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世界上所有大中城市应开设论坛,就城市管理等议题开展讨论?

发布日期:2018-02-10    浏览次数:4704

  

       城市管理是指以城市这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为对象,以城市基本信息流为基础,运用决策、计划、组织、指挥等一系列机制,采用法律、经济、行政、技术等手段,通过政府、市场与社会的互动,围绕城市运行和发展进行的决策引导、规范协调、服务和经营行为。

  
       现代城市作为区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和信息中心,是劳动力、资本、各类经济、生活基础设施高度聚集,人流、资金流、物资流、能量流、信息流高度交汇,子系统繁多的多维度、多结构、多层次、多要素间关联关系高度繁杂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故而难免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难免引会发争议,那么就城市管理这一块,《共绘网》提议,世界上所有大中城市应开设城市论坛,这样居民们便可以就城市管理等议题开展公共讨论。对此你有何看法呢,请畅所欲言吧!

相关热词搜索:世界 大中城市 论坛 城市管理 议题 讨论
赞同(29)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明朝帝2019-10-18

参与公共讨论是一项政治义务,更是各国政府的立国之本。有制度存在,自然有违法风险。但也清楚,社会秩序不能单靠惩处违法来维持;禁锢思想、希望和想象会招致更多危险;恐惧会滋生更多压迫;压迫会引发更多仇恨;仇恨必将危及政府的稳定。保障安全的万全之策,在于保证人们能够自由讨论各种困境及解决方案。纠正坏主意的最好办法,就是提出一个好主意。

(0)

是通过2019-09-15

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三重功能中,政治功能由政党统合,服务与行政功能重合且依赖行政体系,这分别呼应政治秩序和管理秩序。社会参与更多被选择性地界定在生活领域,这取决于生活秩序的低政治性与城市居民的低参与性,正是在二者的弹性范围内,居民的选择性参与空间被建构出来。 1.居民的社区意识以生活需求为中心,对社会和政治参与具有“应激-选择性”。笔者开展的一项调查表明,81.97%的调查对象仅将社区视为“居住场所”或“一定规模的生活空间”,①仅有18.03%的受访者将其视为“共同体”。在日常生活中,“关起门来过自己日子”的想法占据社区居民的主流。一般而言,城市居民对社区具有“五层次需求”,他们首先关注自身的居住品质,而后是安全、环境,最后才是社区交往和参与。在越来越多的社区,只要开发商与物业管理公司提供的产品与服务不至于太差,居民就没有挑战秩序的需求。一旦房屋质量或者物业管理太差,难以满足居民最基本的要求,居民才会寻找最高层次的“自治形式”,借用自组织的外壳维护自己的利益,从而引起既有管理秩序、政治秩序的关注。因而,居民的社会、政治参与本身具有应激性、选择性的特征。现实情况是,在处理居民的这种参与形式时,行政组织很容易将其上升为“政治高度”,因而也会采取一定的手段将其局限在有限范围之内。例如,在一些地方,拥有组织需求的业主组织并非受到重视,一位街道办负责人就讲出了他们的苦衷: 我们周围全部都是商品房小区,成立业委会本来是好事。但是一旦成立业委会,他们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炒掉原来的物业,平平安安炒掉物业也没问题,关键是物业万一赖着不走,双方矛盾冲突加剧。我们居委会也要跟着倒霉,什么事情也不要做了,要天天盯着,帮忙协调,就怕出事。 2.正式组织通过“选择性资源配置”机制,将社会力量导入在居民的生活服务领域。与城市政体采用的“选择性激励机制”一样,社区同样受“选择性资源配置”影响。 首先,对社区居委会存在“会干的孩子有奶吃”的情况。社区运转经费普遍地实行“居账街管”机制。“目标责任制”、“费随事转”与“以奖代补”成为政府部门“选择性资源配置”的基本工具。街道办通过目标责任制的形式将任务转包给社区组织,并通过检查、考核、验收等手段,通过适当的奖惩推进任务的完成。考核往往就是一种指挥棒和权力的行使方式,将政府与社区从“指导关系”转变为“指挥关系”,隐含了“上级指挥下级”的组织逻辑。一位基层政权与社区建设处处长就直言: 很多上级部门以及街道为了推进工作,往往通过自上而下的往下考核。考核结果大多用于是否对社区的书记、主任进行重用,做得特别优秀的,有可能提拔为乡镇街道的副职,进入公务员队伍,但是绝大多数人没有这样的机会;其二,获得好的考核成绩就不扣他们的目标奖。这种考核实际上是对社区的绑架,因为有非常多的不属于社区职责的事情,也被交给社区做。 为了激励社区,一些地方推出了“以奖代补”的方式,对于在某项工作取得实效的社区实施奖励。这些项目大多由上级组织向社区居委会(党组织)分包,集中在为民服务、党建、综治维稳和创文创卫等工作。与其相应,对于在基层从事服务、管理的工作人员,则以改善薪酬福利进行激励。面对居委会(党支部)的工作压力,一些地方通过考核与个人的“评奖评优”挂钩。有的地方为了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积极性,对基层的社区工作者实行事业岗位、事业待遇,探索面向社区工作人员考试录用乡镇、街道公务员工作。 其次,选择性地吸纳和引入社会组织为居民提供生活服务。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向社会放权、培育社会组织的力度加大,使社会力量作为社区治理制度实施主体的作用空间逐渐扩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国务院于2013年9月、2014年11月分别发布《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和《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在公共服务领域更多利用社会力量,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 回顾相应的社区改革,通过“党组织政治整合”和“行政体系的选择性吸纳”,社会组织作为正式组织的“帮手”参与到服务居民生活的议程。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很多地方的社区服务中心由政府组建,并向其购买服务。地方政府往往采取的是“选择性吸纳”的方式引入各类社会组织,并且,政府往往将社会组织限定在文体活动和生活服务等层面,2017年,民政部印发了《关于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的意见》,要求重点发展“生活服务类、公益慈善类和居民互助类社区社会组织”。一些城市的“公益创投”项目主要是引导社会组织面向扶老、助残、救孤、济困、青少年、维稳、教育、环保、文化等领域。

