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如何看“剪刀石头布”研究?

发布日期:2014-06-24    浏览次数:2645

  

       最近“剪刀石头布”策略在网络风靡,但不少网友对此是唏嘘一片,评价并不中肯。这也十分正常,在一般人的印象里,科学研究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其研究对象要么关乎国计民生,要么指向未知世界。因此,当人们得知浙大、中科院的科学家居然在研究“剪刀石头布”策略,难免会有种“不靠谱”的感觉。但其实,只要稍对博弈论有所了解,便会发现所谓“剪刀石头布”研究并非无聊之举。同时,科学研究因其高度专业性,并非所有人都能明白、搞懂其潜在的意义和价值。越是具有原创性、突破性的研究,刚刚开始的时候越是看上去有些不可思议,搞笑诺贝尔奖的设立即是如此。因此,对于科学研究,公众不妨保持以一份宽容的姿态,为研究者营造一种宽松的氛围,只要不存在学术腐败、科研浪费,那么就应该允许科学家大胆尝试、小心求证。你了解“剪刀石头布”策略吗?你会怎么评价?

相关热词搜索:剪刀石头布 网络 研究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86)  |  中立(1)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郭宣林2023-04-26

追梦路上 · 调查研究注意“深、实、细、准、效”

(1)

乐梅2022-01-26

美国在研究方面突出的是霍普金斯大学,它在19世纪成立以后,学习德国的研究型大学,有教学、有研究。霍普金斯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培养了一批重要的科学家,如遗传学的摩尔根是霍普金斯毕业生;卡耐基和梅隆支持大学,今天的卡耐基—梅隆是计算机很好的学校;美国的洛克菲勒出生中下阶层出身,他在每三个月只有25美元收入的时候就开始捐款,不是在有钱以后才捐、是在穷的时候就开始捐款。他的捐款是很有特色的,效果非常好,他捐款资助的芝加哥大学,在经济学上是成就非凡。他捐款成立了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现洛克菲勒大学)是一个只有研究生、没有本科的学校。这个学校今天只有70多个教授,一半是美国科学院院士,1/10是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她的历史上出现过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工作。1944年提出的DNA是遗传物质,洛克菲勒还捐资成立了北京协和医学院,在美国还捐资成立黑人的女子学院,都很有远见,在很不同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文/饶毅)

(0)

rredd2021-09-09

向松祚:为什么我们会被“卡脖子”?随着美国特朗普政府这种霸权似的制裁打压,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的有识之士,我们的产业界、科技界以及决策界的人士,拥有了越来越清醒的认识。但我想光有认识恐怕还远远不够,我认为今天的中国,应该在包括科学技术在内的所有产业领域,做一个全方位的检讨。我不知道国家有没有相关的部门,比如说我们的智库,我们的研究机构,有没有组织力量,在所有的产业领域,不仅仅是电子通讯、飞机制造,包括汽车、农业乃至其他所有领域,都应该做一个非常详细的、系统的、深刻的评估。究竟我们在这种核心的技术领域,有可能被美国及其盟国卡脖子的到底有多少?比如高端医疗设备,前不久也有消息说美国有可能会联合他的盟国,包括日本、欧盟,要全面限制对中国高端医疗设备的出口。你现在到中国的三甲医院,到重要的医学科研机构去看,几乎全部重要的设备中80%以上都是美国的、德国的或是日本的。所以我认为,打压华为显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我们也不仅要把它作为一个孤立的事件来看待,如果没有机构做,我是强烈呼吁重要的部门,或者我们重要的、负责任的智库,去做一个非常详尽的评估。这个评估实际上是为了寻找合理的应对方案,而且这个方案我们需要有短期的、中期的和长期的。短期我们怎么办?比如说被美国制裁的公司还活不活得下去?怎么活下去?短期生存怎么解决?中期我们该怎么应对,长期我们又该怎么应对?也就是说,整个事件我们需要做一个通盘的思考,因为这是国之大事,不是一个小事情,也不是某一个公司的事情,美国对华为的打压不是为了打压华为这一家公司,而是为了打压中国。那么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再来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我们要反复地问多个为什么:为什么美国它能够制裁别的国家?为什么美国能够制裁中国?为什么美国能够挥舞制裁的大刀?为什么我们会被别卡脖子?这个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我们改革开放已经40多年,我们建国已经70多年,我们中华民族有几千年的历史,为什么在此时此刻会被美国卡脖子?这个里面深层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我想这是需要我们深思的。只有这种深思才有可能让我们真正警醒过来,真正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软肋,认识到我们今天有哪些方面是不足的,是需要进行真正改革的。遗憾的是,面对美国的制裁、面对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打压,我看到了很多所谓检讨、反思和研究的文章,我不能说他们错,但我认为至少是不全面的。

