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为何要去美国当“牛仔学生”?

发布日期:2014-06-09    浏览次数:2662

  

重庆男生彭书涵考取深泉学院的消息不胫而走,一时间遭遇各路网友的膜拜。深泉学院是一所被誉为“桃花源”的美国大学,它的教育质量可与顶尖学府哈佛大学相提并论。这所牛仔式的大学对于男生似乎有致命的吸引力,在那里不仅锻炼智力,更能锻炼体魄,学校还十分重视社会服务和自然,这在一个物质的社会里难能可贵。除了深泉学院,国外的一些名校在中国学生眼里常常是香饽饽,近些年喜欢出国喝洋墨水的留学生越来越多,甚至有些小孩从小就在国外念书,这对中国式教育无疑是莫大的讽刺。并非全盘否定中国式教育,在计算能力上中国学生还是要比同龄国外学生略高一筹,但在其他方面,中国教育的毛病确实不少。国外注重学生人格魅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可是中国学生却每天穿梭于学校、培训班,被多如牛毛的题海压得快窒息,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极为低下,人际交往能力也十分欠缺中国式教育改革脚步真该快一些了为何要去美国当“牛仔学生”?有条件的话,你会选择留学吗?

相关热词搜索:深泉学院 牛仔 教育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27)  |  中立(2)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会觉得很爽2019-09-19

上学是为了接受好的教育,但正如储蓄不能自动转化为投资一样,上学也并不意味着一定能接受到好的教育。 我们之所以送孩子上学,并不是因为孩子必须要上学,而是因为他(她)们要为未来的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上学是一个人为了实现人生目标而必须经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也是首要的一件事是:认识到你未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每个人来到世间,都肩负了一个独特的使命,这是独立的个人之所以存在的价值。区别在于,有的人能够发现自己的使命,最终成就一番宏图伟业;有的人没有发现自己的使命,最终碌碌无为,苟且一生。就像婚姻一样,“一个萝卜一个坑”,冥冥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唯一”。有的人找到了和自己相匹配的“唯一”,婚姻就幸福;有的人没有找到,婚姻就不幸福,至少不快乐。人的一生虽然漫长,可做的事情看似很多,但其实真正能做的,不过只有一件而已。这件事就是一个人来到世间的使命。发现使命不能依靠“天启”——虽然很多人的确是在梦中或灵光一闪之间突然意识到自己的使命——教育是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手段。 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唤醒每一个孩子心中的潜能,帮助他(她)们找到隐藏在体内的特殊使命和注定要做的那一件事情。 这是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家庭在教育问题上所面临的真正挑战。和上哪所学校,考多少分相比,知道自己未来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是更为重要和根本的目标。回避或忽略这个问题,只是忙于给孩子找什么样的学校,找什么样的老师,为孩子提供什么样的条件,教给学生多少知识,提高学生多少分数,这些都是偷懒的做法,也在事实上放弃了作为家长和教师的教育责任。

(0)

鸠喳2019-08-22

在美国,学生18岁高中毕业后不需要通过大学入学考试就能升入高等院校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优先进入好的大学学习。 美国的大学很多,从移民美国的清教徒创建全美的第一所大学——哈佛大学后,美国的高等教育继承了欧洲古老大学如英国的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的传统。截至2014年已有2,615所颁发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四年制大学。而两年制的社区学院则多达3400所。美国的平均教育水准极高,联合国的经济指数调查中将美国的教育水准列为世界第一,美国的许多高等院校有非常大竞争力。在世界排名前500名大学中,美国占168所,前20名中,美国占17所。

(0)

田幂幂2018-08-10

在国外的学校留学,你可以更多的接触到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和教育形式,在你原来学习的基础上你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通过学习掌握最先进的技术,为你将来的工作打好基础,尤其是如果你毕业回国发展的话,你的这一优势更为明显。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在国外留学你将要面对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种族得人,你必须学会与这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并同时形成新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这对你来说人生的一次飞跃。对你很有帮助,你会觉得世界在你的眼里便小了,你的世界变大了。

