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中国垦区的成功经验能否再复制?

发布日期:2014-10-21    浏览次数:3135

  

  

经过三代北大荒人65年矢志不移艰苦奋斗,黑龙江垦区已经从现代农业的学习者、追赶者成长为领先者、排头兵,把祖国北部边陲的亘古荒原建设成中华大粮仓而在西部,中国现存的最后一个生产建设兵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同样为新疆军垦事业做出了无法磨灭的巨大贡献。可以这么说,历史再一次证明中国建立新时期开垦国营农场的做法是正确的。因此,共绘网建议,应继续向西部转移,投入更多的人力,加大在偏远、荒漠地区的综合开发利用,大规模治理沙化和干旱,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为建立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走出一条有特色的“中国模式”,为世界塑造一个成功的典范。中国垦区的成功经验能否再复制?请踊跃发表你的见解。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 垦区 成功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55)  |  中立(2)  |  反对(1)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关慧子2018-07-30

因地制宜,不是所有成功的经验都能被借鉴,要考虑各个地区的经济文化地理气候等条件的。

(0)

夜礼斌2016-06-22

农垦土地集中,生产规模大,是国家重要的大型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发挥集团优势,各地农垦根据地方特色,建立大型优质安全食品生产基地,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农垦拥有自然的田园风光,淳朴的乡土文化等旅游资源,有条件开拓发展乡村旅游、养生养老、创业农业等第三产业,使其成为新增收产业。

(0)

张占宇2016-03-19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最大的“创新”是制度创新,“三权分置”框架下,从分离承包权和经营权到共享经营权,从土地流转到土地托管、土地入股,从租赁契约式到股份合作式,要引导多元模式多元主体健康发展。“协调”的目标是促使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形成多种资源要素优化配置的产业格局。“绿色”的实现依靠转变农业生产模式,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效益提升转变,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开放”的视野让规模主体在“四化同步”背景下,通过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寻找新的增长点,拓展现代农业发展空间。规模经营所实现的“共享”,是促使农业现代化发展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让农民分享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好处。同时,鼓励和支持各类“新农人”通过发展规模经营进入农业领域,丰富现代农业经营理念。

(0)

钟崇武2015-12-28

我国国土辽阔,不同地区之间自然条件不同、资源禀赋各异、历史基础有别,因而长期存在较大发展差距。这就需要统筹东中西、协调南北方,继续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加快构建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受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由于长期存在城乡二元结构,我国城乡差距较大,有的地方“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有的地方市民满意、农民失意。这就需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区域、城乡协调发展了,我国发展就有了崭新的空间布局、合理的利益格局,就会获得广阔发展空间和充足发展后劲。

(0)

英措2015-12-22

农业是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石和重要动力。农垦作为国有农业经济的骨干和集中代表,代表着中国农业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方向。要把农垦建设成为现代农业的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垦现代农业企业集团,必须加快中国农垦公共品牌建设,重塑中国农垦作为中国现代农业开创者和引领者、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者和供应者、从田间到舌尖美好生活缔造者的良好社会形象。

(0)

赵立雄2015-12-16

农垦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为承担国家使命而建立的,经过60多年的艰苦创业,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的国有农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了组织化程度高、规模化特征突出、产业体系健全的独特优势,锤炼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支援国家建设、维护边疆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近年来,农垦改革稳步推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大型农业企业迅速成长,整体经济实力显著提升,成为国家在关键时刻抓得住、用得上的重要力量。但同时也要看到,农垦还存在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经营机制不活、社会负担重、政策支持体系不健全、部分国有农场生产经营困难等问题,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农垦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0)

墨子2015-03-11

我读到《共绘网》系列文章和评论,让人热血沸腾,干劲十足。其系列思想产品,对关系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重大主题作出了共绘人独特阐释,对如何通过改革创新增创“四个全面”新优势,为落实党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样本进行探讨。我认为目前中国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过程中,农业现代化是最薄弱的,严重影响了中国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如何将众多农业人口转化为城镇和城市人口,实现工业转型升级,从而建立新型的、大型的机械化农业强国,确实是目前摆在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我赞赏《共绘网》的倡议,中国垦区的经营规模、理念和成功经验值得深入探讨研究和推广,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0)

