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语言!语言!还是语言……

发布日期:2013-07-12    浏览次数:4539

       在圣经《创世纪》篇章记载中,人们曾经说着同样的语言。然而,因为人们聚在一起打算建一座巴别塔,用来纪念人类的成就,以致忽略了神,从而招致上帝的惩罚。上帝令人类开始说不同的语言,因此,人们再也无法一起合作建塔,轻视神灵。

  

       语言是人类发展、进步、沟通、交流的桥梁,而语言的不规范、不统一则严重阻碍了世界的发展鉴于此人类需要“世界语”你认为人类共同生活在同一个村里,村民还有必要保留小语种吗?统一使用世界语,或者只使用英语和汉语?说说你的想法。
相关热词搜索:世界 统一 语言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190)  |  中立(3)  |  反对(6)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we‘ou2014-04-25

4月20日是第五个联合国中文日,也是中国农历的“谷雨”。联合国中文日的设立旨在推广中文在联合国工作中的使用。其日期被定在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谷雨”,是为了纪念“中华文字始祖”仓颉造字的贡献。 联合国中文日是联合国语言日的一部分。2010年,联合国新闻部宣布启动联合国语言日,目的是在联合国系统内推动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六种联合国官方语言(阿拉伯文、中文、英文、法文、俄文和西班牙文)的平等使用。每种官方语言对应一个节日。在各个语言日,联合国都会举办相应的庆祝活动。 根据传说,轩辕黄帝的史官仓颉创造出了中国最原始的象形文字。上苍因仓颉造字而感动,为其降下一场谷子雨,这就是“谷雨”的由来。中文日因此被定在每年中国农历的“谷雨”,以纪念汉字始祖仓颉。从2010年开始,联合国每年都在中文日前后举行多种形式的庆祝活动。今年,纽约联合国总部于4月17日举行活动,以书画展、茶艺表演、歌曲演唱和书法讲座等形式庆祝中文日。 据联合国网站介绍,自20世纪70年代中文被确定为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以来,中文在联合国受重视的程度比过去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联合国网站中文版于1998年11月13日正式上线。目前,联合国总部的中国籍员工近300人。联合国内部每年还面向员工开设中文语言课程。 不过,与联合国其他正式语言相比,中文在联合国内的使用频率和流通率仍然很低。据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在联合国原始文件所用的语言当中,英文占80%,法文占15%,西班牙文占4%,而中文、俄文和阿拉伯文加在一起才占1%。近年来,中文在国际上越来越受欢迎,但是提高中文的国际地位,特别是提高中文在联合国系统内的地位仍是一项艰巨任务。(转载:王雪梅《联合国中文日》)

(0)

osfyk2014-04-22

当今的普通话,追根溯源,跟中国最后一个王朝是满人统治,的确有那么点关系。满人入关之前,其实很多人都会说汉语,但说的大抵是那时的东北方言。所谓东北方言,就是融合了众多北方话形成的,很接近今天的普通话。当然,满人也说满语,这个满语,经过努尔哈赤引入蒙文,制成满文,已经成了满人的“国语”,或者叫清语。 入主中原之后,满人统治者一度要求做官的人,无论满汉,一律要学清语,不仅识满文,而且会说满语。就像在全国推行剃发一样,实行征服者的文化改造。然而,清语的推广,却不了了之。原因是满人自己,包括皇帝也不喜欢“自己的语言”。因为这样的文字,仅仅是最高层出于政治目的生造出来的,没有多少群众基础。这个文字里,没有传说,没有诗歌,更没有故事。相形之下,汉语里什么都有,特别是有满人极其喜爱的《三国演义》。在没入关之前,满人就是双语并用。入关之后,论武力,他们是征服者,论文化,他们则是被征服者。 皇帝从小读书,就是只重汉文,不重满文,教满文的谙达,根本没有地位。皇帝尚且如此,时间一长,别说汉臣不能说清语,就连满人大臣也不会说了。大家都在说官话,所谓的官话,就是今天东北话和北京话的混合体。清朝是满人当家,只能如此,进入民国,北洋政府时代也如此,定都南京的国民党政府,高层大多为南方人,还是如此,那时的国语,跟现在的普通话,基本差不多。 几千年中国的文字,都是统一的。这首先要归功象形字,音义可以分开,虽然中国人都说方言,方言之间,很多都风马牛不相及,但不耽误用同一种文字沟通。其次,要归功于科举考试,如果不是持续1300多年科举考试,无形中在文化人中贯彻了“书同文”的意志,即使是象形文字,也一样会在使用中出现歧义,有些地区,会逐渐根据自己的方言,造出自己的汉字来,别的地方根本就不认识。每次科举,虽然取士不多,但大士绅带小士绅,所有习文之人,读的都是一样的书,写的都是同样的文章,写出的东西,自然同文同义了。不可能出现广东读书人写的东西,跟山西人不是一种文法的情况。 文字如此,说话也类似。做官的人,必须说官话。当年本省人不能做本省的官,一省的官场,官员们都来自五湖四海,大家如果各说方言,漫说同僚之间无法沟通,就是上下级之间,也没法对话。再说,清朝的规矩,官员上任,皇帝必定要召见一次,哪怕小小的县令也是如此,如果被召见的时候,一口土语,那么你说什么皇帝都不明白,没法留下好印象。所以,不会官话,对仕途很不利。 戊戌维新期间,梁启超办时务报,声名大振,光绪皇帝召见,然而梁启超一口广东新会土话,皇帝努力听了半晌,一句不懂。按清朝惯例,举人接受皇帝召见,得赏翰林的,最次也得给内阁中书,但梁启超却什么也没得到,只给了个六品衔,在当年,等于什么都不是。其实,当年康有为的官话也说得不怎么样。他接受召见,后来吹嘘说跟皇帝讲了两个多小时,其实不到一刻钟,就这一刻钟,皇帝也没听懂几句。 一个国家,必定得有一种通用的语言,否则一国之民,交通往来,通商行旅,都非常不便。方言虽好,但毕竟人们不可能以方言相沟通。无论南方人怎么不舒服,中国采用北方味的语言作为国语,就适用人口和通行性来说,还是合适的,不好因为有清朝的背景,就一笔抹杀之。历史上,中国北方地区的长期民族融合,胡人汉化,汉人胡化,使得北方各地方言,有了最大的相似性,不像南方,每个县的方言都不一样。反过来,如果采用粤语作为国语,广东境内就未必能统一,放到外面除了广东人谁都不懂,推行难度会大上不知多少倍,以至于根本行不通。所以,即使孙中山做总统,民国也不可能用粤语作为国语,连孙中山自己,也学官话,否则他根本就成了不了同盟会的总理。从留下来的录音看,他的官话说得还相当地道。至少,我这个一句粤语不懂的人,完全听得懂。(转载:张鸣《国语之进化》)