(0)

Pet2017-09-18

过度的开发少儿智力,会造成逆反的结果。有的家长巴不得将孩子培养成为天才,在我看来,冬行春令不对,少年老成也不恰当。每一个年龄段都有其特定的阅读需求,人为地打乱这一切,把所有的好东西、不好的东西,或者鱼龙混杂的东西塞给少儿,并不是一个好的教学办法。这方面需要教育家和一线老师的配合、引导,单凭大学教授是不行的。我曾参与过中学小学语文课程的编撰,结果发现大学老师很难分清楚6岁、8岁、10岁的儿童之间的阅读差异,大学教授没有这方面的实践和体会。人的一生很漫长,某个时段学什么样的东西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育,其实就是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过程。循序渐进,指教育方必须配合孩子的心智成长过程。因材施教,指必须尊重学生们本身的材质和他的趣味。往往我们会想当然的认为这是好东西,但是好东西不见得非在人生的这个阶段学习。把应该由青年人学习接受的知识放在少年阶段是不合适的。

(0)

youzixian2016-01-27

留学的好处想必不用说也知道非常多,开阔视野,认识不同的人,另外世界观、人生观都会有所补充。可是这并不是我选择的主要原因,那是因为我一直在想,我在国内所学到的东西都用在哪里啦?中国人口众多,虽说勤奋能向上,但是实践应用的真理还是存在的。知识的吸收,应用能让我的生活还有其他各方面的能力有所提升,中国毕竟实情所需,情况不能短时间改变,所以国外留学有何不可呢?真的并非否定中国式教育,在国内能学到那么多深层次的东西也让孩子受益匪浅,但是创新增新知也是对人生的一种满足。

(0)