葛兰芝2014-12-25

据了解,今年黑龙江全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14亿亩,其中黑龙江农垦系统4235.8万亩;黑龙江垦区粮食总产量达到436.1亿斤,占全黑龙江省的34.9%。从黑龙江省政府网站公布的数据看,黑龙江垦区仅用了不到全省1/5的土地,实现粮食产量超过全省的1/3。早在11月5日,黑龙江垦区1263.8万亩玉米收获工作就已全面完成,标志着今年垦区秋收任务的全面结束,经国家统计局黑龙江调查总队核准,粮食总产达436.1亿斤。而启动早、收获方式灵活、秋粮单产水平高、“三秋”工作扎实推进则是今年垦区秋收工作最显著的四个特点。   据了解,黑龙江垦区各级以实现农业“一提两增”为目标,以农作物高产创建、粮食增产模式攻关、高产模式示范提升和农业标准化提升活动为载体,全面积推行模式化栽培、标准化生产。加之各作物生长期雨水充足,光热匹配,生育进程正常,水稻、玉米、大豆作物单产水平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黑龙江垦区始终坚持“三秋”准备是农业生产重中之重的理念,全力推进“三秋”工作,坚持秸秆还田,培肥地力,确保水田100%黑色越冬;力争旱田100%黑色越冬。   日前,垦区已完成秋整地4235.8万亩,完成100%。其中旱田整地1971万亩,完成100%,水田整地2264.8万亩,完成100%。 (摘自:蒋承志、刘洁《“大粮仓”变身“大厨房”》)

(0)

ling2014-11-21

很好,建立现代化的西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

(0)

1232014-10-30

建议很好,可如今再想创造一个北大荒,很难1.愿意扎根农村的年轻人太少了,有想法,有志向,有理想,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都在沿海地区,没有人一切都是空谈2.国家扶持力度不够3.投资大,见效慢,因此民间资本缺乏热情

(0)
1 2 11条信息

葛乐夫2016-03-19

“过去,一到冬天就闲半年,除了串门喝酒就是打麻将;现在没一刻闲工夫,忙得够呛,天天拿着手机跑快递!”黑龙江农垦红兴隆管理局种植户高佩金说,他利用水稻育秧大棚种植花脸蘑,产量不低,销路也不愁,“都在网上卖,收入杠杠的!” 在红兴隆,像高佩金这样的种植户已超过3600多人,利用“互联网+”,他们把黑土地上的农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红旗岭农场的有机粳米,还远销到加拿大。 一、转身份、搞经营,生产销售网上行。 1月26日清晨,曙光农场“聚森食用菌合作社”就接到天津市客商的网上订单:3000盒4两装黑木耳、香菇。合作社理事长李伟高兴地说:“原来咱生产的食用菌都是等着客户来采购。现在咱也开起个网店,生

(0)

黄宁生2016-01-19

11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对新时期农垦改革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近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提出,要准确把握五中全会的大背景、大思路、大目标、大格局,充分认识"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站在全局高度,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谋划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下一步,全国农垦要立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全局,抢抓中央出台农垦文件的历史机遇,坚决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落实各项政策举措,破解改革瓶颈和发展难题,形成积极稳妥、统筹创新、齐头并进的改革发展新格局。一、铭记历史,牢记使命,全面系统总结农垦改革发展经验。回顾总结农垦事业的漫漫发展历程,

(0)

崔真基2015-10-26

老一代农民工是与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而言的。新生代农民工是工人,老一代农民工是农民;新生代农民工是老一代农民工的后代,老一代农民工如今正在接近退休的年龄,或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当然,他们的人生词典里没有“退休”这个词,他们只是逐渐被边缘化、被遗忘了。   老一代农民工在几十年前就开始外出打工,但他们的根、他们的情感以及归宿依然在农村。他们很清楚,城市只是他们的暂居之地。但是,他们很多人今天仍然滞留城市,一边干点不需要重体力但收入很低的工作养活自己,一边帮忙于赚钱的儿女照看小孩。他们往往三代人住在同一个城市,甚至过年也不回老家。但是,无论他们在城市住多久,他们的身份、打扮、形象都还是农民。   

(0)

李荣禧2015-09-02

经过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深层次大规模脱贫攻坚,直到现在还有三千多万人口处于贫穷状态。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确保到2020年实现“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并用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的紧迫性字眼,可见党和国家背水一战的决心。 “三农”在我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走向,一直是中国最大的、最根本的国情,也是决定中国前途、百姓安康的“命门”所在。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的具体要求,才是切中扶贫要害! 毋庸置疑,改革开放以来,不论是开发式扶贫、输血式扶贫、造血式扶贫、移民搬

