳光森林2024-02-18

什么是二流大学? 杨卫为二流大学做了相当好但不完美的定义: 二流大学要求教师发表的论文,是在该领域里最好的、影响因子最高的杂志上。如果某人一年能在这样杂志上发一二篇论文,他会被认为是国际知名的学者。 它不完美的地方,在“一年能···发一两篇”这句话上。我认为到了二流学校,基本上,已经不用简单的数字管理,在任何一个领域的最好杂志一年能发一二篇,是任何人都做不到的是,别说二流大学的教师了。我下面会详细分析。我先分析一下三流大学与二流大学的不同。 三流大学,应该是像美国的California State,Kansas State,台湾成功大学、台湾大学、日本名古屋大学、韩国首尔大学、中国大陆的北大、清华、浙大这一类的大学。这些大学有一个共同特性,都是公立大学。公立大学是外行官员管内行学术专家,就是咱们所说的“红管专、外行管内行”。这些外行官员都要找一些“客观标准”来做管理依据,就自然的数字挂帅了。在美国这些大学都是资源较少的州立大学,这些大学,有些就被定位为教学型大学,像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ies。有些是小州的州立大学,像Kansas State。这些大学,校长底气不足,难以抗拒州政府与议员的干涉。天下英才有限,到了这些学校,能分到的人才,就微不足道了,数字管理,简单明瞭,成本低廉。在亚洲,官本位下,校长发挥空间有限,许多是新兴国家,资源也有限,发展学术的第一步,就是先让教师们有拿到学位后继续念书的习惯。 用SCI 数目来管教授,就如同用考试来管学生,没有太多的实质教育与学术效果,但总比不管好。到了不入流的大学,基本上就是随意管了。台湾的有些私立大学,大陆的大部分大学就是这一类。 US News and World Reports 的排名,是在美国最少争议的了。排名免不了主观判断,这个表只是例子,不是科学。表中的顶级与一流大学几乎清一色是美国学校,是因为美国有最好的制度设计,几乎把全世界的学术精英完全吸收过去。我在一流大学里,列了法国的Ecole Polytechnique,其实只是“公平”的考虑。法国的Ecole有点像中国的清华与北大,学生是最好的,不输给任何的一流大学,设备还不错,但是师资与学术环境就比美国的一流大学差多了。 亚洲的三家二流大学,香港的科大与中大,日本的筑波都有很大的美国影响。读者可以指责我有偏见。我走遍世界,在欧、亚、北美、南美各国中的顶尖大学都有些朋友,参观大学、分析学术环境是我的嗜好,本文只能说是我的看法,不能说是我的科学论断。学术是尽可能的寻找客观的数据,但是学术结论都是带有主观色彩的。作者丨李志文先生是美国杜兰大学商学院蔻翰讲座教授

(0)

遇见2020-10-25

大学,新图书馆快盖好了拆掉又盖,宿舍门口的树挖了又栽,栽了又挖又栽,为了立项申请资金,巧立名目各种花销;强制要求学生xxx,侵犯学生隐私……嗯

(0)

UI32019-10-19

改个更好的名字,增加报考生源。

(0)

发光的海燕2019-10-08

如今大学层出不穷,如何吸引师生填报此志愿。显得更符合当代语境。

(0)

鸠喳2019-08-22

近些年来,改校名一直是国内不少高校十分热衷的事。当然,改名的高校中确有不少是因为办学规模扩大与办学方向转型。 但业内人士也表示,隐藏在国内高校改名背后的“潜规则”也昭示着一些高校对功利的蠢蠢欲动——一方面,高校名称的“升级”,很可能意味着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甚至连高校领导的行政级别也将获得升迁;另一方面,“高大上”的校名,更有利于高校的招生与宣传。以功利为导向,高校的人文精神还剩下些什么呢? 世界上有很多著名高校,从建校伊始就一直使用“学院”的称呼,但这并不会降低它们在公众心中的名校地位和声誉,相反,在专业领域的开拓创新和对人文精神的不断追索,成就了它们在世界乃至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比之下,国内有的高校却终日把心思用在改名谋利上。而实际上,这些高校的功利心也绝不仅仅表现在改名上,口头上喊创新,却执着于各种面子工程,校园面积越来越大、在校学生越来越多,但校风学风、研究成果、教学质量和水平究竟如何?所以说,改名不是目的,发展才是根本。

(0)

米菲2019-08-15

频换更换校名,只是我国高校急功近利、盲目发展的一个缩影,校名一年一变,更何况学科、专业呢?很难想象,这会是一所成熟的大学的理性作为。我国大学要提高办学质量,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形成优良的办学传统,需要的不是在校名上做文章,而应该踏踏实实按教育规律办学。

(1)