2014-07-02

美国之重视儿童教育,与中国完全不同。中国的幼儿,往往以能多识字、多背唐诗、会算术为能事,而许多美国人认为,孩子未到识字年,是断然不可多识字的,否则,就扼杀了他的想象力———所谓此起彼伏。于是,就发生了这样一件讼案:一个两岁女孩的母亲,状告托儿所的保姆教会她的女儿认识了字母。 案情的经过是:有一天,这个母亲回家时,带了一个纸袋,女孩很兴奋地指着上面一个大写的英文字母“O”对妈妈说:“这是O。”妈妈很震惊于女儿的识字,等她了解到是托儿所保姆所教之后,就提起诉讼,并提出巨额赔偿要求。起诉的理由是:托儿所剥夺了她女儿的想象力,因为此前,她女儿见到“O”时,都会说是苹果、盘子或月亮什么的。最后的结果是:她胜诉了。 这个于我们中国人听起来有点天方夜谭的故事,却正好说明东西方文化的出发点之异。 想象力是思维成长的基础。孩子正是通过想象,对自己的知识进行组合与创造。扼杀想象力,无异于扼杀思维的成长与创造力的培养。 如果我们把人类比作一个个体的人的话,则人类文明临界于开化的前后,不正是相当于幼儿时期吗?与之相应的是:那时,他们对世界的描述,亦即是我们今天称之为“神话”的东西,正是那时他们留存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可以透过这些遗产,考察出他们思维形成的特点、性格、创造力以及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的雏形及形成脉络。 可是,中国人在研究历史时,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方法,都有一个错误的做法,即排斥神话。他们以为那荒诞无稽之辞,必然不足信;而历史则以“信”为主旨。《论语》里就说孔子“不曰怪力乱神”;司马迁在写《史记》时,对黄帝以前的历史不予记录,同时也不记录黄帝时代许多传说故事,原因也是太多荒诞不经的东西———其实正是宝贵的神话!这两个人极具代表性:因为孔子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两千多年间一直被尊为“至圣先师”;司马迁则是国学中史学方面的泰山北斗,其《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 最可恨的是他们写史(述史)时,自作聪明地把神话分割成两个部分进行处理:一部分是他们认为“荒诞不经”的“怪力乱神”,将其彻底抛弃;另一部分作为正宗的历史,相信确有其事,保存下来。 比如孔子。首先,我可以问一问,凤、麒麟这两样东西,算不算“怪力乱神”?如果它们本身不算的话,那么,关于它们的出现,会预示着时代的一些变迁,算不算“怪力乱神”呢?我看是应该算了。如此一来,我们就会发现,两万多字的《论语》里,充满着这样的“怪力乱神”。其次,经孔子手删定的《春秋》一书中,记载了很多神话,包括卜辞。经他删定的《诗经》,神话就更多。几乎所有国王诸侯们的先人,都是感应了神而生的。所谓“六经皆史”,那么,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东西,即便不是孔子删定的,也是经过他手整理的,或起码是他非常尊崇的。唯一可以解释的是:孔子把这些东西,都当作信史了。与此同时,我们完全可以相信,他把那些他认为不是“信史”的神话删除了。 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记》开头时很清楚地表白:不记录那些神话。但在《黄帝传》的开头,却分明这样记载:“黄帝者……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循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这不是神话又是什么? 经过他们的删除和篡改,这上古的历史就很成问题。 众所周知,古希腊有一部伟大的《荷马史诗》,但汉民族没有。按文化成熟发展的时段推,如果汉民族有神话的话,应该在黄帝、尧、舜、禹时代盛行,即出现像荷马这样的行吟诗人;而成书则应在商周文字成熟的时代。但问题可能就出在这里:周武王灭商之后,一定会对这些文字进行焚毁和改造;而如果周朝民间果然有史诗,则派下去采风的王官们必然要对它们进行“删繁就简”、“归于雅声”、“思无邪”式的修改。一部《诗经》就是明证。 无奈,我们今天的教育制度,还正在剥夺儿童的想象力!看到那么小的孩子,就开始大量地识字背书,何异于人类文明史上,中国一些圣人在宰割汉文化中的神话啊! 中国没有系统的神话传说,中国的孩子们也缺乏想象力。我们的文化复兴,首先要做的就是两件事:复兴中国神话,放飞孩子的想象力!(转载:周非《被扼杀的想象力》)

(0)
1 6条信息

欧阳琬云2016-03-05

第一,教育之目的以培养人民健全人格、民主素养、法治观念、人文涵养、强健体魄及思考、判断与创造能力,并促进其对基本人权之尊重、生态环境之保护及对不同国家、族群、性别、宗教、文化之了解与关怀,使其成为具有国家意识与国际视野之现代化国民。因此国外的教育与中国的教育相比,更符合教育的目的。 第二,国外的教育主体是学生,主要以培养学生的人格魅力和想象力。而中国的教育主体是试卷成绩,中国学生每天穿梭于学校和培训班,唯一能证明学生本人的一切都只靠简单的成绩来定夺,并不太考虑学生的人格和心理。复旦大学投毒案应该就是中国教育体制下获得的成果,虽然不能以偏概全,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中国的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 第

(0)

谢正谊2015-08-12

2013年4月,我接到了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开始了我的留学生活。今年暑假回国,当我提笔写这篇文章时,我才意识到在美国留学的这两年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不得不说,中美之间存在很大差异。 一、交规 留学期间第一个暑假回国,我走出机场,发现第一个难题竟是过马路。站在路边看着来来往往的车辆,我竟一时有点儿手足无措。记得刚到美国时,第一次在学校里面过马路。刚站到路边,面前经过的车马上停下,司机摆手示意我先过,我竟然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要知道,在中国从来都是人让车。可是在美国却恰好相反。 后来我在美国学开车,我的教练也反复告诉我,不管在路上遇到什么情况,行人永远要摆在第一位

(0)
1 2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