(0)

郑传福2015-08-13

东北失速,国家失色。去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增速,分别为5.8%、6.5%、5.6%,位居全国倒数第三、第二、第五。2015年三地经济目标分别为6%、6%、6.5%,为全国最低的地区。而今年1-2月,辽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为-4.5%,全国倒数第一。李克强总理为此亲临东北,为其出谋划策,打气加油。 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曾是中国的工业重地,是重要的经济极,甚至一度成为老大哥。改革初期,辽宁GDP是广东的两倍,黑龙江GDP与东部6省市平均值相当;但当下,广东GDP已是辽宁的两倍,黑龙江GDP不到东部6省市平均值的一半。 盛衰皆有道。是什么原因,让东北逐步延缓发展的步

(0)

张艳军2015-04-07

关于新平台的设想: 方案一:由国家和军委牵头和规划在西部或东北组建建设兵团式圆梦平台, 俗话说:玉不啄不成器,而目前的年轻人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或含着密被抱大的一代,他们接受的知识面比较广,也深受目前十几年房地产繁荣的虚拟经济带来的一切向钱看心态的影响。如何能接好上父辈们的接力棒并能让父辈能放心的把接力棒交给他们;他们又该如何传承下去呢?我想组建类似建设兵团式圆梦平台,通过采用征兵模式来吸收有梦想的青年人才,将这些青年人才培养、打磨成能适应未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各行各业的技术尖兵、技术精英来解决这个问题。建设兵团输出人才和技术与地方合力创造新型国有企业! 每个人的成功都需要一平台的支持;3%的人

(0)

磨长英2015-02-14

众所周知,近年来我国中南方丘陵地区出现了大量的土地抛荒,过去是以城郊等经济发达的地区为主,近几年已经扩展到一些边远山区;以前是旱土、高岸田等耕作条件不好的田块,现在扩展到交通、水利等条件非常好的优质农田,有的甚至集中连片。大面积抛荒,严重浪费了宝贵的社会资源,因此政府出台了各种惠农政策来解决抛荒问题,但是由于地区差异比较大,明显平原盆地地区效果显著,而丘陵山地地区效果则非常不理想,所以农田抛荒的状态愈演愈烈。 农田土地抛荒问题的存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多种深层次问题的综合表现,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经济效益比较低,农产品价格相对偏低,虽然国家采取保护价政策和良补直补政策,但

(0)

阿沛•晋源2015-02-12

中央深改小组会议定调农地改革坚持三条“底线”,新一轮农村土地改革大幕开启,其真实意图在于落实好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土改精神。同时,也要看到,新一轮土改是在我国大量劳动力转移城市、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历史背景下展开的。且目前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既制约了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影响了土地使用效率,也造成了大量土地浪费,影响了农民合理流动,更使土地无法带给农民合理、合法性财产性收入及融资的有效实现,进一步缩小了农民发展生产获得资金的自由幅度。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是新一轮土改应遵循的原则和追求的终极目

(0)

赖明2015-01-04

改革没有回头路。“难题”“瓶颈”过去出现过,将来还会不断出现。但难题倒逼改革,瓶颈激励突破,中国的改革形成了以改革促改革,以深化改革释放改革能量的良性循环。   把脉中国发展,还需理解这些“第一次”的思想动力。   3年前,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在一篇发自井冈山的报道中这样写道,中国共产党在经历了90年的惊人变革之后还能保持如此活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总能与时俱进。   德国学者霍尔特曼指出,中国当前的经济增长等指标都不错,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领导人拿出背水一战的决心和姿态推动改革,需要很大的勇气,这在西方国家是不可想象的。   “我们的事业是一点一滴干出来的,我们的道路是一步一个脚印

(0)

王学仁2014-11-24

众所周知,多年不计后果地发展,使生态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造成了今天严重的“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和土地荒漠化”。据统计,我国已形成39亿亩荒漠化土地、近2.7万条河流消失;每年仅洗衣污水量就达22亿立方,相当于34个十三陵水库或76个昆明湖;全国因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高达3亿亩……当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全国人民的普遍期待和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百姓富,生态美”,新一届中国政府领导人旗帜鲜明的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到国家战略层面的最顶端。习近平总书记近期提出“西部强则中国强”,在发展西部经济的同时,树立生态红线意识,将生态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当做区域发展的重要战略思

(0)
1 2 18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