(0)

二娃格2019-09-02

印尼的人口是2.68亿,按首都雅加达都市圈人口3500万计算,就是印尼全国有13%的人口集中在首都都市圈。 这个比例,其实一点都不算高。 东京都市圈,人口3500万,占日本全国人口28.3%。首尔都市圈,人口2400万,占韩国全国人口近50%。 马尼拉都市圈,人口2400万,占菲律宾全国人口25%。 曼谷都市圈,人口1500万,占泰国全国人口21%。每一个在“首都人口占全国比例”上都超过雅加达。 还有印度首都德里都市圈,孟加拉国首都达卡都市圈,等等等等。 如果人口过多是迁都的理由,那么几乎一半以上的亚洲国家都需要迁都。 如果说拥有人口过千万的超大城市多,是因为亚洲人口本来就多,情有可原。 那么,亚洲许多国家人口过高比例集中于首都圈,却明显是个问题:因为资源过于集中,分布严重不平衡。 以雅加达为例,它不但是印尼的行政首都,还是商业中心、金融中心、文化中心、历史名城、旅游名城、机场枢纽、港口中心…… 太多中心,都让它占了。雅加达GDP占全国17.5%,旅游业收入占全国15%,集中了印尼全国最好的大学和国际学校,雅加达港转运了印尼全国50%的港口货物。 印尼虽叫千岛之国,但实际上百姓心中只有一座城,那就是雅加达。 一座首都,几乎吸干了全国绝大部分优势资源。 1970年代至今,无论是经济增速迅猛还是金融危机,雅加达在印尼国内都是一家独大,没有其他城市可以撼动。 所以,印尼第二大的城市泗水,人口只有700万,竟然与雅加达相差2000万!第四大城市棉兰只有400万人口,只是雅加达的零头! 都被雅加达吸走了。数据显示,仅在2000年到2010年的10年间,雅加达就像人口抽水机一样,吸入了该国700万人口,等于吸进来一个第二大城市泗水、一个半第三大城市棉兰! 面对首都诱人的资源,和强大的虹吸能力,印尼的老百姓们只好用脚投票,宁要雅加达一张床,不要山里一套房。 人口仅为印尼一半还少的日本,尚且有东京和大阪两大经济圈,中国人口是印尼人口的近7倍,但中国超1000万人口的都市圈至少有十个,连巴基斯坦都有伊斯兰堡和卡拉奇两个都市圈,印度的都市圈更多,但印尼只有雅加达。所以印尼真正需要的不是迁都,而是发展第二、第三大都市经济圈。 全国人民都往一座城跑,再好的治理也会出问题。