(0)

薯条番茄酱2019-08-10

该研究认为: 石头剪刀布代表某种独特的游戏领域,在这个游戏中可将预测人类的理性决策与他们的实际表现做比较。数据表明消极结果比积极结果更容易让个体出现战略弱点;在决策中行为表现与认知影响之间呈紧张之势这些数据还突出在经济和政治等循环和非合作环境中行为可预测性增加之后的危险。”

(0)

马昕2014-11-24

近日,多名院士、大学教授因身陷科研经费腐败丑闻被查,科技投入问题再次成为社会热议话题。与此同时,《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获批,有力地回应了公众关切。有专家称,这一方案的出台,意味着我国科技投入的管理将出现历史性转折。   资料显示,2013年全国公共财政科技支出超过5000亿元,而1978年这一数据仅为52亿多元——不到40年,我国的财政科技投入增长了近100倍。科研投入的增长,在近些年呈现出喜人景象,但与此同时,科研腐败和科研注水现象也越来越普遍,以至于有人痛心发问:科学家们怎么在曾经孜孜以求的科研经费面前倒下了?   对于这组数据,我觉得有两个背景信息需要留意:其一,科研经费乱象实际上是一个老问题了,这些年科研经费多了之后浪费惊人,在过去科研经费捉襟见肘之时候同样存在类似问题;其二,财政经费“跑冒滴漏”现象,不仅存在于科研领域,其他政府拨款的项目中也大量存在,有些甚至比科研领域更严重。   结合这两个背景信息,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当前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其根本原因不是钱太多(事实上我们的科研经费总体还是太少),更不是科学家集体性堕落(虽然不排除个别人有此情况),而主要是一个科学管理的问题。   道理很简单。科学家可能是这个星球上最有智慧的一群人,既然他们能精确地把卫星送上月球,管好5000亿元的科研经费,想必也不是什么难事。但问题恰恰在于,科学研究工作与科研经费管理,奉行着几乎完全相反的逻辑顺序。   科学研究奉行的是“共荣原则”,它是以最优秀人的水平为代表的。一个拔尖人才的一项科研突破,代表着一个群体的科研水平,让大家都觉得“与有荣焉”。然而,科研经费管理适用的恰恰是“木桶理论”,它总是受最差的道德、品质和行为的约束,即使多数人是自觉的,但也不能忽视那些最差的人的表现。   有人认为,科研经费的管理者必须是一个“恶人”。这个“恶”,不是说管理者的品质低下,而是他在被管理者面前应该是一个不讲情面的人,追求“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更重要的是,他假设被管理者都可能有潜在的人性缺点,而管理的目的就是让不自觉的人无从下手。   因此,科研经费存在的问题,本质上是一个管理学命题。这跟科学家的能力以及总体品质,并没有太大关系。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管理制度,即使再聪明的科学家,恐怕也不能做到毫无纰漏,因为漏洞无处不在,他可能自己都不知道哪条是正确的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讲,不是科学家自己管不好科研经费,更多的还是管理的导向没有做到明确具体、奖惩分明。   可以看出,此前媒体对科研经费的批评,最终指向的不仅仅是揭露和批判,更多的是一种期待和关切,呼吁完善的监管制度的出现。在这个意义上,《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出台,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既是一种约束,更是一种保护。通过约束少部分人内心的“小恶魔”,能够保护执着科学研究的“天使”。 一个管理方案的出台,能够回应民众的一部分关切,解决现实中的一些问题,让科研经费回到其科学属性。不过,除了用制度约束不自觉者,防止出现“一个课题报销一千多张火车票”的乱象,还得要创新分配方式,让更多具有探索精神的突破性科学研究得到支持。毕竟,有效率才是最大的节约。 (转载:周潜之《如何让科学家管好科研经费》)