(0)

jing2014-03-24

方言的形成和延续,是地域隔阂、交流不变、人口迁徙和混居比例低所致,越是人口流动性低、地域隔膜深厚的国家、地区,方言的顽固性也越大。中国地大物博,曾经历过漫长的封建年代,又因客观、历史等诸多原因,人口长期被户口、土地所束缚,安土重迁,流通缓慢,宗族、乡党的纽带也让方言成为“抱团”的辅助工具之一,这才造成中国方言种类多、影响深厚、消除困难等特色。只有从改革社会体制、增进地域间交流和人口流动入手,从根本上打破传统的地域隔膜与障碍,才能让方言问题不解自解。历史上中原地区使用的是类似如今闽南话、客家话的“官话”,在战乱导致大迁徙、大融合之后,原本泾渭分明的中原各地方言变得彼此间更容易听懂,北方音的标准音地位也逐步确立。与此相反,秦始皇在社会条件尚不成熟之际强推语言改革,结果虽勉强统一了书面文字,可方言口语却长期存活,直到汉晋,“楚音”仍有很多人会听会说,直到“五胡乱华”,北方移民大规模涌入,新一轮地域融合全面开展,这些南方旧方言才无疾而终。方言可以融合,也可以消亡,但消化方言的前提是地域隔膜的淡化,和人口流动的增强,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交流沟通需要的推动,有了这样的需要和推动,方言的消化、“官话”的普及,都是水到渠成的事。如果不从这些根源上入手,一味用行政手段狭隘地强攻方言这个难啃的山头,试图在环境、背景、需求等方面均无实质性变化的情况下,片面实现口语的“大同”,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异想天开的。

(0)

lidyer2014-03-05

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回忆录我一生的挑战:“新加坡双语之路”,有关新加坡语言转型的经验论述值得我们借鉴: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出现了许多新兴国家,这些国家的特点是,社会上存在多种语言,殖民主义宗主国的语言加上各种当地方言,使得人们的语言习惯变得很复杂。 一个新兴国家百废待兴,最需要的就是统一人民的语言。新加坡在这方面,拥有超过半个世纪的丰富经验。 在1959年成为自治邦之前,新加坡的学校分成四种不同语文源流:华文、英文、马来文和淡米尔文学校,其中以华文学校人数最多。 新加坡一直不断调整英文和各族群本身的母语(对华族而言就是华文)的教学,确保人们一方面能够掌握我们的行政语言——英文,另一方面也能掌握自己的母语。 为了维护各族群的认同感和承传祖先的文化,各族群以本身的母语作为第二语文是有必要的。

(0)

皇后2013-11-26

语言本身就体现了我们不同国度的文化与历史,是千年流传下来的地方文化。现在很多人使用着不用的世界语言,正体现我们人类的发展和智慧,不同语种都有各类的丰富意喻,让我们探究学习,不断提高我们的学习能力,也是一种正能量的存在。

(0)

shirley2013-10-12

大家都是同一个村,都是人类,语言不统一沟通起来多难呀。去移民、旅游等等也不方便。例如:我为了学好英语,浪费了我多少生命时间,如果从出生开始我就学一种语言,那我就可以专心致志做我想做的事情。每个人都这样,整个世界会节省多少时间和生命啊!你说对吗?

(0)
1 2 16条信息
1 9条信息
1 3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