(0)

UBFDHHRT2019-05-31

如今,重理轻文倾向不但并未改变,反而越演越烈,以至清华又重新给学生开写作课,帮学生“回炉重造”。文科生真的那么没价值吗?看看历史上那些伟人。不过你会说,现在是科技时代,是理工科的天下。 穷理富文,国家穷的时候需要大量理工科人才,以实现现代化。现在富起来了,就需要人文社科人才,进行文化自信的建设,掌握话语权。当社会急速前进时,科技一马当先,经济学也成显学,而当社会发展慢下来之后,社会问题丛生,就应该花大力气反省来时的路,反思这样的发展究竟是为了什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我以为,社会堕落是从贬低文科开始的。当前社会浮躁,精神类病症频发,权威统计称,我国有心理疾病的人数少则数千万人。而早年大学心理学系不知被取消了多少,导致现在心理医生奇缺。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个硬道理横行数十载,迟早我们会付出代价。单从培养人才上说,会培养出如钱理群所称的大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只讲数理化,只讲成功学,所谓“10分干掉一操场”就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现实版。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即便一时成功也难以久远。或者说,纵然在个体意义上成功,但在社会范围内可能是有害的,就像社会学家韦伯所称的“没有灵魂”的专家。 今天,一个大学经费排名说明我们重文轻理的倾向并未改变。理科有国家自然科学奖,而文科的国家级奖项近乎没有。反映到就业市场,就是对文科生的异常残酷。2017大学各专业就业排行榜,就业率高、薪资和满意度较高的专业全被理工科包揽,而很多文科专业则前景黯淡,如文史哲、工商管理。 文科学生苦,与众多文科专业名不符实有关。最典型的就是公共管理,太水了,PPT做得漂亮又怎样呢?看来文科生要懂点理科,跟上时代节奏;理科生要学点文科,有点情怀,至少写字行文不成问题吧。

(0)

IM,HJKIO2019-02-08

我们以前对公共空间或者市民社会的讨论都是很精英主义的。而最近十年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其中一个就是知识分子的职业化。在以前,很多中国知识分子的使命并不是做一个学者,而是回应一些公共议题。但是最近,中国知识分子走向了职业化的道路。而职业化意味着对公共空间的疏远。美国的知识分子与公共政治的关系是比较松的,除了六十年代一度联系比较紧密,美国的学者与社会空间一直比较疏离。而中国由于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因为公共空间的精英化,学者成了公共空间的主要行动者。但是,当学者职业化之后,公共空间就可能面临着破碎和萎缩的危险。

(0)

孙燕冉2018-02-26

一个城市的吸引力,不在于有华美的建筑,而在于有良好的文明。而文明的重要体现,就是这个城市对法律的尊重,对规则的尊重,对绝大多数人合法权益的尊重。如果对个别违法违规行为熟视无睹,或者偶尔搞个“行动”做做样子,法律和规则就将成为“稻草人”,久而久之就形成“破窗效应”,效仿者将越来越多,局面将越来越失控,群众对政府的怨气也将越来越大。反之,如果从一开始就对这些违法违规现象“较真”,结果可能大不一样。比如,如果对上路的“摩的”敢于“较真”,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让“摩的”司机感到“得不偿失”,相信“摩的”“自由驰骋”的现象会收敛很多;如果在教导行人不闯红灯的同时,相关部门敢于“较真”,对不礼让行人的车辆进行严格执法,那么“车让人”有望成为一种常态;如果对非法占道经营实行常态化执法,不让他们心存侥幸,城市的道路也许会畅通很多。

(1)
1 2 16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