又是如何2019-05-31

大学越来越失去个性特色,就是平面化、均质化了。原因之一是都搞大而全,都在升格。大学合并本来也有好处,对50年代以来形成的分工狭窄、体制封闭、低水平重复、小而全的高校办学模式,尤其对打破多年的利益集团化、沼泽化有好处,利于“清淤消肿”。但许多大学合并,就是贪大求全,原有一些传统特点就丢失。 吉林大学几乎把长春的主要几个大学全都合并了,规模之大,令人感叹:不是吉林大学在长春,而是长春在吉大了。于是吉大自己原有水平也扯平了,特色淡化了。武汉原来有个水利学院、还有个测绘学院,都是非常有特色的,我上中学时就知道,现在合并到武汉大学了,融合一块了,文章发表的指标上去了,可是特色也不见了。北大幸亏没有和清华合并。大学办学个性与特色的丢失,是个大问题,现在都“平面化”了。

(0)

伍智贤2018-08-06

作为一个教育的地方,不应该把心思放在改什么名字上,而是应该把重心放在学生教育上,只有学生成功了,这个学校才是成功的。

(0)

彭彭2018-07-23

高校改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为了提升学校形象,这是好事;但一个学校的实质还是其内涵,其教学质量,学校学风等方面,频繁改名或许能让人听起来有好感度,但最终还是要注重内在的发展才行。

(0)

ww1232016-07-04

我认为高校频繁改名不是好的趋势,作为高等学府,高校的基本职责是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质量,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而不是利用改名来博取媒体的关注。

(0)
1 2 14条信息

香樟树2021-08-02

说的真好!望领导们能认真思考一下!清华北大培养人才,都是用的纳税人的钱啊

(0)

Anne2016-03-05

首先,如果更名只是“换汤不换药”,只是希望通过名字提高学校吸引力地做法我坚决反对。但是,如果更名是为了更加明确学院或专业地定位以谋求更好的发展,应理性对待。反对“贴标签”地做法,因根据不同事件进行区别对待。 如文中所提到的虚有其表地更名不应支持,但拿我所在地学校为例,今年一些学院地名字也有所更改,但其目的是为了明确学院地定位以及谋求长期地发展,或说改正以前错误地命名方式,办学的实质也有所改变,我认为还是可行的。 无论如何,我觉得这一话题地关键在于如今的大学是否还以“学生”为中心,是为了用学生赢利或晋升还是切实地考虑学生地教育和发展?不切实际的改名恐怕属于前者。当然,

(0)

吴应禄2016-01-19

平静的象牙塔里,一场反腐风暴正在展开。2014年至今,根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公布信息,全国已有56所高校、83人被调查,其中有17所属“211”或“985”高校。截至目前,公开信息显示,32人正接受组织调查,已有14人被“双开”,11人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另有6人受党内严重警告处分。一度以“小清新”形象示人的神圣殿堂,一时间成了腐败的重灾区。而按照眼下中央强力反腐的节奏,这一轮高校反腐败的巨浪,显然还没有停歇之意。“56所高校、83人被调查”,绝不会是句号,甚至连“顿号”也算不上。可以说,很多目前看似平安无事的高校,均不同程度存在着事发高校被曝光的共性问题,“见光死”是迟早的事。有着先进教育理念

(0)

任婷2014-09-26

“大学最基本的规律是它应该是思想的摇篮,是发现与发明的摇篮,是智慧与政策的摇篮。所以,应该有‘自由的精神’,应该有宽容、宽松的环境。这里的权威不是校长,不是行政机关,而是真理。大学应该是社会精英聚集之所。”9月21日,在中央民族大学举行的“纵论•大学之道”论坛暨《大学与社会—郭英剑高等教育文集》新书发布会上,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如此说道。 当天,朱永新、中央民族大学外语学院院长郭英剑、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副总编黄海波、中央电视台美籍主持人爱华,以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10余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就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和路径进行

(0)
1 4条信息

刘三秋2016-02-25

近日,一所学校的改名,在社会上引发了轩然大波。位于四川泸州的四川医科大学,刚刚挂上了“西南医科大学”的招牌。从地理上看,西南大于四川,该校的这一次改名自然是让自己上了一个档次。但令人唏嘘的是,这并不是这所大学近期以来第一次改名,就在半年多前,它才刚刚从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从泸州到四川,再到西南,从学院到大学,不到一年时间,这所大学的“江湖地位”似乎一连翻了好几个跟头,而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正在于此——校名改了,学校真的就跨越式发展了吗?事实上,近些年来,改校名一直是国内不少高校十分热衷的事。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全国至少有18所高校申请改名,大多从学院更名为大学。而相关数据显示,过去5

(0)

Micony2016-01-01

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这个观点,不是所有学校更换名字都是换汤不换药,我的高中学校原名益田中学,是处于益田村的一所中学,后面更换名字为福田区外国语学校之后,学校也教育模式也有变化,开通了多门外语如 日语、韩语等,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此外,原本由益田村这个名字也换了福田区...吸引了大家的眼光,会有更多优秀学子选择我的高中,因为我觉得名字对大家选择这所学校影响还是挺大的,先从表面上吸引大家眼光,让更多优秀的人加进来,再从根本上投入资金改变教学的一些模式,这些只是时间先后顺序而已,一个优秀大学的组成主要是靠学生的素质以及师资构成,而学生素质占很大成分,吸引了这些优秀学生后,再根据具体情况变动教育的模式

(0)
1 2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