(0)

岁堤春晓2014-08-04

  我常写一些评论文章,要是不遂一些网友的意,就有人跟帖骂我是“砖家”。尽管我有很多理由支撑自己的观点,仍有很多人因为不能理解而愤怒,他们也未必愿意听我解释。回头想,其实这些年我也曾像一些网友那样,因为不认同某些专家学者的意见,认为他们是“砖家”或“叫兽”。   比如,几年前的药家鑫杀人案,媒体采访研究犯罪心理学的李玫瑾教授,她用心理学专业知识分析药家鑫连刺对方8刀的行为,认为药家鑫的行为可能是弹钢琴的习惯性动作。报道一出来,没有多少网友听她专业分析,我也曾将她的分析归为“冷血言论”。一种专业的意见表达,就这样被骂成了“雷言雷语”。   又比如,新《劳动合同法》出台时,学者刘吉说,许多企业之所以关门,并不是因为金融风暴,而是由于新《劳动合同法》让他们的直接成本提高了20%至30%;学者张维迎也对新《劳动合同法》有批评,他认为它让工人找工作更难了,而不是更容易了。这些基于经济学视角的专业分析,遭到了网民猛烈的抨击。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也觉得有些学者成了资本家的“御用文人”,他们只站在资本家的立场说话。可是,在我读了一些古典经济学著作后,我发现以上两位学者所讲的观点,其实只是非常基本的经济学常识——最低工资标准由政府定,会减少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进而限制产量扩张,引起过剩劳动供给和失业。   这样的经历使我懂得,在讨论公共问题时,公众与专家学者经常出现分歧,并不一定是因为专家学者被“收买”了,而是因为大家看问题的角度、学识有差异所致。面对自己不认同的意见,一般人很容易陷入道德批判的窠臼。何以至此?主要是因为我们对道德评判最熟悉,几乎无门槛——从很小时候开始,我们就接受类似的思维训练,并从道德上去分辨人和事的好与坏。   但是,学术是求真的,它要探索事物的真相,因此常常需要进行事实判断,进而推导出结论,而不是首先进行道德判断。很多时候,学术探讨常常不会讨论动机,而主要讲求事实,讲究“论从事出”。这就像手术台上的医生,他们的职责主要是用专业知识治病救人,而不关心所救的人是坏人还是好人。   进行道德判断与进行专业判断是两回事,求善者向善,求真者要真,分歧由此而来。当然,求真者并非总是无善恶是非之分,他们也会考虑道德需求。但是,求善者未必能求真,因为求真是有专业门槛的。还是前面的例子,不懂犯罪心理学的人,无法理解李玫瑾教授的分析;不懂古典经济学的人,也不能理解设定最低工资标准最终会导致工人失业。外行看不到内行的世界,常常也不能理解其意。   很多人骂专家学者是“砖家”“叫兽”时,常常是怀疑他们道德有问题,认为他们给利益集团当吹鼓手。而事实上,很多时候都是因为自己无法理解专家学者的观点而造成了误解。理性的做法是,如果学者的见解超出了我的认知范畴,不同于我的固定思维模式,最好别急着进行轻巧的道德评判或贴标签开骂,而应躬身反省,至少对专业意见保持一点敬意。   无论公众还是专家学者,其实都应该警惕,你的学识或兴趣会影响你看待事物的视角或方式,很可能会影响你的判断,甚至让你固执己见。一个生物工程学领域的专家,简单地将那些坚信吃转基因食品会获得人工转基因的人视为没学过高中生物的白痴,无疑是专业自大;而普通人由于更容易对未知事物产生恐惧,则容易以道德优先判断评价持有不同意见的专家。这在我看来,这两种情形都是浅陋的粗鄙,前者缺少“知也无涯”的谦虚,后者展现的是无知者的无畏。   无论如何,学者用专业学识解释对口的公共问题,是一件好事。一些专业化的解读,即使在短期内不容易为公众接受,甚至会引发误解,也没什么关系,专家至少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综合不同意见,更有助于我们不偏不倚地理解问题。当然,专家学者也应该清楚,有些问题你能看清而别人看不清,因此,最好要用普通人能够理解的通俗语言来阐释意见。双方都以谦虚和敬畏为公约数,讨论才会变得真诚有效。(转载:廖保平《公共讨论要有谦卑和敬畏的底线》)

(0)

醉此间2014-06-30

中国人喜欢“一”,因为整个世界是“一”,世界是统一的。郭沫若的诗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一的一切,一切的一”,现在我也没完全明白什么意思,但是很棒,天下定于“一”。中国文化讨厌“二”,如二心,如果皇上说你有二心,你的脑袋就保不住了。毛泽东似乎喜欢的是二:一分为二,天无二日,我就当那个“二日”,这是毛泽东和柳亚子说的话:蒋介石说天无二日,我偏偏再给他出一个太阳。毛泽东也喜欢“一”,但是他讨厌“三”。我觉得改革开放以后,“三”的地位有点提高,哲学家庞朴就提出“一分为三”,一分为三是什么意思呢?譬如说,一抓就死,一放就乱,一抓就死是“一”,一放就乱是“二”,但是我们追求的应该是“三”,就是抓而不死,放而不乱,在“一”和“二”的之中要产生出一点新的模式,新的思维来。庞朴教授提出的“一分为三”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也没有得到普遍的响应。我个人很喜欢他这个话,你只要承认了“三”,就承认了不断出现新生事物,所以老子说,道生一,抽象的道变成了一个统一的宇宙;一生二,这个宇宙变成了矛盾的两个方面;二生三,矛盾的两个方面斗争的结果会出现新的东西,既不完全是“一”,也不完全是“二”,那么不断地出现新的东西就生了万物,所以我个人也有点喜欢这“三”。但是在男女关系上我不喜欢“三”,我不希望第三者插足,我这一辈子也没有“三”的记录,我永远只“守一”。(摘自:王蒙《数字“3”的奥秘》)

(0)
1 7条信息

向红琼2016-07-14

近些年来,科学评价问题引发政府部门和学术群体的高度重视,呼吁改革之声此起彼伏。那么,科学评价工作究竟应该怎样改革?   科学研究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工作,其目的在于发现或者实现过去未发现或者未曾实现的事(包括规律、现象、特征、功能等),是对客观存在物本质和功能的学科性研究。正是由于其高度专业性的特点,学术研究既需要系统的训练和培养,也需要能够让学者心无旁骛潜心钻研的环境。   科学家的研究不可避免地受到他人和组织的关注,从而产生科学评价。科学评价是研究者本人以外的人或者机构对研究者所做研究的一种看法。科学研究工作是恒定的,但是由于他人或者机构看待研究的角度不一样,导致了科学评价结果的多元化。

(0)

刘联华2015-08-14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剪刀石头布”只是一项儿时的游戏。没想到最近它火了。在一项由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中国科学院组成的跨学科团队的研究中,研究人员研究了“剪刀石头布”的制胜法。令众多网友大跌眼镜的是,这项被讥为“吃饱了撑的”研究不仅入选了“麻省理工学院科技评论2014年度最优”,成为中国首次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的社科领域成果,还入选了英国BBC(英国广播公司)2014年度科技新闻亮点。(见本报A08) 科学研究果然高深有逼格,原来在常人看来颇为幼稚的无聊游戏,也有大智慧存焉。事实上,有关“石头剪刀布”的研究并非第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自2000年以来,基于“石头剪刀布”的相关论文在世

(0)

孙磊2014-10-10

《三国志》中的诸葛亮,既是善于著述的文章家、道艺深明的儒学家,也是应对敏捷的辩论家。 诸葛亮的辩才,在其畅言当时天下局势的《隆中对》、力促孙刘联盟与及回书斥王朗的佳作《正议》中,一再地被加以运用、发挥,其高度的艺术性、思想性和屡试不爽的功效性不由人不击节喝彩。 一、诸葛亮赖以“舌战群儒”的十条金科玉律 在《三国志》及《魏略》两部书中,不难发现诸葛亮与人论辩的具体“作战”方式是:与有智慧的人物说话,要见闻广博;与见闻广博的人说话,要圆通善辩;同善辩的人说话,要提纲挈领;同自矜高贵的人说话,要凭借自身背景或理想信念,不卑不亢;同富足的人说话,要境界高远,言辞豪迈,摒弃世俗;同捉襟见肘、穷困潦

(0)
1 3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